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离、鉴定方法及其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7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难治性ITP患者6例。脐带取自足月剖宫产健康产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UC-MSCs,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免疫表型,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评估hUC-MSCs分化能力。6例患者均静脉输注hUC-MSCs(1×10~6/kg),输注后1个月如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可重复输注1次。所有患者至少随访3个月,随访截至2017-11-01,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结果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UC-MSCs,可见原代细胞贴壁生长并逐渐融合成片状,形态均一,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类似于成纤维细胞,成长梭形流水状贴壁生长,细胞形态良好,并随着细胞传代,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UC-MSCs高表达CD_(73)、CD_(90)、CD_(105),表达量均98.0%;不表达或低表达CD_3、CD_(11b)、CD_(19)。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结果显示,hUC-MSCs能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输注hUC-MSCs后,6例患者完全反应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5/6;随访期间复发1例,再次输注hUC-MSCs后仍有效。hUC-MSCs输注前后患者外周血CD_3~+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3~+CD_8~+T淋巴细胞比例及CD~+_(19)B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C-MSCs输注后CD~+_(16)CD~+_(5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和CD_4~+CD~+_(25)CD~-_(127)辅助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均高于hUC-MSCs输注前(P0.0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2例出现轻度发热,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1例患者出现激素依赖,经抗病毒治疗后痊愈。结论采用酶消化法能有效分离、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及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实验能有效鉴定hUC-MSCs分化能力,且hUC-MSCs治疗难治性ITP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能成为难治性ITP的新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并探讨体外培养过程中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方法随机选取足月顺产健康胎儿脐带,采取复合酶消化法从脐带胶质中获得hUC-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化培养基诱导hUC-MSCs分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hUC-MSCs在不同培养时期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hUC-MSCs在不同培养时期MGMT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按整根脐带30 cm计算,可收获(3~6)×106hUC-MSCs。培养的hUC-MSCs高表达CD29、CD73、CD105、CD90和CD44,不表达CD45、CD34和HLA-DR。hUC-MSCs可定向分化为成脂、成骨和成软骨细胞。随着细胞的传代,衰老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增加。培养后期的hUC-MSCs出现MGMT基因甲基化。结论复合酶消化法可从脐带胶质中获得具有间充质干细胞(MSC)特性的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DNA修复基因MGMT出现甲基化,可能参与hUC-MSCs衰老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mbran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MSCs)和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模型大鼠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分离培养hAM-MSCs和hUC-MSCs,流式检测CD29、CD44和CD34.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在第8周时,杀死5只大鼠做病理检测以确诊为肝硬化.3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脐带干细胞组(n=10)、羊膜干细胞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注入hAM-MSCs、hUC-MSCs2mL(细胞数量2×106)和等量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前和移植4wk后,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SMA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2种细胞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移植后,与对照组相比,脐带干细胞组和羊膜干细胞组ALT和AST明显降低(204.6±16.4,195.6±21.2vs539.8±36.2;180.1±25.2,167.5±19.0vs337.4±23.4,P<0.05);胶原沉积减少;组织病理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α-SMA表达量减少(130.6±3.0,127.0±2.6vs152.2±5.4,P<0.05).脐带干细胞组和羊膜干细胞组的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肝脏α-SMA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hAM-MSCs和hUC-MSCs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模型的肝功能和肝硬化程度,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4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发生SAP的危险因素。结果:97例患者死亡,489例患者发生SAP,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SAP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该药物的患者(12. 0%vs 17. 2%,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吞咽困难、合并心源性栓塞和未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吞咽困难OR值最高(OR=3. 71,95%CI:2. 7~5.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mRS评分和不明原因的诊断会影响病死率,发生SAP的OR值最高(OR:5. 62,95%CI:3. 40~9. 29)。结论:SAP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能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AP的发生,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马跃东  杜睛精  王盼  李德华 《山东医药》2011,51(12):64-66,F000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染到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后VEGF表达量变化及其向神经细胞诱导能力的变化。方法用Lipofectamin法,将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中的VEGF基因转染入hUC-MSCs,观察VEGF基因的表达对hUC-MSCs的影响。结果 VEGF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证实,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VEGF基因的表达,不影响hUC-MSCs的生长。结论 VEGF基因导入hUC-MSCs可以稳定表达,不影响hUC-MSC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efracto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r ITP)患者B淋巴细胞分化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提取健康胎儿h UC-MSCs;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浙江省中医院26例r ITP患者和6名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美洲商陆(Pokeweed,PWM)刺激外周血B细胞分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r ITP患者和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h UC-MSCs共培养时IgG、IgM的分泌量;En Vision免疫组化法测B细胞诱导的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1,Blimp-1)表达。