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建立AR大鼠模型;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R组,每组10只。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各组大鼠鼻黏膜EOS;采用ELISA检测大鼠鼻腔盥洗液中IL-4、IL-5、IFN-γ含量;RT-PCR测定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IL-4、IL-5、IFN-γ、T-bet和GATA-3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T-bet和GATA-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R大鼠鼻黏膜组织可见以EOS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鼻腔盥洗液中IL-4、IL-5和IFN-γ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AR大鼻黏膜组织中IFN-γ、T-bet mRNA表达及T-bet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4、IL-5和GATA-3mRNA表达及GATA-3蛋白量在对照组明显高于AR组;T-bet/GATA-3蛋白表达量比值与EOS数、IL-4、IL-5呈负相关(P<0.01);与IFN-γ呈正相关(P<0.01)。结论:转录因子T-bet/GATA-3在AR大鼠鼻黏膜组织失衡表达,其表达水平与...  相似文献   

2.
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IL-3mRNA的活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3(IL-3)mRNA的表达,探讨脾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的病理相关性.方法 以卵清蛋白法和卵清蛋白加饮食不节法分别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组)和脾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脾气虚AR组),分别取鼻黏膜组织,RT-PCR检测IL-3 mRNA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R组鼻黏膜IL-3 mRNA表达水平11.85±0.8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85±0.49(P<0.01);脾气虚AR组鼻黏膜IL-3 mRNA表达水平14.21±2.10,显著高于AR组(P<0.01).结论 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织IL-3 mRNA的表达增加, 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者IL-3 mRNA表达活性进一步升高,IL-3活性表达水平可能是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otaxin(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基因和趋化因子受体3(CCR3)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鼻腔黏膜和骨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AR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AR模型,瑞特染色计数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髓中CCR3的表达;制备大鼠鼻腔黏膜组织病理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鼻腔黏膜中Eotaxin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otaxin在鼻腔黏膜中的表达。结果:AR组骨髓涂片中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R组外周血涂片中嗜酸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AR组大鼠鼻腔黏膜中Eotaxin阳性细胞数与Eotaxin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性(r=0.804,P〈0.01)。AR组Eotaxin的表达与鼻腔黏膜嗜酸粒细胞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795,P〈0.01)。AR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R组骨髓涂片中CCR3阳性细胞比例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736,P〈0.05)。结论:AR组中Eotaxin和CCR3表达增强,为嗜酸粒细胞从骨髓快速募集到鼻腔黏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P物质在变应性鼻炎中对RANTES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P物质(SP)在变应性鼻炎(AR)中对RANTES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深入了解AR的发病机制。方法:以卵清蛋白(OVA)建立AR豚鼠模型(模型组)。然后用SP滴鼻激发AR各组,并与正常豚鼠对照(对照组),观察其症状和鼻黏膜病理学变化,并对鼻腔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进行计数。采用RT—PCR方法,对各组动物鼻黏膜组织中RANTES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比较。结果:SP激发能诱发正常的豚鼠出现相似的AR症状,并能加重模型组豚鼠AR症状和鼻黏膜炎症。而且SP滴鼻使AR豚鼠鼻黏膜RANTES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鼻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数亦明显增高(P〈0.01)。结论:在AR的发病机制中,SP能诱导鼻黏膜表达RANTES,促进嗜酸粒细胞趋化与转运,引发和加重AR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菌诱导的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真菌互隔交链孢霉致敏豚鼠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打分,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鼻黏膜固有层中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模型组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的表达主要在黏膜固有层,对照组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真菌诱导的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进而引起组织损伤,表明Eotaxin基因在真菌诱导的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 (allergic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鼻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5例AR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其中 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 ,6例正常鼻黏膜。iNOS mRNA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血浆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未见iNOS mRNA表达 ,而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iNOS mRNA表达高度增强 ,其阳性率达 40 82 %。正常人鼻黏膜上皮、腺体及巨噬细胞可见iNOS mRNA的低度表达 ,而AR患者中上皮、腺体及巨噬细胞增生 ,并iNOS mRNA表达高度增强 (t=2 3 17,P <0 0 0 1)。AR组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t=2 7 89,P <0 0 1)。结论 AR患者血浆NO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及组织内iNOS mRNA表达高度增强有关。