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肝卵圆细胞(Hepaticovalcell,HOC)是在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中出现的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可分化为过渡细胞小肝细胞和成熟肝细胞,也可向胆管细胞分化[1,2]。HOC参与了肝组织的再生,与肝肿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下面就HOC与慢性肝病和肝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刘君  薛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951-953
卵圆细胞是肝脏的干细胞,具备多向分化潜能,体内外实验证实其可以分化为肝细胞、胆管细胞、胰腺及肠型上皮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脏干细胞以肝细胞的形式存在,而在成年哺乳动物的肝组织中则以卵圆细胞的形式存在。对卵圆细胞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卯圆细胞可能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与重建,研究其分化机制有助于阐明肝脏的发育机制;另一方面,卵圆细胞可分化为具有功能的成熟肝细胞,将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型人工肝提供重要的细胞来源,可能缓解供体肝脏严重缺乏的矛盾。但卵圆细胞的分化过程和机制非常复杂,分化异常可能导致肝细胞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发生轻、中度肝损害时,肝细胞可经增殖和分化等复杂过程完成肝再生;而在肝细胞大量损害或肝细胞增殖能力被抑制时,卵圆细胞可增殖并分化为肝细胞或胆管细胞.然而,目前研究结果已初步证实肝细胞癌的发生也源起于卵圆细胞,其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1-3]. Polo样激酶1(Plk1)属于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在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分裂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6].研究结果表明,Plk1在肝癌中的表达增强[7-8].我们在前期研究中也发现Plk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差异表达[9].但是Plk1在肝卵圆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鲜见报道.本研究以二乙酰胺基芴(2-AAF)为致癌物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与单纯肝再生组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Plk1在肝卵圆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癌前状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对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成年肝组织内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可向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分化,甚至可向肝癌细胞方向分化,该细胞被称为肝卵圆细胞或肝前体细胞,是具有一定共性的干细胞群体,与其分化的上下游细胞难以区分,本文就  相似文献   

5.
肝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能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起源于前肠内胚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以肝细胞的形式存在,在成年哺乳动物肝中以小卵圆细胞存在,表现为核大而胞质小并具有特殊的细胞标记.正常情况下这类细胞处于静止期,增生分裂非常慢.当切除或药物损伤后,这类细胞开始活化增生,迅速从静止期进入增殖期.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肝卵圆细胞在肝细胞严重受损和分裂增生受抑制时呈现出向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双向分化的潜能,是一种肝脏的干细胞,目前已经成为热点.肝卵圆细胞不仅在急慢性肝功能不良、晚期肝硬化等肝脏病变,在胰腺病变引起的糖尿病等疾病研究中也开始引起兴趣.但如何发现和获得肝卵圆细胞始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本文就肝卵圆细胞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卵圆细胞(HOC)活化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二甲基亚硝胺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应用迷走神经肝支切断术和化学性肝交感神经阻断术阻断自主神经。Mallory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水平,免疫组化观察HOC活化水平。结果 HOC活化增强组肝纤维化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水平显著降低,HOC活化与肝纤维化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交感神经抑制术引起的HOC活化水平增高能够抑制二甲基亚硝胺诱发的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21调控肝卵圆细胞活化和增殖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2-乙酰氨基芴(2-AAF)/部分肝切除法诱导SD大鼠肝卵圆细胞活化模型,分别于0、6、12、24、72、168 h处死动物,同时以单纯肝切除的相应时间点作为对照,分别提取各标本RNA逆转录后行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miR-21的表达,行两样本t检验,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调控的miRNA转录分子和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靶基因表达,Westem blot法检测其靶基因蛋白表达,进行两样本均值的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成功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活化模型,检测miR-21的扩增信号,miR-21在实验组表达12h开始升高,24 h达到峰值,随后开始降低,168 h再次升高;而对照组6h开始升高,24h后开始下降后基本恢复原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表达比较,实验组在6 h miR-2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t=3.029,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24 h和168 h的表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433、-5.105,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三个数据库的综合评分,结合相关文献,我们选取Smad7为研究的靶基因.