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7,(9):1204-1207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方法:8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方面的指导,并进行心理及用药方面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片50 mg/次,每日3次,餐时咀嚼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次,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此外,选取4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LUT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MI、FBG、2 h PG、HbA_lc、HOMA-IR、FINs、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OMA-B、HDL-C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GLU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GLU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GLUT4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提高血清GLUT4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依据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对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在基础治疗(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等)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以及血脂水平相接近,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以及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以及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显著,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药物安全性高,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磷酸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对症治疗,同时口服阿卡波糖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磷酸维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PG、2hPG、HbA1c、TG、TC、LDL-C、Flns及HOMA-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OMA-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维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改善效果良好,且该方案可靠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治疗至少8周的2型糖尿病患者20例,入选后测定身高、体重、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记录胰岛素用量.给予磷酸西格列汀100mg/d口服,并根据定期血糖监测情况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经过4周联合治疗后,观察患者BMI、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结果 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4周后,患者HbA1c、FBG显著降低(P<0.01);2hBG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用量较前明显减少(P<0.01);BMI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且可以减少患者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风险,降低体重,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磷酸西格列汀片口服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bA1c、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共收治9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治疗,3个月后总结其FBG、2hPG、HbA1c、BMI等变化情况,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FBG、2hPG及HbA1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BMI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明显增加,同时两组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实验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可以显著改善血糖情况,不会增加体重,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6.52±0.57)%]、FPG[(5.68±0.51)mmol/L]、2 h PG[(7.52±1.14)mmol/L]低于对照组[(7.34±0.85)%、(6.75±0.73)mmol/L、(8.69±1.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OMA-β高于治疗前,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OMA-β为(65.82±6.14),高于对照组的(59.41±5.7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OMA-IR为(2.95±0.63),低于对照组的(3.41±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14.67±4.31)U]少于对照组[(20.15±5.16)U],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8.31±1.25)d]短于对照组[(11.84±2.69)d],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初诊T2DM患者,可稳定患者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收集宝鸡市中心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82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体重指数、胰岛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 h PG和Hb A1c以及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1.5)vs(6.8±1.6)mmol/L,(8.3±1.6)vs(10.4±1.8)mmol/L,(6.4±1.1)vs(7.2±0.9)%,(20.1±1.8)vs(22.7±1.4)kg/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5.4±58.3)vs(516.7±51.4)pmol/L,(1 818.5±331.2)vs(1 532.2±298.0)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疗效可靠,可以改善患者糖代谢、胰岛功能,并减轻体重,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患者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与对照组(37例患者行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体质量指数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血脂总胆固醇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83.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29%)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治疗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分别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和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两组常规用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组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对照组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观察组未出现低血糖事件,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20.00%,P <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当中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有着突出效果,能够明显提升血糖控制水平,改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接受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各30例。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100 mg/d口服,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1.0 g/d,两组根据血糖监测情况适时调整门冬胰岛素30用量,疗程12周。检测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西格列汀组完成29例,二甲双胍组完成28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西格列汀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可以更好控制血糖,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对其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40例,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3个月后的FPG、PBG和HbA1c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PG、PBG和HbA1c水平变化在治疗1、3个月后下降的更加明显(P <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控制血糖效果明确,且安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给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西格列汀药物进行治疗;探究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相比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同时有效降低血糖含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周焰  韩亮 《安徽医药》2017,38(4):476-478
目的 分析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高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血脂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糖蛋白(HbAl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FBG(7.12±2.05)mmol/L、HbAlc(8.21±1.26)%、2 h PG(9.52±2.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FBG(9.36±2.05)mmol/L、HbAlc(8.27±1.69)%、2 h PG(13.10±2.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得到改善,观察组分别为(18.62±1.84)kg/m2、(13.25±2.36)mU/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1.65±2.05)kg/m2,(11.20±2.64)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的17.8%(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肯定,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KKAy雌性小鼠(n=10)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和磷酸西格列汀(Sita,15 mg·kg-1·d-1)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90d。结果 Sita可显著改善糖尿病KKAy小鼠糖脂代谢紊乱。与Mod组相比,Sita治疗组空腹血糖(P<0.05)、血清三酰甘油(P<0.01)、总胆固醇(P<0.01)、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P<0.01)均显著降低,肝三酰甘油含量明显减少(P<0.05);但血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P<0.001);Sita治疗组可显著上调肝脏中转录因子叉头蛋白1(Fox O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P<0.01),并下调其下游糖异生关键酶(G6P,P<0.0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P<0.001)及脂肪酸合成酶(FAS,P<0.001)的蛋白表达。结论磷酸西格列汀改善糖尿病KKAy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可能与其抑制转录因子Fox O1的活性、调节肝脏糖异生及脂肪酸合成关键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与单用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单纯饮食加运动疗法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33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32例,1个疗程为12周。定期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FINS,2hPINS)和血脂。结果:治疗组FPG平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P值均〈0.01;两种药物对2hPBG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HbA1c均能显著降低,治疗组从(8.81±1.12)%降至(7.01±0.96)%(P〈0.01),对照组从(8.75±0.71)%降至(6.95±0.92)%(P〈0.01),两组比较HbA1c降低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清胰岛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两组均有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对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更适合选用。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单用阿卡波糖,而且能很好地控制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74例)和研究组(77例).参照组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  相似文献   

19.
张秀芳  杨秀红  董陆玲 《河北医药》2014,(18):2785-2787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初诊T2DM患者均应用二甲双胍,其中40例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及应用磷酸西格列汀后血糖(PG)、胰岛素(FINs)水平、腰围(WC)、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后患者PG、WC、BMI、HbA1c、HOMA-IR降低,FINs及HOMA-β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FPG、2hPG、HOMA-IR、TC、TG、BMI及WC水平下降,FINs及HOMA-β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DM更能显著降糖、调脂、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山西晋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53例。A 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B 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B 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B 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 A 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低血糖发生次数,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