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观测针刺左侧大包穴在不同时间对健康男性青年大脑后动脉(PCA)血流动力学、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探讨针刺左侧大包穴对大脑后动脉(PCA)血流动力学、心率及血压影响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健康男性青年8名,平均年龄(24±2)岁。安静状态下,针刺受试者的左侧大包穴,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探头于双侧颞窗探及大脑后动脉(PCA),在针刺前10min、进针时、行针时(留针15min)、出针时(留针30min)及出针后10min 5个时间点,检测大脑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各参数值,并在每次检测后立即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并记录血压及心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大包穴,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min的双侧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阻抗指数(RI)、搏动指数(PI)与针刺前10min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针时左侧平均血流速度(Vm)与针刺前10min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Vm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在进针时与进针前相比P<0.05,出针后10min与进针前相比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心率数据无统计学意义;本实验中,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及出针后10min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针刺左侧大包穴在针刺留针15min时能显著增加左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2)针刺左侧大包穴在进针时及出针后10min,心率在生理范围内减慢。(3)针刺左侧大包穴对血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探究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颈内动脉(ICA)和椎基底动脉(VA,B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选用曲泽穴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针刺患者左侧曲泽穴,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经颞窗探测受试者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分别在针刺前、进针后、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个时间节点记录受试者ICA、VA、BA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波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数据。结果针刺左侧曲泽穴,与针刺前相比,右侧ICA在行针时、出针时与出针后三个时间点Vs、Vd、Vm呈现上升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ICA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进针前相比虽有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左侧曲泽穴,右侧VA在行针时、出针时与出针后三个时间点的Vs、Vd、Vm增加,在进针时Vs、Vm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VA的各项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左侧曲泽穴,BA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与出针后三个时间点的Vs,Vd,Vm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曲泽穴可以增加右侧ICA、右侧VA及BA的血流速度,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具有正性调节作用和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经颅多谱勒超声仪(TCD)观测针刺公孙穴对健康青年人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的影响变化,探讨针刺左侧公孙穴对A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时效关系,奠定临床基础。方法:随机选取ACA血流量正常的健康青年志愿者16名,针刺左侧公孙穴,在针刺前10min、针刺得气时、留针行针后15min、出针时、出针后10min 5个时间点采用TCD检测左右侧AC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变化,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不同时间点针刺公孙穴,ACA血流速度均无显著变化;PI、RI的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公孙穴对ACA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显著,提示该穴具有安全性,但临床上不作为治疗ACA脑供血不全的首选穴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方法:用TCD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颅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病例组的MCA、ACA、PC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和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段人TCD脑血流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人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 90 8例不同年龄段人的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平均血流速度 (Vm )、脉动指数 (PI)进行检测。 结果  MCA、ACA、PCA、VA、BA的 Vs、Vd、Vm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PI在 10~ 4 0岁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而 >4 0岁后 ,又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 提出国人不同年龄段的 MCA、ACA、PCA、VA、BA血流参数的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68例新生儿HIE和45例正常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起始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参数。结果:出生后48h内HIE组的新生儿脑血流参数有变化,以中重度HIE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轻度HIE组ACA的Vs、Vd及Vm测值均降低,其PI、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明显降低(P〈0.01),其PI、RI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均明显低于轻度HIE组(P〈0.05),但RI增高(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新生儿HIE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未行药物治疗或血压控制不满意的临床原发性高血压病,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有明显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所有患者规范化药物治疗(降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一年后,经TCD检测每位患者大脑中(MCA)、前(ACA)、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血管搏动指数(PI),频谱形态及血流音频信号等参数,并对药物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分析.结果:药物治疗后MCA、ACA、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MCA、ACA、BA的收缩峰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MCA、ACA、VA、B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CD显示:本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基本缓解,脑供血不足及脑动脉硬化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规范化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对防治、延缓高血压病人脑血管病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盛红  金小红 《当代医学》2010,16(27):95-95,160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中,经眼窗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临床实用意义。方法将双侧颞窗、眼窗均透声良好的健康体检者80例,分别经颞窗和眼窗探测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峰值流速(Vs),均值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和脉动指数(PI),将两不同窗口检测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大脑中动脉(MCA)经眼窗探测组与颞窗探测组比较血流速度降低(P〈0.01),但PI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脑前动脉(ACA)两不同窗口检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TCD检测出现单侧或双侧颞窗缺如时,改经眼窗或加用眼窗探测,方法可行,检出率高,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但经眼窗检测的血流速度不可替代颞窗的检测结果,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抑郁症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对46例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包括收缩峰血流速度Vs、舒张峰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检测,并与36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抑郁症组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28例,占60.84%,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5例,占32.61%,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3例,占6.55%;与正常组比较大脑中、前动脉血流速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TCD的检测能指导临床早期使用脑血管药物,有助于抑郁症者康复及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依据头颅MRI检查,将入组病人分为LA组106例及非LA组136例,并对两组病人一般为危险因素进行匹配,Fazkas量表分析将LA分为轻、中、重度,半定量分析LA患者FLAIR序列双侧白质高信号容积,重侧与轻侧比率〉1.5标准差定为不对称,所有入组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S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白质疏松患者相较于非白质疏松患者MCAI、CA、ACA的Vm普遍减慢,PI增高;轻度、中度及重度LA患者的MCAI、CA、ACA的Vm及PI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LA程度的增加,Vm逐渐减慢,PI逐渐增高。