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用传统的方法固定。第二组为实验组用蝶形胶布固定。第三组为实验组在蝶形胶布的基础上,脸颊处用3m透明敷帖固定。观察三种方法固定的效果及皮肤刺激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固定方法滑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皮肤刺激方面实验组发生例数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蝶形胶布的基础上,脸颊处用3m透明敷帖固定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减少胃管的滑出,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安全性。并且能减少胶布对患者皮肤的刺激,增加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胃管固定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置胃管是临床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护理操作,常用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或鼻饲的患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我们感到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存在一些小弊病,比如固定在面颊部易脱落、不美观等问题。为此,我们将胃管固定在耳垂部。该方法应用临床已6年,使用效果很好。1操作方法备齐使用物品,一次性胃管、胃肠减压包或鼻饲包、20ml注射器、两条胶布、一次性减压盒和其他用物。按照操作规程,将胃管由一侧鼻腔轻轻插入胃内45~55cm,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先用纱布擦净患者鼻翼部的油渍(因紧张恐惧易出汗、出油或受胃管刺激流眼泪、鼻涕)。用一条胶布…  相似文献   

3.
王月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81-2182
目的:比较常用的三种胃管的固定方法,选择既牢固又简单易行的方法.方法:分析比较传统固定法(A组)109例与Y型宽胶布同定法(B组)117例,棉线同定法(C组)136例,分析3组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需再次固定或改用其他方法等情况.结果:胃管意外脱管率方面,传统固定法(A组)明显高于Y型宽胶布固定法(B组)和棉线固定法(C组)(P<0.05).胃管固定处皮肤异常方面,棉线固定法明显少于传统固定法和Y型宽胶布固定法(P<0.05).需再次同定或改用其他方法数方面,棉线固定法少于Y型宽胶布同定法(P<0.05);Y型宽胶布同定法少于传统固定法(P<0.05).结论:棉线固定法是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对皮肤损伤小,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科留置胃管属常见护理操作,但常规的胃管胶布固定法存在一定缺限:(1)每隔几天即更换胶布过于繁琐,增加患者痛苦;长期不换则胶布难以固定且在患者鼻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去除;(2)遇患者变换体位牵拉到胃管,或遇到打喷嚏、呕吐等腹压大的动作时,胃管易脱出,再次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与痛苦;(3)胶布过敏。故笔者在临床中尝试新型胃管固定法,胃管脱出发生率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管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它不仅能够通过胃管补充营养、水份进行药物治疗,而且还可以通过胃管进行洗胃、排出毒素、减轻中毒症状,对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后的病人,还可以通过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内积气、积液,能减轻腹胀及吻合的张力,有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所以如何合理、牢固地做好胃管固定,不但能保证胃管作用的发挥,而且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为此,自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们对三种不同的胃管固定法进行观察,现将效果比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尖耳垂双固定胃管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技术,临床上胃肠减压及鼻饲均需长时间留置胃管.传统的鼻尖、面颊固定胃管的方法存在胶布容易松脱、胃管固定不牢等缺陷,为此,我们对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鼻尖耳垂双固定法,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长期留置胃管是内外科重要的辅助治疗,传统的胶布固定法既繁琐又不美观、舒适,且易脱出。胃管留置新法简便、美观,且牢固,极大地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2种不同方法固定胃管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固定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6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胃管固定采用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观察2组胃管脱出情况。结果观察组胃管脱出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胃管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减轻插胃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96例需术前插胃管的食管癌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插胃管。改良法,即嘱病人插管前先在口腔含少量唾液(约0.5-1ml),当胃管插管鼻尖至下颌角长度的2/3时(约8-10cm处),嘱病人咽下唾液,并快速将胃管向前推进过咽。比较两组病人恶心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及一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性。结论:改良插胃管法可明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随机将新生儿科100例留置胃管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进法,对2种胃管固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改进留置胃管固定方法后,发生重新固定,脱落从插的概率明显降低,两组固定方法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进固定留置胃管方法比常规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11.
