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据《Hepatology》2014年7月报道】题:I型干扰素可以快速抑制HCV颗粒的产生(作者Meredith LW等)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已超过20年,其疗效与感染的病毒基因型相关。IFNα作用机制虽尚未完全清楚,但现在一般认为其靶向在HCV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如抑制病毒的转录和翻译进而使被感染细胞内病毒RNA和蛋白降解。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IFN)是治疗HCV的常用药物,但仅对少数型别和患者有效,其耐药机理尚不清楚。蛋白激酶(PKR)是IFN诱导产生的主要抗病毒蛋白之一,可以自身磷酸化,也可磷酸化真核蛋白合成的起始因系。单位(eIF2α)从而抑制蛋白的合成和细胞生长,达到抗病毒作用。 最近研究表明:HCV E_2蛋白含有一个12氨基酸序列与PKR以及eIF2α磷酸化同源结构域(PePHD),通过这结构域E_2可以干扰和抑制PKR活性,致使干扰素疗效不能发挥。PePHD多见于HCV 1a,  相似文献   

3.
HCV(C型肝炎病毒)感染后,50%~80%以上的病人发展成慢性肝炎,其中20%发展为肝硬变,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危害极大。近年来,多数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可清除病毒,有效抑制疾病的活动性,多数患者病情可缓解。α-IFN已成为CHC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治疗小儿HCV感染的结果较少见报道,从已获得的资料表明,小儿的治疗反应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应用不同干扰素(IFN)剂型的大样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对可能与IFN疗效相关的因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慢性丙型肝炎IFN治疗应答的预测因子。方法 对入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在用药前对患者血清中的HCV RNA进行定量和基因分型检测,治疗和随访结束时检测血清HCV RNA含量,以HCV RNA阴转作为IFN治疗应答的主要评价指标,并对患者临床特征、病毒学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按意愿治疗分析人群208例,按方案分析人群197例,在对按方案分析人群的分析中,治疗24周结束时,女性、年龄<50岁、非输血感染途径、IFN治疗后复发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1、HCV RNA 含量<8×105U/ml,非基因1型HCV感染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患者的病毒应答率分别高于男性、年龄≥50岁、输血感染途径、IFN初治患者、AST/ALT比值≥1、HCV RNA含量≥8×105U/ml、基因1型HCV感染和干扰素α-2a治疗患者的应答率。但随访结束时,AST/ALT≥1和HCV RNA含量≥8×105U/ml患者的持续应答率却大于AST/ALT<1和HCV RNA含量<8 × 105U/ml患者。经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最佳方案仍未确定。本文作者采用大剂量淋巴母细胞来源的α-n1_-干扰素(IFN)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Ⅰ型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个月和12个月,比较二种疗程对肝功能、病毒清除和肝组织学改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梁彦  张沛欣  贾战生  陈丽华  张颖 《肝脏》2016,(8):685-689
<正>全球目前有1.3~1.7亿丙肝患者,每年以300~400万的速度增长~([1]),主要是由于输注污染血液制品、毒品注射和不安全的治疗感染和传播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人体后,首先经历一个急性感染过程,在急性感染的早期,HCV强烈复制,激活固有免疫反应,在肝脏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的形成,诱导和激活I和Ⅲ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限制病毒复制,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在急性感染晚期,HCV特异性T细胞招募至肝脏,通过细胞毒性和γ-IFN介导的非细胞毒性机制有效地抑制病  相似文献   

7.
选择94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肝)患者,采用α2b—干扰素(α2b—IFN)治疗,动态检测其血清抗—HCV、HCV—RNA及α2b—IFN—IgG表达水平。结果显示α2b—IFN治疗后抗—HCV、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2.98%(31/94)和38.30%(36/94),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抗—HCV、HCV—RNA阴转率分别为10.OO%(4/40)和15.OO%(6/4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1)。α2b—IFN治疗后抗—IFN—IgG阳检率为5.32%(5/94),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O.05)。认为α2b—IFN对抗—HCV、HCV—RNA阴转具有肯定疗效,且优于常规治疗,是治疗慢性丙肝的有效药物之一。α2b—IFN虽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但在治疗过程中仅诱导机体产生低水平的抗α2b—IFN—IgG,对IFN—α2b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丙丁各型肝炎干扰素疗法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扰素(IFN)是一组宿主蛋白,对细胞内病毒有抗病毒作用,IFN有α、β、γ三种类型,α-IFN(或IFN-α)为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常用的国产干扰素为血液棕黄层白细胞干扰素,进口的有类淋巴细胞干扰素(Wellferon)、重组人干扰素αA(Roferon)、重组人干扰素α_2b(IntronA),国产重组干扰素正在临床进行验证。IFN抑制病毒复制具有广谱性、间接性、相对种属特异性及选择性等特点,在正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λ: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V感染与多种重要的肝脏疾病相关,经典的治疗方法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虽然此疗法在约6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持久病毒学应答,但由于造血系统和神经细胞的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前,一个新发现的IFN家族:Ⅲ型IFN,即IFNλ(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又称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IL-28A和IL-28B,在抗病毒治疗方面较Peg-IFNα有一定优势。基因组学研究也发现,IFNλ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治疗预后相关。本文主要对IFNλ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抗HCV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HCV感染病例中有 5 0 %~ 85 %转为慢性。目前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主要基于长效干扰素和病毒唑的联合应用。在这种治疗中 ,2型和 3型感染的病人有 18~ 2 4%不能根除感染 ,1型感染为 5 4%~ 5 8%。HCV对干扰素抵抗 ,例如HCV病毒量消弱干扰素的抗病毒反应从而逃避其作用 ,在急性感染向慢性转化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通过相似或其他的机制 ,干扰素抵抗亦可能在干扰素治疗的病毒学反应中起作用。然而可能的机制尚不清楚 ,新近发现的几种病毒蛋白被证明可在体外通过阻断IFN的抗病毒因子而介导干扰素抵抗 ,但体内的机制是否相同尚未被证实。无论…  相似文献   