检测两组Smad7mRNA表达,对照组中在6h略有下降,后开始升高,在24 h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恢复原水平;在实验组中,6h升高后至24 h达到峰值,随后开始降低,168 h又略有升高.对照组Smad7蛋白表达从6h开始降低,到24 h达到最低后开始升高;实验组6h升高,随后下降,168 h达到最低.Smad7 mRNA表达量变化趋势与miR-21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mad7蛋白表达和miR-21表达变化趋势呈负相关. 结论 成功建立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miR-21的方法,证实miR-21在肝卵圆细胞活化与增殖中起重要作用,Smad7作为miR-21的靶基因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星状细胞(HSC)在体外培养的卵圆细胞向成熟肝细胞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1)将卵圆细胞分别与原代培养的HSC混合共培养(混合共培养组),采用Millicell小室不接触共培养(不接触共培养组),卵圆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组.在共培养后第7、14、21天观测,采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细胞核因子4 α(HNF-4 α)、白蛋白和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量;(2)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卵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3)过碘酸希夫染色检测各时间点卵圆细胞内糖原颗粒的含量;(4)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时间点卵圆细胞分泌白蛋白的含量.统计学处理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 (1)卵圆细胞第7、14、21天表达HNF-4 α和白蛋白的mRNA的量(相对与共培养之前的表达量的倍数):混合共培养组HNF-4 α分别为(1.9±0.2)倍、(10.7±1.2)倍、(12.0±1.3)倍;白蛋白mRNA的量分别为(5.7±1.6)倍、(110.7±13.7)倍、(173.6±22.3)倍;不接触共培养组HNF-4 α分别为(1.4±0.1)倍、(3.2±0.6)倍、(8.9±1.4)倍;白蛋白mRNA的量分别为(2.9±1.4)倍、(22.3±8.5)倍、(96.3±16.3)倍.共培养组(混合共培养与不接触共培养组)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LSD-t值分别为32.98,10.08;13.38,7.96; 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14、21天AFP、CK-19的表达量:混合共培养组AFP分别为(1.1±0.2)倍、(0.2±0.0)倍、(0.0±0.0)倍;CK-19分别为(0.2±0.1)倍、(0.0±0.0)倍、(0.0±0.0)倍;不接触共培养组AFP分别为(1.0±0.2)倍、(0.2±0.1)倍、(0.1±0.0)倍;CK-19分别为(0.6±0.1)倍、(0.1±0.0)倍,(0.0±0.0)倍.共培养组(混合共培养与不接触共培养组)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LSD-t值分别为37.99,34.50;13.59,22.46;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卵圆细胞共培养后白蛋白分泌量明显增加:混合共培养组:14 d为(15.30±0.09)ng/ml、21 d(20.98±0.12)ng/ml,不接触共培养组14 d为(11.41±0.13)ng/ml,21 d为(15.12±0.17)ng/ml,混合共培养组高于不接触共培养组,LSD-t=251.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延长,卵圆细胞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逐渐丰富,且细胞间形成毛细胆管结构.(4)过碘酸希夫染色显示共培养后卵圆细胞内出现大量红色糖原颗粒.结论 HSC可以诱导卵圆细胞向成熟肝细胞分化,HSC除了通过细胞因子等可溶性因子途径发挥作用外,与卵圆细胞的直接接触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卵圆细胞是一类存在于成年肝脏、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当肝脏发生严重损伤且肝细胞再生障碍时,卵圆细胞被激活并大量增殖,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与重建。肝卵圆细胞增殖分化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现就肝卵圆细胞的定位、来源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肝卵圆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脾内移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肝卵圆细胞在同种异体大鼠脾内移植的演变结果,为肝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肝功能衰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改进的梯度离心法分离肝卵圆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后移植入2/3肝切除的同种异体大鼠脾脏内。结果 每只模型大鼠肝脏中可分离获得约1.69×10~5/ml肝卵圆细胞。体外培养的肝卵圆细胞呈现上皮细胞的生长特点,对OV6、细胞角蛋白19及甲胎蛋白染色呈阳性反应,对白细胞共同抗原染色呈阴性反应。肝卵圆细胞植入异体大鼠脾脏内可形成岛屿状肝组织结构,形成“肝化脾”。结论 大鼠肝卵圆细胞具有肝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1.
