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搓脸先用左手和右手食指指腹搓两侧太阳穴,然后以左手或右手食指指腹推眉间的印堂穴,再用双手食指指腹揉搓鼻翼两侧凹陷处的迎香穴,各36次,最后将双手相互搓热后,推搓面部到有热感为止。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既可延缓衰老,又可增强抗寒、抗病力,还有防治鼻塞、老年斑、感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我按摩 1.按摩丹田:用右手按在左手背上,左手心按在肚脐上,从左向右转,转摩36次,然后再以同法由右向左转36次。 2.双掌推腹:双手指伸直,分放于两乳下,从两乳下起向斜下推至耻骨联合处,以两手指相对为度,以肚脐为中心,上下推擦36次(一上一下为一次),下推时,双手斜立,手心斜向下,上推时,双手斜立,手心向上,以双手指靠肚皮上下推。  相似文献   

3.
1.按摩 每日晨起,晚睡之前,平卧床上,双腿伸直,全 身放松,意念集中。男用左手,女用右手,以中指按压脐部,然 后再用手指沿顺时针方向旋转50次,然后换另一只手,用中 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50次。接着屈膝,双脚平踏。男用右手 将阴茎挟在拇指虎口,四指抓托睾丸,以掌心旋转如健康球 式,按顺时针方向旋转81次,换另一只手,从同样动作按逆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7月老年脑梗塞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左右手边进边退配合送管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见回血后,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右手食指固定针翼位置,右手拇指延着血管方向缓慢推Y型接口送管,右手食指同时拉针翼往后缓慢退出针芯前段的方法置管.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观察组穿刺方法,解决了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了两例高频挤压机(加工乙烯树脂)操作工的手外伤,病例Ⅰ为24岁的女性,1973年6月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受伤,随即变苍白,呈线状压挫伤,被认为是轻度血液循环障碍,但第6天起开始坏死,到第4周,手指背面完全坏死,露出中节骨骨面,最后手指关节断离。病例Ⅱ女性,40岁。在1975年3月,右手食指、中指中节背侧和手背受伤,也呈线状压挫伤,手指发绀,伴有浮肿。第6天,食指和中指尖出现坏死,到第24天,右手食指、中指的中节中央部以远的远端全部坏死。在第39天,沿右手食指、中指的中节骨根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指掐法是用右手拇指甲用力掐入穴内,以不掐破皮肤为宜。临床上常用此法治疗小儿疾病,疗效较好。治疗方法:医生以左手握住患儿的右手或左手(男左女右),使患儿手掌伸平,右手拇指沿患儿食指第二指间关节尺侧横纹起始端掐起,并逐渐推到中央四缝穴处,然后再沿第二指间关节桡侧横纹起始端掐起,逐渐推到中央四缝穴处,也称“挤掐四缝穴”。以下中指、无名指的操作方法同上述,按次序连续掐完3指为治疗1次。每天1次。操作时用力均匀,避免指甲过尖或过钝,以免影响疗救。本病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关键在于诊断,而察小儿指纹是重要一环。凡遇惊风的患儿,指纹多呈青紫,一般多在  相似文献   

7.
五、白鹤扑地左式1.接上势,两腿仍叉开站立,身腰向左拧,右手带肩、臂由下向左画弧,高举过头,左手顺势向左后摆,掌心向上。接着,身腰向右拧,左手向上向右画弧,插于右脚前,指尖向下,掌心向里,右手顺势向后摆,掌心向上。  相似文献   

8.
在做眼保健操时,我有两点建议: 一、采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挤按睛明穴,挤按拍节不变。因为左手较右手使用机会少,相  相似文献   

9.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大磁场,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巨大的磁场中。同时,人体内部也存在着磁场。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中含有铁磁性微粒。我国一些研究人员也发现,人体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磁场极性:如左手食指为南极,中指为北极;右手食指为北极,中指为南极;左手劳官穴为北极,右手劳官  相似文献   