经鼻留置胃管可为昏迷或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及药物,还可通过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内积气、积液,减轻腹胀及吻合的张力,有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所以做好胃管固定,不但能保证胃管作用的发挥,而且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减轻病人痛苦,节约成本,减轻护士工作量,对胃管新固定方法的更换时间做了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3年11月入住我科留置胃管的患者151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新的固定方法。实验组48h更换一次固定材料,对照组24h更换一次,并对两组的脱管率及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固定效果与皮肤刺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新方法固定胃管牢固,对皮肤刺激小,不仅能有效降低脱管率,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鼻饲法和胃肠减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胃管滑脱或患者自行拔出胃管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护理人员对如何有效固定胃管的问题进行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昏迷及有些不能进食的特殊病人,需供给营养和喂药,常常采用上胃管的方法。过去我们采用上硅胶管,用胶布固定,末端采取反折用止水夹用消毒纱布包裹,很复杂,又要经常更换纱布,消毒胃管,既增加了成本,操作又麻烦,现在采用一次性胃管,固定用一根布带,保留用两个一次性引流袋的外封盖,在临床上应用20例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的固定方法能否降低胃管和输氧管并用时的管道脱出率及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 5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试验组患者通过止血带、棉纱布固定;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固定。结果试验组胃管脱出率为0,3例患者感觉不舒适;对照组胃管脱出率为25.9%,26例患者感觉不舒适;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止血带固定法固定胃管和输氧管,能有效降低胃管和输氧管并用时的Feng管道脱出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胃管留置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何使胃管固定通畅是基本护理常规,而最佳固定方法也是临床上探讨的问题。在工作中,传统胶布固定简单易行,由于胶布的长时间使用存在种种缺陷,致使胃  相似文献   

17.
刘莉 《河北医药》2002,24(10):799-799
插胃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对于昏迷患者胃管尤为重要 ,不仅可以利用胃管提供营养 ,还可预防并发症 (如应激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为了能更顺利的将胃管置入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昏迷患者 10 0例 (男 66例 ,女 3 4例 ) ,年龄 8~76岁。其中食管切开者 56例 (男 3 6例 ,女 2 0例 ) ,年龄 2 5~ 76岁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各 50例。1 2 方法 常规组按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置管。对照组病人取平卧位给予充分吸痰后将胃管内插入一根长于胃管的圆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是为了探讨新生儿在留置胃管后更简便、舒适、牢固的固定方法。方法将62例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传统的交叉固定法,干预组用美国公司生产的3M透明敷料固定。结果干预组的导管滑脱、移位、留置时间,以及粘贴处红肿过敏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3M透明敷料固定方法,可降低胃管脱管率,提高患儿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新生儿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陈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633-1633
在临床上 ,鼻饲对不能经口进食病人的营养供给非常重要 ,而对鼻饲胃管的固定多采用胶布 ,由于多种原因 ,此种方法并不牢固 ,易发生脱出 ,影响病人的营养供给。重新更换胶布或安置胃管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笔者从2003年1月起 ,对胃管固定作了改进 ,经临床使用50例 ,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 ,男26例 ,女24例 ,年龄41~88岁。主要为脑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各型脑炎等病人。1.2方法 :将胃管量好刻度 (病员发际到剑突的长度)后 ,在该刻度处将一干净系带 ,系牢于该处 (因一次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减轻患者因留置胃管和鼻饲管而造成的鼻咽部损伤;减轻对鼻咽部的刺激,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避免因固定不当导致留置管脱出。方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对意识清醒患者也主张采用当胃管到达咽部时,让患者低头,使下颚靠近胸骨柄,当胃管置入至1~2cm时,撑开鼻翼稍向上抬起,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判断时让患者饮温水或凉开水,可使患者口腔、咽部湿润,还利于黏稠的痰液排出。固定时采用临床上使用的绷带以普鲁士结固定胃管,不易滑脱,增加患者舒适感。结果通过留置胃管巧置入、巧判断、巧固定减轻因置管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置管付损伤,使患者舒适,避免因咽部干燥致使黏稠的痰液不易咳出,导致肺部感染并发症。结论留置胃管的巧置入、巧判断、巧固定方法简便,是在原技术操作基础上有所改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