提示iNOS NO通路在AR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检测体内某些信号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原位杂交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丙酸氟替卡松(FP)干预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组和FP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AR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测定鼻黏膜组织中bF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AR组bF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P治疗组显著低于AR组(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较高(P〈0.01),上皮细胞为主要表达细胞。结论:bFGF参与了AR的发病机制,FP可抑制bF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加效应,这可能是FP抑制AR鼻黏膜重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OCS3及Eotaxin-2在变态反应性鼻炎(AR)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取20例AR患者(AR组)和15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鼻黏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OCS3及Eotaxin-2的表达,并分析SOCS3及Eotaxin-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AR患者鼻黏膜中,SOCS3及Eotaxin-2的表达上调,在鼻黏膜炎性细胞、上皮细胞、腺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呈显著性表达。SOCS3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2401±0.01463,Eotaxin-2为0.2398±0.0142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R患者鼻黏膜中SOCS3及Eotaxin-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951,P0.01)。结论AR患者SOCS3及Eotaxin-2在鼻黏膜组织中表达增高,且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各种组胺受体亚型的表达及分布差异,初步阐明各种组胺受体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并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了解组胺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0例,表麻下取下鼻甲黏膜,分别行组胺受体半定量RT-PCR检测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评估.结果 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4种组胺受体均有表达,而且HR1表达显著高于HR2、HR3、HR4三种受体(P均<0.01),HR4表达显著高于HR2、HR3(P均<0.01),而HR2,HR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HR1,HR4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其中HR4相关性相对较高,而HR2,HR3与其浸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四种组胺受体均有表达,其表达强弱顺序为HR1>HR4>HR2≈HR3.,HR1,HR4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真菌诱导的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真菌互 隔交链孢霉致敏豚鼠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黏膜中 Eotax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打分,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鼻黏膜固有层中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 模型组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的表达主要在黏膜固有层,对照组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真菌诱导的变应性鼻 炎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进而引起组织损伤,表明Eotaxin基因在真菌诱导 的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文观察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及其与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39只6~8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取鼻黏膜制备石蜡切片后进行HE常规染色和IL-12免疫组化染色并显微镜观察计数。结果 AR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极显著性地大干自然对照组,P〈0.01。布地奈德治疗后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少见,极显著性地低于AR组,P〈0.01:而IL-12的表达显著性地高于AR组。P〈0.05,但与自然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组织中IL-12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一定的负相关性。R=0.9252。结论 鼻黏膜组织中IL-12的异常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恢复或提高局部组织中IL-12的表达。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在鼻黏膜中的浸润。改善变应性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中闭合蛋白(Occludin)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按照2009年武夷山标准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同时以22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收集静脉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中IL-4、IFN-γ,术中取AR组和对照组下鼻甲黏膜,行免疫组化检测Occludin的表达,比较两组间Occludin表达强度,并对两组患者血清中IL-4、IFN-γ与鼻黏膜Occludin的表达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平均含量(53.65±20.6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5.65±9.50)ng/L,而变应性鼻炎组血清IFN-γ平均含量(19.38±11.2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80.26±65.10)ng/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Occludin表达评分(2.78±1.96)较正常组(5.59±2.86)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Occludin蛋白的表达强度与IL-4含量呈负相关(r=0.783,P〈0.05),与IFN-γ含量呈正相关(r=0.748,P〈0.05)。结论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表达强度明显下降,提示其表达下降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介素2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2例AR患者(AR组)下鼻甲黏膜及11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下鼻甲黏膜中IL-23的表达.结果:IL-23p19 mRNA在AR组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L-23蛋白主要表达于黏膜固有层的炎性浸润细胞,AR组鼻黏膜中IL-23阳性细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3p1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黏膜固有层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固有层胶原纤沉积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对于mRNA表达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8和0.834;对于蛋白表达水平,相关系数分别0.644和0.721,均P<0.01).