10.
王连平  万玉红  周旭炜  吴林华 《中国校医》2011,25(10):762+764-762,764
目的比较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拔出采血针时避免医源性感染2种方法效果。方法将1200例体检者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2种操作方法均按要求在采集完最后一个血标本时,松开止血带。A组操作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握针翼下针梗拔针,左手握真空管顺延采血针中间软管螺旋状复位,右手中指和拇指拔出真空管针头法;B组操作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握针翼拔针,将穿刺针放入利器盒拔出真空管针头法。比较2组方法污染操作者的手和拔针时手指触碰穿刺部位次数。结果实验组拔离采血针时医源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右手食指和拇指握针翼下针梗拔针,左手握真空管顺延采血针中间软管螺旋状复位,右手中指和拇指拔出真空管针头方法可明显降低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临床上用针刺太阳穴放血治疗麦粒种有奇效,介绍如下: 方法:①取太阳穴:患者正坐,眉梢与目外眦外移交界处取之为太阳穴;②用75%洒精消毒穴位;③针刺放血:用左手拇、食指提捏患眼侧太阳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或消毒针点刺太阳穴后,用拇、食指轻挤出血约1—2滴;④酒精棉球擦揉按压止血防感染。一般一次疗法即愈,重  相似文献   

12.
杨静 《药物与人》2001,14(11):8-9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动作说明】 1.转身扣脚——重心后移,右腿屈坐,左脚尖内扣,身体右转:两手向右侧摆动,右手摆至体右侧,左手摆至头左侧,掌心均向外:眼看右手。(图1) 2.坐腿握拳——重心左移,左腿屈坐,右腿自然伸直,右脚跟随之内转;右手握拳下落,经腹前向左划弧,停于左肋前,拳心朝下,左手撑举于左额前;  相似文献   

13.
陈文 《健康》2013,(7):44-45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轻轻按揉手指,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保健功效,没有比按摩手指更简单的养生方法了。手指按摩养生方法1先按摩左手,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 0秒钟。2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秒钟。其他手指方法相同。3换右手按摩,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14.
第三式:白鹤亮翅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睛注视左手。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睛注视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随转体右手向右上、左手向左下慢慢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视前方。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微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①右手从体前…  相似文献   

15.
第五式:手挥琵琶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左。眼睛注视左手食指。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坠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协调一致。302006.3第六式:左右倒卷肱①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  相似文献   

16.
瑜伽体位法     
1.坐正,双脚伸直,做深呼吸。 2.吸气两脚左右分开,右脚弯曲,脚跟拉靠近身体,左手抓左脚尖,右手吸气向上伸直,吐气,上身慢慢侧弯,右手亦抓左脚尖,停留做深呼吸。 3.还原,换边再做一次。 效果: 可消除胁腹及腰部赘肉,纤细腰围,预防水桶腰、脊椎左右歪斜,亦可按摩内脏,强化肝脏、肾脏机能(请依式练习,多练习几遍,必能渐人佳境。)  相似文献   

17.
正康医生:4个月前,我右手手指尾开始麻痹不听指辉,接着是虎口肌肉开始萎缩,现在食指、拇指基本是皮包骨,有医生说是由于右手肩膀及颊窝三叉神经"失灵"所致,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广东省甄先生甄先生:你好!手指麻痹失灵、肌肉萎缩这是神经受  相似文献   

18.
唐黎标 《现代养生》2005,(12):23-23
1.仿猫拱腰:每天清晨睡醒后,叭在床上,撑开双手,伸直合拢双腿,蹶起臀部,像猫作拱起脊梁那样用力拱腰,再放下高翘部,反复十几次,可促进全身气血流畅,防治腰酸背痛等疾病。 2.仿狗行走:将四肢着地,右手和左脚,左手和  相似文献   

19.
秋季灭火法     
症状1:鼻燥干涩上火出血 对策:鼻燥,尤其平时有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的人,可点些薄荷滴鼻油,具有清凉润燥之功.还可按摩鼻部,一、将两手拇指外侧互相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40次,再按揉鼻翼两侧"迎香穴"20次.二、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夹住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连拉12次.  相似文献   

20.
王新 《长寿》2010,(8):38-39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势 一、动作图解 1.右九鬼拔马刀势动作一:接上式。躯干右转。同时,右手外旋,掌心向上;左手内旋,掌心向下。(图1、图1a)随后右手由胸前内收经右腋下后伸,掌心向外;同时,左手由胸前伸至前上方,掌心向外。(图2、图2a)躯干稍左转;同时,右手经体侧向前上摆至头前上方后屈肘,由后向左绕头半周,掌心掩耳;左手经体左侧下摆至左后,屈肘,手背贴于脊柱,掌心向后,指尖向上;头右转,右手中指按压耳廓,手掌扶按玉枕;目随右手动,定势后视左后方。(图3、图4、图4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