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干预措施。方法对64例次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新生儿中14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总结,对产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6份痰培养标本中共检出5种细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噬麦芽假单胞菌,另外5份痰培养阴性。结论应重视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避免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并从护理的角度探讨防治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方法对2003年7月-2005年11月进行机械通气≥48h的37例新生儿在气管插管下取痰培养 药敏试验。结果37例患儿取标本37份,其中18份菌培养阳性,阳性率48.6%,共检出病原菌22株,其中有4份标本检出2种细菌。其中阴沟肠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草绿色链球菌为本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结论G-菌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强,发病机制复杂,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并从护理的角度探讨防治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方法对2003年7月-2005年11月进行机械通气≥48h的37例新生儿在气管插管下取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37例患儿取标本37份,其中18份菌培养阳性,阳性率48.6%,共检出病原菌22株,其中有4份标本检出2种细菌。其中阴沟肠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草绿色链球菌为本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结论G^-菌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强,发病机制复杂,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翠  唐梦琳 《华西医学》2011,(5):760-761
目的 总结小儿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0年1月-2010年7月,对收治的80例体外循环术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以及对患儿术后情况、痰培养及血培养结果进行收集和总结,对已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结果 75例患儿顺利转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48 h以上且最终治愈出院的46例患儿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内痰培养阳性和阴性病原菌检测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口腔感染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痰培养病原菌阳性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口腔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痰培养病原菌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能有效清除新生儿口腔定植菌,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感染率同时也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对68例进行机械通气≥48 h的新生儿在气管插管下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68例患儿取痰标本68份,其中33份菌培养阳性,阳性率48.53%,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本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认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VAP)病机制复杂,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VAP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双氧水和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法将209例使用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5例。两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基础上,实验组使用1.5%的双氧水联合2.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均为每8 h 1次,比较两组气管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检测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机械通气48 h后,实验组痰培养病原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在机械通气48 h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双氧水和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清除新生儿口腔定植菌,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而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与开放式吸痰(OSS)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经口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CSS组(实验组)和OSS组(对照组)各5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菌群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VA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内培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偶有真菌;OSS组的菌株种类杂、数量多。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统计两组资料,分析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结果:20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有7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比为35.00%(70/2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占比均高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进入重症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60例新生儿做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类情况。结果 60例进入重症监护室实施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新生儿,2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38.33%。致病菌主要为: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菌18例,占致病菌检出总数的78.26%;革兰阳性菌4例,占17.39%;其他致病菌1例,占4.35%。23例NVAP患儿治愈出院2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8.70%。通过分析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分类,制定防控治疗措施,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痰液病原菌分布情况,探讨相应护理措施。对13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9例患儿痰液培养出151株病原菌,排在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护理对策为重视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消毒,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加强患儿呼吸道管理,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改进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50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新生儿口腔方法,50例)。分析2组患儿的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00%、2.00%,对照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00%、14.00%,实验组患儿口腔炎发生率、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菌群组成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2011年机械通气的VAP患儿共55例,对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采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并针对VAP患儿的临床表现,给予综合护理。结果共检出各类病原菌108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90株、革兰阳性球菌13株、真菌5株;前3位感染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32.4%)、大肠埃希菌(19.5%)、阴沟肠杆菌(12%)。入院后55例患儿经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后,治愈48例,放弃治疗4例,转院2例,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VAP患儿感染菌群复杂,对已经发生的VAP患儿采取综合治疗及加强护理,可提高危重患儿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姜海英 《天津护理》2004,12(5):271-272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探讨防治策略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40例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行机械通气患儿第5天做痰培养,细菌学检查均获阳性结果,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80%),其中绿脓杆菌最常见。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原菌侵袭机会和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减弱两个方面。故切断感染途径,加强基础护理和患儿的营养支持治疗,对减少其的发病率,降低机械通气患儿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锦  季海娟 《临床医学》2015,35(2):101-102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工作中提高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并对患儿痰液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90例患儿取标本124份送检,检出菌117株,阳性率为94.4%,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70.1%);革兰阳性菌23株(19.7%);真菌12株(10.3%)。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并且对临床常用药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等耐药。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耐药性多、发病复杂,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对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先采取声门下吸痰,然后再更换吸痰管,行气管插管内吸痰,对照组34例仍采取以往先行气管插管内吸痰,然后再行口腔内吸痰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5d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5d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行机械通气吸痰过程中,先采取声门下吸痰,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护理期间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基础护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减少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流程.方法:介绍30例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气管插管的准备及配合;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病情观察,气道护理,基础护理;撤机护理以及家长的心理支持.结果:30例患儿除家长放弃治疗4例外,26例顺利撤机并治愈出院.本组病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为13.33%.结论:规范的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流程能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成活率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受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6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方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实施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口腔感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法与开放式吸痰(OSS)法对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患儿52例,采用便利取样随机分为CSS组22例和OSS组30例,记录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VAP发生例数和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菌群情况。结果两组患儿VAP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呼吸道内培养出的菌株全部为泛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OSS组的菌株种类杂、数量多。结论对新生儿来说,采用不同的吸痰方法不是VAP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没有增加泛耐药菌的定植。但无论采用哪种吸痰方式,规范的操作和导管护理都是重要的措施,是防止新生儿VAP发生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