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1],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的健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根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其中,NSTE-ACS又包括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2].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及心源性猝死[1] 。若血栓为非闭塞性 ,或虽为闭塞性 ,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 ,多造成NSTEMI或UA ,统称为无ST段抬高的ACS ;若形成闭塞性血栓 ,则造成S  相似文献   

3.
赵斌 《河北医药》2012,34(3):408-40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前者指的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两型ACS在病理生理上的差异可能在于:非ST段抬高型病生理基础为血栓不完全堵塞动脉或微栓塞,而ST段抬高型则为血栓完全阻塞动脉血管.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传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166-166,169
目的:分析12导联体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出现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的关系,探讨其对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首次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伴aVR导联ST段抬高的35例患者与aVR导联非ST段抬高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T段抬高组发生心脏事件16例,占45.71%,ST段无抬高组发生心脏事件5例,占12.50%,两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当高度重视aVR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以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为表现的非ST段抬高AC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各组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7年8月住院的479例ACS患者为观察对象,测量每例患者入院后第一份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QT间期、QTd和QTcd显著大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P<0.01);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的QT间期和QTcd显著大于UA组(P<0.05)。结论:QT间期、QTcd可作为ACS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判断的价值。方法筛选2003年7月至2008年9月中牟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症状发作后24h内心电图改变。结果Ⅰ导联ST段抬高,ST段抬高Ⅲ导联>Ⅱ导联,导联V4R ST段抬高≥0.5mm,V1和V2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aVR导联ST段压低5项标准可用于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IRA,而aVR导联ST段压低为一项新的标准。结论aVR导联ST段压低为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IRA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8.
廖永芳  吴伦宽  彭雁 《贵州医药》2009,33(4):315-31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大类包含不同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将ACS区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类.非sT段抬高的AMI(NSTEMI)一般认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但我们观察发现NSTEMI患者有部分病情凶险,预后差,其心电图表现有一定特征.我们对其分类,以提高对该类患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左主干闭塞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发病12h内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左主干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近端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护理方法包括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肌氧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结果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aVR与aVL导联ST段抬高、aVR导联ST段抬高较V1导联明显等在左主干组均较其他各组更常见(P〈0.05)。aVR导联ST段抬高的发生率在左主干组高于其余各组,与前降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预测左主干闭塞敏感性64%,aVR与aVL导联ST段同时抬高特异性98%。结论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及aVR、aVL导联ST段同时抬高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左主干急性闭塞。有效的护理可以辅助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心肌梗死溶栓(TIMI)评分在评价急诊胸痛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评估它们对急诊胸痛患者急诊入院、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30 d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53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RACE、TIMI危险评分的变量计算患者基线水平评分,并对患者30 d预后进行随访.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确定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入院、急诊PCI、30 d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计算GRACE评分、TIMI评分预测患者急诊入院,30 d死亡及急诊PCI等心血管事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GRACE评分、TIMI评分不同分值区间住院率,30 d病死率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入选的536例急诊胸痛患者平均年龄为(56±13)岁,急诊入院319例(59.5%);30 d死亡45例(8.4%).相比TIMI评分,GRACE评分可以独立预测急诊入院[比值比(OR)=1.02,95%置信区间(CI):1.01~1.03,P=0.01]、30 d死亡(OR=1.05,95% CI:1.04 ~ 1.07,P<0.01)和急诊PCI(OR=1.02,95% CI:1.01~1.03,P<0.01)的风险;GRACE评分的急诊入院(ROC曲线下面积:0.873,95%CI:0.843~0.903)、30 d死亡(ROC曲线下面积:0.654,95% CI;0.573 ~0.736)、急诊PCI(ROC曲线下面积:0.746,95% CI:0.705 ~0.787)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ROC预测曲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RACE评分预测的敏感性较TIMI评分高.GRACE评分低、中、高危组间的急诊入院率、30 d病亡率、急诊PCI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危组不良预后风险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与TIMI评分相比,GRACE评分可更有效地判断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入院、30 d死亡、急诊PCI等不良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M-CSF和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史、症状、心肌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研究对象143例,进行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25例。选取健康体检者(N)22例为正常对照组。入院24 h内或接受体检当时采集血标本分装两个试管,分别离心、冻存待一次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外周血sICAM-1和M-CSF水平。