HBx蛋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作用,可通过多种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参与细胞凋亡、DNA修复调控,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采用脂质体转染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模型L02/HBx,运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其细胞周期、增殖及细胞凋亡情况,着重研究阿霉素干预后HBx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探索HBx致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物受体γ (PPAR γ) 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成员,被配体激活后可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周期进程~([1-2]).我们利用PPAR γ配体罗格列酮作用于肝癌SMMC-7721细胞,观察其对SMMC-772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肝细胞癌变过程中嗜碱性小细胞病灶的癌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探讨肝细胞癌前期病变的形态特点及其癌变过程。方法1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以质量体积分数为1%的二乙基亚硝胺60mg/kg灌胃,每周1次,第12周后改为40mg/kg至14周后停药;正常对照以等渗盐水灌胃。于实验开始后第2,3,5,8,10,12,14、18周分批处死大鼠,剩余大鼠第26周全部处死。肝组织苏木精-伊红,Masson三色,过碘酸雪夫,谷胱甘肽-S-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动态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以寻找肝细胞癌前期病变的特点。结果肝癌病理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肝细胞损伤阶段(2~5周):主要表现为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坏死,坏死塌陷区少量细胞外基质沉积;细胞增生及肝硬化形成阶段(8~12周):肝细胞呈结节状再生,伴肝细胞异型增生,坏死塌陷区细胞外基质沉积,并逐渐形成肝硬化。肝癌形成阶段(第14周以后):此期有肝癌形成,18周成癌率为62.5%。从实验第10周开始,嗜碱性细胞灶明显增多,部分胞质内见苍白小体,嗜碱性小细胞改变从第12周出现,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染色呈阳性,部分小细胞改变,细胞质内含脂泡,向周围肝细胞间浸润生长。结论细胞质内含苍白小体和脂肪泡,证明嗜碱性细胞灶和小细胞改变与肝细胞癌有关,其向肝细胞间的浸润生长,进一步证明其可癌变。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又称应激蛋白,是机体细胞在一些应激原诱导下激活HSP基因,高效表达的具有高度保守性质的一组蛋白质,与多种蛋白形成复合体,陪伴蛋白分子在细胞内转运、跨膜,参与蛋白的折叠与伸展、多聚复合体的组装,发挥其调节靶蛋白的作用,但又不改变靶蛋白的结构,故被称为"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HSP90及gP96在肝癌(HCC)组织中表达异常,抑制细胞凋亡,与肝癌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2(PEMT2)的转染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带有完整pemt2-cDNA质粒转染人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筛选出稳定传代并高表达PEMT2的细胞株,用Westem blot比较了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细胞周期蛋白E/CDK2、phospho—Rb、caspase3、c-jun以及小窝蛋白caveolin的表达变化。结果在PEMT2高表达细胞中CDK2、CDK4、phospho—Rb和cjtin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PEMT2的高表达降低cDK2和cDK4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调原癌基因phospho—Rb和c-jun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发肝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双萘酰亚胺类化合物(C8)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作用. 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C8对SMMC 7721细胞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 2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内Bcl 2蛋白量;酶联免疫法检测Caspase9和Caspase 3表达量. 结果 C8抑制SMMC 7721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15 umol/L.C8作用浓度在10,15、20 umol/L时,SMMC 7721细胞的凋亡比例分别为16.8%、29.4%和35.8%,对照组为2.1%,SMMC 772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 9和Caspase 3被活化.结论 C8可诱导人肝癌SMMC 7721细胞的凋亡,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大鼠肝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方法二乙基亚硝胺为诱癌剂制造大鼠肝癌模型,分离培养肿瘤细胞,按照卵圆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Kit、Thy—1、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CK)7、CK8、CK14、CK18、CK19和Y-谷氨酰转肽酶]分选肿瘤细胞,比较各个表面标记物阳性肿瘤细胞亚群与阴性肿瘤细胞亚群移植裸鼠后成瘤能力的差异,找出成瘤能力差异大的亚群细胞组,比较成瘤能力强的细胞与一般细胞的生长特征,并对其细胞周期分布进行研究。结果Thy—1阳性细胞、CK7阴性细胞与AFP阳性细胞成瘤能力明显大于对应细胞亚群(P〈0.01),具备初步的肝癌干细胞特征,这三种细胞比对应亚群细胞具有较低的增殖能力、更长的倍增时间与更小的最大增生倍数,细胞周期检测发现,无论是S期比例,还是(S+G2/M)期比例,这三种细胞也较对应亚群细胞为低,说明其体外增殖能力较弱。结论CK7阴性、Thy—1阳性和AFP阳性细胞具备大鼠肝癌干细胞的初步特征;大鼠肝癌干细胞可能具备增殖能力较低的生物学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量越高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我们检测了TR6在39例HCC及癌旁肝组织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大蒜素是大蒜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其抗癌、防癌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大蒜素对肝癌细胞QGY-77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大蒜素在人类癌症预防中更广泛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中最具有caspase抑制能力的成员,具有较强的抗凋亡能力。有研究表明XIAP在肿瘤中高表达可能是肿瘤进展及导致肿瘤对化疗药物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我们通过构建以XIAP为靶的短发夹状RNA(shRNA)重组质粒,观察下调XIAP表达对HepG2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