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前房内应用0.25%匹罗卡品或0.02%匹罗卡品对角膜的影响。方法:我们对73例白内障手术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高浓度组31例,前房内应用0.25%匹罗卡品。低浓度组42例,前房内应用0.02%的匹罗卡品。结果:高浓度组:中度以上角膜水肿25眼,占80.65%。低浓度组:中度以上角膜水肿9眼,占21.43%。提示:匹罗卡品对角膜内皮的损伤是迅速的可引起角膜水肿,且与浓度呈正相关。0.02%匹罗卡品前房内应用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化锂-匹罗卡品所致癫痫大鼠模型的新制备方法。方法:利用小剂量多次注射匹罗卡品的方法制备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后,测取慢性模型组大鼠脑电,计算病灶处的相关维数(Dc值)。结果:此方法使急性期大鼠病死率降至35%,且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率提高到接近100%。模型组大鼠病灶处脑电Dc值明显降低。结论:小剂量多次注射匹罗卡品是一种更好的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研究 1%匹罗卡品脂质体与 4 %匹罗卡品凝胶对兔眼的缩瞳作用。方法 家兔 2 4只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6只 ,按 1%匹罗卡品脂质体滴眼液 ,4 %匹罗卡品凝胶 ,1%匹罗卡品滴眼液 ,空白对照分为四组 ,给药后观察兔眼的刺激反映情况并间隔一定时间测量其瞳孔大小。结果 4组兔眼滴药前瞳孔直径左右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匹罗卡品滴眼液组滴药后 0 .2 5h ,缩瞳作用最大 (P <0 .0 1) ,滴药后 1h瞳孔开始散大 ,滴药后 5h ,左右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匹罗卡品脂质体滴眼液组 ,滴药后 0 .5h缩瞳作用最大 (P <0 .0 1) ,滴药后 3h瞳孔开始散大 ,滴药后 7h ,左右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4 %匹罗卡品凝胶组 ,滴药后 0 .5h缩瞳作用最大 (P <0 .0 1) ,滴药后 4h瞳孔开始散大 ,滴药后 5h左右眼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空白对照组在观察的 7h内左右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匹罗卡品脂质体滴眼液具有缓慢释药 ,延长作用时间的优点。其作用时间长于 4 %匹罗卡品凝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保守治疗应用2%匹罗卡品滴眼液对兔睫状体慢性损伤机制中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其对兔睫状体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2%匹罗卡品为兔滴眼1个月和3个月后,取下兔眼球迅速固定,分离睫状体,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改变。结果应用匹罗卡品后,经过一定潜伏期后,睫状体中睫状肌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出现细胞凋亡改变:细胞浆空泡变性、溶解及线粒体空泡化,部分细胞皱缩和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的形成。结论2%匹罗卡品可以诱导兔睫状体中睫状肌细胞凋亡,并且参与兔睫状肌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7.
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惊厥持续状态发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索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的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C)发作,提高实验大鼠存活率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成年Wistar鼠25只,经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诱发大鼠惊厥发作,惊厥发作30min后,分为4个不同止惊剂的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的止惊效果、惊厥持续状况、实验动物死亡率、死亡发生时间,探索有效控制氯化锂鄄匹罗卡品所致惊厥持续状态的最佳止惊措施。结果:(1)使用氯化锂鄄匹罗卡品后诱发惊厥的发生率为100%,不采用止惊治疗惊厥发作将持续17~24h,仅有一只存活,其余4只2~4d死亡。(2)与对照组比较,联合使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能在用药后20min左右控制或减轻惊厥发作,但该组实验动物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呼吸困难严重,所用动物均死于急性肺水肿。(3)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后,5~30min能完全终止惊厥发作,但对改善呼吸困难无明显作用,实验动物于(180.0±34.2)min死亡。(4)注射水合氯醛联合应用阿托品后3~29min内完全控制惊厥发作,同时减少实验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困难,使该组5只动物全部存活。结论:水合氯醛是氯化锂鄄匹罗卡品所致SC模型的有效止惊剂;联用水合氯醛和阿托品才是有效控制该模型急性惊厥发作、提高实验动物生存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虹膜睫状体中匹罗卡品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兔眼虹膜睫状体中匹罗卡品含量。0.01~4.00μg/个呈良好线性。色谱条件一硅柱,80%乙猜作流动相,检测波长217nm。试样经50%甲醇浸泡、二氯甲烷提取,回收率77.ll%。研究结果表明,匹罗卡品溶液和乳浊液滴眼后在兔虹膜睫状体中滞留的量和时间无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观察环氧化本酶-2(cox-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后不同时间点脑内cox-2表达的变化。结果: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后12 h、24 h时脑内cox-2表达最高,72 h时表达次之,7 d时极少数表达并接近对照组表达水平。结论: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ox-2表达明显增加并且持续很长时间,在此时期如果给予干预措施可以起到减轻癫痫发作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氧氟沙星涂膜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壳聚糖、甘油为辅料,制备了氧氟沙星涂膜剂,实验表明,该制剂质量控制可行,符合有关要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线性范围3.60-7.20μg/ml,平均回收率99.96%,RSD为0.71%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 :建立RP HPLC测定甲硝唑含漱液中甲硝唑的含量。方法 :在SpherisorbC18柱上 ,以甲醇 水 冰醋酸 (2 0∶80∶0 .1)为流动相 ,紫外检测波长 317nm ,外标法定量。结果 :甲硝唑线性范围 5 0~ 40 0 μg·ml 1,回归方程为Y =1 15 95×10 6X - 1 2 312× 10 4 ,r=0 .9999(n =7)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 1.6 0 % ,RSD =1.76 % (n =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5.
16.
用薄层色谱法对9味中药组成的龙胆泻肝汤制剂中的甘草、当归、黄芩同时进行两种方法的定性鉴别。经对不同批号和加速试验样品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作为本品的鉴别方法,且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复方消炎凝胶剂的研制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卡波姆-940为基质,0.3%氧氟沙星和0.5%甲硝唑制备复方凝胶剂,在制剂的质量控制中,采用上吸收双波长法和选用293、259、276、310nm同时测定其吸光度值Aλ,消除干扰和测定氧氟沙星及甲硝唑的含量。该复方凝胶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药物释放速率适中,质量控制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吲哚美辛胶原蛋白烧伤膜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吲哚美辛胶原蛋白烧伤膜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以交联剂法制备胶原蛋白烧伤膜 ,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含量。结果 :制得乳白色半透明、光滑、具弹性的凝胶膜状物。线性范围为 10 4 4~ 3 6 5 4 μg·ml-1,r=0 9999。方法回收率为 10 0 13 %± 0 0 1% ,日内RSD =0 3 7% ,日间RSD =0 91%。结论 :交联剂法制备胶原蛋白膜简便 ,成膜性好 ;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吲哚美辛胶原蛋白烧伤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以抗生素提炼生产线为例。应用控制图诊断及两种工序能力指数的理论,对关系密切的多工序生产线的工序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成功。 重点介绍了X_(c6)-R选控图的具体作法和工序诊断方法。并通过两种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和分析,找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为今后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科学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