结果 (1)流式细胞技术测健康胎儿脐带提取的h UC-MSCs表面CD44表达为99.8%。(2)PWM浓度为30 mg/L,作用4 d时r ITP患者组IgG、IgM分泌量分别为(7.39±1.42)和(5.44±0.17)μg/L,明显高于健康供者组(P=0.014、0.039)。(3)h UC-MSCs和r 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2∶10共培养时IgG、IgM分泌量分别为(4.98±1.63)μg/L和(3.78±0.82)μg/L,明显低于无h UC-MSCs时IgG、IgM分泌量(P=0.005、0.003),且和健康供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0.543);此比例下rITP患者组Blimp-1蛋白表达率为33.51%,较无h UC-MSCs时明显下降(P=0.026),与健康供者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 hUC-MSCs和r 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2∶10比例共培养,可明显减少rITP患者IgM、IgG的分泌量,抑制Blimp-1蛋白的表达,提示hUC-MSCs对r ITP患者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临床hUC-MSCs治疗rITP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822-1828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hUCB-MNCs)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炎症程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1例肝硬化患者,所纳入患者第1周输注1次hUCB-MNCs(18×10~9/次),第2、3、4周每周输注1次hUC-MSCs,每次输注1×106/kg,在治疗结束的第4、8、12周进行复查,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凝血因子、血清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观察记录神经、精神症状的改变。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hUCB-MNCs联合hUC-MSCs治疗后的11例患者其精神、神经症状与细胞输注前相比较有所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凝血功能基本趋于正常(P值均0.05);细胞联合输注后的第12周,血氨水平显著下降(P 0.05);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降低(F值分别为49.497、37071,P值均0.05);而抗炎细胞因子TGFβ和IL-10水平显著上升(F值分别为35.843、15.918,P值均0.05);同时CD3~+CD8~+T淋巴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均降低(F值分别为52.242、89.097,P值均0.05);免疫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明显升高(F=17.337,P 0.05)。结论 hUCB-MNCs联合hUC-MSCs治疗肝硬化,与细胞输注前相比较,可改善肝功能,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以及肝细胞的破坏,升高免疫调节性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其自身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SAP)合并脓毒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17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n=56)与非脓毒症组(n=122)。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SAP患者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为31.46%。单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血糖、血钙、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白蛋白,以及入住ICU、低氧血症、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手术方式、血液净化、留置导尿、胰腺坏死范围在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6.748,95%CI:2.191~20.788)、低氧血症(OR=3.383,95%CI:1.112~10.293)、血糖(OR=5.288,95%CI:1.176~23.781)、胰腺坏死范围(OR=5.523,95%CI:1.575~19.360)、血清肌酐(OR=5.012,95%CI:1.345~18.762)等5个因素是SAP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腹腔镜清除病灶坏死组织(OR=0.250,95%CI:0.066~0.951)为SAP并发脓毒症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控制血糖,保护肺肾等重器官功能,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清除病灶坏死组织,注意重症、胰腺坏死程度高患者的救治是减少SAP并发脓毒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浆中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水平的变化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SAP患者325例,就诊时采集患者外周血4 ml,12个月后再次采集外周血4 ml,分别检测血浆中sL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1-3p(miR-21-3p)、IL-18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AP患者195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57例、非AKI组138例.入院次日,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mi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分离与采集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我院自 2 0 0 3年 11月至 2 0 0 4年 1月收治的 2 7例AMI患者 ,入院后在常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 (药物与介入治疗 )基础上随机给予包涵体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包涵体型G CSF ,商品名 :惠尔血 )或分泌型G CSF(商品名 :金磊赛强 ) ,30 0~ 6 0 0 μg d皮下注射连续 5d ,第 6天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进行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观察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AMI患者在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 4 4 % (12 2 7) ,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 2 5 9% (7 2 7) ,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AMI患者经G CSF动员后 ,分离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易感因素临床分析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感染易感因素.方法:采集2000-01/2008-01天津市南开医院符合SAP标准的患者217例,统计分析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20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易感因素临床分析发现SAP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有效治疗给予时间)、APACHE-Ⅱ评分、CT评分、PO2、肠功能恢复时间、BE六项指标继发感染与未感染差异显著(OR=2.846,7.286,34.833,0.350,24.273,0.194,均P<0.05).结论:发病至入院时间(有效治疗给予时间)、APACHE-Ⅱ评分、CT评分、PO2、肠功能恢复时间、BE是SAP继发感染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0年来桂西地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因、治疗变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总结SAP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将共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1291例中243例SAP分为两组,2004-01/2008-12为A组,2009-01/2013-12为B组,分析两组SAP患者病因、治疗方案、并发症、预后的变化.