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制miR-204表达对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低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大鼠模型,将3日龄IUGR幼鼠设为模型组、miRNA拮抗剂对照组(antagomir-NC组)和miR-204拮抗剂组(antagomir组),另取正常幼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q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204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表达水平;尼氏染色、Tunel法观察海马组织尼氏小体数量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跨台次数减少;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和miR-204表达水平升高,而尼氏小体数量、BDNF mRNA,以及BDNF、p-TrkB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抑制miR-204表达后,IUGR大鼠海马组织中尼氏小体数量、BDNF mRNA,以及BDNF、p-TrkB和p-CREB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和miR-204表达水平降低,逃避潜伏期减少,跨台次数增加(P<0.001)。结论抑制miR-204可改善IUGR新生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子宫内电穿孔(in utero electroporation,IUE)技术,建立小鼠胚胎阶段调控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基因表达体系。方法向孕14.5 d鼠胚脑室内注入pCIG质粒,电转至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取孕16.5 d或孕17.5 d鼠胚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SC的增殖、凋亡、分裂、定向分化及迁移和成熟。结果可在孕16.5 d观察到NSC向中间前体神经元分化、NSC增殖与凋亡及放射状胶质细胞放射轴形态结构发育的情况;可在孕17.5 d观察到NSC向大脑皮质Ⅴ~Ⅵ层神经元分化、NSC向外侧大脑皮质迁移、迁移神经元树突发育及神经元成熟的情况。结论采用IUE技术可成功建立调控小鼠胚胎大脑皮质NSC基因表达体系,这有利于深入开展大脑皮质NSC的增殖、凋亡、分裂、定向分化、迁移和成熟等神经发育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脂肪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脂肪因子在PNS患儿高脂血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确诊为PNS初发或激素停药6个月以上复发的PNS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PNS患儿激素治疗前(活动期)及4周激素治疗尿蛋白转阴后(缓解期),以及对照组儿童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脂肪因子水平,使用自动生化仪分析血脂水平。结果PNS患儿活动期、缓解期血网膜素(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NS患儿活动期血omentin-1水平低于缓解期(P<0.001);PNS患儿活动期血趋化素水平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01)。PNS患儿活动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致动脉粥样硬化系数(atherogenic coefficient,AC)、castelli危险指数(castelli risk index,CRI)-1、CRI-2、非高密度脂蛋白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NS患儿缓解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C、CRI-1、非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01)。PNS患儿缓解期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PNS患儿血omentin-1治疗前后比值与HDL治疗前后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值、HDL/apoA治疗前后比值呈正相关,与AC治疗前后比值、CRI-1治疗前后比值呈负相关(P<0.05)。低网膜素组PNS患儿活动期CRI-1、CRI-2、AC、apoB/apoA水平高于高网膜素组(P<0.05)。结论omentin-1可能与儿童PNS的疾病活动、血脂紊乱、蛋白尿机制有关。血脂比值可能在监测PNS患儿早期心血管风险方面比传统血脂指标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胎龄 < 28周和胎龄≥ 28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肠内喂养情况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E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胎龄 < 28周组(n=41)和胎龄≥ 28周组(n=38),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的肠内喂养情况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胎龄 < 28周组41例患儿中,小于胎龄儿占5%(2例);胎龄≥ 28周组38例患儿中,小于胎龄儿占63%(24例)。胎龄 < 28周组初始和最终达到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均长于胎龄≥ 28周组(P < 0.05)。胎龄 < 28周组的喂养不耐受复发率高于胎龄≥ 28周组(54% vs 32%,P < 0.05)。胎龄≥ 28周组生后1~2周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5%)低于胎龄 < 28周组(29%),且其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短于胎龄 < 28周组(P < 0.05)。与胎龄 < 28周组比较,胎龄≥ 28周组体重增长速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较低,但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率较高(P < 0.05)。结论与胎龄 < 28周ELBWI相比,胎龄≥ 28周ELBWI的喂养不耐受复发率低,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早,但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高,喂养需要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5.