11.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干扰素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IFN再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与重组人干扰素(CIFN)α-2a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中的6O例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再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PEG-IFN α-2a组35例和CIFN α-2a组25例,以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HCV RNA载量、基因型、药物种类对IFN疗效的影响。结果 60例复发患者用IFN再治疗后,55.00%取得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ETVR),35.00%取得SVR;其中PEG-IFN α-2a组74.29%取得ETVR,显著高于CIFN α-2a组(28.00%),P<0.01; PEG-IFN α-2a组45.71%取得SVR,高于CIFN α-2a组(20.00%), P>0.05;病毒载量高、低组间的ETVR、SV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CV基因1型感染患者,PEG- IFN α-2a的ETVR(75.00%)和SVR(45.83%)均显著高于CIFN α-2a组(分别为22.22%和11.11%), P相似文献   

12.
《肝脏》2015,(11)
目的临床研究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对120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干扰素(IFNα-2a)5 MU,每日皮下注射1次,治疗1个月后,隔日皮下注射1次,共治疗12个月,利巴韦林1000 mg/d,口服,疗程1年,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60例:干扰素(IFNα-2a)5 MU,每日皮下注射1次,治疗1个月后,隔日皮下注射1次,共治疗12个月,利巴韦林1000 mg/d,口服,疗程1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CV RNA,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应答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30%)(P0.01);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56.7%、76.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16.7%、46.7%、56.7%(P0.01、P0.05、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HCV RNA复制。还可以促进肝功能改善,从而使炎症指标下降。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比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与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具有显著的慢性化倾向,而且只有部分患者对于干扰素α(IFN α)的治疗有较好的应答。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情况和差别,这是与HCV-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基础来决定的。关于HCV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结果表明,HCV RNA和/或其编码的蛋白分子,对于感染细胞的信号转导及其应答机制产生影响,是造成HCV慢性感染和对于IFN α治疗应答率偏低的重要原因。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转导系统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主要途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1].我们应用重组人干扰素(IFN)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48周,并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有研究提示伴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一些哮喘患者,对皮质酮治疗无反应。故作者设计该研究,以证实伴HCV感染的哮喘患者吸入皮质酮是否无法改善肺功能,并探讨用抗HCV的干扰素(IFN)-α对这些患者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6.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α(PEG—IFNα-2α,派罗欣,罗氏),改变了干扰素(IFN)的药代动力学。其血清半衰期增加了大约10倍,同时增加了药物的药理学活性。一次注射可维持有效的抑制病毒的血药浓度长达7d,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国外多项临床对照研究已经证实,PEG—IFNα-2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优于IFNα-2α,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探讨干扰素(IFN)对庚型肝炎病毒(HG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中HGV的疗效,以明确HGV感染的临床意义。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并对其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在IFN治疗期间,91.1%患者血中的HGV转阴。只有26.8%患者持续阴性。血中ALT水平在停用干扰素后与HCV-RNA水平密切相关,而与HCV-RNA的水平无明显关联。(1)HGV对IFN治疗敏感;(2)在HGV与HCV重叠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中,HCV对肝细胞的损伤起重要作用,而HGV直接导致肝损伤且使肝损伤讲展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8.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派罗欣,罗氏),改变了干扰素(IFN)的药代动力学。其血清半衰期增加了大约10倍,同时增加了药物的药理学活性。一次注射可维持有效的抑制病毒的血药浓度长达7d,从而提高临床疗效[1,2]。国外多项临床对照研究已经证实,PEGIFN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明显优于IFNα2a,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35]。我院参加了2002年1~9月在全国8个临床药理中心的传染科开展的随机、开放试验,对照研究PEGIFNα2a和重组干扰素α2a(IFNα2a,罗尧愫,罗氏)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和耐受…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在宿主防御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青春  陈成伟 《肝脏》1998,3(2):29-31
干扰素(IFN)是一组在宿主防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甩的糖蛋白,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IFN(IFN-α和IFN-β)在病毒侵犯后几小时内释放,通过非特异的方式抑制病毒复制,Ⅱ型IFN(IFN-γ)由致敏淋巴细胞产生,能介导特异性免疫反应,本文着重介绍Ⅰ型IFN的分子生物学进展,特别是其信号传导通路与其在宿主防御机制中的作甩。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HCV)在HCV感染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可以复制。对于血清HCV RNA阴性,抗-HCV阳性,组织学证明为慢性肝炎的病人,用PBMC检测HCV RNA的数据很少。对这样的20位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1位在干扰素α(IFN)治疗其间血清HCV RNA阴性,ALT(转氨酶)正常,只发现一例PBMC中HCV序列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