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在艾滋病检验中HIV抗体ELISA法筛查结果与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探讨HIV抗体筛查在艾滋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4年1月于海军总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术前或输血前患者79 231例,对所有患者抽血,采用EHSA方法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测,将阳性标本进行ELISA复核检测及免疫印迹试验确证,记录各标本复核结果及确证结果,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初筛结果阳性189例,复核结果双阳性186例,初筛与确证结果符合率为96.77%,其中2例经确证为阴性,4例确证结果为不确定.确证为阳性、阴性及不确定的HIV抗体初筛样本结果S/CO值分别为9.9 ~38(17.02 ±3.19)、1~5.8(5.18 ±0.48)、6~9.9(7.94±2.34).1<S/CO值<5.9、6<S/CO值<9.9及S/CO值>9.9的样本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分别为33.33%、85.71%,、98.22%.189例初筛阳性样本确诊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5.24%,确证试验共出现11条反应带,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gp160、gp24、gp120、gp41、p66、p51、p31、p17、p55、p39和p36,前4者出现率为95%以上.结论 通过ELISA方法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率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其阳性符合率与S/CO值呈正相关性,虽然高S/CO值不能证明其HIV感染,但它是艾滋病诊断中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从临床样本中检测出梅毒阳性结果中的假阳性及应对措施。方法:把5886例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用TP-ELISA从检出阳性91例,再用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TP-ELISA法从老年组的梅毒抗体检出53例(2.64%),WB法确证45例,假阳性率15.09%;TP-ELISA法从中青年组的梅毒抗体检出38例(0.98%),WB法确证37例,假阳性率2.63%。且出假阳性时TP-ELISA法的S/CO值与真阳性时的S/CO值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为提高老年人梅毒检测准确性,实验室使用WB法对有疑问的TP-ELISA法检测阳性样本进行确认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12—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HIV筛查阳性样本的确证试验中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HIV筛查实验室上送的8 454例次筛查阳性样本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WB), 分析不确定样本的带型特点和随访情况, 并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8 454例次筛查阳性样本中, HIV抗体不确定样本1 895例次, 占比22.4%, 主要来自医疗机构(50.5%), 其次是血液中心(47.8%)。WB条带出现率最高是gag蛋白中的p24(78.7%)和env蛋白中的gp160(17.7%)。在完成随访的211例样本中, 其中35例(16.6%)转为阳性, 79例(37.4%)转为阴性。18~44岁年龄组的男性, 尤其是有男男性行为的转阳率较高。条带越多转阳率越高。结论北京市海淀区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存在较高假阳性。尽管病例随访率低, 但是仍发现一些急性期阳转病例。应加大随访力度,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黔南州12县(市)医院、血浆站HIV筛查实验室送检的阳性标本与确证实验室复检及确认结果的符合性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CISA),用两种酶联试剂复检,对仍为阳性者,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结果307例送检 HIV抗体阳性标本,复检阳性297例,阴性1例,一阴一阳9例,阳性符合率为96.74%.确认阳性276例,阴性9例,不确定21例。确认阳性符合率为90.20%。结论黔南州12县(市)医院、血浆站HIV筛查实验室送检的阳性检标本检测结果与确认实验检测结果符合性存在一定差异,各HIV初筛实验室应采取综合措施,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提高HIV初筛实验室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某妇幼保健医院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了解HIV感染情况及流行规律,为妇幼系统的艾滋病的检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19年进行HIV抗体筛查的阳性病例及分析确证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7年筛查阳性率为0.052%,经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阳性率为29.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HCVELISAS/CO比值与抗-HCV免疫印迹法(RIBA)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进口和国产试剂同时筛查34504例无偿献血者血液,结果有反应性标本用RIBA确证试剂进行确证,分析两种ELISA试剂有反应性S/CO阈值及其对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的预测率。结果 34504例标本中抗-HCV有反应性92例。国产试剂筛查出有反应性57例,经RIBA确证阳性30例,其中S/CO≥10.0的RIBA确证阳性率96.70%(29/30)明显高于S/CO〈10.0的3.70%(1/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0,P〈0.0001);进口试剂有反应性71例,经RIBA确证阳性31例,其中S/CO≥4.0的RIBA确证阳性率96.80%(30/31)明显高于S/CO〈4.0的2.50%(1/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6,P〈0.0001)。