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注射液(GM)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01—2011-06收治的16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GM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症状、恢复所需时间、患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等各种指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原始反射时间、意识障碍和肌张力恢复所需要时间、惊厥消除时间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BN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HIE患儿分为2组,均给予三大对症和三大支持治疗,对照组52例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53例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1次/d,15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0、28天末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68%)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HIE效果确切,能够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态,促进神经修复和神经重塑,在减少后遗症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静滴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将9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GM1。观察和记录2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应用GM1治疗新生儿HIE对改善HIE所致的远期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有较好的疗效。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是目前治疗中重度HIE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 方法 78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8例,GM1治疗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剂量 20mg/d,1次/d,10~14d为1疗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头颅CT检查.结果 GM1治疗组临床体征恢复时间NBNA评分及头颅CT结果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HIE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 )联合早期综合治疗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06—2013‐06收治的H IE患儿86例,根据出生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添加神经节苷脂和早期综合治疗干预,对比2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神经行为评分(NBNA)、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有好转,实验组肌张力、原始反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实验组NBNA评分、临床疗效明显较对照组增高,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治疗干预最佳干预时间在患儿出生72 h之内,早期康复疗法也是刺激神经细胞恢复的有效方法,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采取常规症状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7d为1疗程。对2组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评定(NBNA),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出生后7d和14dNBNA评分(分别为35.22±5.33分和38.09±5.6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31例,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入选的78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9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单纯神经节苷脂治疗,评定2组疗效,治疗前后进行NABA(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评定,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记录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76.92%,2组比较差异显著(Z=2.032,P0.05);观察组1例(2.56%)死亡,对照组2例(5.13%)死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3,P0.05)。2组入院时NBNA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7、30d时,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HIE可显著改善脑微循环,保护脑细胞,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2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加用头部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2组患儿治疗后分别进行神经学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并记录反射恢复时间和肌张力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神经学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治疗24h、48h和72h的神经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d和10d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射恢复时间和肌张力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GMI)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11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生后24h应用GMI 20mg加入10%葡萄糖100ml静滴,1次/d,轻中度7~10d,重度14d;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病情相对稳定后应用胞二磷胆碱0.125g,1次/d.通过比较患儿临床症状恢复,特别临床神经的恢复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来判断药物疗效.结果 神经节苷脂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差异无明显性意义(P>0.05),均能在7~10d使神经症状恢复正常,在生后2周NBNA评分绝大多数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早期应用GMI治疗新生儿HIE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选择84例中重度HIE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使用胞二磷胆碱和脑活素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症、支持处理基础上应用GM1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儿头颅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Geseell测定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颅CT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疗程前后、28 d行NBNA评分,3个月及6个月行Geseell测定,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1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减少HIE患儿脑部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HIE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脑CT变化,并采用神经评分(NBNA)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HIE,在神经行为和症状恢复方面具有较好作用,具有临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方法 将60例HIE新生儿按照有无接受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 治疗组生后20 d时NBN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5.700±2.706 vs 21.833±2.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水平的变化及盐酸纳洛酮对HS-CRP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31例(治疗组)HIE加用盐酸纳洛酮与30例(对照组)未加用者入院2 d1、5 d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正常组)作对照。治疗与对照2组于第15天进行NBNA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与对照组和正常组入院第2天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入院15 d治疗组与对照组和正常组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较入院2 d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入院15 d治疗组较对照组NBNA显著升高。结论 HIE患儿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盐酸纳洛酮不但能有效避免HIE患儿血清中HS-CRP的过度产生和释放,且可促进NBNA的升高。  相似文献   

14.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酯(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6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GM1,20mg/次,1次/d,10~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8.1%,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儿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和NBNA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GMl治疗HIE疗效好,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出生后不同时段NBNA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清MBP、S-100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出生后第7天2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14、21天治疗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MBP、S-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BP、S-1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神经节苷脂(GM1)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中重度新生儿HIE 82例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病程48 h内加用IVIG 1 g/kg静滴,连用2次,早期(生后6 h内)应用GM1 20 mg/d静滴10~14 d。2组患儿均予同样的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呼吸节律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惊厥完全控制时间,在日龄第7天和第14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分别为(107.4±12.33)h和(131.25±10.87)h(t=9.16,P<0.05),呼吸节律恢复时间分别为(45.33±6.79)h和(67.4±5.46)h(t=15.62,P<0.05),肌张力恢复时间分别为(105.3±11.25)h和(130.5±10.4)h(t=9.6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日龄第7天和第14天NBNA评分分别为(30.6±3.56)分和(38.9±2.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2.76)分和(36.4±1.86)分,(t=5.26、4.12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惊厥完全控制时间分别为(26.3±2.67)h和(27.2±1.9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结论大剂量IVIG联合GM1早期应用治疗中重度新生儿HIE有明显疗效,对临床过程具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提高NBNA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如脱水、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2组治疗临床效果及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6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为(38.43±1.11)分,对照组治疗后NBNA评分为(36.43±1.23)分。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2‐12—2013‐12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主要采取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以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NSE、S100B水平。结果2组患者NBNA评分在治疗第10天逐渐出现差异,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NBNA评分高,治疗第28天2组NBNA评分差异增大;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血清NSE、S100B水平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 H IE临床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5-04收治的180例患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评分及CT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显著疗效,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03—2015-09 11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6例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为研究组,余56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为对照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CT值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43%与对照组82.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T值、NBNA评分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为明显(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普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脑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