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Gd-DTPA药物动力学基础及增强原理Gd—DTPA已成为临床广泛使用的MRI造影剂,由于它具有较为理想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副作用小,使用起来特别安全,Gd-DTPA具有以下特征:1.弛豫性强。2.毒性小。3.安全系数大。4.细胞外分布。5.不通过正常的血脑屏障。6.迅速由肾脏排出。7.在人体内结构稳定。8.具有高溶解度。  相似文献   

2.
人们已经怀疑血脑屏障(BBB)开放与核黄疸的发生有关,核黄疸时有过量的胆红素通过BBB沉积于发育中的脑组织内。因为不能进入组织,直接检查新生儿的BBB开放存在困难,所以作者着手研究Gd-DTPA增强MR是否可检查出模拟新生儿疾病的动物模型开放的BBB。 每只重250~300g的雌性Wistar鼠被分成两组,腹腔内注人硫喷妥钠或氯胺酮麻醉。第一组单侧BBB开放。分别将4只鼠的尾静脉和右侧颈动  相似文献   

3.
杨炼  柳熙  徐海波  焉国平  韩萍   《放射学实践》2009,24(9):971-975
目的:经组织间隙注射Dextran Gd-DTPA行兔腘窝淋巴结MR成像,探讨该新型淋巴靶向对比剂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Dextran Gd-DTPA增强组和Gd-DTPA对照组,其中增强组18只,对照组4只.增强组分为3个小组:①反应正常组6只;②反应增生组6只,于双侧兔腓肠肌注射蛋黄乳胶;③肿瘤转移组6只,于双侧兔腓肠肌注射VX2肉瘤细胞混悬液.增强组行MRI平扫后,再经双侧趾蹼间隙注射10μmolGd/kg Dextran Gd-DTPA后30min及1、3、6、12和24h行腘窝淋巴结脂肪抑制T1WI扫描,测量标准化信号强度(SI)及增强率(En%),描绘浓度-信号强度曲线及时间-增强相应曲线.Gd-DTPA对照组4只,平扫后再经双侧趾蹼间隙注射50μmol Gd/kg Gd-DTPA后5、10和20min行腘窝淋巴结脂肪抑制T1WI扫描.同时在体外检测Dextran Gd-DTPA溶液中质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并计算R1值.结果:Dextran Gd-DTPA的T1值约0.03556s,R1值约33.37l/(mmol·s),Dextran Gd-DTPA经趾蹼间隙行腘窝淋巴结成像的达峰时间约1h,正常组及反应增生组淋巴结均表现为明显强化,信号可均匀,亦可不均匀;VX2肉瘤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强化不明显,信号可为环状、不规则偏心缺损等不均匀的强化模式,类似邻近肿瘤的强化特征.定量分析发现,VX2肉瘤转移性淋巴结在脂肪抑制T1WI上的标准化SI和强化率(E%)2个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反应性增生组.在最佳达峰点,正常组Dextran Gd-DTPA的增强率远高于Gd-DTPA对照组.结论:Dextran Gd-DTPA作为组织间隙淋巴靶向对比剂,用量小,强化效应明显,可以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对血脑屏障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an,BBB)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的分界面,生理状态下它限制了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稳定[1].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有些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受到屏蔽,不能发挥作用.另外当脑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血脑屏障的结构受损,可发生病理性通透性增加,致血浆中有害成分进入脑内,可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伤[2].如何协助生理状态下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以及加强脑组织损伤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参考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重点讨论和综述中医药对血脑屏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钆喷酸葡胺(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Gd-DTPA)作为阴性对比剂协助MRCP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意外检出12个十二指肠内侧面纯液性或有不确定小气泡液性信号为主的囊性病灶,拟诊憩室的患者口服稀释Gd-DTPA前后采用屏气厚层半傅立叶采集单激发TSE和前瞻性采集矫正呼吸导航(prospective acquisitioncorrection,PACE)TSE两种序列行MRCP,比较憩室在口服稀释Gd-DTPA前后信号变化。结果:12个病灶中4个表现为纯液性囊状影,8个表现为含不确定少量气泡液性为主的囊状影。在未口服稀释Gd-DTPA的MRCP表现为与十二指肠内侧面的囊状高信号影,口服Gd-DTPA后的MRCP全部12个病灶因充盈对比剂消失,揭示其起源于十二指肠并与肠腔相通,从而明确诊断为憩室。