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会对医药代表带来影响。该文分别阐述了医药代表及促销模式、基本药物制度及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从医药代表的角度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还很少,并提出可能运用案例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医药代表的影响,得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以及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关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新医改出台基本药物制度,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思考,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借鉴.分析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医院、药品生产商、药品零售业及医药代表的影响,并提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本身的缺陷及其推进过程中的阻碍,给出了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缪筱章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137-2139
目的: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制定及顺利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集扬州市广陵区所属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年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分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取得的成效与局限,为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制定及实施提出完善建议。结果:基本药物价格、门诊均次医药费用及药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减轻,但还不够明显。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利国利民,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启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对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规范药品管理、实施临床合理用药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采购不够规范,没能有效合理地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甚至一些地区产生了药品断供、缺货等新的问题,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群众的受益程度产生了影响。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情,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角度就如何推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周绿林  范馨  詹长春  杨扬 《重庆医学》2013,42(5):532-535
目的评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为例,通过业务工作量、医疗服务收费、患者医疗负担和财政收支等情况,比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基层医疗机构日常运行情况。结果实施药品零差价后,政府补助资金基本到位,但惠民效果并不明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认同感不够。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目标,需要就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6.
徐莉 《广州医药》2010,41(5):62-64
随着新医改配套制度的逐步出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是患者对基本药物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基本药物的供应、流通与使用各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本文主要从卫生经济学的需求、供给以及流通等角度探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必定会对我国医药生产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基本药物制度对不同医药生产企业的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品总用量必定提高,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巨大改变。进入目录的企业会更加关注药品的价格,未进入目录的企业将受到巨大冲击。最后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社区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方法对合肥市某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卫生院所有在岗的215名社区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医生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和实施后效果评价等。结果不同年龄( F=6.595, P=0.002)、婚姻状况( t=2.40, P=0.040)、工作年限( F=7.12, P=0.009)和受教育程度( F=5.47, P=0.006)的社区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医生的年龄、个人年收入和专业技术职务均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社区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不足,应加强对社区医生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国正式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目前为止,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覆盖。"看病贵"有所缓解,居民医药费用负担正逐渐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改革也平稳推进。但制度实施期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制度缺陷和阶段性问题。本文对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下一阶段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应着眼于制度体系的细节设计,国家要在综合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制度调整,使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更具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左晓燕  詹长春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258-2262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于2015年8月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江苏省内19例长期从事卫生管理、医保管理和科研教学的专家发放两轮专家咨询表。通过两轮的专家咨询筛选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评价指标,并运用双维量化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指标体系的最终权重。结果 第一轮共发放咨询表19份,回收咨询表19份,经逻辑校验,有效咨询表18份,有效率为95%。第二轮共发放咨询表19份,回收咨询表19份,经逻辑校验,有效咨询表19份,有效率为100%。参考专家意见并经课题组讨论,最终确定出"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和满意度"财政和医保补助"基层医疗机构经营状况"3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9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最终权重为0.006 1~0.109 7。结论 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更好地监测、评估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江苏省中部某县级市乡镇卫生院运行绩效的影响,为完善政策提出建议。方法:基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回顾性调查,采用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关键指标。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财政补助和门急诊次均费用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乡镇卫生院门急诊人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政府财政补助增加,而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并未提高。建议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改革管理制度,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提升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了基本药物制度在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和实施情况,发现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和收入下降幅度较大、缺乏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强有力的辅助政策支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偏少导致制度上的“缺医少药”、基本药物与居民需求脱节、基本药物供应链条松散等问题,提出要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必须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提供方式和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从医疗服务的特性出发,整合医疗服务资源,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研的方式,对北京市4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10份,有效回收率为95.9%,其中,医务人员自身74.8%支持基本药物制度,56.1%对基本药物的名称、疗效、治疗疾病及价格等熟悉,80.4%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对其收入无影响。而医务人员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的影响:62.2%认为能满足患者医疗需要,69.6%认为对方便群众看病、节省药费开支有效.57.8%的接诊患者愿意使用基本药物。结论北京市基层医务人员认可基本药物制度,且2/3以上医务人员认为基本药物能满足患者医疗需要,节省药费开支,应通过加强立法和培训等措施,继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益阳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益阳市2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525名门诊患者为调查对象,匿名调查其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满意度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医疗机构类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别和职业对门诊患者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意度无层次结构特征,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疗机构类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别和职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现状。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用自制问卷无记名调查。结果本次问卷调查的有效率为97.3%。其中,30.5%的医师能够准确说出国家基本药物的种数,88.7%对制度持支持态度,84.6%经常向患者推荐基本药物,93.8%表示需要业务培训。结论目前,乡镇卫生院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不高,态度较为积极,行为不够理想,对业务培训普遍有需求。建议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有关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培训和宣传,从而推动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实施效果较好,但实施效果仍然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合理评价实施效果及找出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是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目的 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项目规划的合理性,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天津市和平区抽取居民代表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共26人。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于2017年4月采取焦点访谈法收集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访谈形成53个综合开放式编码并汇聚为16个主轴编码和4个核心编码,即项目先导、项目牵引、实施保障和项目结果,前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项目结果。项目结果包括受认可项目、存在问题项目、医务人员满意度、居民满意度4个主轴编码。“需求导向性-供需一致”(21次)、 “服务运行模式-团队模式”(3次)、“管理经验-妇儿时间久根基深”(5次)及“经费管理-计件拨付经费较充足”(5次)为老年人管理及妇儿管理效果良好的主要原因;“需求导向性-供需一致”和“项目考核机制”则是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及肺结核患者管理项目的实施障碍因素;“项目考核机制-指标量化要求高”(26次)、“经费管理-经费相对足实际不足”(22次)、“服务运行模式-医疗公共卫生两张皮”(10次)及“项目规划”(9次)是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政策解读”(7次)、“医疗满意度”(7次)、“设备准确性”(5次)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4次)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项目先导、项目牵引、实施保障3个环节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的前提和保障。有关部门应以需求为导向优化项目设置,以效果指标为牵引优化项目考核,以政策落实为支撑确保项目实施,克服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条件在保障目标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困难,推进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辖区内社康中心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医生的处方行为,为制定社康中心运行、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调查表的方式收集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辖区内社康中心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信息,并对医生的处方行为、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5家区属医院的10个社康中心接受了调查评估.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区属医院管办的10家社康中心基本药物配备率为100.0%;基本药物让利金额增加156.4%;诊疗人次增加36.5%,每张处方平均金额总体下降14.5%;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小于5种,注射剂药物、抗菌药品使用比例以及合理用药处方比例有所增加.各社康中心上述指标存在差异.结论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可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行政措施的干预是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对社区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是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杨帅 《中国医院》2014,(7):20-21
目的:为构建国家层面上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建议。方法:明确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目标和制定依据,探讨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结果与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情况需要进行量化及考核,为政策的调整与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于2009年开始正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稳步降低、 医疗服务质量逐年提升,以及居民满意度较前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基本药物目录的范围过窄,基本药物质量难 以保证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实施,一些突出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从基本药物的“零差率”补偿、可获得性及合理使用等方面对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补偿不到位、基本药物遴选不规范、配送不及时、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等进行探讨,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