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肝主疏泄论水肿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宏革 《光明中医》2010,25(9):1548-1549
目的探讨肝主疏泄在水肿的病机、病症形成中的重要性和从肝主疏泄辨证治疗水肿。方法对肝主疏泄理论和相关典籍的回顾总结。结果证实肝主疏泄在水肿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肝主疏泄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在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肝失疏泄证候和辨证特点不相同,故辨证论治尚须视症情的殊别,细分标本缓急,审因论治,辨证求因,灵活配伍,对症制方。  相似文献   

2.
王希林 《山西中医》1995,11(1):51-52
浅谈从肝主疏泄治水肿神池县中医院(036100)王希林关键词水肿,肝主疏泄水肿一症,临床颇为多见。前贤多从肺、脾、肾三脏论治,而从肝主疏泄着手治疗则甚少。临床上确有一类水肿,其病机之关键为肝气郁滞,以疏肝理气法治疗效果满意。1肝主疏泄与水液代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临床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几年来,笔者从脏腑相关理论着手,采用疏肝通络祛瘀之法,经临床观察验证,收到良好效果。1 慢性肾炎从肝论治的依据 慢性肾炎病位在肾,主要病机是脾肾功能失调,但从脏腑整体观念出发,五脏之间密切相关,他脏功能失常,都可影响脾肾,而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  相似文献   

4.
张云 《河北中医》1989,11(5):17-17
水肿一证,先贤阐述颇详,然鲜有从肝论治者。余不揣荒陋,谈一点管窥之见,就正于医林同道。关于水肿,早在《内经》已有记载,不仅详细描述了水肿的症状,且对病因、分类及治则均有讨论。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专篇论述,并从五脏证候特点,提出了“肝水”的病名。至明朝张景岳,则对水肿的发病机理及治  相似文献   

5.
丁樱教授从肝论治小儿水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修波  闫永彬 《光明中医》2010,25(12):2180-2182
水肿的发生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致,而肝主疏泄,调理人体气机,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津液输布上下有序,若肝失疏泄,则会影响津液的运行输布而致水津停滞,发为水肿。丁樱教授重视肝在水肿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小儿水肿从肝论治,提出从肝论治九法,施治于临床,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反 《光明中医》2011,26(5):959-960
目的探讨肝主疏泄理论治疗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肝主疏泄辨证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肝主疏泄理论,对水肿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肝主疏泄辨证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肝主疏泄理论治疗水肿,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水肿从肝论治的机理来自肝主疏泄之生理功能、肝与肺、肾之关系。具体治法有升肝降肺利水法、泄肝培土利水法、养肝滋肾敛精利水法、疏肝理气利水法、清肝解毒利水法、疏肝和络利水法。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中一种可逆性的损伤修复反应,以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过度增生与沉积为主要病理表现。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活化受多种因素影响。肝巨噬细胞作为肝脏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与迁移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单核细胞的招募等都有重要意义。相关细胞疗法和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肝巨噬细胞与肝星状细胞的相关通路及靶点来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水肿从肝论治探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肿一证,医家多从肺、脾、肾而治,然而肝气郁滞影响三焦气机失调,水道不通,水液潴留而形成水肿者临床时可见到。水肿从肝论治,宣畅三焦气机、恢复三焦主气的功能,不治水而水自消。  相似文献   

10.
水肿一病,《内经》称水,《金匮》曰水气,隋巢元方后始称水肿。考中医之水肿,不独现代医学之肾源性水肿,亦包括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性水肿、神经内分泌性水肿等。无论古今,水肿病多从肺脾肾论治。《内经》即有"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及诸湿肿满,  相似文献   

