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受ERCP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通过胆总管造影确认结石取尽,随后随访6月,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研究组(复发组)和对照组(未复发)。收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壶腹部周围憩室、胆总管直径、乳头切口、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为造成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因素与合并壶腹部周围憩室、胆总管直径、乳头切口、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胆总管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接受EST联合ERCP手术的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28例复发胆结石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复发结石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后鼻胆管冲洗对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198例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分为两组,鼻胆管冲洗组术后进行鼻胆管冲洗,常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随访2年.比较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和复发后2次ERCP取石成功率。结果鼻胆管冲洗组14例结石复发,复发率(14.1%)低于常规对照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冲洗组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后2次ERCP取石成功率(100.0%)高于常规对照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行鼻胆管冲洗是必要的,有助于防止结石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接受ERCP取石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未复发的24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发生率、胆总管直径、胆石直径、内镜取石术后胆囊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石直径为经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107,95%CI:1. 037~1. 182,P=0. 002)。结论多种因素与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存在关联,术前须对相关危险因素加以评估,尽可能降低胆总管结石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RCP取石患者术后服用牛磺熊去氧胆酸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从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剩余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ERCP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2年,对照组未接受任何预防复发治疗,随访78例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且均完成随访,观察组结石复发率为2.56%,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为12.82%,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结论: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调节胆汁成分,提高胆汁酸分泌,从而对ERCP取石患者结石复发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的临床治疗特点和结石复发情况,评价2种术式的优势与不足。 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4例临床资料完整,按术式分为2组:A组为ERCP组,94例;B组为LCBDE组,90例,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胆总管最大直径、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目、结石复发(研究患者胆总管结石首次复发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结石最大直径、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胆总管最大直径、结石数目、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胆总管结石首次复发人数为9例,复发率为9.57%,B组患者首次复发人数为10例,复发率为11.11%,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种术式均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高龄患者(>75岁)倾向于选择ERCP,结石直径较大的患者(≥1.5 cm)倾向于选择行LCBDE;ERCP组住院时间更短,结石复发率低于LCBD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术式结石复发率高峰期集中在术后1年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舟山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3例MRCP提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患者,根据就诊时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肝功能正常组62例和肝功能异常组61例,肝功能正常组中行ERCP25例;肝功能异常组入院后即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护肝治疗,经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者30例,其中行ERCP23例,肝功能始终异常者31例,均行ERCP。将最终行ERCP的79例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阳性结石组24例和阴性结石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体温、入院时及治疗后的肝功能、WBC、CRP、血脂、ERCP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差异;44例患者未行ERCP者,在门诊随访半年至1年。结果入院时肝功能正常及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行ERCP取出阴性结石者比例为81.25%(39/48),阳性结石者比例为18.75%(9/48);经过治疗后肝功能仍异常者行ERCP取出阴性结石者比例为51.61%(16/31),阳性结石者比例为48.39%(15/31)。阴性结石者的ERCP术中操作时间更长,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更高(均P<0.05)。结论对于肝功能正常的MRCP提示胆总管可疑小结石患者不建议常规行ERCP,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选择ERC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鼻胆管冲洗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行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CP+鼻胆管冲洗组(69例)和ERCP组(69例)。两组患者均行ERCP取石,ERCP+鼻胆管冲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行鼻胆管冲洗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后患者结石复发率和2次手术取石成功率。结果 ERCP+鼻胆管冲洗组患者血清淀粉酶高于ERCP组[(131±13)U/L比(8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等,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鼻胆管冲洗组患者3年结石复发率低于ERCP组[13.0%(9/69)比29.0%(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胆管冲洗能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后结石的复发率,且操作安全,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病人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将行ERCP取石术的256例胆总管结石病人纳入研究,随访6个月以上。将复发的17例作为复发组,其余239例作为非复发组,回顾性分析2组病人在一般情况、胆道情况、结石情况、实验室检查、手术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2组病人在年龄、胆囊切除术史、胆总管直径、结石大小、结石数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胆囊切除术史、最大结石直径越大、结石数量≥2是ERCP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 结论对于年龄大、有胆囊切除术史、胆总管直径较宽、结石直径大、数量多的病人一定要做好术前评估,术中规范,术后预防,加强随访来减少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胆胃舒颗粒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3例行ERCP胆总管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COX回归模型对术后是否给予中药预防、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大小、结石数量、憩室、胆总管十二肠瘘、EST切开大小、乳头球囊扩张、术中碎石等11个可能影响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ERCP术后6~10年期间,中药预防组和对照组累计胆总管结石复发概率分别是8.5%和19.