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抗原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型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 (s pres1,ss1)的研制中 ,对s抗原的免疫学鉴定至关重要 ,但我国现有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不能有效地用于蛋白印迹法 (Westernblot)鉴定变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s抗原。常规的从SDS -PAGE凝胶上回收变性抗原多肽免疫动物 ,可诱导免疫应答 ,产生抗体 ,但从凝胶上回收的变性抗原量很少 ,无法用来大量制备抗血清 ;电泳结束后 ,切下含特异多肽的凝胶条 ,制成凝胶碎末 ,或凝胶转至硝基纤维素滤膜 ,剪下相应部分 ,溶于二甲基亚砜 ,再加佐剂免疫动物 ,整个方法操作步骤多、耗时长、切割相应…  相似文献   

2.
用乙型肝炎病毒单克隆表面抗体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独特型抗体,经小鼠γ球蛋白-sepharose4B免疫亲和柱纯化后,用ELISA鉴定,结果表明特异性良好。以此抗独特型抗体免疫Balb/c小鼠,引起抗-HB_s应答,提示制备抗独特型疫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作为反映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情况的临床意义,本文对200例HBsAg阳性标本分别做HBsAg定量检测和HNB-DNA检测,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并对10例患者地行随访检测以上项目。根据测得的HBsAg含量将200例标本分为五组,计算出各组HBV-DNA阳性率,发现随HBsAg含量增高,HBV-DNA阳性率也显著增高(P〈0.01)。根据HBVe系统不同模式分组显示,随HBV感染好转,HBsAg含量也随之降低(P〈0.05)。对6例HBV-DNA转阴患者HBV-DNA转阴前后的HBsAg含量比较,发现随HBV-DNA转阴,HBsAg量也显著降低(P〈0.0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说明血清中HBsAg含量,可以间接反映体内HBV的情况,HBsAg定量检测可作为间接反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是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不仅能区分乙型肝炎病程的各种分期,而且对药物治疗效果及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本文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结构、定量检测的方法学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Abbott实验室用加还原剂方法,提高检测乙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特异性的报告作了重复性试验,证明还原剂可使部分低滴度抗-HBc阳性标本变为阴性,或谈阳性,按50%抑制率计算,可使原来阳性者去掉5.8%(4/69),而使原来阴性者蛔4.2%(1/24)。滴定结果与证明,还原剂可降低两个稀释度,表明还原剂对抗-HBc实验结果(主要为低滴度者)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检测用于筛查隐匿性HBV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LP)来筛查隐匿性HBV感染,探讨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策略.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从临床榆测备份管随机收集2000份用国产ELISA试剂检测HBsAg阴性结果的血清标本,双份分装-20℃冻存,单份标本实施HBLP检测,HBLP阳性标本增加另外两种共三种国产ELISA试剂双份复查HBsAg;HBLP阳性标本再经美国超灵敏MONOLISA HBsAg ULTRA试剂双份检测HBsAg,并行双份DNA定量分析、结果取均值.结果 2000份HBsAg阴性标本共检出15例HBLP阳性:HBLP阳性标本用三种国产ELISA试剂双份复查HBsAg结果一致阴性;通过美国超灵敏MONOLISA HBsAS ULTRA试剂复查HBsAg结果全部阳性;前述15份标本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均小于500拷贝/ml,其中400~500拷贝/ml 1例,300~400拷贝/ml 3例,200~300拷贝/ml 5例,100~200拷贝/ml 4例,小于100拷贝/ml 2例.结论 用国产常规ELISA试剂检测HBsAg普遍存在漏检,漏检标本HBLP结果可能阳性,检测HBLP有利于筛查出隐匿性H BV感染,为积极寻找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检测策略提供了血清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简易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中和试验方法,验证TRFIA检测结果.收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异常值血清,确定TRFIA中和抑制试验中和比为0.25-1.26ng/mL∶1mIU/mL,对抗-HBs的定量结果进行确认.结果显示,使用TRFIA定量检测的结果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本县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和表面抗体(HBsAb)的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将1200名体检人员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并对3组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进行检测.结果 受检者1200例,男性590例,阳性率5.25%,女性610例,阳性率4.10%,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62.09%明显高于中年组44.97%和老年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广大群众应积极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测,对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或加强,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和覆盖率,预防和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TRFIA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体系由纯化的HBsAg包被的微孔板、Eu3 标记的HBsAg、抗-HBs系列标准品和增强液组成,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抗HBs.测定药检所2、5、10 mIU/mL SAb血清盘均可准确检出,阴性血清(20/20)符合率为100%,CV为2.5%.测定范围为5~2000 mIU/mL,正常参考值小于10 mIU/mL.用本法与固相RIA、ELISA和ECLIA对1189份临床血样进行考核,并与参比试剂盒临床符合率一致,具有同等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经滑石粉-硅藻土方法浓缩处理的环境污水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检测污水标本共221份、HB的阳性检出率为1.36%。其中医院污水138份、阳性3份;居民生活污水83份均阴性。医院污水污染比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程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宫内传播的影响。方法将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婴儿作为500例观察对象,根据出生前母亲是否用HBIG分为:观察1组:产前母亲孕末期28w、32w、36w各用200IU(蓉生)HBIG 200例;观察2组:产前母亲孕末期28w、32w、36w各用400IU(蓉生)HBIG 100例;对照1组:产前母亲孕末期不用HBIG 200例。观察生后12h内新生儿静脉血乙肝五项: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结果观察1组200例新生儿HBsAg阳性1例,阳性率为0.5%,HBeAg阳性3例,(其中1例HBsAg同时阳性)阳性率为1.5%。对照组HBsAg阳性2例,阳性率为1%,HBeAg阳性8例,(其中2例HBsAg同时阳性)阳性率为4%。经统计学处理(HBsAg)χ2=0.336,P=0.562;(HBeAg),χ2=2.337,P=0.126。观察1组与对照组生后24h内HBV抗原检测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1组、观察2组与对照组HBsAb检测比较:观察1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1%,观察2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2%,对照组HBsAb阳性率1%,各组HBeAb和HBcAb检测比较,结果HBeAb和HBcAb检测母婴符合率均在97%-97.5%之间。结论孕妇HBV携带者产前孕末期用HBIG 200IU隔4w连用3次的方法对阻断乙肝病毒的宫内感染效果不显著。加大HBIG的用量400IU可基本阻断HBV垂直传播胎儿。但鉴于对照组宫内感染率仅4%,加大用量不适用所有HBV携带者孕妇,尤其是HBsAg单阳性孕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共阳性患者乙肝病毒S基因区氨基酸变化特点,了解分子病毒学特征.方法 对26例HBsAg和HBsAb共阳性且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实验组)和随机选取的39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且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对照组)的HBV DNA S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对S区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HBsAg和HBsAb共阳性组S基因区氨基酸突变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决定簇(aa124 ~147)尤其是第1个茎环结构内(aa124 ~ 137)氨基酸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49%vs 1.09%,P<0.05).结论 HBsAg和HBsAb共阳性患者S基因a决定簇第1个茎环结构氨基酸变异明显增加,推测与HBsAg和HBsAb共阳性现象的发生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前S_1蛋白中的第21~47氨基酸决定簇人工合成肽P21~47。将P21~47与破伤风类毒素偶联成免疫原,免疫家兔获得了抗体。该抗体不仅可与P 21~47反应,还可与乙型肝炎病毒的PreS_1抗原发生反应。鉴于PreS_1与乙型肝炎病毒吸附于靶细胞表面受体有关,本抗体不仅可用于检测PreS_1抗原,还可研究病毒与受体间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改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前S2抗原(Pre-S2Ag)、前S2抗体(Pre-S2Ab)的检测方法,对128份正常人标本Pre-S2Ab进行测定,确定了Pre-S2Ab抑制率的阳性界值。用改进后的方法检测不同人群中的Pre-S2Ag及Pre-S2Ab,发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2Ag比HBeAg/Ab系统更能反映机体的HBVDNA复制水平(P<0.01),而Pre-S2Ab的检出则与急性乙型肝炎的预后密切相关,同时,Pre-S2Ab也可作为评价含有Pre-S2Ag的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 DNA、乙肝前S1(PreS1)及传统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与平行比较研究,探讨LHBs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检测385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LHBs、PreS1及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方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307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86.97%)明显高于PreS1的阳性率(4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35;HBeAg阴性标本中LHBs的检出率为76.92%,比较HBV DNA的检出率(67.95%)无统计学意义;PreS1的检出率(45.73%)则明显低于LHBs和HBV DNA。结论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表达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两者的检出率与符合率均高于PreS1,LHBs检测可以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用ELISA微板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双抗体包被的抗体夹心法,用微板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确定双包被工作浓度MC-抗-HBc(效价1000)为0.04μl/孔,MC-抗-HBs(1mg/ml)为3~4μl/孔;最佳裂解剂及其工作浓度为7%NP-40巯基乙醇溶液。分别用不同的酶标记抗体检测,均证明双包被具有特异性。加入抗-HBc进行阻断试验,其阻断率为79.3%。对844例HBsAg阴性的血清及114例HBV-DNA探针阴性血清用本法进行HBcAg检测,均为阴性。在临床应用上,本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试管法的,与HBV-DNA探针的阳性符合率为91.4%,并且特异性与HBV-DNA探针的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测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ALT检测。结果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为4.51%(10368/229738),HBeAg阳性率为1.30%(2998/229738),ALT异常率为0.92%(2125/229738);30~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5.15%),〈30岁组HBeAg阳性率最高(1.61%);不同年龄组间的HBsAg和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的HBsAg、HBe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比女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广州市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较我国一般人群携带率低,实行预防性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逐步降低HBV感染。  相似文献   

