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变化。方法选择43例(78眼)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P-VEP检测,同期对30例正常儿童检测,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弱视儿童P-VEPP100波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则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弱视经治疗后P-VEP均有改善,重度弱视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P-VEP是诊断弱视的可靠依据。儿童弱视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P-VEP,能评价治疗效果,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2.
视觉诱发电位在弱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弱视是儿童的常见眼病,是眼科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类型视觉诱发电位的发展和应用为弱视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不同条栅图型刺激,通过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和CAM,红光治疗弱视的PVEP观察对比,研究正常儿童视觉系统发育的变化规律及PVEP在弱视诊断、治疗监测上的价值,探索弱视的发病机制. 第一部分正常儿童图型视觉诱发电位观察一、对象及方法 1、对象:受检者系自愿受普查者,年龄4-12岁,  相似文献   

4.
弱视综合疗法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虹 《眼科》2001,10(4):222-223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综合疗法治疗效果与P-VEP异常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本组对58例(101只眼)弱视儿童在治疗前进行P-VEP检测,结果:发现P-VEP重度异常弱视治愈率与有效率均明显低于中、轻度异常者,三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认为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可作为评估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疗效的一项客观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通过VEP自律光盘建立个性化的弱视治疗方案,将治疗过程融入电脑游戏中,从而解决弱视患儿的依从性问题,为儿童的弱视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更有效可行的方法。方法 门诊选取73例3.6岁至11岁弱视患儿接受治疗,排除了眼部器质性病变,用国产DV-100PVEP分析系统检测弱视儿童的振幅与潜时,按其较好一档的振幅与潜时空间频率作为第一张自律空间频率光盘刺激训练的信号,以后根据PVEP复查,再按相应的高空间频率来刺激训练。结果 73例患儿接受治疗1-1.5年,基本治愈76眼,进步54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95.5%(包括基本治愈与进步)。结论 利用VEP自律光盘建立个性化的弱视治疗方案,结合戴镜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视觉发育与弱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眼阿托品化对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大鼠视觉发育的影响。
  方法:将20只出生14 d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均选取左眼为干预眼,右眼作为对照眼。实验组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左眼,每日3次,右眼生理盐水点眼,每日3次。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点双眼,每日3次。在点眼前及点眼后的7,14,21,28 d分别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及带状检影法测量屈光度。在点药后28d,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随机选取3只大鼠,检测c-fos mRNA的表达;后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再各随机选取3只大鼠,放入暗室2d后给予2h正常饲养环境光线刺激,再次检测c-fos mRNA的表达。
  结果:实验组点药后14d产生屈光参差,两眼相差3.9D(P<0.05),实验组大鼠左眼F-VEP的P1波在点药后21 d峰时值延长为88.9±1.889ms,与右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药后28d,实验组大鼠左侧视皮层中c-fos mRNA表达较右侧视皮层高,但无显著差异;但在放入暗室2d后再给予2h光线刺激,实验组大鼠左侧视皮层中c-fos mRNA表达为右侧视皮层的5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大鼠的单眼慢性阿托品化可形成屈光参差,使视传导发生延迟,阻碍了视皮层的正常发育。大鼠的单眼慢性阿托品化可作为制作屈光参差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烟毒性弱视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 检验对象为 36例 72眼烟毒性弱视患者 ,视力数指~ 0 .8,眼科常规检查无明显病变。检测条件 :视刺激为黑白棋盘格 ,空间频率 1°2 2′视角 ,时间频率 2 .9Hz ,对比度10 0 % .结果  72眼中 32眼P VEP无波 ,4 0眼P10 0潜伏期延迟。结论 研究说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是诊断烟毒性弱视特别是早期眼底正常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单眼弱视与双眼弱视病儿视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继红  申长礼 《眼科研究》1993,11(2):119-121
