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理想药物。我们200l~2003年5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病人分别用潘托拉唑和法莫替丁做对照,结果潘托拉唑对溃疡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法莫替丁,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颜循金 《内科》2007,2(2):224-225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7例患者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法莫替丁组42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止血效果,泮托拉唑组用药3d止血成功率75.6%,止血总成功率91.1%。法莫替丁组分别为47.6%和76.2%,泮托拉唑组显著高于法莫替丁组(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富诗坦)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洛赛克对比。方法 选择胃十二指肠出血病人85例,泮托拉唑治疗组50例,其中胃溃疡(GU)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0例。洛赛克对照组35例,其中GUl5例,DU20例。方法:分别用泮托拉唑或洛赛克40mg加入5%GS250ml,ivdrip(30~60min),q12h,共5d。观察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出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d内泮托拉唑组有40例(80%)止血,赛洛克组有30例(85.7%)止血,4~5d内止血分别为8例(16%)和4例(11.4%),止血显效率泮托拉唑组80%,洛赛克组85.7%,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6%和97.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张学兰 《山东医药》2007,47(35):98-99
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同期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68例,男38例,女130例;年龄35—60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为柏油样便和(或)呕血,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其中胃溃疡(DU)17例,十二指肠溃疡(GU)51例,呕血5例;  相似文献   

5.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目的:研究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潘托拉唑组(治疗组,简称潘组)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简称奥组),其中潘组60例,应用潘托拉唑40mg,1次/d;奥组58例;应用败类美拉唑20mg,1次/d。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程4周,胃溃疡6周。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治疗期间每周随访1次。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1.7%和94.7%,胃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1.7%反应。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1.7%和94.7%,胃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91.7%和90.0%,P值均>0.05。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相仿(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潘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其不良反应很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一、消化性溃疡的胃镜检出率 选自我院1987-1997年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人中胃镜检查10955例,共检出消化性溃疡(PU)2444例,检出率22.31%,胃溃疡(GU)335例(占消化性溃疡13.7%),十二指肠溃疡(DU)2109例(占86.29%),DU:GU比为6.3:1。  相似文献   

7.
泮托拉唑钠粉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钠 (诺森 )粉针剂对消化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奥美拉唑 (洛赛克 )粉针剂作对照。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 90例 ,泮托拉唑治疗组 60例 ,其中胃溃疡 (GU) 2 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33例 ,糜烂性胃炎 3例。奥美拉唑对照组 30例 ,其中GU 9例 ,DU 1 6例 ,糜烂性胃炎 5例。治疗方法 :分别用泮托拉唑或奥美拉唑 80mg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0ml内 ,静脉滴注 (30~ 60min) ,1次 /d ,共 5d。观察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的改变。结果 两组出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治疗后 3d内泮托拉唑组有 51例止血 (85 % ) ,奥美拉唑组有 2 4例止血 (80 % ) ;4~ 5d内止血分别为 7例 (1 1 .7% )和 5例 (1 6 .7% )。止血显效率 ,泮托拉唑组为 85 % ,奥美拉唑组为 80 % ,治疗总有效率两组均为 96 .7%。两组各有 1例出现恶心症状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 .7%和 3 .4%。