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5年以来 ,作者采用局部封闭结合中药薰洗治疗跟痛症3 6例 ,42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 6例中 ,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3 6~ 60岁不等 ,平均 45岁 ;病程 4个月~ 3 a不等。 3 6例均在门诊治疗 ,均以疼痛就诊 ,疼痛以在站立时或行走时剧烈 ;疼痛部位 :跖底跟骨结节偏前有痛点者 3 2足 ,跟骨前内侧有痛点者 5足 ,跟骨前外侧痛者 4足 ,弥漫性痛者 1足 ,其中 2 8例跟骨侧位片示有跟骨骨刺。2 治疗方法2 .1 局部封闭 :准确找好压痛点 ,强力碘消毒后 ,泼尼松龙 0 .5~1m l,加 2 %利多卡因 2~ 3 m l垂直刺入至…  相似文献   

2.
<正> 跟痛症一般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笔者于1989年~1992年,采用自拟跟痛散合跟骨钻孔治疗跟痛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45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中,男36例,女9例;年龄20~40岁14例,41~60岁31例;右侧22例,左侧10例,双侧13例;病史1~2年25例,3~5年14例,6~10年6例;伴有跟骨刺者32例,36个跟骨(治疗前有15例17个跟骨已行跟骨刺切除术);跟痛较轻不影响功能者6例,疼痛较重、行走困难、影响功能者34例,疼痛严重需扶杖行走者5例。  相似文献   

3.
跟痛症是临床常见病。 1995~ 1999年 ,作者采用局部封闭配合小针刀治疗跟痛症 46例 5 2足 ,经 6个月以上随访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6例 ,其中男 17例 ,女 2 9例 ,年龄 36~ 70岁 ;单足发病 40例 ,双足发病 6例 ;病程最长 11年 ,最短 1周 ,平均 2 .6年。 37例静息时跟骨酸胀 ,站立位及行走时足跟底部疼痛 ,休息后好转 ,跟骨结节及其周围压痛明显 ,足底轻微肿胀 ;9例呈负重行走痛 ,无明显静息痛。有封闭治疗史者 17例 19足 ,大部分患者曾服用过消炎止痛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2 治疗方法2 .1 跟骨结节封闭 用新 7号…  相似文献   

4.
跟痛症临床常见,治疗上方法很多,但效果多不满意。自1995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跟痛症58例,根据其发病、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分为囊性类跟痛症和骨性类跟痛症两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14~72岁;发病时间15天~6年,平均1.5年;单足47例(左足21例,右足26例),双足11例,共69足。急性发病者13例,慢性发病者45例。就诊前在家自服抗炎止痛药物或外敷镇痛膏者37例,在外院行封闭及推拿针灸…  相似文献   

5.
补肾通络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1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彦生  黄雪琴  林延延 《河北中医》2006,28(12):912-912
2004~2006年,我们应用自拟补肾通络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16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均为本科患者,男56例,女112例;年龄35~87岁;病程1个月~8年;单足跟痛98例,左足44例,右足54例,双足跟痛70例,共238足;X线片有明显骨刺者117例,176足;经激素加局麻药正规封闭治疗3次以上复发者57例.  相似文献   

6.
石洪 《四川中医》2000,18(12):18
跟痛症是指跟骨底面慢性损伤引起的疼痛。近十年来我院外科门诊采用拔寒膏治疗 10 0 0余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将有完整病历资料的 137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37例均以不同程度足跟痛为主症 ,经理化检查、结合病史体征排除足跟部骨与软组织感染及肿瘤等疾病。男性 56例 ,女性 81例。年龄 2 6~ 72岁 ,其中 4 5~ 65岁 87例 ,占 63 5%。病程 :2 0天~ 10年。有足外伤及手术史者 11例。单足跟痛 10 5例 ,双足跟痛 32例。X线片 :跟骨骨刺 80例 ,其中双侧跟骨骨刺 2 7例。2 治疗方法拔寒膏组成 :本膏以阳和解凝膏烊化摊布 ,…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跟痛症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跟痛症是临床骨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药熏泡、足跟蹬地治疗跟痛症72例共102足,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35~70岁,平均54.5岁;单足发病42例,双足发病30例,共102足;病程在1年内者39例,1~3年者22例,3年以上者11例;全部病例均拍摄跟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3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 ,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跟痛症 77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7例中男 4 3例 ,女 3 4例 ;年龄 3 3~ 75岁 ,平均5 4 .6岁 ;病程 <1年者 4 1例 ,1~ 3年者 2 2例 ,>3年者 14例。单足发病 5 6例 ,双足发病 2 1例 ,共 98足。全部病例均经 X线摄片排除跟骨骨髓炎、肿瘤、结核、类风湿性跟骨炎。有跟骨骨刺者 3 7例 5 2足。2 治疗方法2 .1 中药熏洗 洗方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各 15 g,桑枝、红花、当归、川芎、桂枝、防风、牛膝各 2 0 g,伸筋草、透骨草、花椒、…  相似文献   