结论:IL-23可能参与了AR的慢性炎症和组织重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组织的miR-22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35例作为AR组,同期选择非变应性鼻炎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获取其鼻粘膜组织,并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法测定两组患者鼻粘膜组织的miR-223水平,同时检测炎症因子TNF...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组织学层面对比研究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上皮和正常鼻黏膜上皮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表达情况。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过敏科手术患者中,收集6名对照鼻黏膜和7例AR患者鼻黏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HDAC1、HDAC9、SIRT6、SIRT7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DAC1、HDAC9、SIRT6和SIRT7的mRNA在AR鼻黏膜中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上调,尤其是DAC1、HDAC9和SIRT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R组中这4种HDACs在鼻黏膜上皮中表达增强。结论 AR鼻黏膜上皮细胞多种HDACs表达上升,可能与AR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变应原得以进入体内引发变态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钙激活氯通道1(hCLCA1)和黏蛋白MUC5AC在变应性鼻炎黏液高分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组)和7例正常人(对照组)hCLCA1和MUC5AC在下鼻甲黏膜的表达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hCLCA1mRNA表达阳性,而对照组未出现hCLCA1mRNA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变应性鼻炎组MUC5ACmRNA表达和MUC5AC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均P<0.01);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hCLCA1mRNA表达与MUC5AC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直线正相关(r=0.752、0.694,均P<0.05)。结论:hCLCA1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在变应性鼻炎黏液高分泌中起着关键作用,抑制hCLCA1的表达将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了解Eotaxin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以及变态反应炎性递质组胺对Eotaxin表达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卵蛋白致敏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及ELISA法,观察组胺及组胺HR1拮抗剂干预后鼻黏膜、血清及鼻腔灌洗液中Eotaxin的表达量或含量变化。结果:变应性鼻炎干预组与变应性鼻炎无干预组相比,鼻腔灌洗液以及鼻黏膜中Eotaxin的表达量较前者显著增加(P〈0.05),而H1拮抗剂干预组血清、鼻腔灌洗液以及鼻黏膜中Eotaxin增加均显著受到抑制(P〈0.05)。结论:本实验进一步确认了Eotaxin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发病的理论基础。组胺作为一种变应性鼻炎中的重要炎症递质可以通过影响Eotaxin的表达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且HR1亦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观察吡格列酮(PIO)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取鼻腔组织行HE染色,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脾脏Foxp3、T-bet、GATA-3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CD4+Foxp3+T细胞含量。结果 小鼠变应性鼻炎组(AR组)喷嚏和搔鼻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ontrol组),经PIO治疗后症状得以改善;AR组小鼠鼻黏膜上皮连续性破坏,黏膜下大量炎症细胞浸润;PIO治疗后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同时上皮完整性修复良好;PIO组Foxp3 mRNA表达高于AR组(P <0.001),GATA-3则较AR组明显降低(P <0.001),而T-bet 无统计学差异;AR组CD4+Foxp3+T细胞含量(4.43%±0.25%)较control组(5.19%±0.39%)降低(P <0.001),PIO治疗后CD4+Foxp3+T细胞含量(6.35%±0.37%)高于control组及AR组。结论 PPARγ激动剂能够有效缓解小鼠鼻过敏症状,调节Th1/Th2平衡;PPARγ激动剂可能是通过促进Foxp3表达,进而扩增调节性T细胞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受体α及βmRNA在接受鼻腔CS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在不同组AR鼻黏膜组织中CS-α和CS-β的表达意义。方法通过随访120例门诊AR患者后筛查出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其中CS敏感组36例,CS抵抗组29例。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鼻黏膜组织中CS-αmRNA和CS-β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在CS抵抗组鼻黏膜组织中CS-βmRNA表达[(5.62±1.28)×102拷贝/μg]均高于CS敏感组[(4.62±0.48)×102拷贝/μg,t=-6.67,P〈0.01]和正常鼻黏膜组[(5.32±0.55)×102拷贝/μg,t=-8.29,P〈0.01],并在该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αmRNA与CS-βmRNA的比值在CS敏感组(658.32±65.16)与CS抵抗组(525.70±68.1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P〈0.01)。结论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中的CS-βmRNA高表达、CS-αmRNA表达下调提示CS抵抗的存在,CS-β在评价AR患者对CS治疗疗效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及其受体IL-9R mRNA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SPF级Balb/c小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实验组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替代。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病理检查证明造模成功。每组剩余4只小鼠取其鼻黏膜,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鼻黏膜中IL-9及IL-9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IL-9及IL-9R mRNA在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中均有表达,实验组小鼠鼻黏膜中IL-9及IL-9R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鼻黏膜中IL-9 mRNA表达水平与IL-9R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857,P<0.05)。结论 IL-9及其受体IL-9R参与了变应性鼻炎发生发展中,并起到重要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变应性鼻炎靶向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