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开胸术后膈疝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实验组 6 82例 (其中食管癌 373例 ,贲门癌 30 9例 )行开胸根治切除 ,手术中均行改良膈肌食管裂孔重建 ;对同期对照组 6 71例 (其中食管癌 36 8例 ,贲门癌 30 3例 )行开胸根治手术使用常规食管裂孔重建。结果 :术后随访实验组术后未发生膈疝 ,吻合口瘘 6例 ,乳糜胸 2例 ;对照组发生膈疝 4例 ,死亡 1例 ,吻合口瘘 5例 ,乳糜胸 3例。结论 :改良重建膈肌食管裂孔手术法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术后膈疝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我院自2001年以来,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18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本组共18例。年龄26~64岁,平均48.2岁。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如妊娠8~13周大小,均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1.2手术方法手术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的卵泡期,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前置尿管,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截石头低足高位,常规消毒,采用标准三孔操作方法,进入腹腔后镜下检查,了解子宫及肌瘤的大小、位置和粘连情况。经宫颈穿刺子宫调位杆时,选准子宫底,顶起子宫后,用超声刀分离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辅助电视胸腔镜(H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21例食管癌患者手术通过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应用胸腔镜技术,结合单手经膈肌切口径路进入右胸腔辅助操作,游离胸段食管,清扫纵隔淋巴结,均在右胸内完成胃食管胸内吻合术,其中胸顶吻合7例,奇静脉弓下吻合14例。结果手术和术后康复均顺利,无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胸部手术时间平均(38±6)min,胸部失血(85±10)ml,术后第1d引流量(210±50)ml;清扫食管旁淋巴结(3.5±1.2)枚,清扫纵隔淋巴结(6.1±2.5)枚。结论HVATS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能够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相同的切除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刀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应用超声刀行食管癌根治术45例为观察组(A组),其中常规开胸(A1组)34例,胸腔镜辅助(A2组)11例;同期应用电刀行食管癌根治术44例为对照组(B组),其中常规开胸(B1组)34例,胸腔镜辅助(B2组)1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等情况。结果A1,A2组分别与B1,R2组相比较,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Al、A2组分别为(100±17)rain、(90±14)min,B1、B2组分别为(125±22)min、(120±17)min],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A1、A2组分别为(550±33)ml、(380±40)ml,B1、B2组分别为(920±59)ml、(500±57)m1],(P〈0.01),且A2组术中出血量较B2组减少[(107±20)mlVS(135±24)m1],(P〈0.05)。结论超声刀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操作精确,止血彻底,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在胸腔镜辅助术式中优势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腹腔镜胆囊切除 (LC)中 ,大多数外科医师在处理胆囊动脉及胆囊管时采用金属钛夹或生物夹夹闭后离断 ,此方法有金属异物存留体内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及生物夹较昂贵等问题尚待解决。我院于 2 0 0 2年 12月引进超声刀后 ,应用超声刀直接封闭、离断胆囊动脉 ,胆囊管近端打一线结后远端亦采用同法处理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5月用超声刀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0 2例。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 2 0岁 ,平均 4 9 4 4岁。其中男 34例 ,女 6 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95例 ,急性胆囊炎 3例 ,胆囊息肉 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0例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术中采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辅助冲吸器行LC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40例中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2例因为胆囊周围广泛较致密粘连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8.16±1.85)ml,手术时间(38.13±4.35) min,术后住院时间(3.25±1.18)d;术中胆囊破裂4例,肝胆管灼伤1例.结论 应用超声刀联合高频电刀、辅助冲吸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超声刀是一种新型手术器械,具有切割、止血合为一体,术野清晰等优点,目前正广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超声刀的使用范围已逐步扩宽。2006年1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287例甲状腺疾患的患者使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现回顾性总结术中使用超声刀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0例。结果:术中平均出血8ml,平均手术时间8分钟,中转3例。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安全性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行子宫切除术,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组使用超声刀对98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切除子宫者行腹腔镜下超声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使用单、双极电凝对8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腹腔镜下超声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分别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体温、术后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均数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并发症。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体温、术后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86±38)min、(62±12)ml、(37.8±0.2)℃、(5.3±2.6)×10^9、(118±11)g/ml,与对照组分别为[(120±35)min、(91±21)ml、(38.9±0.9)℃、(9.0±4.2)×10^9、(102±12)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6个月的随访,均无慢性腹痛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现象出现。所有患者的宫颈外鞘恢复近似正常。盆腔组织质地柔软,性生活满意。