比较三组对象外周血sICAM-1和M-CSF水平的差异;分析sICAM-1与M-CSF的相关性;对UA患者进行TIMI危险评分,按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中、低三组,比较各组间的sICAM-1和M-CSF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3组实验对象外周血sICAM-1和M-CSF水平的组间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01),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②M-CSF与sICAM-1呈明显正相关;③不同TIMI危险积分组的组间比较,sICAM-1和M-CSF水平随TIMI危险积分的增高而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CAM-1和M-CSF共同参与冠脉斑块的形成,并相互促进对方的表达,二者均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吴晓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6):2428-2429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急性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脑血管意外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入院后测定血尿酸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和非高血尿酸组,住院期间死于本病者为死亡组,好转出院者为存活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预后.结果:高血尿酸组患者死亡率(42.44%),显著高于非高血尿酸组(13,95%)(P<0.01),死亡组血尿酸均(500±91)u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411±43)umol/L,(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可作为判断脑血管意外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昌  林琍  宗文霞 《中国药业》2009,18(7):41-4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0.4μg/(kg·min)30min,维持量0.1μg/(kg·min)48h],比较两组48h和30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48h及30d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h:2.04%对16.33%;30d:6.12%对30.61%。P〈0.01);出血并发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血糖异常升高的发生情况及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120例,根据病情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STEMI组)2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47例。3组分别测发病时晨起空腹血糖,观察其血糖平均值及异常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STEMI组空腹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和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在3组中均最高,UA组均最低,而NSTEMI组居中。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异常的发生率及程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细胞计数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按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ineKinase—MB,CK—MB)峰值水平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Elevatio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组,以同期住院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1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数及血小板计数。结果NSTEACS患者组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上无明显差异。NSTEMI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UA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预测NSTEAC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DTS)对胸痛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9例运动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Duke评分分为DTS低危组(Duke≥5分,n=35)、中高危组(DTS<+5,n=134),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临床特点,随访两年比较2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概率,分析DTS预测MACE的价值。结果在中高危组中限制性心绞痛发作例数、ST段偏移≥1 mm例数、运动时ST段改变涉及导联数目、ST段偏移值均明显高于DTS低危组(P<0.05);而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最大心率明显低于DTS低危组(P<0.05)。DTS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冠脉造影结果显示低危组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低于中高危组(P<0.0001);胸痛患者有随访资料的169例,失访9例,160例完成随访,失访率为5.33%。MACE主要发生在随访1个月,在DTS中高危组中发生MACE明显高于DTS低危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TS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34,1.2781.609;Waldχ2=37.7076,P<0.0001)。结论运动试验DTS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高度相关;DTS中高危组发生MACE明显高于低值组,应用该评分可以有效地对临床中胸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的评估,对于DTS中高危组的患者应迅速进行评估并考虑早期行再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侃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49-5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本院心绞痛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诊断标准的UA。把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奥扎格雷160mg/d,1次/d,共14d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6000U/d,每次12h,共7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30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3.21%;对照组30例中,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71.20%。两组心电图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有效改善26例,总有效率为87.21%;对照组心电图有效改善20例,总有效率为66.7%。结论: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奥扎格雷钠的出血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9.
唐亮  屈晨  张曼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2):1144-1146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方法将145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受试组,73例)和B组(对照组,72例)。A组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术中给予推注普通肝素70 U/kg,B组术中推注普通肝素100 U/kg。比较两组射血分数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胸痛(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危险因素、心功能分级、血管病变指数等临床特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住院及随访期间再发胸痛:A组2例,B组8例。两组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射血分数分别为47.0%±6.4%、56.2%±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介入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5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分析其心电图aVR的改变情况及冠状造影结果。结果心电图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05 mV 26例,无明显变化30例,其中ST段抬高组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率分别为23.1%、57.7%,较ST段无改变组3.39%、30.0%有显著差异(P〈0.05),而前降支中远段病变率则远远低于ST段无改变组(3.8%、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