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随机抽选1000例,回顾性分析这100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完毕后记录其结果,对溶血结果与复检查结果二者之间的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血结果与复检查结果在乳酸脱氢酶、血钾、肌酸激酶等方面差异明显,输液同侧采集与输液对侧采集血液中指标对比差异明显,纤维蛋白和未析出血液中指标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有血液标本处理错误、溶血现象以及抽血方式错误等因素,对于这些影响做出相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这是提高其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某院临床生化检验的误差进行分析对比,深入探讨分析能够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方法:对某院进行生化临床检验中出现较大误差的例数进行复查,针对复检结果分析各种导致误差产生的因素,并且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结果: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液采集方式、严重溶血以及标本处理方式不当等3个部分,随机抽出3个方面影响因素各4例,对各标本复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生化检验结果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进行临床检验的各个阶段,因此相关的操作人员应该注意控制影响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积极的采取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降低生化检验结果差错率。方法156024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出现异常的96例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复检,整理复检结果,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分析复检结果发现,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主要包括严重溶血、血液采集方式不当和标本处理不当三个方面,随机抽取三方面因素导致的生化检验结果异常案例各5例,分为a、b、c、d、e5个标本号进行复检,检测结果与初检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异常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临床实验中的各个环节,控制好临床实验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生化检验结果的误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检验科体检的健康受检者100例,早晨采集受检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将受检标本均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常规与溶血后生化检验。结果溶血组生化检验项目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总胆固醇的水平与非溶血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生化检验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与非溶血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中部分检查结果与溶血密切相关,在实际检验工作中需要对溶血情况密切关注,如有发现应当重新抽血完成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血液标本平均分为两份后置人两组试管中,A组试管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B组试管血液标本未经溶血处理,对两组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其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标本BUN、UA、Cr、TG、Na+、Cl-、Ca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组AST、ALT、LDH、CHOL、K+及AMS水平明显高于B组,ALP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后可使较多生化检验指标出现明显变化,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若出现标本溶血,可通过样品空白方法降低溶血产生的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检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情况。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来本院内接受健康体检的600份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血液生化检查,探究不同的送检时间、溶血样本、采血时机针对于最终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结果 从具体的变化率而言,60 min后送检的样本均值与合格送检均值差异化显著(P <0.05)。与正常样本比较,溶血样本的各项均值明显更高,P <0.05。相较于其他时间段所抽取的静脉血液来讲,清晨空腹做抽取的血液样本生化检验结果精准性明显更高,P <0.05。但采集血液还受以下因素影响,需特别注意:受试者不宜空腹时间过长;不要在饮酒后抽血;对于接受输液治疗的受试者,血液收集时间最好在利用抗生素之前完成,或者在输液完毕之后1~2 h进行。结论 为确保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减少血液样本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必须强化院内医务人员专业操作培训力度,定期开展采血技术培训和练习,提升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全面杜绝因人为因素所致的血液样本收集失败和结果失真现象,确保送检血液样本均合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28例,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对不同的样本进行多项目生化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项生化检测结果会因采血部位不同有较大的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标本及正常标本K+、Cr、DB、AST、ALT、CK、LDH均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分离不同时间对Cr、CLU、ALT、AST指标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采用正确的采样方式可避免异常结果的产生,提升检验质量,更好的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裴秀阁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438-1440
目的:分析血清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某院就诊患者60例,抽血前督促所有人员禁食12h。将其4ml静脉血抽取出来,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注入作为标本。其中1支充分混匀后在离心机上进行10min的离心,将速率设定为3000r/min,将上清液去掉,将其设定为未溶血组;另一支自然凝固,将其设定为溶血组。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20型),应用迈瑞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两组试管中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测定,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溶血组患者的血清TP、ALT、CK、LDH、AST、γ-GT、α-HBD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溶血组(P0.05),血清ALB、TBIL、DBIL、HDL、LDL、TG、TC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2月随机选取200份血液样本进行凝血检验,对比分析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溶血状态下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四项检验结果的差异性。对200例患者样本进行复查,统计凝血检验正确率、失误率,观察上述指标与检验失误之间的关系。结果样本放置2、4h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离心5min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明显低于离心10min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前后的四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凝血检验的正确率为90.0%,失误原因包括仪器因素、样品处理情况、内源性因素及其他。结论凝血检验指标的质量控制需缩短标本的放置时间,严格控制离心时间,防止发生溶血,以免造成假性检验结论误导医师作出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并且总结能够提高凝血检验项目准确性的操作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来开展临床手术。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共选择169例行凝血检验患者。每位患者分别取3份标准检验用血量所需血液,分别采取控制血液样本时间,控制样本离心时间,分析样本的溶血情况的方式,观察可能会对凝血结果有所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血液样本在不同存放时间下,PT(凝血酶原时间)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放置时间超过1 h后,TT(凝血酶时间)与FIB(纤维蛋白原)值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APTT(部分凝血酶时间)值则出现明显的上升,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样本的离心时间不同对TT值与FIB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会对PT和APTT值有显著影响(P<0.05)。血液标本溶血对四项指标值都有显著影响,溶血会使PT、APTT以及FIB的值上升,并使TT值出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项目检验应在血液样本采集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并且控制好离心的时间与速度,同时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随机在2017年4月一2018年4月就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中抽取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5ml血液作为样本,将其分别保存在2支试管中,每支各2.5ml,并将其分别标注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血液样本常规送检,研究组血液样本则进行人工溶血送检,检测两组生化检验项目,对两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TP、ALT、AST、LDH、CHOL、K~+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ALP与GLU指标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TG、BUN、UA、Cr等指标水平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临床的诊断,因此,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对临床生化检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曾强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103-104