结论:口服稀释Gd-DTPA作为阴性对比剂有助于MRCP获得十二指肠憩室的明确诊断。该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作为诊断模棱两可情况下的一种补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和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MRI对肝癌(HCC)的诊断效能,并且明确Gd-EOB-DTPA增强MRI的肝胆期是否具有补偿作用.方法 搜集行Gd-EOB-DTPA以及Gd-DTPA增强MRI检查且有肝硬化、存在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按年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BSA-(Gd-DTPA)_n制备及纯化方法,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造影剂前体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BSA与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环酐反应生成BSA-(DTPA)_n,并与GdCb螯合生成BSA-(Gd-DTPA)_n.紫外光谱法鉴定其结构,并定量测定其中DTPA对BSA的偶联率.测定配合物体外弛豫时间T_1、T_2,分析其弛豫性能R1、R2.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药物安全性.大鼠磁共振增强扫描评价其活体内代谢及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制得的BSA-(Gd-DTPA)n配合物中n=26.体外弛豫性能RI约为7.00×10~(-3) L·mmol~(-1)·ms~(-1).比小分子Gd-DTPA的弛豫性能(3.52×10~(-3) L·mmol~(-1)·ms~(-1))提高近1倍.大鼠磁共振增强扫描显示BSA-(Gd-DTPA)-n和白蛋白一样具有长循环特性.结论:本实验改进方法可制备出磁共振造影剂前体BSA-(Gd-DTPA)_n,该配合物具备长循环特性,且具有多个可供修饰的氨基,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磁共振造影剂前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注射Gd-DTPA前后稳态自由进动电影(cine SSFP)扫描模式影像观察左心室功能的影像质量及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测量30例病人注射Gd-DTPA(0.2mmol/kg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活性成像(MAI)对多发性硬化(MS)模型大鼠脑和脊髓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20只正常Lewis大鼠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15只,对照组5只.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35-55)致敏实验组大鼠制备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首次急性发病后第3天行MR检查.分别对大鼠脑和脊髓行T2WI、T1WI和Gd-DTPA增强T1WI的三维容积扫描.经大鼠尾静脉注入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24 h后行USPIO增强T2WI(即MAI).利用工作站专业软件获得大鼠脑和脊髓冠状面、横断面和矢状面的重组图像,并与常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建立MOG35-55-EAE模型大鼠15只.MOG35-55-EAE大鼠急性发病期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多数分布在脑内(58/63),少数位于脊髓(5/63).常规MRI上病灶表现为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部分出现Gd-DTPA强化.在MAI图像上病灶呈低信号,部分USPIO强化病灶在T2WI上呈等信号,病灶的USPIO强化与Gd-DTPA强化表现不完全一致.T2WI(14/15)和MAI(13/15)对MOG35-55-EAE大鼠急性期病灶的敏感度高,两者联合对病灶的检出率高达100%(15/15),增强T1WI的敏感度相对较低(7/15).对照组大鼠MAI未见异常.结论 MAI弥补传统MR检查技术的不足,能监测EAE的炎症反应,与常规T2WI联合能提高MOG35-55-EAE大鼠病灶的检出率;Gd-DTPA增强能显示EAE血脑屏障破坏的早期活动性病灶,MAI与之联合成像对EAE病灶的诊断和监测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d-DTPA在MRI中的诊断作用。材料与方法:总结分析了被确诊的378例(402人次)患者应用Gd-DTPA增强检查后的效果。对肿瘤、感染、梗塞等病变的强化特点进行了讨论。结果:使用Gd-DTPA后,有23例平扫时误诊的病例得到了纠正,并发现了MRI平扫时未能发现的一些病变,诸如管内型听神经瘤、脑膜炎、脑(脊)膜的转移性病变等。但是,作者还同时发现即使在用了Gd-DTPA之后,仍有多种病变存在鉴别诊断上的困难。