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于红  范华平 《临床医学》2006,26(11):15-1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5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2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GIST良性6例,交界性3例,恶性13例。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D117阳性19例,CD34阳性18例,Vimentin阳性19例,SMA阳性3例,S-100蛋白阳性5例,Desmin阳性3例。随访6~84个月,3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5例死亡。结论 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其确诊依赖于病理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腹部间质细胞瘤大多数起源于胃肠道,少数亦可起源于网膜、肠系膜和腹膜间隙,过去常把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类肿瘤范畴,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发展,对它们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得以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45例GIST复习其病理形态学,应用CD117、CD34、SMA、S-100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类似平滑肌肿瘤。免疫组化有其特征性,CD117、CD34呈阳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形态类似于平滑肌肿瘤,CD117和CD34阳性表达对诊断有决定性作用。治疗预后不同于平滑肌肿瘤。  相似文献   

4.
腹部间质细胞瘤大多数起源于胃肠道,少数亦可起源于网膜、肠系膜和腹膜间隙,过去常把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类肿瘤范畴,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发展,对它们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得以改善,引起了病理学家和临床医师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肿瘤的病理学报道逐渐增多,但其影像学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腹部间质细胞瘤患者的CT诊断及表现,探讨CT在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院4 a间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G IST)17例,我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其石蜡标本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6~75(平均55.3)岁。首诊症状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例,腹痛5例,腹部包块3例,上腹部不适1例,不完全肠梗阻1例。病变位于胃9例,小肠5例,肠系膜2例,结肠1例。G IST的大小1.3~14 cm×1.0~15cm×1.0~16 cm,平均为5.8 cm×6.3 cm×5.2 cm,其中胃间质瘤的大小平均约为6.1 cm×4.8 cm×4.5 cm,小肠间质瘤的大小平均约为4.3 cm×8.0 cm×5.8 cm。病程1 d~5 a,平均为10.2个月。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取得病理标本,依据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做出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抗体为CD 117、CD 34、V im etin、SM A、S-100、A ctin、D esm in、N SE。1.2术后标本的生物学行为恶性潜能分级标准[1]极低风险性:肿块最大直径<2 cm,核分裂相<5/50HPF;低风险性:肿块最大直径2~5 cm,核分裂相<5/50 HP...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43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和治疗手段,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4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史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43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各异,以腹痛腹胀最多(44.2%),25.6%的患者无任何症状;术前34例行胃镜检查,37例行腹部CT检查,31例行腹部超声检查,阳性发现率分别为85.3%、94.6%、54.8%,31例同时行胃镜及腹部CT检查,阳性发现率为96.8%,29例同时行腹部超声及CT检查,阳性发现率为96.5%;4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按肿瘤生物学分级良性18例(41.9%),潜在恶性13例(30.2%),恶性12例(27.9%);43例经免疫组化检测CD117(+)36例(83.7%);CD34(+)35例(81.4%);8例失访,余35例随访6个月至4年,其中7例死亡及5例复发者均为恶性或潜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良性胃肠道问质瘤患者均存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发现依赖于联合内镜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确诊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局部完整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手段。对于恶性或无法切除的患者可应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该肿瘤由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 ,80 %~ 10 0 %表达CD117(KIT)。GIST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常见部位有胃 (6 0 %~ 70 % )、小肠 (2 0 %~ 30 % )、结肠和直肠 (5 % )及食管 (<5 % )。该肿瘤可不同程度的表达CD34、SMA、S 10 0 ;并可见KIT基因 11号外显子的活跃突变。该肿瘤有良恶性。诊断GIST需除外真正的平滑肌肿瘤、神经纤维瘤及自主神经瘤。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雪旺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雪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侧重与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从104例原发性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中确诊5例胃肠道雪旺瘤,结合文献复习,对胃肠道雪旺瘤的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4例发生于胃,1例发生于直肠。大体上肿瘤均呈膨胀性生长,无包膜,与胃肠道平滑肌分界较清楚。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或胖梭形,部分区域显示有一定的异型性,但核分裂罕见。瘤细胞多呈交叉束状排列,细胞核可见不甚明显的栅栏状。另一形态特征为所有的肿瘤周围均可见一层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套,部分可形成生发中心。免疫标记显示5例瘤细胞S-100、PGP9.5、MBP、Vim( ),3例GFAP片壮状(+),而CD117、CD34或α-SMA等标记均(-)。随访4例,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雪旺瘤是胃肠道一种非常少风险量具有相对特征性病理学形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熟悉本瘤的组织学特点对避免误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18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术,其中根治性切除5例(27.78%),联合器官切除3例(16.67%)。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全组病例均做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所有病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均证实为胃间质瘤。低度恶性8例(44.44%),中高度恶性10例(55.56%)。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手术切除是治愈的唯一方法。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是诊断胃间质瘤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内镜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检索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所有经手术治疗的GIST,选择病变部位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胃镜表现,辅助检查、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1例(36.7%),腹痛的患者6例(20%),腹部不适的4例(13.3%),查体发现的3例(10%)。GIST部位:胃底12例(40%),胃体7例(23.3%)。胃镜下表现:(1)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整,12例;(2)黏膜下隆起伴顶端溃疡7例;(3)溃疡型肿物4例;(4)黏膜下隆起顶端凹陷3例;(5)黏膜下隆起表面增殖糜烂1例;(6)黏膜下隆起伴糜烂2例;(7)胃镜阴性:1例。其中14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多数病变来源于固有肌层。