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1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免疫细胞化学双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检测的525例宫颈癌筛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HPV分型检测、TCT检测、p16/MCM2双染及阴道镜和活检。分析p16/MCM2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宫颈病变的关系,比较p16/MCM2、HR-HPV及TCT诊断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HPV16/18阳性患者、其他HR-HPV阳性患者的p16/MCM2阳性占比高于HPV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HPV16/18阳性患者的p16/MCM2阳性占比与其他HR-HPV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鳞癌(SCC)患者中的p16/MCM2阳性占比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16/MCM2、HR-HPV诊断敏感度高于TCT,p16/MCM2、TCT诊断特异度高于HR-HPV...  相似文献   

2.
<正>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侵袭和转移是造成肺癌术后复发和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表达和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procaine,PCA)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Z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CA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Z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鼻咽癌细胞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CA能显著抑制CNE-2Z细胞增殖,该作用呈剂量-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PCA组CNE-2Z细胞p16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CA对CNE-2Z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它能上调CNE-2Z细胞p16蛋白的表达,推测这可能是PCA抑制CNE-2Z细胞增殖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平  李德祥 《贵州医药》2004,28(1):20-21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产物p16蛋白的表达,探讨p16、p63蛋白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甲状腺肿瘤标本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7%(28/60)。其中30例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18/30),其中30例腺癌中为33.3%(10/30),腺瘤和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甲状腺肿瘤中p63蛋白的表达与p16蛋白的表达在腺瘤和腺癌组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p16蛋白表达的缺失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抑癌基因p16、p63共同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发生过程可能存在p16、p63蛋白的协同作用,其异常表达对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宫术宁胶棒用于绝经后取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宫术宁胶棒在绝经后取环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6例绝经后取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情况、对受术者的镇痛效果及取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宫颈充分扩张率达100%,无痛率85.37%,取环成功率100%,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直接取环易造成IUD取出困难及失败,通过术时应用宫术宁胶棒改善宫颈条件,可以提高取环的成功率,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尼尔雌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价值。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638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半年以上的妇女分为2组。研究组,术前1周口服尼尔雌醇;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直接取环,观察2组取环难易程度。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绝经后妇女取环使用尼尔雌醇可明显减轻取环者的痛苦,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p27kip1、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p27kip1、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1)p27kip1、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86%、49.12%,在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阳性率分别为92.0%、96.0%,其在肺癌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2)p27kip1、p16阳性表达者生存期分别较p27kip1、p16阴性表达者延长(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25);(3)p27kip1与p16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p27kip1、p16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两者可作为综合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年来采用取宫内节育器前1周服尼尔雌醇 ,明显提高取环成功率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自1998年10月以来 ,对30例绝经半年以上 ,身体健康 ,无生殖器病变及出血性疾病。年龄45~65岁 ,放环年限15~28年 ,绝经后至取环时年限7个月~14年 ,其中7个月~1年16例 ,1~5年9例 ,5~10年4例 ,10年以上1例。1 2方法 :30例均在取环前先行妇科检查 ,白带常规检查正常 ,B超检查确定环位 ,然后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4mg,1周后来门诊取环。2结果术中见宫颈较软 ,23例未使用宫颈扩张器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共106例,术中行定位取材送活检,并对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73例,正常33例,病理检查异常78例,正常28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检查敏感性为95.89%,特异性为84.85%,阳性预测值93.33%,阴性预测值90.32%.结论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p16基因表达与外阴鳞状细胞癌(V SCC s)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NNED)、7例外阴上皮内瘤变(V IN)及21例角化型V SCC s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NNED、V IN和V SCC s中p16高表达率(阳性细胞数≥5%)分别为86.7%、42.8%和28.6%,呈下降趋势(P<0.05)。V SCC s和V IN组中p16高表达率显著低于NNE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V IN组与V SCC s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p16低表达或缺失可能是角化型V SCC s发生中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118例,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或直视下定位取材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宫腔异常病变的敏感性97.43%,阳性预测值93.83%,阴性预测值94.59%,其中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萎缩、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6.96%(20/23)、82.35%(14/17)、71.42%(10/14)、92%(24/26)、100%(12/12)、72.73%(8/11)。