两种试剂同时有反应性标本36例,经RIBA确证阳性30例。结论抗-HCVELISAS/CO比值与确证试验阳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S/CO比值可以预测抗-HCV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HIV抗体不确定样品的确证策略。方法对93例HIV抗体不确定样品的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和HIV抗体随访检测。结果复检时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有51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种复检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42例样品中,有27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ELISA S/CO〉6的9例样品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ELISA S/CO≤6的33例样品中有18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阳性。对17例不确定样品进行了HIV抗体随访检测,11例病毒载量为阳性的样品均确证为HIV抗体阳性,6例病毒载量为阴性的样品均排除HIV感染。结论对于HIV抗体不确定样品应当慎重对待,HIV抗体复检结果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有助于鉴别HI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医院2012~2018年HIV抗体检测初筛与确认结果数据的分析,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初筛与确认结果的相关性,为预防及干预其感染制定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2~2018年的246458例样本为研究对象,用化学发光法和ELISA法初筛,初筛阳性的样本送确证实验室免疫印迹法(WB)确认。回顾分析阳性患者一般资料,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2018年共完成HIV抗体检测246458例,初筛553例阳性标本,阳性率0.22%,确证阳性337例,阳性率0.14%;阴性121例,不确定95例;确证阳性患者年龄在16~76岁之间,其中男性318例,女性19例,男性构成比94.36%,明显高于女性5.64%,年龄分布21~30岁为高危人群,占59.05%,病例分布以皮肤科门诊患者居多,占69.44%。结论艾滋病总体呈散发、低流行,以21~30岁的男性为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同时提高检测技术以降低HIV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率,对预防和控制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HIV筛查检测中第三代与第四代试剂的结果。方法分别应用第三代、第四代HIV检测试剂对我站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平行检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筛查3519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对筛查结果为阳性,或者可疑标本送上级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证,结合确证结果和第三代、第四代HIV初筛试剂加以比较。结果35198份标本中,第三代HIV试剂筛查出16例阳性,阳性率为0.05%(16/35198);第四代HIV试剂筛查出24例阳性,阳性率为0.07%(24/35198),其中双试剂阳性10份,单试剂阳性20份,共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30份标本。10份双试剂阳性标本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有8份阳性,1份为不确定,1份为阴性。20份单试剂阳性均确证为阴性。结论两代HIV试剂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四代HIV初筛试剂应用于HIV近期或者早期感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缩短窗口期,两代试剂联合检测能提高HIV的检出率,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三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用卫生部全国血站系统免疫检验2012年室间质量评价血清工30份以及卫生部不定量临床检验中心定值参比血清和无偿献血血清120份,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免疫检验方法进行抗HIV结果检测,对三种方法的具体测抗结果及其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血清的阳性率为100.0%,检测2NCU/ml血清的阳性率为100.0%,检测4NCU/ml血清的阳性率为100.0%,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清的阳性率为0.0%;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抗HIV结果的四项阳性率为别为86.7%、90.0%、100.0%、2.5%;金免疫层析试验对四项血清阳性率的诊断结果为96.7%、100.0%、90.0%、0.8%。。双抗原夹心ELISA法其可靠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不同的免疫检验方法中,双抗原夹心ELISA法在测抗HIV的诊断过程中,准确性最高,可靠性最强,应当在测抗HIV结果的临床诊断活动中得到大力的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陶春妃 《医学信息》2019,(23):164-166