分别对单眼弱视和双眼弱视两组病儿进行了图形反转视觉诱发电位及白光、红光、蓝光闪光视诱发电位P100波的观察,结果表明单眼弱视与双眼弱视的发病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自律空间频率进行手、眼、脑联合训练法,辅以后像法、红光闪烁法、遮盖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所有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遮盖疗法+精细作业+红光闪烁疗法。实验组:上述常规方法加国产DV-100视觉诱发电位P-VEP分析系统P-VEP自律空间频率剌激训练。结果:治疗并随访24mo,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疗法基本治愈率较遮盖疗法+精细作业+红光闪烁疗法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等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弱视儿童非弱视眼的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双84例儿童正常视力眼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进行了分析,其中正常儿童20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28人,治愈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8人,单卵双生子8对,双卵双生子6对。结果表明:弱视的对侧眼及已治愈的弱视眼,尽管视力完全正常,但VEP仍表现异常,以P100波潜伏期延长明显;双生子中遗传物质相同的单卵双生子,其视力正常眼与弱视眼间的VE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在儿童弱视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95例(167眼)弱视儿童和36例正常儿童进行P-VEP检查.结果弱视眼P-VEP和N75和P100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眼延长(P=0.012).振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弱视眼与对侧健眼比较N75和P100振幅有明显下降(P=0.013,P=0.001),P100潜伏期有明显延长(P=0.001).弱视对侧健眼与正常对照眼比较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P=0.005,P=0.01).结论P-VEP可作为进一步判断弱视视觉功能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及总和VEP反应特点,评估总和VEP反应对双眼视觉功能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儿童80名、远视性弱视儿童151例,进行双眼总和VEP检查,统计学分析总和VEP反应特点.结果 弱视组儿童总和VEP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无同时视者与有同时视者之间总和VEP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总和VEP反应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状况,对其双眼视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于春红  廖瑜俊  杨洋  邓燕  彭小维  鄢涛  殷小龙 《眼科研究》2009,27(12):1133-1136
目的探讨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及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反应的特点,评估总和P-VEP反应对双眼视觉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80名正常儿童和在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眼科确诊的远视性弱视儿童151例,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查,分析总和P-VEP反应的特点。正常儿童与弱视儿童的人口基线学特征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EP检查方法和刺激条件的选择参照吴乐正等的方法,记录电极的放置按照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的要求。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双眼视觉功能检查采用Titmus立体图、同视机三级画片。P-VEP检测结果以双眼反应/单眼反应(B/M)比值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弱视组儿童总和P-VEP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t=10.75,P〈0.01);不同程度弱视组的B/M值随弱视的严重程度明显减低(F=10.93,P〈0.01);无同时视者总和P-VEP与有同时视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5,P〈0.01)。结论总和P-VEP反应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状况,对其双眼视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7对双生子(MZ4对,DZ3对)的弱视儿童进行了视力及多导视觉诱发电位分析,经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MZ之间尽管临床检查视力有差异,但VEP潜伏期(LP1)无差异(P〉0.05),4对MZ中均仅有一人为双眼弱视,似乎表明环境因素对弱视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儿童弱视治疗前后双眼视觉诱发电位与立体视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正勤  方谦逊 《眼底病》1991,7(2):72-75
  相似文献   

18.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是由光感图形刺激从视网膜节细胞到枕叶皮层产生的生理电位活动。视觉电生理不但是研究弱视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临床上早期发现弱视的一种客观先进的方法。 1960年cobb和Dawson首次发表了有关诱发电位研究的论文。1974年Arden设计了黑白方格翻转图形刺激方法来研究弱视。近年来国内将视觉诱发电位应用于弱视研究,而对于研究半视野诱发电位对弱视的诊断价值,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DV-100VEP视觉诊疗系统(上海迪康医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V-100VEP视觉诊疗系统对弱视儿童210例346眼进行不同空间频率的PVEP搜索检测,测量出最符合该弱视眼的视觉刺激频率,制定电脑弱视训练软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弱视家庭训练。结果:治疗并随访24~26mo,弱视治疗总有效率为90.5%。随着视力提高,PVEP潜时缩短,振幅值提高。低年龄组疗效好于高年龄组。结论:采用DV-100VEP视觉诊疗系统可以根据PVEP检测结果制定出个性化的弱视训练软件,训练过程中可根据PVEP的变化监测弱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多导视觉诱发电位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调节性内斜视弱视患儿多导VEP特点。方法 使用多导PRVEP检测系统,对调节性内斜视弱视患儿32例,正常对照组24例进行全视野及鼻、颞侧视野刺激。分析VEP波形及地形图结果。结果 (1)单眼全视野刺激 斜视眼1-14各导联P波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P<0.05或0.01)。双外侧电极记录的VEP波形不对称。(2)半侧视野刺激 斜视眼除鼻颞侧刺激P波潜伏期均延长外,同眼鼻侧视网膜P波潜伏期明显长于颞侧(P<0.01);非斜视眼未见同眼鼻、颞侧视网膜P波潜伏期差异。结论 在全视野检测时枕部外侧电极记录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调节性内斜视弱视患儿斜视眼半视野刺激,其VEP存在着鼻、颞侧非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