结论宫腔镜检查是寻找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有效方法,结合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何洁仪  罗一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46-194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宫腔镜检查病理确诊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95.6%,其次为子宫内膜癌。绝经年限、阴道出血时间与恶性肿瘤关系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6.6%。结论:用宫腔镜协助下刮宫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诊断子宫内膜癌、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目前一种妇科诊治宫内病变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及官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26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行官腔镜检查,术中行诊断性刮宫或直接活组织检查,将官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结合术前B超结果作出联合诊断.并分别将官腔镜诊断、诊断性刮宫及B超诊断与联合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萎缩性宫内膜27例(21.43%);子宫内膜息肉29例(23.02%),其中有2例为乳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者;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0.79%);黏膜下肌瘤4例(3.17%);分泌期宫内膜1例(0.79%);增殖期官内膜3例(2.38%),其中包括2例术前超声内膜厚度均小于4 mm者;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例(1.59%);不典型增生13例(10.32%);复杂性增生者9例(7.14%);子宫内膜痛31例(24.60%);宫颈管息肉2例(1.59%);官腔积脓4例(3.17%).官腔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5%、96.30%、96.91%、89.66%,其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诊断性刮宫的80.81%、60.00%,(P<0.005),宫腔镜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高于B超,(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足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出血的妇女诊治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p16INK4A、p14ARF的高度表达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p16INK4A、p14ARF检测。结果随着宫颈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加重,p16INK4A、p14ARF表达呈上升趋势,浸润癌阳性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00%和91%)。p16INK4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p14AR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和92%。结论p16INK4A、p14ARF可作为诊断指标应用于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的临床观察。方法观察90例绝经后妇女取IUD术前3d顿服米非司酮50mg,第4天取IUD术,观察组40例按传统扩宫取IUD。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取器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器成功率高,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05例,均行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结果 50例诊为非器质性病变,44例诊为良性病变,11例诊为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8%。结果 宫腔镜检查是明确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精确而迅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倍美力应用在绝经后取环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75例,A组研究对象取环术前均服用倍美力,B组研究对象术前不应用任何药物,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宫颈软化、术中疼痛程度和取环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文A组研究对象宫颈软化优良率为96.00%(72/75),B组为80.00%(60/75),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存在严重疼痛发生率为16.00%(12/75),B组为44.00%(33/75),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的取环顺利率为97.33%(73/75),B组为77.33%(58/75),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倍美力应用在绝经后取环当中可有效发挥出软化宫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女性的疼痛,提高取环的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入院后先后接受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提示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64例(50.79%),子宫内膜息肉18例(14.29%),子宫黏膜下肌瘤13例(10.32%),子宫内膜增殖24例(19.05%),子宫内膜癌7例(5.56%),阴道超声的阳性预测值依次为74.24%、47.62%、44.44%、69.23%、50。00%,宫腔镜阳性预测值依次为93.85%、78.95%、75.00%、95.83%、100%,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在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和子宫内膜增殖中的敏感性明显好于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和敏感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临床诊断和定位活检或定位诊断性刮宫术组织送病理诊断材料。结果宫腔镜检查诊断萎缩性子宫内膜2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4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可疑或子宫内膜癌8例,宫颈息肉7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正常子宫内膜4例。结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宫腔镜结合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常的敏感性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96.39%。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诊断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操作简便易行,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105例,术中定位取材做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3.33%,子宫粘膜下肌瘤为100%,萎缩性子宫内膜为81.82%,子宫内膜息肉为75%,子宫内膜炎为75%,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72.73%,宫腔镜下定位活检的准确率为83.81%。结论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子宫出血可提高对某些疾病的诊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