目的 通过对TP-光激化学发光、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为临床医生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4月1日~7月31日我院11619例住院患者、2458例门诊患者及298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TP-光激化学发光和TRUST检测,将TP-光激化学发光检测阳性或TRUST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TPPA法检测,比较TP-光激化学发光及TRUST检测结果,TP-光激化学发光、TRUST检测及TPPA法检测结果及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诊断价值,TP-光激化学发光、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诊断价值及TP-光激化学发光法S/CO值与TPPA结果。结果 TP-光激化学发光检测门诊阳性率为6.18%,住院阳性率为3.46%,体检阳性率为0.67%;TRUST检测门诊阳性率为3.42%,住院阳性率为1.11%,体检阳性率0.27%。对557例TP-光激化学发光阳性和222例TRUST检测阳性的标本同时进行TPPA法检测,TPPA法阳性率为79.73%,TP-光激化学发光阳性率为98.30%,TRUST阳性率为37.82%,三种方法检测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度低于TP-光激化学发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PPA结果为标准,通过对TP-光激化学发光结果的S/CO值分段分析,结果显示S/CO值越高,与TPPA的阳性符合率越高。结论 TP-光激化学发光灵敏度高,适用于梅毒的感染筛查及辅助诊断;TPPA法检测适用于梅毒感染的确诊,能有效排除TP-光激化学发光和TRUST假阳性的问题;TRUST检测灵敏度较低,对梅毒螺旋体的筛查结果准确性不及TP-光激化学发光和TPPA法检测,不适合用于梅毒感染的筛查,可联和使用TP-光激化学发光以提高诊断梅毒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HIV抗体3年来在临床的流行趋势,发现和临床流行趋势相关的因素.方法 总结2017年至2019年HIV抗体检测的结果,观察筛查阳性率有无变化,并结合性别年龄等因素分析流行变化趋势,同时对确证实验结果与筛查有反应的进行确证数据分析.结果 检测总量逐年上升,但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为3.12%,2018年为3.0%,2019年为2.49%.筛查有反应人群以皮肤性病和感染科为主,外科次之.以21到50岁青壮年人群为主,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次之.感染者80%为男性,女性接近20%.筛查有反应做确证的比例逐年上升,从46%上升到62%.但确证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从94%下降到了81%.确证试验阳性的筛查OD值94%以上在1.0以上,不确定和阴性的OD值以小于1.0为主,确证阳性和不确定的结果中都存在筛查实验单独P24抗原阳性的样本.结论 随着我们国家对HIV感染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仅到医疗机构来做抗体筛查的人数在增加,而且筛查有反应的患者也能及时进行确证实验,筛查试验的结果值和确证的最终结果具有相关性.筛查有反应的患者分布科室较广,临床医生应强化意识,增加职业敏感性.除了对一般高危人群的青壮年男性加强防控之外,也应对老年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步法在HIV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丽嫦 《医学信息》2009,22(6):948-94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不同效果。方法采集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本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48463例,用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试剂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结果检测48463份标本,一步法初筛阳性87例,确证阳性4例,假阳性率0.17%;二步法初筛阳性24例,确讧阳性4侧,假阳性率0.05%,两法的假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酶联免疫吸咐试验二步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效果优于一步法,更适合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的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三种初筛方法检测HIV抗体的结果比较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胶体硒免疫层析法(IC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结果,了解这三种方法的优劣,探讨临床实验室初筛诊断HIV方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方法用卫生部HIV质控血清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的HIV抗体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分别用ELISA法、PA法及ICA法检测;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的标本作倍比稀释后,再分别用PA法、ELISA法及ICA法检测。结果80例经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患者,ELISA法、PA法、ICA法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100%、98.8%、97.5%;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PA法和ICA法敏感。其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97.5%、97.5%、92.5%。结论筛查HIV抗体方法最好选用ELISA法或PA法。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IV抗体的方法进行评价,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为HIV初筛的方法的选择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HIV抗体确认实验结果为金标准,对3000例我院就诊的患者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检测,对两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筛查HIV感染者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 ELISA检测法阳性率为0.93%,特异性为99.93%,灵敏度为89.66%,化学发光法阳性率为1.03%,特异性为99.93%,敏灵度为100%.