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38例,男性25例,女性13例。临床表现有肉眼血尿者33例(86.8%),血尿伴腰痛13例(34.2%),仅表现为腰痛3例(7.9%)。B超检查发现输尿管内实质占位病变10例(26.3%)。静脉尿路造影(IVU)38例,仅5例(13.2%)发现典型的输尿管腔内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其中5例(13.2%)发现有肿块自输尿管口突入膀胱内,18例逆行输尿管插管加逆行尿路造影,诊断17例(94.4%)。CT扫描29例,11例(37.9%)发现输尿管内肿块影。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27例,诊断输尿管癌9例(33.3%)。输尿管镜诊断输尿管癌3例。28例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16例(57.1%)查见肿瘤细胞。结论 要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正确率,需要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合理、综合地应用各种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输尿管癌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对诊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肉眼血尿、腰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CT、IVP、B超检查的阳性率分别是86.7%、50%、12.5%、12.5%。40例患者中行患肾 全段输尿管?膀肮部分切除术31例,输尿管下段切除术 膀胱吻合术3例,输尿管肿瘤切除 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单纯输尿管肿瘤切除术2例。残余段输尿管 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结论 B超发现肾积水可作为初步筛选检查,逆行输尿管插管造影、CT是术前诊断输尿管癌的重要手段。患肾 全段输尿管 膀胱部分切除术仍是治疗输尿管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25例均有血尿和腰痛表现,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癌。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方法检查确诊23例。结论:血尿和腰痛是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典型表现。术前联合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镜检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MRU等方法诊断,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符合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套状切除仍是原发性输尿管癌治疗金标准。预后取决于输尿管癌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4.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癌6例.均为移行上皮癌,以壮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患侧腰痛,术前明确诊断率83.3%(5/6),诊断方法及步骤为:对于50岁左右的病人出现血尿和腰痛应想到输尿管癌的可能,继之从最简单最无痛苦的辅助检查开始.依次为①尿瘤细胞;②B超;③IVP;④膀胱镜及逆行插管造影等为主的方击,CT检查、肾穿刺造影等为辅助的方法。CT检查,肾穿刺过影检查及同位素检查对于诊断意义不大。本组肿瘤均位于输尿管下段,治疗以患肾输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的根治性手术为主,提出了姑息性切除的适应征,并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切除加膀胱内局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检查为术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报告原发性输尿管癌6例.均为移行上皮癌,以壮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患侧腰痛,术前明确诊断率83.3%(5/6),诊断方法及步骤为:对于50岁左右的病人出现血尿和腰痛应想到输尿管癌的可能,继之从最简单最无痛苦的辅助检查开始.依次为①尿瘤细胞;②B超;③IVP;④膀胱镜及逆行插管造影等为主的方击,CT检查、肾穿刺造影等为辅助的方法。CT检查,肾穿刺过影检查及同位素检查对于诊断意义不大。本组肿瘤均位于输尿管下段,治疗以患肾输尿管及膀胱部分切除的根治性手术为主,提出了姑息性切除的适应征,并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切除加膀胱内局部化疗及定期膀胱镜检查为术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马健  谭孝其 《西部医学》2005,17(5):463-464
目的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体会。方法对36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76.3%),其次为腰痛(28.9%)。36例均做B超、IVU检查,26例行逆行造影,有11例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CT、MRU等确诊24例(92.3%)。结论选择早期诊断的方法并及时、正确治疗,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方法,术后要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和抗癌药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2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的临床诊断经过.结果 仅表现为肉眼血尿8例、仅表现腰痛4例、血尿伴腰疼6例、无明显症状患者3例;B超检查阳性率29%、尿细胞学检查阳性率33%、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阳性率52%、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阳性率67%、CT检查阳性率71%、输尿管镜检100%.结论 结合血尿、腰痛等主要的临床表现,合理、综合的运用超声、影像、细胞学、内镜等检查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76.3%),也有表现为腰痛(28.9%)和不明原因肾积水(15.8%),B超,CT检查正确率分别为31.6%和58.1%,静脉尿路造影(IVU)和逆行尿路造影可显示梗阻的部位和充盈缺损情况。38例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行移细胞癌,26例随访7-96个月,5例存活超过5年。结论 要认真检查和处理老年人不明原因肾积水,输尿管息肉和狭窄,B超,CT,IVU和逆行悄路造影是联合检查对绝大部分病例在术前可作出诊断和提示,必要时手术探查加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方法,术后要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和抗癌药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9.