结论 泮托拉唑钠粉针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经过胃镜和病理学检查证实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潘托拉唑组(治疗组)和奥美拉唑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应用潘托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治疗;对照组57例,应用奥美 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治疗。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以及HP根除情况。结果:两组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3%和95.4%,HP根除率分别为92.3%和90.9%;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7.1%和94.3%,HP根除率分别为91.2%和94.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相似(P>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潘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有很高的治愈率,以它为主的三联疗法可达到很高的HP根除率,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不良反应极少,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Pu)约95%以上是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DU比GU多见,两者之比为3~4:1。本文将对各种类型Pu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7年来收治并经胃镜检查确诊的8~12岁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病125例,分别统计发病年龄、发病数及分析临床特点。结果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男性多见,男:女=5.6:1,随年龄增加发病数增高,14~18岁年龄组105例(占84%),8~13岁年龄组20例(占1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占91.2%(114例),胃溃疡(GU)占6.4%(8例),其他部位溃疡占2.4%(3例)。就诊时有上腹、脐周及部位不固定的疼痛97例,无腹痛28例。并发出血者共117例(93.6%),幽门梗阻9例(占DU7.9%),病人均以抑酸剂治疗后出血停止,症状缓解出院。结论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表现不典型,腹痛多无节律性及周期性,而较易并发出血及幽门梗阻,诊断仍以胃镜检查为主,抑酸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统计分析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某些流行性病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15年间胃镜检查的19528例,逐年按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消化性溃疡(PU)2577例,检出率为13.20%,其中胃溃疡(GU)457例(17.73%);十二指肠溃疡(DU)2044例(79.32%);复合性溃疡(CU)76例(2.95%)。男:女为2.72:1。DU发病率明显高于GU和CU,PU发病高峰为20~50岁,但各类溃疡的年龄分布差异显著,DU发病年龄较GU和CU约低10岁左右。并对PU的发病季节分布、病变部位、并发症及动态检出率作了分析。结论 PU的发病并未因现代众多抗溃疡新药的应用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
老年消化性溃疡(PUA)系指年龄在60岁(或65岁)以上老年人的消化性溃疡(PU),现总结我院1990/1997PUA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990/1997我院PU门诊及住院患者413例,其中PUA72例(17.4%),男59例,女13例,男女之比4.5:1,年龄60岁~78岁,平均67.9岁.全部病例均经内镜证实根据溃疡部位分为胃溃疡(*U川7例,十二指肠球溃疡(DU)55例,随机取同期60岁以下PU30例(每年4~5例),其中GU和DU各15例,年龄2五岁~58岁,平均叩.五岁,男女之比3.9:互2结果ZI]仅床特点老年GU和DU人数构成比表IPUA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一、消化性溃疡的胃镜检出率选自我院1987~1997年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人中胃镜检查10955例,共检出消化性溃疡(PU)2444例,检出率22.31%,胃溃疡(GU)335例(占消化性溃疡13.7%),十二指肠溃疡(DU)2109例(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维敏胶囊(胶态果胶铋)四联药物疗法治疗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PU)2wk,停药4wk后经内镜、14C-UBT等方法观察溃疡的愈合及Hp根除的疗效方法经内镜确诊为PU,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169例;胃溃疡(GU)89例.受检前2wk内未服抗生素、铋剂及质子泵阻断剂,排除孕妇和溃疡出血者,并镜下活检病理排除恶性溃疡Hp检测:先行快速尿素酶检测(RUT),阳性者再行14C-UBT检测,其中DU的Hp阳性率为95.5%;GU的Hp阳性率为81.0%.四联治疗方法:对Hp阳性PU,给予维敏胶囊100mg,4次/d;兰索拉唑30mg,2次/d;阿莫西林0.5g,4次/d;甲硝唑0.4g,2次/d,疗程为2wk.停药后4wk,同时复查内镜及14G-UBT.结果DU愈合率91.2%,Hp根除率93.0%;GU愈合率86.0%,Hp根除率92.0%.DU和GU愈合率及Hp根除率差异不明显(P>0.05);四联疗法后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Hp与PU关系密切.采用四联治疗Hp相关的PU,有良好效果.14GUBT检测Hp感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创伤性,是治疗后复查Hp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及性别比例情况。