不对称白质疏松重侧MCA、ICA、ACA的Vm较轻侧减慢,PCA、VA的Vm重侧与轻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对称LA的重侧PI较轻侧增高。结论白质区域主要由颈内系统供血,LA患者脑血流速度普遍下降,脑血流灌注普遍降低,脑血流阻力增高;随着LA程度增加,脑灌注逐渐降低。LA患者存在慢性缺血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TIA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1例与未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对比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的改善,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13%、98.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67%、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MCA、ACA、VA、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斑块面积无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显著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斑块面积亦无显著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显著提高TIA患者MCA、ACA、VA、BA血液流速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对心肺复苏后患儿进行短期冲击对其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大脑中动脉(MCA)与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为参照血管,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27例复苏后患儿脑血流变化的趋势及首剂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后相应指标的变化。依据舒张期血流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为舒张期血流正向(12例),B组为舒张期血流消失或反流(15例)。结果:A组治疗前后MCA和EICA的收缩期峰流速(Vp)、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脉动指数(PI)无明显改变(P〉0.05);B组用药后MCA的Vd、Vm、Vp增加,PI降低(P〈0.05),EICA的Vd增加(P〈0.05),Vm、Vp、PI无明显变化(P〉0.05),患儿成活率高。结论:脑损害较轻的患儿应用甲基泼尼松龙短期冲击治疗可改善脑灌注,而对于脑损害严重的患儿短期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对于脑灌注的调节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偏头痛大鼠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针刺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从血流动力学方面初步探讨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4组,每组各6只.对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进行造模,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必理通组予必理通灌胃治疗,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大鼠颈总动脉的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心率(HR),计算颈总动脉血流量、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Vs/Vd),对各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轻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颈总动脉血流量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PI数值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PI升高(P<0.01).各组颈总动脉直径、Vs、Vd、Vm、RI、Vs/Vd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大鼠的颈总动脉血流量有明显改善作用,颈总动脉血流量、PI与偏头痛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偏头痛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脑缺血变化的影响。方法 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峰流速(Vs)、平均流速(Vm)、舒张末期流速(Vd)等参数的变化;同时观察颅内血肿大小及周围水肿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脑出血后两侧各血管Vm均降低,但血肿侧较对侧更为显著;干预组显示,西比灵可使脑出血后血流动力学参数(Vm)的改变程度减轻,血肿及周围水肿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西比灵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的水肿和血肿吸收,改善脑水肿周围缺血状态,TCD可有效监测脑出血后脑局部缺血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黏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5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同时选取47名同性别、同年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清晨7∶00-8∶00空腹抽取肘部静脉全血,检查全血黏度;患者及对照者于当日下午15∶00-18∶00行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各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并分析血黏度和血流速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全血黏度升高(P〈0.05)、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平均流速减慢、脉动指数降低(P〈0.05)。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与病情轻重无关,血流速度的改变没有明显的偏侧化现象。抑郁症患者脑血流速度与血液黏度无相关性。结论抑郁症患者全血黏度升高,脑血流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浅低温体外循环中搏动灌注对儿童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30例儿童随机分为搏动组(P组,15例)和非搏动组(NP组,15例)。主动脉阻断期间,P组给予搏动灌注,NP组给予非搏动灌注;主动脉开放期间,两组均予以非搏动灌注。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麻醉后(T1)、体外循环开始(T2)、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3 min(T4)、体外循环结束(T5)、手术结束(T6)时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记录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在T3和T4,P组Vs、PI、RI显著高于NP组(P0.05),两组Vd与Vm没有显著差异。在T5,P组Vd与Vm显著高于NP组(P0.05),而PI与RI显著低于NP组(P0.05),两组Vs没有显著差异。在T6,两组脑血流流速、PI、RI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搏动灌注增加浅低温体外循环后短期内脑血流量,维持脑血管顺应性,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程与脑血流动力学及脑白质疏松(LA)的关系。方法将73例高血压病人,按高血压病程分为4组,A组高血压病程〈5年,B组5~10年,C组11~20年,D组〉20年。所有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颅脑MRI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LA严重程度,以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组、C组Vm、Vs显著增快,D组Vd显著减慢,PI显著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F=7.8~31.9,P<0.05)。B组、C组、D组LA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Z=-4.74,P<20.01)。高血压病人年龄、病程、PI、Vd与LA存在明显相关性(r=-O.294~0.706,P<0.05)。控制年龄、病程、Vd后,McA—PI与LA仍相关(r=O.307,P<O.05)。结论高血压病人脑血流速度增快,随着高血压病程的增长,脑血流速度有逐渐减慢的趋势。MCA—PI能够预测高血压病人LA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健康SD大鼠空腹及进食后肾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方法:分别于空腹及进食后使用高频彩超仪测量大鼠肾动脉内径及肾主、段动脉各项血流参数,包括最大速度(Vp)、最小速度(Vd)、平均流速(Vm)以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高频彩超完全可以清楚显示大鼠肾动脉并获得满意的血流频谱图。进食后肾主、段动脉的Vp、Vd及Vm均高于其空腹状态(P<0.05),RI及PI则低于其空腹状态(P<0.05);空腹或进食后同等状态下左、右肾动脉内径及肾主、段动脉上述各项血流参数均无侧别间差异(P>0.05)。结论:空腹与进食后相比较,大鼠肾动脉血流参数可发生改变,表现为进食后血流速度加快、RI及PI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