结论 两种方法均适合HIV的初筛,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要优于ELISA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和酶联免疫法(EIA)测抗-HCV对诊断HCV感染的检出率,分析CLIA测定抗-HCV作为HCV感染初筛试验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CLIA、EIA方法检测所有临床标本中的抗-HCV,选取抗-HCV初筛阳性样本进行HCV RNA确认试验。结果 6461例样本中,EIA和CLIA测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86%和3.17%;确认试验中,CLIA法抗-HCV阳性与HCV RNA的符合率为97.1%,显著高于EIA组(91.9%)。EIA法测抗-HCV,S:CO>5.0以上,与HCV RNA检测符合率可达100%;弱阳性样本,与HCV RNA符合率为69.7%;CLIA法测抗-HCV,S:CO>2.0以上,与HCV RNA检测符合率可达100%;弱阳性样本,与HCV RNA符合率为92.9%。有31例样本CLIA法抗-HCV和HCV RNA阳性,而EIA法抗-HCV阴性;有4例样本EIA法检测为阳性,而CLIA法和PCR确认试验均为阴性。结论CLIA法测抗-HCV作为HCV感染初筛实验,与传统EIA相比,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更高,有效降低了假阳性率,有利于临床医生对HCV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筛查的价值,并制定合理的TP-Ab血清学筛查方案.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TP-Ab筛查的患者标本,共计30,100例,对于CMIA为阴性者直接报告结果,CMIA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并同时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分析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在30100例筛查标本中,CMIA阳性者402例(1.3%),样本吸光度与临界质控吸光度比值(S/CO)在1.05~40.56之间.CMIA结果>10 S/CO的标本共178例,TPPA阳性比例为100%,RPR阳性63例;在6-10 S/CO之间的标本共计50例,RPR阳性8例,TPPA阳性比例92%;在3~6 S/CO之间的标本59例,RPR阳性者5例,TPPA阳性的比例66.1%;在1~3 S/CO之间的标本115例,RPR均为阴性,TPPA阳性的比例仅为20%.结论 CMIA筛查TP-Ab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相对较低,采用CMIA进行TP-Ab筛查,并根据其S/CO值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采用另外一种高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验进行确认,是TP-Ab筛查理想的方案,确认方法可以选择TPPA等试验.确认阳性者,应报告RPR结果,辅助临床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麻疹患者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gM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种麻疹疫苗的1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中和抗体试验测定血清IgM抗体水平,比较两者的符合率;同时统计ELISA与NT诊断的耗时、费用和阳性率。结果浓度≥200 IU/L样品ELISA检测与NT的符合率明显高于200 IU/L样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手段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ELISA法的耗时和费用明显低于NT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检测麻疹Ig M抗体时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且耗时和费用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罗氏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调查东莞市现行血液筛查系统的残余风险,以评估开展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NA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008年7月3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经ELISA检测阴性的40 018份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罗氏COBAS S201检测系统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检测.COBAS S201检测为阳性的献血者样本,分别采用COBAS Ampliprep/Taqman平台做核酸定量检测和罗氏ECL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作乙肝"两对半"实验,以帮助分析判定样本的感染状态.结果 发现31例核酸反应性样本,阳性率为0.77‰,其中有17例为HBV核酸反应性,残余风险为1/2354~1/1291,COBAS S201核酸检测系统的临床特异性为99.97%.结论 现行的血液筛查策略为两遍ELISA检测,但仍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COBAS S201系统操作安全简便,包含罗氏专利技术的防污染技术,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于对献血者血液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雅培化学发光法在HIV筛查试验中的假阳性。方法对本院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期间所有术前检查病人通过雅培化学发光法进行HIV筛查试验检测。结果 39076例病人血清标本中,共筛检出阳性血清31例,经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通过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后,21例为阳性,6例为不确定,4例为阴性。结论雅培化学发光法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假阳性率(12.90%)较高,因此仍应结合临床资料及确认试验结果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