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术后是否中药预防、结石数量、胆总管直径、术中碎石因素对术后复发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胆总管结石大小、憩室、胆总管肠瘘、EST小/中切开、乳头球囊扩张对术后复发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RCP取石术后患者采用胆胃舒颗粒治疗,具有利胆通腑、清热化湿、凉血止血功效,可降低结石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消炎痛栓预防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期间在上我院治疗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ERCP术前30 min予以消炎痛栓肛塞,对照组直接进行ERCP术.比较2组淀粉酶水平及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结果 术后6 h、24 h对照组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ERCP术前直肠应用消炎痛栓能有效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是否同期行ERCP联合LC治疗,将1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同期组38例和常规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胆道造影结石阳性率、胆总管取石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胆道造影结石阳性率、胆总管取石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同期ERCP联合LC可有效、安全地治疗胆总管结石,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比方式,观察了仰卧位ERCP和俯卧位ERCP术条件下进行选择性胆总管深插管的病例,探讨了ERCP术中采用仰卧位胆管深插管的可行性和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1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仰卧位ERCP胆总管深插管,用仰卧位ERCP前/后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俯卧位ERCP作对照.比较两组间胆总管深插管的难度、成功率和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仰卧位ERCP胆总管深插管的成功率约为83.%(15/18例),而俯卧位ERCP为100%(18/18例).在胆总管深插管的难度上,仰卧组1分者为44.4%(8/18例),2分者为33.3%(6/18例),3分者为5.6%(1/18例),4分者为16.7(3/18例).在俯卧位组,插管难度1分者为66.7%(12门8例),2分者为27.8%(5/18例),3分者为5.5%(1/18例).两组对比,在插管难度上,仰卧位组高于俯卧位组(P<0.05).仰卧组中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为38.9%(7/18例),而俯卧组中的发生率16.7%(3/18例).两组相比,仰卧组中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俯卧组(P<0.01).结论 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仰卧位ERCP术胆总管深插管的成功率、插管难度和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均比俯卧位ERcP高.仰卧位ERCP是ERCP术的一种辅助选择方式,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内镜人员操作.  相似文献   

14.
李妮  张健康 《广西医学》2020,(19):2530-2532+2538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术后患者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ERCP取石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UDCA服用情况,将140例患者分为未服用组23例,短期服用组(<1个月)75例和长期服用组(>9个月)42例。术后随访2年,比较3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并观察服用UDCA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未服用组、短期服用组、长期服用组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1.74%(5/23)、18.67%(14/75)、2.38%(1/42),其中长期服用组结石复发率均低于未服用组及短期服用组(均P<0.05),而未服用组及短期服用组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UDCA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术后长期服用UDCA可降低结石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本科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4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改进的时间点(2012年12月),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2010年8月-2012年12月的145例患者作为一般护理组,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341例患者作为强化护理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ERCP操作项目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加强围手术护理管理后的强化护理组患者ERCP术后总并发症、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在降低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4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T管引流),35例行LC+LCBDE(一期缝合),27例行LC+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38例行L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对4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各项指标、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C+LCBDE(T管引流)组术后不适(腹胀、呕吐等)者比例最高、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得分最低,LC+LTCBDE组术后住院时间最短,LC+ERCP/EST组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最高,上述指标在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LC+LCBDE(T管引流)组出现2例胆道感染、1例T管脱落、4例高淀粉酶血症,LC+LCBDE(一期缝合)组出现4例胆漏、2例高淀粉酶血症,LC+LTCBDE组出现2例高淀粉酶血症,LC+ERCP/EST组出现8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胰腺炎.术后随访半年以上,LC+LCBDE(T管引流)组出现1例结石残留、1例结石复发、1例胆道狭窄,LC+ERCP/EST组出现4例结石复发、2例胆道狭窄.结论 上述4种微创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LTCBDE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术者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ERCP在胆道外科治疗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外科手术前后应用ERCP或内镜下乳头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成功应用ERCP或EST,其中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了ERCP/EST+LC,2例胆管癌患者行ERCP+胆管癌根治术,2例胆囊癌患者行ERCP/EST+胆囊癌根治术,5例伴有合并症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EST+开腹手术治疗,16例胆总管继发或复发结石患者行ERCP/EST治疗。48例均痊愈出院,半年内随访无残余结石及复发。结论:ERCP或EST是微创治疗,优于传统外科手术,合理选择适应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柴芍四金汤预防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昆山市中医医院脾胃肝胆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病例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柴芍四金汤,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随证加减;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次,3次/d,2组均连续药物治疗6月,观察术后2周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术后半年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纳差)及术后6月、12月、18月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6月、12月及18月结石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在改善腹痛、腹胀、恶心、纳差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清Tbil、Dbil、ALP、GG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柴芍四金汤能有效预防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且能改善胆总管结石引起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ERCP术以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预见性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9月~2015年1月间215例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治疗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不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分为大、中、小切开三组,比较三组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结果 EST小切开组有4例复发,发生率为5.0%;EST中切开组有13例复发,发生率为17.3%;EST大切开组有11例复发,发生率为18.3%,总的结石复发率为13.0%。结论 EST小切开组的复发性胆管结石发生率明显低于EST大、中切开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