姜庆  张唯力  胡自力  徐光勇  刘川 《重庆医学》2008,37(13):1403-1404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23例术后均证实为输尿管癌。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术(IVU)、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U)等方法确诊21例。结论血尿和腰痛是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典型症状。术前联合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MRU等方法诊断,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符合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套状切除仍是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金标准。预后取决于输尿管癌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过程,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IVU检查、逆行尿路造影、膀胱镜检、CT检查、MRU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查。结果:14例术后病理回报均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尿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14.3%.B超、CT及MRU检查阳性率分别为42.8%、60%和33.3%.而输尿管镜检查阳性率为100%。结论:及时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是提高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5例患者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输尿管镜等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输尿管癌。18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其中15例行根治性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治疗,3例行保守性手术。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正确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均做了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和CT检查,其中10例另行逆行肾盂造影(RP),13例行MR检查。结果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表现为7例患侧肾不显影,14例显示肾积水和输尿管梗阻。B超显示21例肾积水,18例输尿管占位病变。逆行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增粗、充盈缺损及梗阻。CT表现为局限性输尿管软组织肿块或输尿管管壁增厚或充盈缺损。MR检查均发现肿瘤。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对输尿管癌的定位、定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与螺旋CT泌尿系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S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方法 24例输尿管病变中,结石9例,肿瘤5例,狭窄9例,畸形1例,均行MRU与SCTU检查。结果 (1)9例结石MR重T2成像上示梗阻端以上肾盂、输尿管扩张,结石呈低或无信号,上方有环状高信号;SCTU图像上,8例阴性结石和1例阳性结石可见其位置、形态、大小及扩张的肾盂、输尿管。(5)5例输尿肿瘤MRU示局部软组织信号强度不等,SCTU示局部管腔内对比剂变细或突然中断、管壁不光整。9例狭窄包括4例炎症性狭窄和5例医源性狭窄,MRU示梗阻端呈悬针样改变,SCTU示狭窄部位管腔逐渐变细、管腔无明显增厚。(3)1例畸形示右侧输尿管下端与对侧输尿管并行,末端有巨大囊肿形成。结论 (1)与普通CT与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相比,螺旋CT与SCTU技术可进行容积扫描,不易遗漏病变,尤其是较小结石,可任意方向旋转观察,最大限度清晰地显示病变。(2)MRU不需造影剂,没有碘造影剂过敏及暴露于放射线的危险,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者以及儿童、孕妇、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泌尿造影对泌尿道扩张及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u Y  Hong W  Lu L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670-673
目的估价磁共振(MR)泌尿造影对泌尿道扩张及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MR泌尿造影201例,其中92例泌尿道扩张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92例泌尿道扩张者中,梗阻性泌尿道扩张86例,非梗阻性泌尿道扩张6例。梗阻病变包括输尿管癌14例,输尿管结石19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3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或伴有先天异常23例,盆腔病变致梗阻7例,膀胱癌侵犯输尿管10例。非梗阻病变6例中5例为神经性膀胱。92例MR泌尿造影均清楚显示泌尿道高质量的影像,确定有无梗阻及梗阻水平,并显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结论MR泌尿造影是一种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对无功能肾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3年间收治的28例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男∶女为18∶10,平均年龄61岁。左侧20例,右侧5例,双侧2例,单侧多中心1例。肉眼血尿占64.3%,镜下血尿占35.7%。超声提示肾盂积水23例、输尿管低回声占位15例。IVU提示肾盂积水16例、输尿管充盈缺损6例。成功逆行肾盂造影检查26例,输尿管充盈缺损23例。螺旋CT扫描阳性率为78.6%(22/28)。IVU显示不清8例患者MRU检查均显示患侧肾积水并见充盈缺损。结果28例均行手术治疗,11例行肿瘤局部输尿管切除术,8例行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5例行输尿管下段切除膀胱移植术,4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26例,腺癌1例,鳞癌1例。前7年的13例中,失访2例,存活2,3,5,6,8年者分别为1,3,4,1,2例,〉5年生存率为63.6%。后6年的15例中,失访1例,术后存活1,3,5,7,10年者分别为2,3,5,3,1例,〉5年生存率为64.2%。结论超声是发现肾积水的敏感方法,尤其在体检中能早期发现,肾积水成为早期诊断输尿管肿瘤的重要线索。IVU、螺旋CT是追查肾积水的基本检查,逆行肾盂造影是诊断输尿管癌不可缺少的有创深入检查,MRU可弥补IVU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的缺陷。本组患者由于发现较早,肿瘤分期分级低,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输尿管狭窄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及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狭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IVP检查58例,RPP检查15例,US检查51例,CT检查12例,MRU检查6例。结果:58例均显示狭窄部位,其中IVP显示48例(48/58),RPP显示15例(15/15),US显示16例(16/51)CT显示12例(12/12),MRU显示6例(6/6)。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36例,其它部位22例。单侧狭窄54例,双侧狭窄4例。先天性狭窄24例,炎性狭窄17例,血管或纤维索带压迫13例,其它原因4例。IVP、RPP、US、CT、MRU检查对输尿管狭窄的定位与手术的符合率均为100%,对狭窄的原因诊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71%、73%、63%、83%、67%。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输尿管狭窄有效的检查方法,常规以静脉尿路造影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位肾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35例异位肾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CT、MRU和放射性核素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异位肾合并同侧输尿管异位开口26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3例),异位肾合并中度或重度积水9例(异位肾结石3例),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发育不良(24/35)。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异位肾切除术25例,异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7例,异位肾肾盂切开取石术3例。结果术后随访7~29月,3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根据异位肾合并的畸形及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泌尿系上尿路肿瘤临床诊断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①目的:总结泌尿系上尿路肿瘤的诊断情况。②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上尿路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③结果:62%的病人由静脉肾盂造影首先确诊肾盂肿瘤,19%病人由B超首先确诊占位,13%病人由CT首先确诊占位,2例病人由腔内B超诊断占位,2例病人由输尿管镜诊断占位,3例病人由磁共振水成像(MRU)检查发现占位。④结论:静脉肾盂造影仍为上尿路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其与逆行肾盂造影相结合,可基本完成对上尿路肿瘤的诊断。CT检查对肾盂占位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有良好的优越性。MRU、腔内B超和输尿管镜检查对疑难病例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