结果:10年来共收治AP患者1291例,前5年收治589例,其中16.5%(97例)为SAP,归为A组;后5年收治702例,其中20.8%(146例)为SAP,归为B组.SAP患者A、B组的病因分别是:胆源性37.1%、36.1%%,酒精性24.7%、27.6%,特发性21.6%、17.7%,高脂血症性11.3%、14.3%.SAP患者A、B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74.2%和84.9%,病死率分别是15.8%和6.2%,B组的治疗有效率提高、病死率下降(P0.05),B组胰腺假性囊肿及器官衰竭的发生率(13.0%,21.9%)较A组(23.7%,34.0%)显著下降(P0.05).结论:10年来,桂西地区SAP患病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胆道疾病仍为SAP的主要病因.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桂西地区SAP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学特点,以及患者血清游离DNA/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cf-DNA/NETs)水平与痰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78例,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于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者血清标本,检测cf-DNA/NETs水平,分析其与病原学检查结果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8例SAP患者痰液标本共培养出9种病原菌,共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85%,革兰阳性菌占19.23%,真菌占1.92%。SAP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53.85%。78例患者中细菌感染75例,真菌感染3例。SAP患者血清cf-DNA/NET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78例SAP患者中因感染控制不良死亡10例,死亡患者血清cf-DNA/NETs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SAP主要为细菌性感染,少数为真菌性感染。血清cf-DNA/NETs对鉴别致病菌类型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学特点,以及患者血清游离DNA/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cf-DNA/NETs)水平与痰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78例,采集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于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者血清标本,检测cf-DNA/NETs水平,分析其与病原学检查结果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8例SAP患者痰液标本共培养出9种病原菌,共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85%,革兰阳性菌占19.23%,真菌占1.92%。SAP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53.85%。78例患者中细菌感染75例,真菌感染3例。SAP患者血清cf-DNA/NET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78例SAP患者中因感染控制不良死亡10例,死亡患者血清cf-DNA/NETs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SAP主要为细菌性感染,少数为真菌性感染。血清cf-DNA/NETs对鉴别致病菌类型和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并应用5-氮胞苷(5-aza)诱导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 MSCs)是否能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足月顺产或剖宫产患者的脐带在无菌条件下剪碎后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hUC MSCs,采用5-aza对P3代hUC MSCs进行诱导24 h后继续培养4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结果采用贴壁培养法可从脐带组织获得大量hUC MSCs。5-aza诱导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鉴定cTnI表达阳性。结论人脐带贴壁培养可获得大量的hUC MSCs,hUC MSCs体外经5-aza诱导可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抗氧化酶参数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抗氧化能力与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的关系。方法 :按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UAP患者 4 7例 ,稳定性心绞痛 (SAP)患者 4 1例 ,正常对照 3 3例 ;采集空腹静脉血 ,检测受检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丙二醛 (MDA)、纤维蛋白原 (FG)含量 ,并进行分析。结果 :UAP、SAP组SOD活性、GSH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SAP组MDA、FG含量及PAI 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但低于UAP组 ,t PA活性 3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心病UAP存在着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 ,凝血机制亢进及纤溶活性低下 ,同时还伴有抗氧化酶的下降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应用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hUCB-MNCs)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输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其外周血CD4+、CD8+、CD34+和CD38-细胞的变化。方法 2018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6例,被分为两组,每组5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肝、降酶、恩替卡韦抗病毒、降低门静脉压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UCB-MNCs和hUC-MSCs联合静脉输注,各每周1次,连续治疗2~8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CD34+和CD38-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水平,使用FibroScan行肝硬度检测(LSM)。结果 在治疗8 w末,观察组血清Alb水平为(30.9±3.2)g/L,显著高于对照组【(28.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非冠心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SYNTAX评分评价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及其它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体质指数(BM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SFRP5水平为(37.49±4.95),显著低于对照组(t=15.275,P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SFRP5水平低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P0.05),ACS患者SYNTAX得分显著高于SAP患者(t=2.042,P=0.0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RP5和hs-CRP与SYNTAX评分呈线性回归关系,且SFRP5的相关程度高于hs-CRP。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FRP5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研究血清脂联素与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血管病变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 10 5例男性患者 ,分为 3组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 5 1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2 9例 ,非冠心病对照组 2 5例 ,进行血清脂联素测定 ,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结果 :ACS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对数值 [(0 .6 4± 0 .18)mg/L]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 [(0 .81± 0 .2 1)、(0 .81± 0 .2 8)mg/L],均P <0 .0 1。而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脂联素与冠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 (r =- 0 .38,P <0 .0 1)。结论 :脂联素与冠脉狭窄程度以及稳定性显著相关 ,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