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采取10 ml血液样本,5 ml制备成溶血的血清标本;5 ml血液样本制备正常血清标本检测各项指标后取不同量溶血血清制备或溶血浓度不等的标本再次检测,比较分析溶血前后观察对象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溶血后观察对象的血液标本中的血糖,酸性磷酸酶要低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溶血后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尿酸、三酰甘油等检测值均高于溶血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度不一样的溶血样本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检验过程中应避免溶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溶血与否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80例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的血液检测样本进行研究,分别记录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是否溶血试验中的凝血检测结果 ,分析并比较其凝血[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结果 放置4 h血液样本的TT水平(12.31±1.11)s低于放置2 h血液样本的(14.95±1.20)s与放置1 h血液样本的(16.79±1.28)s,放置2 h血液样本的TT水平低于放置1 h血液样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 h血液样本的APTT水平(31.56±3.62)s高于放置2 h血液样本的(26.03±3.45)s与放置1 h血液样本的(25.23±3.36)s,放置2 h血液样本的APTT水平高于放置1 h血液样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2、4 h血液样本的PT、Fib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5 min血液样本的PT、APTT水平均低于离心10 min血液样本和离心15 min血液样本,离心15 min血液样本的PT、APTT水平均低于离心10 min血液样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5、10、15 min血液样本的Fib、TT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检测后,溶血血液标本的PT、Fib、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未溶血血液标本,且TT水平明显高于未溶血血液标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标本不同的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和是否溶血都会影响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把握时间,在标本采集后短时间内进行凝血项目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溶血对临床生活检验结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血液生化检查的患者41例,将患者血样分为A、B两组,A组血样采用常规离心处理,B组血样经冷冻、化冻和机械震荡后予以离心处理,分析和对比两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三酰甘油、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指标组间差异性较低,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蛋白、胆固醇指标,A组低于B组,二者差异明显,A组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溶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临床检查中应避免溶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照军  李继玲 《淮海医药》2012,30(6):524-525
目的 探讨血液非检验因素报废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 使用穿越系统软件统计2011年3月~ 2012年2月我站全血及成分血在采集、制备、贮存、发放、运输及临床应用过程中,排除因检验结果不合格而报废的血液资料.结果 血液非检验因素报废率为1.41%(5623.20/399653.99),报废率构成比由高到低排序为脂肪血浆>血袋破损>溶血>蛋白析出>特殊抗体>过保存期>其他报废>少量>凝块>保密性弃血>热合漏,各季节血袋破损率、溶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及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生理知识宣教,保证冷链运输要求,改良成分制备工艺,是减少血液非检验因素报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时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2例健康体检者的正常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包括Na~+、K~+、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等。对血清标本进行溶血和脂血处理,再次测定上述指标。比较不同血清标本的上述项目检验结果。结果溶血标本和正常血清标本的ALB、TG和HDL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a~+、K~+、TP、LDH、HBDH、CK、CK-MB、AST等检验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脂血标本和正常血清标本的Na~+、K~+、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G、TP、LDH、HBDH、CK、CK-MB、AS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血和脂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较为常见的影响和干扰因素,会极大地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中溶血会引起除ALB、TG和HDL以外的测定指标结果变化,而脂血会引起除少数的TG、HDL、Na~+和K~+以外其他项目的检验误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通过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2日采集的,需要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的标本223例,对上述223例血液的标本进行生化试验检测检查,所有采集到的标本无肉眼可见的明显的溶血、脂溶和黄疸的案例。将223例血液标本分成两份,其中一份进行低温保存离心分离出血清后进行生化试验检测,而另外一份标本则是进行溶血之后分离出现血清并进行生化试验检测的检查,对比两组标本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标本当中的尿素(Urea)、肌酐(Cr)的含量的平均数值在溶血前和溶血后进行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对比差异不大,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血液标本当中的血清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r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尿酸(UA)等平均数值含量在溶血前后对比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两组进行了检查的血液标本,其中溶血后血浆中的物质成分会升高,说明溶血对生化检验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差异性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血浆当中的物质析出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该院检验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生化检验标本80份,每份标本分别置于两支真空采血管中,制备成正常血清标本组(正常组)与溶血血清标本组(溶血组)各80份。将两组血清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溶血组白蛋白、尿素氮、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血糖、肌酸激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务人员应在收集转运及保存血液标本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因素影响诊断结果,造成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8月在我院进行体检健康人血液标本50份,人为进行溶血处理,对溶血前后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份健康人血液标本溶血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蛋白Alb、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总胆红素TB、总蛋白TP、血糖Gs、钾K、钠Na、氯Cl、钙Ca、磷P、镁Mg、铁Fe、肌酸激酶CK指标与溶血前血液标本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标本溶血对大部分生化检验项目结果影响较为显著,所以相关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血液标本溶血的发生,帮助医师做出准确合理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分析讨论,为凝血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进行凝血检验项目的一共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分别取3份用以进行凝血检验的标准血量的血液样本,对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样本溶血情况的三方面进行控制,观察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具体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凝血酶时间(TT)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验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检验,通过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控制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会对PT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存放时间会对TT、FIB、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溶血会对四项检验指标的数值均造成影响。结论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样本溶血均会对凝血检验项目造成影响,其中离心时间主要影响的是PT以及APTT的检验结果;放置时间主要影响的是TT以及FIB的检验结果;溶血则会对所有的凝血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