9.
周泳瀚  于元波 《中医正骨》2000,12(10):41-42
跟痛症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病。自 1994~ 1999年 ,作者采用啄法加自制跟痛消涂膜治疗跟痛症 3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19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3.3岁 ;病程最短 10天 ,最长 18年 ;左侧 14例 ,右侧 15例 ,双侧者 7例 ,共 43足 ;X线片示有骨质增生者 16例 ,排除跟骨骨髓炎、结核、肿瘤等。2 治疗方法2 .1 啄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左手抬高患足 ,右手五指并拢1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公费医疗门诊部成梅花形 ,交替叩击阿是穴及太溪、昆仑、涌泉、足…  相似文献   

10.
我科1995年3月~1998年12月共收治跟痛症152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52例中,男68例,女84例;跟后痛43例,跟下痛82例,混合型33例;年龄26~69岁;病程6~7浕;X线部分显示跟骨后缘或前缘骨刺;治疗均采用手法后外敷藤黄膏治疗。2 治疗方法 藤黄100g,丁香20g,当归100g,血竭10g,冰片30g。粉碎后麻油调成膏状待用。患者以跟后痛就诊者,让患者俯卧于床上,屈膝90°,医者一手握住患足作背屈固定,用另一手小鱼际处揉跟腱周围滑囊7~8次,把待用的藤黄膏适量用胶布固定跟腱周围,3~4d更换一次;以跟下痛为主症的,采用牛角…  相似文献   

11.
跟痛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 ,包括跟骨骨刺、跖筋膜炎等 ,临床上治疗本病方法较多 ,笔者近 5 a来采用长毫针针刺环跳穴的方法治疗本病 ,疗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共 10 8例病人 ,其中 X线片确诊为跟骨骨刺患者 98例 ,单足底痛 6 6例 ,双侧足底痛 32例 ;跖筋膜炎 10例 ,单足底痛6例 ,双足底痛 4例 ;病程最短者半月 ,最长者 2 a;年龄最小者 4 2岁 ,最大者 78岁 ,平均年龄 5 9岁。2 治疗方法2 .1 环跳穴的定位 :本穴属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为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口连线的外 1/3与内 2 /3交界处 ,在臀大肌…  相似文献   

12.
综合疗法治疗跟痛症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亦称足跟痛 ,临床中单一治疗效果较差 ,且易复发。笔者自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采用熏洗加足部推拿、微波加中药透入、针刺加激光照射相结合的方法 ,治疗本病 5 8例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临床资料5 8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 2 6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者 2 8岁 ,最大者 5 6岁 ,平均 4 2岁 ;病程最短者 1个月 ,最长者 6年 ,平均 2年。左足痛者 2 0例 ,右足痛者 32例 ,双足痛者 6例 ;跟骨骨刺者 2 0例 ,跟骨下脂肪垫炎者 16例 ,跟骨滑膜囊炎者 12例 ,足底腱膜炎者 10例。1 2 诊断标准[1](1)中年…  相似文献   

13.
内外合治治疗跟痛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金匮肾气丸加臭氧注射治疗跟痛症3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7~68岁,平均59.68岁;病程2周~7年,平均2~3年;单侧发病23例,双侧发病7例;X线提示有跟骨骨刺者19例,无骨刺者11例;有药物、推拿、针灸、小针刀、局部封闭等治疗史者27例,首次就诊者3例。  相似文献   

14.
跟下痛是以跟骨结节为中心的疼痛症 ,笔者自 1 986年以来采用针灸、手法和中药辨证治疗 56例跟下痛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6例中男性 2 1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2 8~ 74岁 ,其中 >60岁者 1 0例 ,4 0~ 60岁者 3 8例 ,<4 0岁者 8例 ;务农者 2 1例 ,站立、行走作业者 2 9例 ;有蹬击伤史者 6例 ;单侧 3 0例 ,双侧 2 6例 ;病程 2天~ 1年。经 X线摄片证实有跟骨结节骨刺者 2 9例 ,骨质疏松者 1 2例 ;跟下部有肿胀热灼、疼痛者作实验室检查 ,血细胞分析、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均在正常范围。患者跟下痛以早晨起…  相似文献   