方法 对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10580例胃镜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胃炎7556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7286例,男3710例,女3576例,男女之比1.04:1;慢性萎缩性胃炎(CAG)370例,男317例,女53例,男女之比5.98:1;消化性溃疡(PU)2736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2349例,男1824例,女525例,男女之比3.47:1,胃溃疡(GU)295例,男236例,女59例,男女之比4:1,复合性溃疡(CU)92例,男71例,女21例,男女之比3.38:1,DU与GU之比7.96:1;发病年龄≤20岁:DU占3,58%,GU占2.03%.CSG占4.17%:21-30岁:DU占36,02%,GU占12.2%,CSG占50,4l%;31-40岁:DU占34.7%,GU占21.02%,CSG占34.89%;41-50岁:DU占21.2%,GU占24.75%,CSG占8.25%;51-60岁:DU占3,24%,GU占30_5l%,CSG占l,54%;≥60岁:DU占1.28%,GU占9.49%.CSG占0.74%:DU好发部位球前壁(55.05%),大弯(22.01%),小弯(12.98%),后壁(8%)。球后(1.96%);GU胃角(40.68%),幽门管(28.81%),胃窦(13.56%),胃体(10.85%),胃底贲门(6.1%);PU1、2、3、11、12月份检出率分别为31.36%、33.04%、30.96%、31.04%、32,56%。结论 ①上消化道疾病中以慢性胃炎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溃疡病;DU及CSG好发青壮年.比GU发病平均年龄早十年以上。②DU发病明显高于GU.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工作压力及烟酒是其高发原因;DU好发部位的顺序为球前壁、大弯、小弯、后壁、球后,GU为胃角、幽门管、胃窦、胃体、胃底贲门。③PU好发于冬春气温易变之季。  相似文献   

16.
2 473例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 为研究不同民族、地区消化性溃疡(PU)的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内2473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 PU的检出率为12.53%,男女之比为3.67:1,其中汉族检出率为13.42%,回族检出率为10.66%,十二指肠溃疡(DU)占44.4%,胃溃疡(GU)占50.63%,两者之比为0.88:1。结论 PU检出率汉族高于回族,GU多于DU,PU好发于气温易变的春秋季节, 好发部位 DU以球部前壁与大弯为多;GU以胃角与胃窦为多;PU的高峰年龄为21-50岁;PU的并发症以出血为最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本组129例经内镜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泮托拉唑治疗组97例,奥美拉唑治疗组32例.分别以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80mg/d静脉滴注,连用5d.结果泮托拉唑组93例(95.88%)病人于3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4例(4.12%)病人于4~5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奥美拉唑组31例(96.87%)病人于3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1例(3.13%)病人于4~5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元 《胃肠病学》2004,9(1):36-37
约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PU)是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DU比GU多见,两者之比为3~4:1。胃空肠吻合口溃疡和Meckel憩室溃疡的病理和临床表现较特殊,本文将不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情况,提高对肝源性溃疡的临床诊断意识,鉴别肝硬化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还是肝源性溃疡。方法215例肝硬化病人均行肝脾B超、化验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和胃镜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15例肝硬化病人伴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4例(20.5%),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31例(70.5%)。胃镜检查时发现7例肝源性溃疡(HU)有活动性出血,占15.9%。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15例,占34.1%。结论肝源性溃疡发病率高,其中以DU为多,胃窦溃疡次之。溃疡的发生与肝功能减退及门脉高压明显相关。溃疡发生后易并发出血,临床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难鉴别,早期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方法经内镜证实的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70例,分两组,A组36例,其中GU12例,DU24例;B组34例,其中GU9例,DU25例,两组年龄、性别与病程相仿,平均年龄为38.8岁,男女之比为3.1:1,平均病程为5.3a.治疗:A组云南白药0.5g,3次/d,po,雷尼替丁150mg,2次/d,po,甲硝唑0.4g,3次/d,po;B组减去云南白药,余同A组.疗程4wb~6wk,前后分别查内镜、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并记录临床症状及改善情况.结果溃疡愈合:DUA组愈合率87.5%,总有效率95.83%,B组愈合率72%,总有效率84%(P>0.05).GUA组愈合率83.33%,总有效率91.7%;B组愈合率66.67%,总有效率77.78%(P<0.01).疼痛缓解:用药1wk,A组缓解率83.33%,B组缓解率67.65%(P<0.01).实验室查两组血、尿常规,肝功能均正常范围内.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等,均较轻,不影响治疗.结论云南白药加雷尼替了伍用对治疗PU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服用安全、简便、价廉,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