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经颅多谱勒(TCD)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丁咯地尔治疗,治疗组用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水平及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血流改善情况无差异;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葛根素合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优于单用丁咯地尔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8例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48例应用血塞通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起效时间早。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丛  罗雁 《天津药学》2000,12(1):58-58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全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盐酸丁咯地尔组38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为对照组34例。结果 治疗组痊愈23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痊愈1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58.8%,P〈0.01。总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是治疗椎基义 血不足的药  相似文献   

4.
我科对4年来住院的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用盐酸丁咯地尔(商品名:世多泰,海南惠普森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经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0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和舒血宁注射液20mL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30mL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1次/d,葛根素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嗪10mg口服,每天2次;地芬尼多25mg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咯地尔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组均用药5d.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咯地尔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ischemia,VBI)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常以眩晕、恶心、呕吐起病,因起病急,故常作为急症就诊.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丁咯地尔治疗55例,其余应用复方丹参治疗作为对照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疗程14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4%,对照组有效率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一平 《天津药学》2007,19(5):49-50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 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丁咯地尔200 mg加入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83.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起效快,安全性好,适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丙嗪联合葛根素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急诊眩晕患者98例,按照急诊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给予盐酸异丙嗪片,研究组给予异丙嗪联合葛根素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实际用药时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症状消失时间、实际用药时间短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异丙嗪联合葛根素治疗急诊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实际用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3例颅脑损伤病人使用盐酸丁咯地尔药物治疗,以106例未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74.85%,对照组为55.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颅脑损伤,对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残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与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2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和对照组109例;治疗组用倍他司汀与丁咯地尔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倍他司汀与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7.1%,两组在疗效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治疗组比对照组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治疗组予盐酸丁咯地尔150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联合疏血通8 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0天.对照组予丹参3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联合脉络宁3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0天.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做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VA、B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1).结论疏血通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设立盐配丁咯地尔治疗组及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采用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的68.9%。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16.
丁咯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症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针剂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症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方法 ,同步开放给药 ,应用丁咯地尔针剂治疗 83例( 130侧肢体 )下肢动脉缺血症病人。剂量2 0 0mg·d- 1,连续静滴 3wk。结果 :治疗末期 ,患肢间隙性跛行、静息痛、皮肤麻痹症状及溃疡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 ,有效率分别为 61% ,91% ,80 %和55% ,总有效率为 80 %。用药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症 ,疗效显著 ,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及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7、14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胥勋梅  夏芳  陶明德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24-2226
目的:评价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3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在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及良好控制血压、血脂的基础上,应用生理盐水250 ml 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1 g,静脉滴注/天;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马西平0.1 g,每日3次。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疗程14~21天。采用VRS5疼痛缓解标准评价卡马西平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加用卡马西平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缓解率达84.6%,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马西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缓解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为早(P<0.05),而且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对椎基底动脉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患随机分为丁咯地尔组(46例)和盐酸培他啶组(46例),逐日观察疗效。结果:丁咯地尔组临床效果显,用药治疗72h后总有效率96.6%。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