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斌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之精髓,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五脏相关论"。"五脏相关论"即在诊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应五脏兼顾,不可偏废。"五脏相关论"是对中医五行学说的整体统一论思想的总结与升华。同时,又是中医诊断学整体审察原则的具体体现。王教授将该思想应用于临床实践,对疾病的辨证论治起到了全面科学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治肝当固肾""治心当顾脾""治脾亦治心肾""治肺当理脾""治肾亦治脾"五个方面。可见,临床运用"五脏相关论"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胃脘痛、肠易激惹综合征、咳嗽、椎间盘突出症等多种临床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其具体机制未明,西医学认为可能与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导致的肠道通透性增高、肠道屏障破坏相关。根据中医理论,可以认为与"肺脏受邪,传于大肠","脾脏受邪,营养受限,微环境骚动"和"肝脏受邪,风气内动,微环境骚动"3个原因相关,根本原因在于"邪气凑之,正气必虚"。结合中医体质学的4个基本原理"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探讨肠道菌群研究给中医过敏体质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深化"道德评价"之动力作用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的争论不休,人们却忽视了道德评价对道德建设的重要动力作用.从道德建设动力论的角度,提出了"滑坡""爬坡"放眼看、道德评价责理性和"内得""外施"两相宜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中医英译也是一个连续选择译文语言的过程。顺应论对中医英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译者应从时间、文化语境和语言结构等多角度对源语和译文作出动态调整,从而确保不同文化间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医学对西方的交流与传播始自17世纪。从1676年英国伦敦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医学著作《痛风论文集》起,可将中医英译历史(1676-2007)分成5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主要成就。回顾中医英译的历史,了解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历程,展望未来的中医英译研究,可对今后的中医英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锡纯在《医论·论吐血衄血之原因及治法》中认为吐血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诱因,但其根本在于胃气之上逆,组方重用代赭石,主张降胃为要。其将吐血的诱因分为因热、因凉、因肝胆之气上逆、因冲气上逆、因阴不潜阳及因气随血脱而胃气上逆六者,并根据临证经验,分别确立了"清热泻火,重镇降逆""温中降逆,健脾消积""凉肝泻火,重镇降逆""平冲降逆,下气止呃""滋阴清热,纳气平喘""补气养血,纳气平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体质三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质是人类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我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家一直重视研究人的体质,但两千多年来,中医体质一直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成为体质研究的总体框架。其中,人体生命过程中,受时空、遗传、饮食结构与心理等多因素影响,形成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是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发生有其内在联系,并影响着证候的类型与演变,是体病相关论的基础;基于体质偏颇状态及动态可变性特征,从体质入手,调节人体整体机能,从而使其恢复健康,是体质可调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老庄无为思想发掘整理,探讨无为思想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及其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阐述"道法自然"是老庄无为论的理论背景;指出老庄之"无为",即"无违""自然"、即"无事""无欲"、即"善为""无不为"。并就道法自然、俭啬寡欲、致虚守静等老庄之论对中医养生的影响作一定的阐发。  相似文献   

9.
以训诂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其所""欲如运枢""偏沮""闭拒""收拒""气立""露风""寒热"等八个语词进行考释,最终得出如下结论:"其所"义犹"其宜",《太素》作"其行",是因"所""行"草法相近而致误;"欲如运枢"中,"欲如"为同义复词,"运枢"是"连枢"之误,其义是说人感受寒邪之后,活动不利犹如腰髀牵连一般;"偏沮"义谓半身湿润,而非半身无汗;"闭拒"或作"闭距",为同义复词,是闭合、关闭之义;"收拒"或作"收距",亦是同义复词,即止之义,犹言收工、休息;"气立"即气之存在,引申为人身之气的运行;"露风"即雾露与邪风,泛指外来邪气;"寒热"是指以恶寒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而不可简单理解为恶寒发热之症。  相似文献   

10.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调气来达到整体的补虚泻实的目的.因此《内经》补泻不是方法而是治则.《内经》上本无"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补泻"原本是单一的治则,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由于临证治疗需要具体的行针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言之"术式",便在《内经》中寻得《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待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泻"和"呼尽内针,"《灵枢·官能》泻为"摇大其孔",补为"推其皮盖其外门."  相似文献   

