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功能改变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同期对照研究16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初诊IRP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骨髓Th细胞改变情况;RT-PCR方法检测10例正常人、25例初诊IRP患者、9例AA患者、9例MDS患者未经体外刺激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Th1细胞的代表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的代表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结果(1)骨髓中Th1细胞、Th2细胞及Th1/Th2比值正常对照组为0.42%、0.24%和1.57;初诊IRP组为0.58%、1.95%和0.31;AA组为4.42%、0.41%和21.22;MDS组为0.44%、0.84%和0.96。IRP组Th1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MDS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低于AA组(P〈0.01);但IRP组Th2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A组(P〈0.01),与MDS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4)。IRP组骨髓中Th2细胞占优势,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S组及AA组(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初诊IRP组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mRNA表达无显著增高(P〉0.05);AA组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增高(P〈0.01),而Th2型无区别;MDS组未见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结论IRP患者骨髓Th2细胞亚群增多,Th细胞平衡向Th2偏移,且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增高,细胞功能亢进,可能是IRP免疫发病环节之一,也表明IRP是一种不同于AA和MDS的全血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认知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针对该症状的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该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血常规、骨髓检查,溶血相关实验检查,染色体、融合基因检查、免疫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这组全血细胞减少症与其他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不同,骨髓增生能力活跃或减低,并且该症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敏感。结论免疫相关性全细胞减少症与免疫异常有关联,诊断时应以排除诊断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罗广立  赵晓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62+165-162,165
目的:总结分析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2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左右血常规完全恢复正常。14例经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加用或改用环孢素A者,6例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无一例患者转化为AA、PNH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结论:掌握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和治疗特性,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占恩  许洪志 《医药论坛杂志》2011,(19):201-202,206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它是多种病因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血液学表现。病因复杂,按照病因分类,可以分为造血系统疾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89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IRP)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状况,观察骨髓细胞活化状态,探讨IRH/IRP的免疫相关机制。方法 ELISA方法检测IRH/IRP患者外周血清IL-2、IL-4、IL-6和IFN-γ的含量,分析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并对患者组Th1类细胞因子与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和升高率以及骨髓细胞免疫活化状况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血清IL-4、IL-6和IFN-γ呈现不同程度明显升高(P<0.01),其中IFN-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75±3.67)pg/ml和(8.69±1.68)pg/ml。患者Th1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与Th2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FN-γ的变化与IRH/IRP者细胞免疫活化密切相关,IL-4和IL-6可能参与与IRH/IRP体液免疫的活化,感染等可加重多重免疫活化,细胞因子含量和骨髓细胞免疫状况的监测有助于IRH/IRP的诊断并有利于评价患者的免疫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曹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39-240
目的了解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在各种疾病中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提高诊断及治疗效率,避免误诊或漏诊。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9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急性白血病在各病因中的比例依次位列前三位,在病因中共占7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相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共占30%。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较多且复杂,临床诊断时应特别注意最常见的前三种病因,同时也要留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相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等病因,提高诊断及治疗效率,避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1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因中血液系统疾病占78.18%;非血液系统疾病占20.00%,不明原因占1.82%,而在血液系统疾病中巨幼细胞贫血(MA)最为多见(占27.27%),非造血系统疾病中以肝脏疾病最为常见(占7.27%)。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必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h22细胞及效应因子IL-22与IL-9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取2018-11 ~2019-05在我院住院确诊为肺癌患者3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来自于同一时期门诊体检的35例健康人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22细胞(CD4+ IL-22+)的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相似文献   

9.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三系细胞同时降低的一种常见的血液学现象。全血细胞减少症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因繁多。为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对本院2002-2007年住院患者中全血细胞减少的12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痤疮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2(Th22)细胞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门诊进行治疗的痤疮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同一阶段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外周血IL-17、TNF-α、IL-22、Th22细胞水平。按Pillsbury法将78例痤疮患者分为轻度(Ⅰ级)组19例,中度(Ⅱ~Ⅲ级)组39例,重度(Ⅳ级)组20例,比较3组血清外周血IL-17、TNF-α、IL-22、Th22细胞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外周血IL-17、TNF-α及Th22细胞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IL-17、TNF-α、IL-22及Th22细胞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相较于轻度组,中、重度组IL-17、TNF-α、IL-22、Th22细胞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相较于中度组,重度组IL-17、TNF-α、IL-22、Th22细胞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IL-17、TNF-α、Th22预测痤疮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11.
