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丽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88-88,9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0例健康体检者及4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第1、4、7天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在起病第1、4、7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测定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病变的严重性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以为脑出血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造成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60例患者为研究组,无迟发性脑水肿的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中男性比例、脑出血量>10 ml、大剂量用甘露醇、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女性比例、手术治疗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糖尿病、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脑出血量>10 ml、大剂量用甘露醇、持续性高血压是脑出血后造成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手术治疗可以降低迟发性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S100β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出血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h内入院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d治疗14d,于发病1、3、7、14d抽取静脉血检测血中MMP-9、S100β,并在发病后7、14、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MMP-9和S100β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具有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清除自由基、抗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接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标记为病例组进行研究,并选择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连续测定。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采用ELISA方法对正常对照组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梗死后3d、7d、14d的S100-β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发现病例组患者随着梗死过程的进行,S100-β蛋白的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且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后3d时的S100-β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并且参与了患者梗死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急性sICH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脑血肿分为迟发性脑水肿组45例和无迟发性脑水肿组75例.对两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迟发性水肿组年龄明显低于无迟发性脑水肿组,吸烟史比例、人院血糖、入院时血肿体积、入院NIHSS及纤维蛋白原、MMP-9明显高于无迟发性脑水肿组(P<0.05).患者人院时血肿体积、人院血糖、纤维蛋白原、MMP-9和入院NIHSS为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初发sICH患者,其人院血糖水平、纤维蛋白原、MMP-9、脑血肿体积和NIHSS评分是其发生迟发性脑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密切监测这些危险因素,若出现异常及时针对性处理,可减少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及32例正常人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颅内出血患者治疗前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出血患者治疗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发生时,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增高;治疗以后如果检测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将有助于脑出血早期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发病机制,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呋塞米和甘油果糖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2天和第15天的水肿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的水肿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第15天的水肿情况相比差异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甘露醇的长期大量使用可能诱发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临床对于治疗脑出血患者应当慎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2—8月我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n=43)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皮下注射rHu-EPO。观察两组患者第1、4、7、10、14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压、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第7、10、14天两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均明显降低,EPO治疗组低于照组(P 0.05)。治疗14 d后EPO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压、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u-EPO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含量,降低NIHSS评分,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可能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静脉血S-100B、MMP-9和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影响。方法对160例脑出血患者第1d、第7d、第14d及40例健康人静脉血S-100B和MMP-9的含量,同时计算脑出血患者第1d、第7d、第14d继发性脑水肿的体积;另外将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S~100B、MMP-9和脑水肿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S-100B和MMP-9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100B在入院第1d最高,然后逐渐降低,在第14d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人院第7d最高,第14d时较人院时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MMP-9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体积变化-致,而S-100B的变化与脑水肿体积的变化不-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静脉血S-100B和MMP-9均明显增高,MMP-9含量的变化与脑出血后脑水肿变化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以降低脑出血患者血S-100B、MMP-9和脑水肿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于天津港口医院脑外科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疗程为2周,在入院时、入院1周及入院2周时记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状况,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与IL-6水平,同时对比脑水肿消除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脑水肿消除总有效率77.14%低于研究组的9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入院2周时G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入院1、2周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S100β蛋白和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能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与IL-6水平,缓解炎症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迟发性脑水肿的头颅cT观察及脱水剂、脑细胞营养物及预防感染等药物治疗。结果30例患者基本痊愈9例,好转14例,死亡7例。结论采取脱水剂、脑细胞营养物及预防感染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孔静  黄麦华 《中国医药》2009,4(9):683-68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尿酸含量变化的意义及其机制。方法测定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1例正常人血清S100β蛋白和尿酸的含量,观察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病情、不同梗死面积时的血清S100β蛋白和尿酸含量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浓度[(0.458±0.109)μg/L]和尿酸浓度[(415.3±41.5)μmol/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57±O.024)μg/L和(261.5±30.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和梗死面积的增大,血清S100β和尿酸含量亦明显升高。结论S100β蛋白与尿酸一样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化指标,二者相结合进行评价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孙建华  丁荣椿 《江西医药》2013,48(5):421-422
目的探讨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脑出血病例中出现脑水肿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迟发性脑水肿出现及持续的时间、迟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迟发性脑水肿的治疗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6例,好转2例。迟发性脑水肿一般持续至病程的3-4周被完全吸收。结论迟发性脑水肿发生后,多种脱水剂联用,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肌肉注射白介素-10质粒DNA预防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编码白介素-10(IL-10)质粒DNA对由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作用。方法:连续5天将STZ(每次40 mg/kg)腹腔注射入小鼠体内,于第1、14天将100 mg表达人IL-10-pcDNA3质粒(IL-10处理组)或pcDNA3质粒(对照组)注射入骨骼肌内。测定小鼠血糖水平。第28天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胰腺IL 1β和TNF-α mRNA表达,测定脾CD4~+和CD8~+淋巴细胞的数量,同时进行胰腺组织学检查。结果:IL-10质粒DNA注射后,骨骼肌有IL-10 mRNA的持久表达,血浆IL-10水平明显升高,而且对迟发性超敏反应具抑制作用。IL-10处理组,在14、21和28天小鼠血糖显著降低,在21、28天时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33.3%和4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腺IL-1β和TNF-αmRNA表达、血清IFN-γ水平,以及脾CD4~+和CD8~+淋巴细胞数量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炎症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IL-10基因治疗能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 的胰岛炎症,降低糖尿病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的变化,探讨二者与AP的关系。方法:选择AP患者20例,另选1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均于入院后第1天及第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入院第1天AP组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7d后,IL-1β和TNF-α含量均下降。结论:IL-1β和TNF-α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增高。  相似文献   

16.
陈英成 《黑龙江医药》2011,24(5):815-816
目的:探讨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脑出血病例中出现的脑水肿患者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迟发性脑水肿出现及持续的时间、迟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迟发性脑水肿的治疗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4例,好转2例。迟发性脑水肿一般持续至病程的3—4周被完全吸收。结论:迟发性脑水肿发生后,多种脱水剂联用。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术后血清IL-6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地塞米松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地塞米松治疗组(n=60),以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术后第1、3、7、10、14天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清IL-6、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CSS评分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术后第1天血清IL-6含量最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10天仍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地塞米松治疗组各期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IL-6含量与单核细胞密切相关。结论血清IL-6参与了脑出血急性期的炎性病理生理过程,地塞米松可使血中IL-6含量降低,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中慧  孙晓立  焦保华 《河北医药》2009,31(12):1416-1417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按GCS评分分为轻型组10例,中型组35例,重型组15例。分别于发病后24h内,第3、7、14天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100B蛋白的血清浓度。结果3组S100B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中型组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1),重型组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组(P〈0.01)。结论S100B蛋白水平可以为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252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预后以及治疗前、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水平逐渐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3、7和14天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同时间点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异常和心率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继发性脑损害,脑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黄忠卫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78-1678,1691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脑水肿是脑出血一个重要并发症,常在出血后的第2~70天达高峰,第10~14天基本消失,但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周病情加重,复查头颅CT,原病灶未加重,也未出现新的出血灶,但原病灶周围水肿扩大,即为迟发性脑水肿.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中有12例出现迟发性脑水肿,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迟发型脑水肿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8~77岁,平均61.5岁.其中高血压11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症7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入院,入院CT检查确定左侧基底节区出血5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6例,右侧丘脑出血1例.出血量20~40 ml 10例,>40~60 ml 1例,>60ml 1例(出血在基底节外囊区).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家属均拒绝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