11.
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胃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介绍了肝脾相关的理论及现代研究,并阐述现代医学肠—肝轴学说与肝脾相关理论间的联系,认为肠—肝轴学说是中医肝脾相关理论的丰富和补充,对脂肪肝等肝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垂宽 《山西中医》1990,6(4):21-22
肾脏病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肾脏损害所引起的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综合症候群。对其治疗,中医传统多从肺脾肾三脏着手,鲜有从肝论治。根据笔者近20多年来对几百例肾炎治疗体会,治肾脏病勿忘调肝,确能提高疗效,尤其是对于难治性肾病。水肿历来被认为是由于肺气不能宣降,脾气不能运化,肾脏开合蒸化失司引起,因而临床多采取宣肺、健脾、补肾、利水等法治疗。然而水液代谢还和肝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一是肝主疏泄,调理三焦气机,可使三焦水道通利,水液易于流行,促进肺气之宣降,脾脏之转运,肾脏之开合蒸化,推动水液的运行、布散和排泄。二是肝主疏泄,  相似文献   

13.
水肿之症,临床颇为多见。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肾三脏论治,而从肝主疏泄着手治疗则甚少。临床上确有一类水肿,其病理机制关键为肝气郁滞,肝失疏泄,临床用疏肝理气法辨证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虚劳的范畴。临床表现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特点,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退。本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成年患者的情志随之不稳,时郁时怒,势必导致肝脏功能发生病理改变。故笔者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成年人肾病从肝论治,采用泄肝培土...  相似文献   

15.
肉苁蓉对败血症大鼠肝线粒体ATP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尹刚 《四川中医》2003,21(10):15-17
目的 :研究败血症肝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变化及肉苁蓉对其影响。方法 :4 0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 12小时对照组、 12小时给药组、 16小时对照组、 16小时给药组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复制败血症模型 ,比较各组存活率和平均动脉压 (MAP)、肝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大鼠在复制败血症模型后 ,肝线粒体ATP酶活性降低 ,2 4小时存活率明显下降。给予肉苁蓉后肝线粒体ATP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5 ) ,与大鼠死亡率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败血症线粒体ATP酶活性下降 ,细胞钙超载和水肿坏死是败血症大鼠死亡的直接原因 ,肉苁蓉增强ATP酶活性是肉苁蓉治疗败血症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许小泰 《江西中医药》2005,36(10):14-15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临床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历代医家大多认为其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以宣肺、健脾、补肾为总的治疗法则,从肝论治者鲜见.然五脏之间密切相关,肝脏的失调同样可以影响他脏,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病。李佑生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肾,与脾肺二脏密切相关,但病机不可忽略肝的作用。肝失疏泄与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高度水肿的产生均密切相关。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难治的原因与肝疏泄功能失常也密切相关。从肝论治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应予重视的治疗方法。疏肝敛肝,疏泄有度,气化有常,其病自愈。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老年性痴呆病位在脑,与肾、脾、心、肝等脏均相关,且强调发病关键在肾,而对肝在老年性痴呆发病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文着重阐述肝与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肝的功能失常在老年性痴呆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贾可欣  李寒  刘闰平 《中草药》2023,54(5):1609-1619
“肠-肝”轴相关疾病是一类基于肝脏和肠道相互作用失衡而引起或加重的疾病。传统中医学基于五脏整体观对“肠-肝”轴相关疾病的认知延伸了自身的肝脾概念,调和肝脾类中药对“肠-肝”轴相关疾病亦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契合中医“肝脾同调,治肝实脾”的独特理念。通过对调和肝脾类中药调节肠道微生态及免疫微环境、保护肠道机械屏障、平衡胆汁酸稳态、调节神经递质治疗“肠-肝”轴相关疾病进行系统性回顾,为从“肠-肝”轴角度阐释调和肝脾类中药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新的思路,助力创新中药开发。  相似文献   

20.
水肿病从肝论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致洪水泛览与水肿病有着一个共同的"病理"结果,那就是"水"的泛滥.本文运用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透过自然界森林植被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致洪水泛滥发生发展的机理,引思水肿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认为水肿病的发生发展与肝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肝失疏泄,则全身气机紊乱,水液代谢紊乱,最终也可导致水肿的发生发展.因此,从肝论治也是水肿病基本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