狼疮性肾炎患者Th1、Th17及Th22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辅助性T细胞22(Th22)及其细胞因子干扰素一1(IFN一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1L-17)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LN患者组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Th17和Th22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FN-1、IL-17及IL-22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较健康对照组,LN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增高(P〈0.05),Th22细胞比例减低(P〈0.05),而Th1细胞比例无差异(P〉0.05);LN组血清中IL-17水平增高(P〈0.05),IL-22水平减低(P〈0.05),而IFN-γ水平无差异(P〈0.05);Th17细胞比例分别与血清IL-17、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721,P〈0.05;r=0.225,P〈0.05),而Th22细胞比例与血清IL-22水平呈正相关(r=0.489,P〈0.05)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r=0.241,P〉0.05)。结论Th17及Th22在LN患者中异常表达可能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促进疾病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9(Th9)频率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且被明确诊断的MG患者31例,同时选取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9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IL-9水平,放免法检测anti-AChR水平,Spearman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Th9细胞比例和血清IL-9水平在MG患者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G患者外周血Th9细胞比例与血清IL-9水平和anti-AchR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IL-9与Anti-AchR间也呈现正相关性。结论 Th9细胞和IL-9在GM患者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MG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17细胞的水平,探讨人体抵抗MDR-TB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选取MDR-TB患者25例(MDR-TB组),初治肺结核患者23例(TB组),健康正常人25例(HC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人群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流式微球分析法检测各组人群外周血Th17相关的白细胞介素(IL)17和IL-6的表达.结果 MDR-TB组和TB组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2.18±0.65)%和(1.32±0.34)%,明显高于HC组的(0.41±0.10)%(P<0.05);MDR-TB组的Th17细胞比例亦高于TB组(P<0.05).MDR-TB组和TB组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分别为(6.45±1.88)Pg/ml和(3.53±0.38)pg/ml,明显高于HC组的(2.39±0.46)pg/ml(P<0.05);MDR-TB和TB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TB组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为(571.70±188.24)pg/ml,明显高于TB组的(18.50±5.87)pg/ml和HC组的(5.76±1.86)pg/ml(P<0.05).三组外周血IL-17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824,P<0.01).结论 MDR-T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6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MDR-TB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Th1/Th2细胞含量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诊治的布鲁氏菌病患者5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Real time-PCR测定2组Th1相关转录因子T细胞表达的T盒(T-bet)、GATA连接蛋白3(GATA-3)、维A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3(Foxp3)及Th1/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mR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TNF-α、IFN-γ、IL-6、IL-10蛋白表达及补体C3、C4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树突状细胞表型、Th1、Th2及T淋巴细胞亚群( 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含量。结果病例组外周血Th1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RORγt、Foxp3及Th1细胞、Th1/Th2、TNF-α、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h2细胞及IL-6、IL-10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例组CD8+3、CD8+0、CD8+6阳性的树突状细胞比例、CD4+T细胞、NK细胞及补体C3、C4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T细胞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TNF-α、IFN-γ含量与CD4+T细胞、NK细胞、C3、C4含量呈正相关性( r值分别为2.879、3.214、3.255和2.978, P <0.05),与CD8+T细胞含量呈负相关性( r值分别为-3.146和-3.011, P <0.05)。 IL-6、IL-10含量与CD4+T细胞、NK细胞、C3、C4含量呈负相关性( r值分别为-2.124、-2.343、-3.423、-2.789、-2.993、-2.566、-3.758, P <0.05),与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性( r值分别为3.465、3.129, P <0.05)。结论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成熟树突状细胞数目减少,同时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失衡,且与机体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这可能在布鲁氏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Th极化细胞(Th1、Th17细胞)的表达.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测定RA患者外周血、关节滑液中CD4T细胞上 IFN-γ~+ IL-17~- (Th1)、IL-17~1 IFN-γ(Th17)的表达,并与健康人比较,分析疾病活动指数(DAS28)和Th极化细胞表达量、Th1/Th17比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RA患者关节滑液Th1、Th17细胞的平均百分比与RA外周血、健康人外周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患者关节滑液中Th1细胞、Th1/Th17细胞比值与DAS28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在RA疾病部位关节液中是Th1细胞占优势,IL-Th1细胞的表达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在肺结核患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初治肺结核患者(TB组,2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MDR-TB组,20例)和健康人群(HC组,15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百分率.结果 TB组Th1和Th2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23±1.27)%和(3.43±1.19)%,略高于MDR-TB组的(2.89±0.91)%和(1.77±0.62)%(P>0.05):但两组均明显低于HC组的(8.79±2.87)%和(6.46±1.45)G(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提示其在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和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的83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因分成造血系统疾病组(n=287)和非造血系统疾病组(n=488),比较两组血细胞减少程度,并分析和总结全部患者科室分布及病因。结果 836例患者中,全血细胞减少程度整体以轻、中度为主。轻、中度贫血患者785例(93.9%),521例(62.32%)患者血小板计数为(75~<125)×109/L,763例(91.15%)患者白细胞计数为(2.0~<3.5)×109/L。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主要分布在血液科、急诊科、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等科室。836例患者根据病因分为造血系统疾病287例(34.33%)、非造血系统疾病488例(58.37%)。造血系统疾病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要病因(35.19%),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9.16%)。非造血系统疾病以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因(34.06%),其次为转移性肿瘤(21.31%)。造血系统疾病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均高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脂联素(AD)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ELISA法测定62例RA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AD水平,同时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AD mRNA含量.结果 RA活动组患者血清中AD水平高于RA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DAS28、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呈正相关(P<0.01).但各组PBMC均未检测到AD mRNA.结论 AD可能在慢性炎症过程中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AD的来源及参与的病理过程,可能为靶向性治疗RA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