15.
足跟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 ,所以因损伤引起的跟痛症较为多见。临床医生常常把跟痛的原因全部归因于跟骨骨刺 ,其实并不然。跟痛的主要原因多由跟部的软组织损伤引起 ,如跟骨结节跖筋膜附着处劳损引起的跟痛临床并不少见。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配合中药薰洗治疗跟骨结节跖筋膜附着处劳损 (以下简称跟跖痛 ) 17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名患者 ,共 19个病足。其中男性 8足例 ,女性 11足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72岁 ,大多在 30~ 5 0岁之间 ;左侧 10例 ,右侧 5例 ,双侧 2例 ;除 3例有外伤原因外 ,其他均是…  相似文献   

16.
跟痛洗剂治疗跟痛症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是指由跟骨骨刺、跖筋膜炎、足跟脂肪垫炎等所引起的一侧或双侧跟骨跖面疼痛。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 ,女性较男性为多 ,其治疗较为棘手。自 2 0 0 0年以来 ,笔者采用自拟跟痛洗剂治疗本病 54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4例 ,男 1 1例 ,女 43例 ;年龄 2 0~ 75岁 ,平均 46岁 ;病程 2周~ 4年 ;单足发病者 30例 ,双足发病者 2 4例 ;X线检查示跟骨有骨刺形成者 62足。治疗方法跟痛洗剂方为 :海桐皮 30 g,五加皮 30 g,制川乌 1 5g,制草乌 1 5g,三棱 2 0 g,莪术 2 0 g,秦艽 1 5g,牛膝 2 0 g,木瓜 2 0 g,苏木 2 …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 1990年以来 ,采用局部注射药物 ,小针刀松筋、减压 ,内服外用中草药综合治疗 16 0例跟痛症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6 0例 (均为门诊得到随访患者 ) ,男 90例 ,女70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35岁 ,平均 53岁 ;左足 86例 ,右足 54例 ,双足 2 0例 ;病史最长 6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1年 3个月 ;全部跟痛症病例皆有起步足跟底部痛特点 ,其中 30例 4 0足有休息痛 ;150例 170个跟骨 X片有跟骨骨刺表现。2 治疗方法2 .1 局封 小针刀松解减压术 :患者侧卧位 (患侧在上 )或俯卧位 ,术者带无菌手套 ,跟底部消毒 ,…  相似文献   

18.
跟痛症是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的总称,好发于40岁以上的肥胖体型者或足跟部长期剧烈运动者,男性略多于女性.我院于2007年1月~2012年12月间,采取中药外敷加手法按摩治疗跟痛症1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2例患者,男94例,女68例;单侧患病75例,双侧患病87例;年龄36岁~78岁,其中40岁以下3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9 a.临床表现为跟部或跟部周围疼痛,晨起症状明显,不能负重,行走及活动受限,极少数患者局部稍肿胀.体征:局部外观一般不红,偶有肿胀,跟骨结节及周围按压痛明显,甚者可触及骨性隆起,X线片检查提示跟骨可见骨质增生或长出骨刺.  相似文献   

19.
跟痛症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慢性骨内科疾患 ,好发于中老年人 ,以足跟疼痛、麻木 ,行走时加重为主要表现。 1 999~ 2 0 0 1年 ,我们运用愈痛洗药治疗跟痛症 46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 ,右足 2 3例 ,左足 1 8例 ,双足 5例 ;男 1 8  相似文献   

20.
中药熏洗湿敷加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质增生症 ,又称骨刺性跟痛症 ,临床表现为足跟部疼痛、麻木、肿胀 ,行走困难 ,查体压痛明显 ,可触到骨性隆起或僵硬组织。笔者自 1997年以来 ,采用中药熏洗湿敷加封闭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症 38例 (共 5 0足 )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男 10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 4 1岁 ,最大 75岁 ;病程 6个月以内 10例 ,6个月~ 1a19例 ,1a以上 9例 ;单足 2 6例 (左足 11例 ,右足 15例 ) ,双足 12例 ,共 5 0足。 38例 5 0足均经 X线摄片确诊 ,来诊前部分患者曾口服消炎镇痛西药 (芬必得、消炎痛等 )及局部外贴膏药 (天和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