结论超声刀具有组织损伤小、少烟、少结痂、一剪多用等优势,是一种实用性强、值得普遍推广的腹腔镜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近3年应用超声刀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03例(鞘膜内子宫切除术53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40例,全子宫切除10例,同时行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结果:10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副损伤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40分钟,平均108分钟。术中出血量70~620ml,平均133ml。所有病人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4.5天。结论:超声刀切割精度高,热传导和损伤小,极少有烟雾和焦痂。在子宫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尤其适合重要部位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ultrasound knife in the laparoscopy hysterecto-my. Methods The research group included 98 cases with the uterine benign diseases who had the hysterectomy with classical intrafasc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 (CISH). Meanwhile, the controlled group included 86 cases of the volunteer receiving CISH. Data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ve room time, 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leukocyte count,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volume, body temperature after surgery, postoperativ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in research group were (86±38)min,(62±12)ml,(37.8±0.2)℃, (5.3±2.6)×109, (118±11) g/ml,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led greup were (120±35)min, (91±21)ml, (38.9±0.9)℃, (9.0±4.2)×109, (102±12)g/ml, respec-tively. After 1 to 6 months of follow-up, there was no chronic abdominal pain and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oc-curred. All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and satisfied in sexual intercourse. Conclusions The ultrasound knife has a variety of advantages, including less smoke, less scab as well as less fenestration damag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右胸切口一食管裂孔游离胃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上中段食管癌患者行经右胸切口,扩大食管裂孔,经食管裂孔游离胃,行食管胃右胸顶吻合或左颈部吻合。结果肿瘤切除率100%(46/46)。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2.17%1/46),胃残端瘘1例(2.17%1/46),肺部并发症患者5例(1 0.87%5/46),喉返神经损伤患者1例(2.17%1/46)。1例(2.17%1/46)残胃瘘患者死亡。结论对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经右胸切口-食管裂孔游离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超声刀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需要使用钛夹或生物夹(可吸收夹)处理胆囊动脉,要更换器械,术中费时。2001-03以来,我们将超声刀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男性23例,女性74例。年龄23~74岁,平均56.2岁。其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89例,胆囊息肉5例,慢性胆囊炎3例。术前均进行B超检查确诊。术中操作过程基本同普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解剖Calolt三角,应用美国强生公司超声刀分离胆囊颈部周围的疏松组织,尽可能将胆囊管上的脂肪组织分离干净,分别解剖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前后支,用超声刀处理胆囊动脉,胆囊床渗血处,用超声刀电棒止血。结果,9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肝切除术的使用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开发区医院普外科肝胆组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使用超声刀进行肝切除术14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在选择性阻断肝门下,采用FOCUS超声刀分离出肝断面内管道结构,然后将其凝断或结扎切断,最终切除病变肝叶。结果本组资料平均切肝时间为10~18min,平均12min,术中出血60~300ml,平均155ml,与传统手术切肝相比较,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手术视野清晰。本组资料术后无大出血及断面积液,感染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刀系统在肝切除术中使用是安全的,快捷的,是较好的处理肝断面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2010-04—2011-12笔者所在医院共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9例。其中2010-04—2010-12完成37例,未使用超声刀;2011-01—2011-11完成42例,使用超声刀。现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等方面的对比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组为2010-04—2010-12宝鸡市中心医院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医药指南》2017,(30)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初产妇孕晚期盆膈裂孔变化情况,与其阴道分娩第二产程对比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于孕晚期入院无相关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60例,对全部孕晚期初产妇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盆膈裂孔在静息动作、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时期形态结构,测量受检者盆膈裂孔的左右径(LHLR)、前后径(LHAP)、周长(LHC)及面积(LHA),获取容积数据;同时追踪初产妇阴道分娩第二产程时间。结果 (1)与静息期比较,全部孕晚期初产妇盆膈裂孔的LHLR、LHAP、LHC及LHA在缩肛期均减小,在张力期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部受检者在缩肛期和张力期面积改变量分别为(20.7±12.5)%、(22.6±12.8)%,周长改变量分别为(16.5±2.9)%、(16.6±2.1)%,第二产程时间为(1.2±0.3)h。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能清晰的观察到女性盆底裂孔形态,并可观察其在不同时期形态变化情况,计算缩肛期与张力期面积及周长变化量,统计结果显示缩肛期与张力期盆膈裂孔周长、面积改变量与第二产程时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分别用双极电凝钳及剪刀(对照组)和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观察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由于利用了各自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尤其适用于初学超声刀腹腔镜手术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