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2.
目的:探究火龙罐综合灸对寒湿痹阻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符合寒湿痹阻型腰腿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火龙罐综合灸治疗,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NRS进行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对两组患者JOA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干预期间两组患者NRS和JO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但观察组NRS及JO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综合灸对寒湿痹阻型腰腿痛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及改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铜砭刮痧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风寒湿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铜砭刮痧治疗,1周1次,疗程4周。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总积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评分、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铜砭刮痧联合西医治疗风寒痹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且效果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防风汤加减结合项三针(针刺颈夹脊、颈百劳和阿是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风寒痹阻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复方硫酸软骨素,治疗组给予防风汤加减+项三针,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痛量表(NPQ)、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颈椎关节活动度量表(CROM)和CSR风寒痹阻证中医证候评分;检测左侧椎动脉的平均流速(LBVA-Vm)、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A-Vm)、右侧椎动脉的平均流速(RBVA-Vm)、椎动脉阻力指数(VA-RI)和椎基底动脉内径(VAD);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肽Y(NPY)和核因子-κB(NF-κB)的含量;观察2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期间脱落6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高于对照组的84.8%(P<0.05);治疗组NPQ和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ASCS和C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VA-Vm、VA-Vm、BVA-Vm和VA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A-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1β、TNF-α、NPY和NF-κB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22.7%,P<0.05)。结论?防风汤加减结合项三针可明显改善CSR风寒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透热通痹汤结合梅花针扣刺、中药贴敷对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医的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6例。按照其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透热通痹汤结合梅花针扣刺、中药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口服结合梅花针扣刺、中药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比较中,治疗后的ESR、CRP、U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C-反应蛋白下降不明显,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变化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热通痹汤结合梅花针扣刺、中药贴敷对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7-70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中西医结合门诊就诊的寒湿痹阻型LDH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针灸疗法,取穴关元、肾俞、委中、阴陵泉和阿是穴,每周用5 d,连用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痹止痛汤治疗,1剂/d,连用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JOA评分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量表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M-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前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结论针灸结合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LDH的疗效确切,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使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联合应用对项痹病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2019年5月-2020年10月收治项痹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研究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SAS和SDS评分、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基于辨证论治和中药药理研究的病证结合治疗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甲氨蝶吟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病证结合组方的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作为整体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本组用药前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用药前后差值比较,在疼痛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胀个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个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SA28评分)、健康评估问卷调查(HAQ)、患者评价、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方面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CR20,ACR50,ACR70分别为23.34%(7/30)、40.00%(12/30)、23.34%(7/30),对照组分别为40.63%(13/32) 、28.13 %(9/32)、9.38%(3/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病证结合组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西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痰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应用甲氨喋呤(MTX)、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肾除痹汤。1月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明显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配合激素疗法、中医辨证施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不良反应率26.3%。复发率1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不良反应率68.2%,复发率26.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感湿邪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血清CD4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造模1个月后取大鼠踝关节滑膜进行病理切片,同时摘取眼球取血,用ELISA检测血清中CD44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风寒湿组、风湿组及风湿热组与正常组比较,滑膜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以风寒湿组增生最为明显,其次为风湿热组,风湿组次之,模型组增生程度最低;血清CD44水平均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5个实验组两两比较CD44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血清CD44水平与其滑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风、寒、湿、热等外邪对CIA发病是有影响的,影响程度以风寒湿组最为严重;在各造模组中,CD44水平明显升高,提示CD44可能参与了CIA的发生,且风、寒、湿、热等外在因素能加重CD44的表达,其中风寒湿组CD44表达值最高。  相似文献   

13.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为“烘热”,很多妇女还同时伴有下半身“冷感”。对此一般称为“上热下寒症”。因为“上热下寒症”缺乏客观性指标,且此症状不危及生命,故常被忽视。可是“上热下寒症”在日常生活中给妇女带来很多痛苦,对妇女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使生活质量(QOL)降低。根据对40~60岁妇女202名进行的问卷调查,探讨更年期“上热下寒症”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上热下寒证是机体阴平阳秘常态被打破的状态。搜集古今文献,阐释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并提出从"系统辨证脉学"入手对上热下寒证作出明确诊断。用该脉学体系中的"寒""热"两个要素来分析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即以脉象"尺寒寸热"对应机体"上热下寒"的阴阳紊乱。同时提出需以脉象中其他要素为背景脉象,以达到辅助诊断、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病情发展进程等目的。以脉断证,以实现对临床相应证候的诊断,同时清晰认识整个疾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在拔罐疗法中的罐斑显色差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统一标准下的拔罐疗法来验证罐斑的颜色深浅是否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澄清感冒轻重与罐斑颜色深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真空压力罐对感冒人群进行治疗,然后用同样口径和压力对同一个体进行对比,用数码相机对罐斑进行拍照,然后对图像应用photoshop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进行横向组与纵向组的对比。结果:感冒人群和正常人群有显色差别,纵向对比差别较横向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横向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显色差别在感冒人群与正常人群可以进行同一个体的纵向比较,异体之间受年龄、感冒天数、体质等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用清热化湿复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21例,并对治疗前后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D肠道细菌比例: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革兰阳性杆菌明显上升(P〈0.01);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下降(P〈0.01)。②肠道菌群密集度: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密集度无明显上升(P〉0.05)。③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改变(P〉0.05)。(少需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下降(P〈0.05,P〈0.01)。⑤厌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上升(P〈0.01)。结论清热化湿复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调可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疗对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脐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下降,治疗组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4~+水平及CD4~+/CD8~+水平提升,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8~+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上升,治疗组IgG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疗能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的SCr、BUN水平,并能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施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健脾益肺之方;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也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能提高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9.
对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W-RDS)免肺酶活性变化、肺磷脂和Ca~(2+)的分布及肺细胞膜损伤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SW-RDS模型组兔PaO_2进行性下降;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Ⅰ、Ⅱ型上皮细胞在超微结构上有明显损伤现象,其胞质内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和板层体内有许多镧颗粒分布.肺Ⅱ型细胞板层小体和肺泡上皮细胞表面的磷脂含量明显减少,而肺毛细血管腔内磷脂含量却增高,肺Ⅰ、Ⅱ型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 Ca~(2+)沉淀产物明显增加;肺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对-硝基苯磷酸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而胞嘧啶单核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作者认为,上述异常变化是SW-RDS肺损伤发病机理中很值得注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吴盘红  刘爱民  王丽  赵巍 《中医学报》2021,36(5):1111-1115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局部皮损联合背腧穴刺络拔罐干预稳定期轻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稳定期轻度银屑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火针联合刺络拔罐,2周1次;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外涂卡泊三醇乳膏,每日2次.60例患者共治疗8周,记录并比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