18.
余蔷  黄欣  涂淑琴 《医学信息》2010,23(17):3204-3204
目的了解南昌市西湖区8~15岁学生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及保护性抗体HBsAb(抗-HBs)产生情况。探讨预防乙肝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通过门诊采样,检测我区城乡8-15岁学生中乙肝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结果HBsAg阳性率1.55%,性别、城乡不存在差异(P〉0.05);抗-HBs阳性率21.5%,性别与城乡均不存在差异(P〉0.05);于计划免疫程序外补种过至少一次乙肝疫苗与从未补种的抗-HBs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HBV明显减少,有必要对适龄对象进行补种。  相似文献   

19.
2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点突变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常见基因点突变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了解我国目前常用的HBsAg检测试剂对HBV S基因突变株的检测灵敏性,减少漏检,有效控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传播.方法 构建HBsAg重组野毒株和重组变异株表达质粒,分别将重组野毒株HBsAg表达质粒pSS1adw2及pSS1adr和重组变异株HBsAg表达质粒pSS1adw2-145Arg、pSS1adr-126 Ser和pSS1adr-126 Asn转染COS-7细胞,进行瞬时转染.采用市售HBsAg ELISA检测试剂盒对细胞上清进行抗原性检测.结果 野毒株HBsAg和两种126位变异株HBsAg具有较好的抗原性;145位点突变后、导致HBsAg的抗原性下降.结论 推测是由于145位点变异影响了"a"抗原决定簇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了其与抗-HBs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