1岁6月龄男性患儿,4月龄时发现持续尿糖阳性,伴多饮、多尿、生长迟缓,辅助检查提示患儿存在低比重尿、贫血、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糖尿、氨基酸尿、钾排泄分数增高、肾小管磷重吸收率降低,头颅、胸部及右手腕X线提示肾性佝偻病改变,裂隙灯检查观察到角膜出现大量结晶,基因检查示CTNS基因存在可疑致病性纯合突变c.922G>A(p.Gly308Arg),该患儿最终诊断为胱氨酸贮积症。治疗初期予对症支持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确诊后特异性应用半胱胺酒石酸胶囊行清除胱氨酸治疗。该文报道了1例CTNS基因突变致胱氨酸贮积症患儿,对该病病因、临床特征、诊疗等进行归纳总结,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住院极早产儿(very preterm infant,VPI)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国7个地区28家医院新生儿科的2 514例VPI临床资料,根据纠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的体重评估是否发生EUGR,分成EUGR组(n=1 189)和非EUGR组(n=1 325)。比较两组VPI的临床特征,探讨EUG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以体重评价,EUGR的发生率为47.30%(1 189/2 514)。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恢复出生体重后平均体重增长速率快和住院第1周累计热卡高是EUGR的保护因素(P<0.05),小于胎龄儿、达全肠内营养所需时间长、累计禁食时间长、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时的母乳量少及达到全强化的所需时间长、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尽早达全肠内营养,及时强化母乳喂养,增加生后第1周的热卡摄入,提高体重增长速率,以及防治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降低VPI EUGR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BPD不仅威胁早产儿生命,还可能留有严重后遗症,比如喂养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及神经发育迟缓等。为了进一步规范BPD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循证医学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从BPD早产儿出院后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肺动脉高压、神经发育不良、代谢性骨病及疫苗接种的随访与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该专家共识。 用格式:引用格式: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5):455-465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Williams综合征(Williams syndrome,WS)儿童的早期运动发育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间59例0~24月龄的WS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0例,女19例。根据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Ⅱ)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患儿的运动发育情况。结果男女儿童月龄和运动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组、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和18~24月龄组的粗大运动商分别为94±5、78±11、71±8、63±8,精细运动商分别为94±5、80±10、74±9、65±9,粗大运动商和精细运动商随着月龄增长逐渐下降(P<0.05)。<6月龄组、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和18~24月龄组的粗大运动发育异常率分别为0%、53%、87%、93%,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分别为0%、47%、67%、93%,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均随月龄增长而上升(P<0.05)。结论6个月以内WS儿童未表现出明显的运动能力落后,但随年龄增长其运动能力逐渐降低,运动发育迟缓率逐渐增加。因此必须做好该人群运动能力的随访工作,早期制订干预策略以减少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探讨其相关人口学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初诊年龄<18岁,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NHL诊治,至随访时长期生存,目前年龄≥18岁者的临床和人口学特征资料。使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中文版的症状子量表进行调查。以美国普通成年人口(美国常模)及中国香港普通成年人口(中国香港常模)为对照,将NHL长期生存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NHL长期生存者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其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根据QLQ-C30量表得分对NHL长期生存者目前的症状进行评价。结果随访资料完整的23例NHL患者纳入研究,病理分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例,伯基特淋巴瘤4例,T细胞淋巴母细胞瘤5例,B细胞淋巴母细胞瘤3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1例,均接受过含蒽环类和烷化类药物化疗方案的治疗。目前中位年龄为26.2(16.9~55.8)岁,初诊中位年龄为10.4(2.4~17.6)岁,其中,6例已婚已育,2例患有其他慢性疾病。长期生存者的总体健康状况与美国常模相比,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评分优于常模(P<0.05);与中国香港常模相比得出的结果类似。初诊年龄与SF-36量表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呈负相关(P<0.05);目前年龄与生理机能呈正相关,与一般健康状况呈负相关(P<0.05);患者的城乡分布与一般健康状况呈负相关(P<0.05)。此外,儿童NHL长期生存者QLQ-C30症状得分较低,症状多集中在轻度,中重度症状较少。结论儿童NHL长期生存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较好,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异;患者的初诊年龄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人口学因素。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水平及与孤独症核心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招募的150名2~7岁ASD 儿童和1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ASD儿童核心症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ASD组儿童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重度ASD儿童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低于轻-中度ASD儿童(P<0.001),2~3岁ASD儿童血清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两组男童IGF-1水平均低于女童(P<0.05)。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分别r=-0.32、-0.40,均P<0.001)。结论儿童早期血清IGF-1降低可能与ASD疾病发展相关,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具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丘脑和小脑生化代谢物指标变化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采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单体素点分辨率波谱序列对50名2~6岁的ASD儿童双侧丘脑和小脑进行分析,以肌酸(creatine,Cr)为内标测定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Cr、胆碱(cholin,Cho)/Cr、肌醇(myoinositol,MI)/Cr、谷氨酸复合物(glutamine and glutamate complex,Glx)/Cr的相对值,比较各代谢物的差异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ASD儿童左侧丘脑NAA/Cr与Griffiths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中听力-语言和手眼协调评分呈正相关(P<0.05);右侧小脑Cho/Cr与个人-社交、听力-语言、手眼协调呈正相关(P<0.05);左侧丘脑和左侧小脑的NAA/Cr呈正相关,左侧丘脑和左侧小脑的Glx/Cr呈正相关(P<0.05)。ASD儿童丘脑和小脑部位左右两侧代谢物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ASD儿童小脑、丘脑存在代谢紊乱,且左侧小脑和左侧丘脑代谢物改变之间存在关联,部分指标与ASD临床症状相关。MRS可能揭示了ASD的病理基础并为其诊断、预后评估提供无创、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因编辑是基于人工核酸酶的先进技术,可对基因组序列进行精确修饰。基因编辑在医药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精准治疗方法。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单基因突变导致的以反复、难治性感染为标志性表现的一组疾病,病死率极高。而基因编辑的使用给该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该文综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并简要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NDDs)是由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的一组慢性发育性脑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包括智力发育障碍、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发育性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等。随着NDDs研究水平和诊治技术的提高,儿童NDDs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为进一步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NDDs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该文就儿童NDD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早产儿外周血2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ILC2)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IL-25、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IL-5、IL-13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2周且住院时间≥14 d的7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n=30)和非BPD组(n=46),比较两组早产儿生后1 d、7 d及14 d外周血ILC2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IL-33、IL-25、TSLP、IL-5、IL-13水平差异及意义。结果BPD组早产儿出生体重及胎龄低于非BPD组(P<0.05)。生后7 d和14 d,BPD组ILC2、IL-33、TSLP及IL-5水平均高于非BPD组(P<0.05),其预测BP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均>0.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胎龄和出生体重后,生后7 d和14 d外周血IL-33、TSLP及IL-5与BPD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BPD早产儿生后早期固有免疫活化伴随相关因子表达上调,其中ILC2、IL-33、TSLP及IL-5是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颈围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及颈围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10所幼儿园3 719名7岁以下儿童,收集儿童一般资料并进行体格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估颈围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准确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颈围与体重指数判断超重/肥胖的一致性。结果各年龄阶段的男童、女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均呈正相关(r ≥0.50,均P<0.001)。以体重指数作为判断超重/肥胖的标准分为超重/肥胖组与非超重/肥胖组,各年龄阶段的超重/肥胖组颈围均大于非超重/肥胖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男童和女童颈围判断超重/肥胖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各年龄阶段男童、女童的颈围和体重指数判断超重/肥胖的Kappa值均大于0.40。结论学龄前儿童颈围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颈围可较好地判断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6.
