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4
目的 探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哮喘发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结果 秩和检验显示,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喘息、咳嗽、咳痰、胸闷、哮鸣音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喘息、咳嗽、咳痰、胸闷、哮鸣音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芥子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情缓解,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护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除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外,于缓解期在三伏天加中药穴位敷贴3个疗程,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护理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是提高支气管哮喘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来自于作者单位的两家医院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用胡椒、白芥子、细辛、白芷、半枫荷、姜油、姜汁等,对照组用姜汁配红米、黑米、玉米等,分别制成药饼敷贴穴位。两组均选用大稚、肾俞、肺俞、脾俞(第1组穴)和天突、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第2组穴)穴位交替进行治疗,每周敷贴2次,共贴8次。观察治疗前后AQLQ表(包括日常活动、哮喘症状和环境影响)和日夜间症状记录表评定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症候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结果:①治疗组AQLQ总分、日常活动及环境影响评分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AQLQ表中各部分评分值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②治疗组在治疗后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后日、夜间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FEV1%及FEV1/FVC比值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89-91+9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穴位贴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水平,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疗法预防哮喘缓解期(未吸入布地奈德,下同)发作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多索茶碱片口服,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下降,肺功能FEV1提高,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穴位埋线疗法不但可预防哮喘缓解期病情发作,而且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入符合标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0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疾病有效率及中医症候疗效.结果 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及单项症侯均有疗效,同时可以改善中医症侯评分及单项症侯表现,其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穴位敷贴可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及中医症侯,并有效改善其单项症候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选穴:定喘、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每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使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TM,CAT)进行评分,并检测第1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及检测血液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74例、缓解期组46例)及6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3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值及FeNO值差异,并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ACT)评分及Fe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FEV1%、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FeNO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FEV1%、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FEV1%、FEV1/FVC、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e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519,P<0.001).结论 FeNO是反映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炎症损伤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对于评估哮喘的临床转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咳喘散穴位敷贴组(简称敷贴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肺通气功能[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呼气容积占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EV1/FVC)]及治疗后1年内的急发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敷贴组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敷贴组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减少患者1年内急发次数、提高肺功能FVC、FEV1水平方面的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减少急发次数,改善肺功能,从而减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哮喘缓解期联用乌体林斯、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控制哮喘发作的疗效 ,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哮喘缓解期患者 5 6例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 2例采用相同穴位交替选择药物 ,隔日穴位注射治疗 ;对照组 2 4例予常规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 (FVC)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和肺活量 (VC)的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为 96.87%和 79.17%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 χ2 =10 ,P <0 .0 1)。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VC分别为 ( 1.79± 0 .43 )L和 ( 2 .91± 0 .64 )L ,P <0 .0 5 ;FVC分别为 ( 1.64± 0 .46)L和 ( 2 .0 9±0 .62 )L ,P <0 .0 5 ;FEV1分别为 ( 0 .92± 0 .70 )L和 ( 1.3 5± 0 .3 5 )L ,P <0 .0 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P均<0 .0 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哮喘缓解期联用乌体林斯、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控制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姚一鸣  姚锦辉 《河北医学》2009,15(2):138-141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用舒血宁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联用舒血宁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0%(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用舒血宁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基础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及相关心理护理,治疗组患者同时配合穴位按摩。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28 d。采用洼田咽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咽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吞咽训练能够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曲安奈德穴位封闭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间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曲安奈德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C、FEV1、FEV1/FVC、MMVF、PEE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曲安奈德穴位封闭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独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5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治疗,敷贴背部大椎穴、双侧肺俞及双侧膏肓穴,连续贴3d为1个疗程。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65例,显效36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84.67%;对照组临床控制20例,显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可促进症状缓解,控制病情,达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片5 mg,每晚1次.观察组同时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10mL,每日1次,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沈玉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61-62,64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住院86例支气管哮喘儿童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孟鲁司特(10mg,qN)和吸人舒利迭(250μg,bid),42例;对照组仅予吸入舒利迭(250μg,bid),44例。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数(FEVI%)与自测呼气峰值流速(PEF),并与治疗3个月后的参数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儿的哮喘临床控制率与复发住院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I%和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研究组30例(71.42%)达到临床控制,与对照组27例(61.36%)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半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复发住院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在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改善及症状控制方面优于单纯吸入舒利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曼吉磁贴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T helper cell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 helpercell 2,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用丙酸倍氯米松及沙丁胺醇治疗,疗程30d;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曼吉磁贴穴位敷贴治疗,疗程30d。于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咳嗽症状、昼夜发作次数的变化,并以美国AS-500型肺功能检查仪测定肺功能各项指标,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E,TIg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为95.00%,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TIgE水平均显著下降,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是磁贴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阳和平喘颗粒干预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功能气道炎症的临床研究。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及西药组各20例。联合组给予阳和平喘颗粒加用舒利迭,中药组给予阳和平喘颗粒,西药组给予舒利迭治疗,3组疗程均为4 w。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3组肺功能指标各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 w后治疗前后比较,联合组FEV1%、FEV1/FVC、PEF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中药组、西药组FEV1/FVC、PEF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4 w后治疗前后比较,FEV1%、FEV1/FVC,MEF50%、MEF75%、PEF指标各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能够有效缓解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减轻气道炎症,与舒利迭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药“喘敷贴”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治疗组)75例和安慰剂组(对照组)68例。治疗组于三伏天采取穴位贴敷方法,同期对照组贴敷安慰剂,治疗32d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发作次数来评价“喘敷贴”预防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4.67%,发作次数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则分别为52.94%、44.1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喘敷贴”三伏天穴位贴敷可显著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