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中药滴丸剂的特点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机理,提出了中药滴丸剂在研发中的问题和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药滴丸剂及其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综述了中药滴丸剂的质量要求、处方设计、工艺设计,新辅料、新设备在中药滴丸中的应用,探讨了中药滴丸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滴丸剂因其主药分散度大,且被大量基质包围,所以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且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符合“三效”、“三小”和“五方便”的要求,是中药新制剂开发的一种重要新剂型。  相似文献   

3.
中药滴丸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新原理制备的中药滴丸剂现已成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该剂型以中医、中药学为理论基础,辅以现代剂型新技术,并与其他制剂技术相结合,经过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备而成,其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随着近年来滴丸相关辅料和制备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临床应用中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并表现出其他传统中药剂型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与传统中药制剂相比避免了传统中药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起效慢的缺点,同时发扬了传统中药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更接近中药现代化要求。中药滴丸剂这一优良剂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滴丸剂是近年来在中药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 ,它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 ,吸取现代剂型之所长 ,并与其它制剂技术相结合 ,基本能符合现代制剂“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毒性小、反应小、用量小 )、“五方便”(生产、运输、使用、携带、保管 )的发展方向 ,故发展非常迅速 ,滴丸技术不仅在医药制剂中应用广泛 ,而且还可用于生产各种新型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1〕。本文就近年来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概 述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 ,滴入不相湿溶的冷凝液中 ,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进行滴丸剂研究比较早的国家.1958年国内首次报道酒石酸锑钾滴丸的研制,以后国内逐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最早试制的滴丸是1968年重庆制药八厂的芸香草滴丸,并于1970年投产上市[1].由天津天士力研制的复方丹参滴丸已于2010年完成美国FDA的2期临床研究,这标志着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再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  相似文献   

6.
目的:滴丸剂制备是《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直观、操作简单的设备,制备合格的滴丸剂,以达到实验教学目的。方法:设计研发简易滴丸器(已获专利),使其具有操作简便,制备过程直观,学生参与度高,仪器小巧环保、节约的优点。制备苏冰滴丸,中药组方:苏合香脂、冰片、聚乙二醇6000,冷却液为液体石蜡。结果:滴丸外观圆润、均匀,重量差异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制剂要求。结论: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可满足滴丸制剂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中药剂型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外,还增添了中药注射剂、片剂、气雾剂、膜剂、滴丸剂、冲服剂、口服安瓿剂等等新剂型、新品种,从而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有利疗效的发挥。但中医用药是“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制剂以原药材为  相似文献   

8.
本品来源于现代研制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有收载。为滴丸剂,方由川芎、冰片等组成,功能芳香温通,活血通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增  相似文献   

9.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生物利用度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对滴丸剂的现代研究作了概述,分析认为滴丸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滴丸的研究始于2 0世纪50年代,1 956年有用聚乙二醇(PEG) 4 0 0 0为基质,以植物油为冷凝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报道,1 958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了地锑钾滴丸[1 ] ,1 968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幕[2 ] 。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中药滴丸剂系中药经过加工提取后,与固体基质加热熔融成溶液、混悬液或乳浊液,再滴入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顾国内文献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应用与发展模式,对生物医药文献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提出建议,为发掘中医药数据库的特色优势、开拓市场以及自身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灸丰乳9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红华 《中国针灸》2002,22(2):10-18
目的;观察针灸丰乳与电子吸健胸仪丰乳的疗效比较。方法;将乳房扁平或偏小及乳房松弛下垂病例160例,随机分为针灸丰乳治疗组92例和电子吸啜健胸仪丰乳对照组68例,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每例的胸围,乳头位置。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1.1%,对照组有效率26.4%,结论:针灸丰乳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践指南以文本简洁、一目了然为其实用性的前提条件,故一份临床实践指南无法装载下整个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过程,这就需要依托编制说明加以展现。目前虽然有关指南制订过程的步骤和方法均已成熟且规范,但就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如何去体现,尚无明文规定。该文通过借鉴标准制作过程中编制说明的框架,就临床实践指南如何制作一份逻辑结构清晰,过程透明、可溯源的编制说明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辅以实例加以展示,以期为将来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一份好的编制说明有助于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到指南制订的"幕后"工作,且对整个指南的编制起到无形的监督作用,对提高指南编撰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忠祥  李玲 《西部中医药》2012,25(11):55-56
通过列举中医药防治职业病和职业相关性疾病研究结果、甘肃省发展中医药政策措施和现状,为欠发达地区推广中医药防治职业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引述结合医学的涵义。阐述结合医学的形成,主要有:结合医学形成的哲学和文化基础,结合医学的形成是时代的要求,结合医学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结合医学是传统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强调结 合医学的发展应坚持综合理念,包括:坚持复杂医学系统方法论,坚持多学科交叉和结合研究,坚持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最后论述了结合医学的发展对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的发展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治则治法的演变和发展,指出两者之异同和学术特点。治则治法的发展体现了中医学治疗观念和科学范式的改变,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型超声显像在慢性肝炎分级分期中的作用,寻求超声检查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分级分期的诊断标准。方法:对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超表现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声像图征象如肝脏的包膜、实质回声、血管走形和胆囊壁的改变及门静脉、脾静脉、脾脏厚度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B超的声像图在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的轻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及髋关节脱位是老年人够关节骨关节病的致病原因之一。笔者归纳其X线所见,联系髋关节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以及髋臼发育不良的病理改变,阐明其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9.
谢浩洋  丁关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9):2096-2097,2149
目的:研究克痛药膜中的元胡、血竭、姜黄、大黄4味中药的薄层色谱。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8∶2)为展开剂,鉴别元胡;以石油醚(60~90℃)-乙醚(3∶2)为展开剂,鉴别大黄;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为展开剂为展开剂,鉴别姜黄;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鉴别血竭。结果:依据正文所述方法,薄层展开后,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与对照药材显色一致。结论:依据正文所述方法,针对元胡、血竭、姜黄、大黄4味中药,其薄层色谱图的检出成分消除了其它成分的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方法简便,可以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