宫内生长受限由多种因素导致,生后常表现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SGA在围生期有较高的死亡及患病风险,其中神经系统在宫内即发生了结构改变,包括脑容积、灰质体积减小等,并伴有影像学及病理的异常改变;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在宫内进行血流再分布以保护脑部供血,目前对于脑保护机制的临床作用仍存在争议。SGA在新生儿及儿童期有较高的认知、运动、语言及行为功能发生异常的风险。早产儿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比足月儿更严重。早期干预有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与mNGF组,每组各30例。常规康复组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mNGF组在此基础上,联合mNGF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mNGF组和常规康复组治疗前、治疗1.5个月的Gesell发育量表各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mNGF组大运动、精细运动和应人能区的DQ高于常规康复组(均P<0.05)。mNGF组一过性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为7%(2/30),未发现癫痫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mNGF治疗可显著改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认知、运动和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背景演变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56例确诊为HIE并完善了连续视频脑电监测(continuous 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cVEEG)与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患儿,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轻度组(3例)、中度组(36例)、重度组(17例),各组进行EEG背景分度及MRI脑损伤评分,分析EEG背景演变与脑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中度组患儿相比,重度组胎龄小、生后5 min Apgar评分低、复苏评分高、脐动脉血或生后1 h内动脉血剩余碱低、机械通气比例高及短期不良结局发生率高(P<0.05)。轻中度组患儿头部MRI以无脑损伤(67%,2/3)和分水岭区损伤(67%,16/24)为主,62%(13/21)EEG在生后第3天内改善至轻度异常;重度组患儿头部MRI以基底节/丘脑+脑干(24%,4/17)和全脑型损伤(71%,12/17)为主,至生后第3天仍均为中重度异常。在生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7~14天4个时间段EEG背景分度与临床症状分度、MRI评分及短期结局均具有相关性(P<0.01)。EEG分度与MRI评分的相关系数在生后第3天最高(rs=0.751,P<0.001),与临床症状分度(rs=0.592,P=0.002)及短期结局(rs=0.737,P<0.001)的相关系数在生后第7~14天最高;重度异常EEG患儿中无脑电活动者MRI评分最高,惊厥持续状态者次之,持续低电压者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的EEG背景分度与脑损伤程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帮助早期评估脑损伤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足量泼尼松应用4周与6周方案治疗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及对缓解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住院并诊断为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8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予泼尼松2 mg/(kg·d)(最多60 mg)应用4周(4周组)或6周(6周组)治疗。之后均改为2 mg/kg(最多60 mg)隔日应用4周,之后逐渐减停。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维持缓解时间、复发率等指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泼尼松治疗后3个月内4周组复发率高于6周组(P<0.05);随访1年时,两组复发率、维持缓解时间及复发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年龄≥6岁及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足量泼尼松治疗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方案由4周延至6周可减少患儿前3个月内的复发。临床上应高度关注起病年龄≥6岁和高水平尿蛋白量患儿,建议给予足量泼尼松治疗6周以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继发肠套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 669例肠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肠套叠,分为肠套叠组(n=346)和非肠套叠组(n=2 323)。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的危险因素。结果62.42%肠息肉患儿为学龄前儿童,男女比例2.08∶1,92.66%以便血起病,94.34%为左半结肠及直肠息肉。继发肠套叠346例,发生率为12.96%(346/2 669)。息肉越大、多发息肉(≥2个)、分叶形息肉是继发肠套叠的危险因素(分别OR=1.644、6.03493.801,P<0.001)。结论儿童肠息肉好发于学龄前,男性多见,多数以便血起病,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及直肠;息肉越大、多发息肉、息肉形态为分叶形,继发肠套叠的风险越高,需尽早内镜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