结论:合理使用增强检查,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钆喷酸葡胺(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Gd-DTPA)提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临床疑有胰胆管病变行MRI检查患者32例,在注射Gd-DTPA前及注射后5 min分别行2D MRCP扫描,比较:①左、右肝管,胆囊,胆总管,胰管,肝脏实质及胰腺实质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及对比率(contrast ratio,CR)在增强前后的变化;②胰胆道系统解剖结构在增强前后的显示效果变化.结果 肝脏、胰腺增强后的SNR较增强前明显降低(P<0.05),而左右肝管、胆总管、胆囊、胰管的CR2(相较胰腺)在注射Gd-DTPA后明显增高(P<0.05).Gd-DTPA增强后的胆囊、左右肝管、肝管、胆总管、胰管的显示明显优于增强前(P<0.05).结论 静脉注射Gd-DTPA增强能抑制胰胆道周围组织的信号,有利于提高胰胆道树的对比度,提高MRCP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Gd-DTPA在X线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R技术的不断发展,MR对比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第1代的磁共振顺磁性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有效地提高了MR的诊断水平。近年来,人们又开发出了许多新型的MR对比剂,这些对比剂的应用为MR这一影像学检查手段展示了广阔前景。基于Gd-DTPA的物理及药理学特点为碘剂禁用患者如碘过敏、肾功能不良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在X线检查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笔者就Gd-DTPA在X线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1 Gd-DTPA的生物学特性钆赘合物(gadolinium chelates)是最早研制出来的肝脏顺磁性MR对比剂,目前已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比钆喷替酸葡钾胺(Gd-DTPA)和自制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的MRI增强扫描,研究两者在评价兔VX2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6只兔两侧大腿接种VX2肿瘤,2周后行Gd-DTPA和USPIO-T1WI增强扫描.计算不同扫描序列的最大强化比例(ERmax)、曲线斜率值(Slope)和达峰时间(Tmax),比较不同扫描序列之间的增强参数,并计算其与病理学指标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 VX2肿瘤模型成瘤率为100%.行USPIO-T1WI增强扫描后肿瘤组织早期未见明显强化,而后表现为渐进强化.各增强参数在不同扫描序列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增强参数与病理学指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秩相关系数基本只出现在肿瘤周围;Gd-DTPA的增强参数与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秩相关系数低于USPIO-T1WI增强扫描的秩相关系数. 结论 USPIO-T1WI增强扫描较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能更好的替代病理学指标定量动态监测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20例脑脊髓局限性病灶患者(男6例,女14例)行Gd-DTPA检查。首先用T_1加权法(SE法:TR=300或500ms,TE=30或40ms)和T_2加权法(SE法:TR=2000ms,TE=60或80 ms)摄影。继之从肘或足背静缓慢注入Gd-DTPA0.1mmol/kg,约30~40分钟后,行与给药前同样的T_1加权摄影,最后与给Gd-DTPA前的T_2加权像对比。作者见到,①5例均有水肿,T_2加权像描出强信号区,Gd-DTPA在肿瘤部分描出明显强信号区。②3例听神经鞘瘤,T_2加权摄影描出均一的强信号区。而Gd-DTPA增强法均示增强,2例听神经瘤,肿瘤内部分不增强,手术证实为囊肿。③1例肺癌转移,T_2加权见转移灶与周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MRI体外信号的变化规律及MR直接法膝关节造影的最佳浓度。方法 配制不同浓度的Gd-DTPA溶液各50ml,采用1.5T MR设备SE序列扫描、观察、测量。然后,选择2mmol/L和100mmol/L浓度Gd-DTPA分别进行直接膝关节造影。结果 Gd-DTPA浓度为2mmol/L时,TlWI信号强度最高;浓度为1.5mmoL/L时,T1WI信号强度最高。T1、T2浓度与信号强度曲线呈“L形”曲线样变化。膝关节直接造影,100mmoL/L浓度Gd-DTPA呈低信号且关节软骨显示清晰,2mmoL/L浓度Gd-DTPA呈高信号且半月板显示清晰。结论 不同浓度Gd-DTPA MRI体外信号变化规律呈“L形”曲线,MR直接法关节造影时,应根据关节病变不同,选择不同浓度的Gd-DTPA。  相似文献   

16.