29例病理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CD117阳性29例(96.7%),CD34阳性27例(90%)。结论上消化道GIST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以消化道出血和腹痛、腹部不适为多。胃镜下表现不一,表现为黏膜隆起性病变,40%的病例黏膜表面光整,56.7%的病例呈溃疡表现或糜烂,少数病例肿物表面增殖,与胃癌不易鉴别。超声胃镜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患者的螺旋CT资料,分析其CT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8例患者生物学危险度:极低度2例(7.1 %),低度4例(14.3 %),中度8例(28.6 %),高度14例(50.0 %).肿块的大小、边界、密度、侵犯和/或转移、坏死或出血与肿瘤的生物学危险性之间差异密切相关(P < 0.05),而肿瘤的形态、强化程度与危险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GIST的鉴别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病理诊断高度恶性13例,低度恶性5例,潜在恶性7例。术前超声表现:(1)部位:肿瘤位于胃部7例,小肠11例,大肠4例,肠系膜3例;(2)大小:9例肿瘤直径5cm,16例肿瘤直径≥5cm,肿瘤大小与病理分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3)形态: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9例,呈分叶状6例。(4)回声:呈不均匀低回声18例,呈低回声中伴有不规则的液性无回声区3例(其中2例伴点片状高回声),呈均匀回声4例;(5)生长方式:肿块以膨胀性生长为主20例,小肠和大肠间质瘤的检出病例明显高于胃部,但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特征无特异性;(6)单发多发:单发肿瘤18例,多发肿瘤7例。术前超声检出肿瘤25例,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19例,不符合6例。结论超声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肿瘤直径≥5cm、外生性生长、回声不均匀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超声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CEUS鉴别诊断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切除的直肠肿瘤患者44例,根据术前经直肠CEUS检查结果分为直肠癌组29例和直肠间质瘤组15例,另设同种肿瘤周围正常肠壁分别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观察造影剂在直肠肿瘤患者的充盈灌注情况,并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以对照组为参照,采用SonoLiver分析软件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并对曲线形态和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TT)进行比较。结果与各自相应对照组比较,直肠癌组总体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高增强模式,直肠间质瘤组表现为"慢进慢出"的低增强模式。直肠癌组IMAX值高于对照1组[(122.42±15.99)%vs100%],而RT[(6.02±1.54)s vs(8.01±1.63)s]、TTP[(8.30±1.59)s vs(10.73±3.03)s]、mTT[(14.40±2.51)s vs(18.77±4.14)s]均小于对照1组(P均<0.05);直肠间质瘤组IMAX低于对照2组[(55.40±8.33)%vs 100%],而RT[(9.73±1.61)s vs(7.50±1.82)s]、TTP[(18.03±1.91)s vs(9.51±1.24)s]、mTT[(20.17±23.10)s vs(17.92±1.81)s]均大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直肠癌与直肠间质瘤的CEUS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结合TIC和造影参数,有助于鉴别直肠癌和直肠间质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方法对51例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3种抗体(CD117、CD34、SMA)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GIST主要发生于胃及小肠,在所有患者中CD117均呈阳性表达,胞质弥漫强阳性染色;CD34阳性表达率为86.3%(44/51);SMA阳性表达率为41.2%(21/51)。结论 GIST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无特异性,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关系,评价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36例GIST发生于胃24例,小肠7例,大肠4例,肠系膜1例。高度危险7例,中度危险12例,低度危险11例,极低危险6例。②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部分与局部管壁分界不清。12例向腔内生长,24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③15例肿瘤最长径≥50mm,21例肿瘤最长径〈50mm,肿块形状规则19例,不规则17例,肿瘤大小及形态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1例边界清楚,15例边界不清,肿瘤边缘情况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生长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密度均匀15例,不均匀21例,增强均匀强化14例,不均匀为22例,肿瘤密度和强化方式与肿瘤危险程度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结论MSCTCT能准确判断GIST的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icintestinaltumor,GIST)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GIST的8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86例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中10例为良性(包括7例潜在恶性),肿物平均直径2.0em,16例为低度恶性,肿物平均直径2.9cm,60例为高度恶性,肿物平均直径8.6cm。其中53.5%(49/86)来源于胃,27.4%(23/86)来源于小肠,4.7%(4/86)来源于大肠,11.6%(10/86)来源于网膜、腹腔。良性组肿瘤无明显出血、坏死,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恶性组肿瘤可见出血、坏死,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指标测定CD117阳性80例,占93.0%,CD34阳性68例,占79.1%,SMA阳性13例,占15.1%,S100阳性4例,占4.7%。结论GIST主要发生在胃、肠道和腹腔,C117和CD34阳性是诊断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核分裂数和发病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方法:分析179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组织HE及免疫组化特性。结果:GIST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多发生于胃和小肠,179例GIST患者中发生于胃部为88例(49.2%),小肠67例(37.4%)。病理观察,GIST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染色C-kit蛋白(CD117)阳性率为100%(179/179),原始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阳性率为65.9%(118/179),干蛋白(nestin)阳性率为76.0%(38/50),部分病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蛋白(S-100)、结蛋白(desmin)为阳性。结论:不同于胃肠道其他间叶源性肿瘤,GIST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原癌基因c-kit突变,免疫组化CD117、CD34、nestin表达阳性是其最具价值的依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2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中,22例(68.8%)为胃间质瘤,其他为小肠,结肠和直肠间质瘤。CD117阳性率96.9%,vimentin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76.5%。32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性切除25例,包括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胃楔形切除,病变肠段切除,腹会阴联合切除及肿块切除或扩大切除,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7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标记物,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瘤残余及术后复发的患者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恶性GIST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免疫组化染色CD34、CD117、血清蛋白和血清单克隆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恶性GIST原发肿瘤部位主要为胃贲门、小肠和大肠:主要症状和体征有腹痛、腹部肿块、贫血和黑便。结论 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植的诊断依据,恶性GIST的最后诊断需靠病理切片;该病预后较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提高疗效需要综合治疗。对于复发或转移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