11.
劳淋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泌尿系统疾患,临床多见。中医学关于劳淋治疗经验丰富,《伤寒杂病论》中虽无淋证及劳淋的论述,但是"小便不利""小便利""小便难""小便数"等广泛散布于《伤寒论》各篇中。《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中有"淋"的论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王祥生教授熟读经典,将其中属于劳淋的辨证论治思路加以总结,广泛与临床相结合,在仲景六经辨证理论的指导下使用经方,效果明显,现将其治疗劳淋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经》藏象理论有"四时藏象""四时五藏""五行藏象"和"六节藏象",不同的藏象理论对学习者造成困扰。通过对不同藏象理论的浅析,指出五行藏象弥补了四时藏象论不及脾的缺陷;思考了五行藏象不足及与"地之阴阳"的关系、六节与六经的关系及六节藏象与"天之阴阳"的关系,认为六节藏象与五行藏象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出土涉医简帛(下称"简帛")及《黄帝内经》为中心,辅以传世文献,比较病因思想。并重点从异梦、疟、麻风类三病比较病因建构的方法。结果发现"简帛"中有大量鬼神致病说內容,甚至对致病鬼神有干支、五方的分类思维;《黄帝内经》则以气论六淫作主要病因。再考察异梦在《黄帝内经》述为不正之邪内藏人体,简帛述为鬼魅引发;疟在《黄帝内经》述为外风及伏邪,简帛述为鬼魅;麻风类疾患在《黄帝内经》述为"大风",简帛则以"虫"及"风"作主要病因。可见《黄帝内经》透过实际病因学改变,以"气论"及"伏邪"取代"鬼神"及未能观测的"虫"致病之记述。使疾病思考系统进入"可言传""可感知""可评价""可修正"的自然哲学及理性思维模式去认识疾病。  相似文献   

14.
"五辨论治"思想是何复东老中医根据"情志致病""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因制宜"等中医传统辨治理论,结合"综合辨治"临床诊疗思维提出的,包括体质辨识(健康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精亏体质、阴寒体质、阳热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复杂体质),状态辨识(性别辨识、年龄辨识、摄生辨识),辨证、辨病(病位辨识、病因辨识、病性辨识、病势辨识、病程辨识)与辨症相结合的中医临床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五运六气学说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木、火、土、金、水"五运以及"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均是通过影响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等生化之气而作用于人体,故可以从"生长化收藏"等生化之气的角度看待五运六气理论.根据《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重克轻生""重五正位""特殊之年运气加临"以及"普通之年运气加临"等相应...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黄帝内经》医学体系的灵魂,气学思想又是《黄帝内经》哲学思想的核心。纵观《黄帝内经》气学理论,传统认为《黄帝内经》所持有的"气一元论"思想并不明确,而是以真气论呈现的气本体论和天地阴阳之气的二元论思想。真气系生命的主宰,无阴阳、升降、清浊之性;《黄帝内经》藏象理论中的"肾气""经气""藏真"的概念皆是真气的具化。  相似文献   

17.
试图通过例证分析阐释顺应论对《黄帝内经》英译策略的指导作用,并尝试在跨文化交际中找到翻译的平衡点和契合点,以期在减少中西医文化冲突的同时建立一种更优的动态翻译模式,指导《黄帝内经》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病"等范畴,是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众多脾胃病专家运用中医药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从肝论治、从脾论治、从瘀论治等不同的观点。该文试图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的角度论述CAG的病因病机,为中医药防治CAG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琛珂  贾成祥 《中医学报》2020,35(6):1158-1161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观念,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故"中和"观念与中医学更是水乳交融,互补互用。《伤寒论》的精髓和创造性发明在于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就是把病证按病性分为阴阳,按病位可分表里(包括半表半里)。故"经方"所论亦无外乎"阴阳""表里"和"半表半里"3个层面,所体现的"中和"理念相应为"调和阴阳""表里双解"与"和解少阳"。《伤寒论》中提到的"和",并不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治疗方法提出的,主要是指机体生理机能的和谐、平和,或者是指使处于病理状态的机体恢复到协调、和谐的生理状态这一治疗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从哲学的角度探索生命,将天道、地道、人道完美地合成一体.但由于东西方在语言、文化、价值观和逻辑思维上的巨大差异,致使中医文化在走向世界时,遭遇到翻译上的障碍.该文章提出中医药学的英译工作应放在中医药学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语境下进行.同时文章提出了中医英译中把握文化"传真"度的原则,并强调准确把握"文化传真"的度是搞好中医英译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