高温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温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利用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采用Millicell-ERS系统检测血脑屏障模型的跨内皮阻抗 (transendothelialresistance,TER)。对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采用银染的方法研究其结构的完整性。运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及Westernblotting的方法分析高温作用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 (zonulaoccluden 1,ZO - 1)与occludin的表达变化。 结果  4 3℃高温作用 2h后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TER均值由 (32 1.30± 5 8.5 9)Ω·cm2 下降至 (6 5 .6 7± 6 .0 2 )Ω·cm2 。同时 ,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性明显破坏 ,内皮细胞ZO - 1及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 高温可以明显破坏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完整性 ,高温条件下内皮细胞ZO - 1与occludin表达水平的降低是血脑屏障热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Gd-DTPA增强在MRCP图像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在抑制影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图像质量的腹部小血管高信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可疑有胰胆管病变并准备行MRI检查患者31例做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分别行Gd-DTPA增强前及增强后1~5min、5~10min1、0~15min MRCP扫描,测量并比较增强前后MRCP图像上肝脏、胰腺、胆总管、胰管的信噪比(SNR)以及胆总管与肝实质、胰管与胰腺的信号强度比(SIR)。结果:静脉注射Gd-DTPA增强后1~5min、5~10min及10~15min图像上胰胆管树各解剖结构显示情况和平均等级分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d-DTPA增强后的MRCP图像胰胆管树解剖结构显示情况和平均等级分数与增强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Gd-DTPA增强后MRCP图像上来自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与胰管重叠的血管信号、左右门静脉及其分支与肝内二级胆管重叠的血管信号被明显抑制,肝脏及胰腺信号强度降低,胰胆管树对比度提高,肝内2级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和胰管显示更加清楚。结论:MRCP成像中,静脉注射Gd-DTPA增强能抑制来自左右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分支等血管的高信号,提高胰胆管树的对比度,明显改善MRCP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15例心脏作Gd-DTPA增强前后MRI检查,增强后为连续动态观察。其中7例为正常对照;7例为心肌梗塞(包括5例亚急性和2例慢性心肌梗塞);1例为陈旧性心肌梗塞。结果显示:增强前正常心肌信号率与梗塞心肌信号率无差别。增强后梗塞心肌信号率既高于增强前也明显高于其周围的正常心肌。无论肉眼观察还是信号测量均发现Gd-DTPA增强MRI能诊断心肌梗塞,改善心肌梗塞的显示。作者对增强后心肌信号率的系列变化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Gd-DTPA增强前后MRI上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心肌梗塞区的心肌信号变化规律的总结,期望对心肌梗塞作出定性定量的诊断。材料和方法:32例不同时期心肌梗塞及12例正常心脏做了Gd-DTPA增强前后MRI扫描,增强后为动态观察。结果:10例急性心肌梗塞和10例亚急性心肌梗塞均见到心肌的异常强化信号;12例慢性心肌梗塞中仅4侧(38%)见到异常强化信号。正常心肌为均匀一致的轻度信号增强,不同时期的心肌梗塞异常信号范围不同,信号率的动态变化规律也不同。结论:Gd—DTPA增强MRI及动态观察可以显示心肌梗塞的部位,范围及为心肌梗塞的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一1)是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型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结合到神经细胞膜上,维持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再生[1].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能通过恢复、活跃细胞膜Na+ -K+ - ATP酶(钠泵)的活性,把大量的细胞内Na+逆浓度差转运出细胞膜外,减少水钠潴留,从而减少细胞内外水的含量,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达到阻断脑细胞凋亡通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