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优化菟丝子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菟丝子水溶性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pH 8.5(含0.5 mol/L NaCL),料液比1∶60,浸提3次,每次24 h。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为菟丝子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碱溶酸沉为基础,采用正交设计L9(34)结合方差分析对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优选。优选出郁李仁水溶性总蛋白最佳提取工艺为:pH 6.0,提取时间10h,料液比1∶20,郁李仁水溶性总蛋白提取率28.05%。  相似文献   

3.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丹参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测定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以二者含量为综合指标,加权评分,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波长500nm)测定菟丝子总黄酮的浸提率,以总黄酮的浸提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菟丝子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优化。结论: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最终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固液比1:10,乙醇浓度52%。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人参水溶性糖蛋白提取工艺,为人参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缓冲溶液提取得到人参水提取物,以蛋白收率和糖收率为评价指标,测定各水提物中的糖蛋白含量,确立人参糖蛋白最佳提取方法。结果:共得到16个样品,其中4号样品提取物收率、蛋白收率及糖收率均最高;对16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和正交实验直观分析结果,最终确立人参水溶性糖蛋白的提取工艺为:p H 6.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60℃,提取次数2次。结论:该研究优化得到人参水溶性糖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可为人参糖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骨疽康膏中当归、川芎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提取量和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当归、川芎挥发油和当归、川芎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6倍量水浸泡4 h后,蒸馏3 h.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45 min.结论:正交实验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对水溶性成分,以绿原酸和浸膏收率为指标;对醇溶性成分丹皮酚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用8倍量水,每次提取2次,共提取3次。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丹皮酚配比为10: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5h。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滇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丹酚酸B的含量和提取物出膏率为指标,采用以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法,对滇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滇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最优提取工艺为8倍量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此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滇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天麻钩藤胶囊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浸膏得率和天麻素含量为指标,考虑不同的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1.5 h,10倍量水。结论:优选的天麻钩藤胶囊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为制备天麻钩藤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对比研究了冷浸提取、温浸提取、乙醇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渗漉提取5种方法对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效果,并利用正交试验对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乙醇提取效果最好。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95%乙醇回流1次,180min/次,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3.22%。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美洲大蠊糖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美洲大蠊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溶剂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并结合综合评分的方法优选美洲大蠊糖蛋白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溶剂量,1 h/次,提取3次。结论:优化所得的提取工艺可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成分,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科学合理,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金莲花提取工艺,提高出膏率和荭草苷转移率,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出膏率和荭草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优化金莲花提取工艺,选择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10倍水提取2次,每次1h。验证试验出膏率平均值为31.01%,荭草苷转移率平均值为91.99%。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可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南蛇藤中雷公藤红素最佳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以雷公藤红素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进行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和超临界提取,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以硅胶柱层析法进行纯化研究。结果:南蛇藤粉末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甲醇溶剂,超声功率400W,单次辐射时间5s,超声提取时间40min;经柱层析后,样品中雷公藤红素的含量不低于90%。结论:与其他提取工艺相比,超声波提取工艺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工艺简单可行;柱层析法简单,纯化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工艺。方法:以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总量得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夹带剂、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药材粒径、CO2流量、萃取时间等参数的影响,优选白芷中香豆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务件为:以40%的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流量为0.10mL·min^-1,萃取温度为55℃,萃取压力为20MPa,药材粒径为20-80目,CO2流量为2.0L·min^-1,萃取时间为1.5h。该工艺条件下,香豆素的平均得率为0.202%,纯度为18.5%。结论:所得优化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提取金花葵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乙醇回流最佳提取工艺为14倍量70%乙醇回流1次,120 min/次,金花葵花中总黄酮的含量为4.38%。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博落回药材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博落回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白屈菜红碱得率及固形物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B)、pH值(C)三个因素对博落回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化的博落回提取工艺为A2B1C2,即取博落回药材以80%乙醇、调节pH=5.0、60℃温浸提取。结论:本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射干中药效物质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射干有效部位群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射干药材中药效物质组分群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查乙醇浓度、加醇量及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0%乙醇8倍量、6倍量提取2次,分别提取1h及0.5h。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合理,药效成分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观察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萃取次数、萃取时间4个提取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回流提取2次,2h/次,氯仿萃取3次,0.5h/次。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提取率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药伏毛铁棒锤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伏毛铁棒锤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0倍量0.1%盐酸,提取2次,每次3h。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伏毛铁棒锤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所得最佳提取工艺高效、可行,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复方"鼻敏康"进行定性鉴别,研究其有效成分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白术、白芷、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利用单因素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浸膏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得出该复方鼻敏康中含有黄芪、白术等药材;本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提取时间为1.5 h,最佳提取液固比为12:1,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 :薄层色谱实验结果为紫外测黄酮含量提供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含量精密度高,重复性和回收率效果较好,可以确定乙醇提取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