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蕾  董秀丽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89-1591
髋臼发育不良是指股骨头位于髋臼内而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充分的一种髋关节病理状况。几乎全部髋臼发育不良均源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髋关节发育障碍,原则上治疗越早效果就越好。手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最佳年龄为5~6岁,但是绝大部分患儿在年长后才发现,因此需采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一些术式。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即Ganz截骨术)是治疗年长儿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之一。此手术与同类手术相比手术打击大、失血多、操作复杂,但优点是保持骨盆连续性,可早期负重,有利于康复和缩短术后卧床时间[1]。我科2002年2月~2008年1月对26例患儿31髋成功实施了Ganz截骨术,经术后精心的护理和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小儿骨科从2002年2月~2008年1月对26例患儿31髋进行Ganz截骨术,其中女性20例,男性6例,年龄11~14岁,平均13.2岁,单侧髋臼发育不良21例,双侧髋臼发育不良5例。1.2临床表现患儿早期在髋关节疼痛出现以前常常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髋关节疲劳感,劳累或长距离行走后明显,休息后消失。疼痛的部位常见于腹股沟区和臀部深处。此外,还有部分患儿主诉患侧大腿前方疼或膝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技术在发育不良髋臼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假体优选设计、髋臼重建、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及手术操作的指导作用。方法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8例32髋,男6例6髋,女22例26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7.9岁。CrowⅠ型7例(9髋),CrowⅡ型9例(10髋),CrowⅢ型6例(7髋),CrowⅣ型4例(4髋)。全部病例进行髋臼及股骨中上段的三维CT扫描及重建,并选取同期PACS网络系统中CT扫描髋部结构完全正常数据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本组病例获得随访随访23例,随访时间8月-38月,平均随访19.6月。关节功能随访情况:本组病例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5.8分,术后3天平均Harris评分83.1分,术后15天出院时平均Harris评分91.2分,最终随访时间平均Harris评分87.6分。结论对于髋臼发育异常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时,术前设计对于人工全髋关节的长期疗效至关重要。为更好了解髋臼发育不良程度需进行三维CT重建扫描,个体化设计假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科对 5 8例发育性髋脱位术后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提早运用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 ,促进关节功能更好地恢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5 8例 ,男 18例 ,女 4 0例 ,年龄2 2个月~ 14岁。手术均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 ;改良Pem berton髋臼成形术 ;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 ;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固定术。石膏固定时间约 3~ 4周。所有双病例患儿均分 2次手术治疗 ,间隔时间约为 6个月。1 2 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根据 1994年修改后的髋关节评定标准[1] ,即疼痛 ,生活能力 ,关节活动度 ,行走距离。再根据得分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3例51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其中男7例(9髋),女36例(42髋);年龄35~67岁,平均50.3岁.左髋27例,右髋24例,根据Crowe分型分类:Ⅰ型13髋,Ⅱ型24髋,Ⅲ型10髋,Ⅳ型4髋.术前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平均47.5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6年,平均3.5年,Harris评分改善至1年后平均87.5分,至今无一髋髋臼或股骨柄假体X线片显示松动和邻近骨溶解,也无髋臼翻修病例.结论:对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术前详细评估,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采用假体内陷技术,均可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个体化松解软组织,可显著减少神经血管副损伤.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SD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共45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进行CT扫描并SSD三维重建,将股骨头与髋臼分离,主要观察髋臼的发育情况,对髋臼发育不良进行分型并与X线及手术对照。结果 小儿髋臼发育不良的主要三维CT表现:①髋臼缘变平、凹陷、凹凸不平、“双边”征,髋臼窝底局部或整个变浅伴髋臼不规则增大或变小。②假臼形成。③单纯髋臼窝局部缺损,髋臼缘发育正常。43个髋臼发育不良的三维CT表现与手术相同,其中中上缘发育不良24髋,后缘发育不良6髋,前缘发育不良4髋,混合型发育不良8髋,单纯髋臼窝底发育不良1髋。结论 SSD三维图像不仅可以对DDH作出正确诊断,而且可以分离髋关节,多角度清楚显示髋臼病变,并对髋臼发育不良确切分型,为手术方案的制订和术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人字位石膏固定治疗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 DDH)的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9年12月对22例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患儿的27个髋采用闭合复位加人字位石膏法进行治疗,其中12个月以下1例、1髋;12~24个月18例、20髋;24~28个月3例、6髋.结果:27髋中优10髋,良13髋,差4髋;总优良率为85.2%.其中12~24个月20髋的优良率为90%,而24~28个月6髋的优良率为67%.结论:手法闭合复位、人字位石膏固定方法对幼儿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并同侧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本组4例患者,男1例,女3例,年龄38—55岁,平均45.7岁,全部施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及同侧髋臼发育不良矫形术根据患者髋臼发育不良的程度,采用不同的矫形术式,以达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稳定性,保证手术的成功。结果4例患者随访16—70个月,平均40个月,按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术前平均为43.8分(25.51分),术后平均为90分(81—97分),术后平均增长46.2分。结论股骨头坏死并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手术治疗是解决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少华  余世明 《全科护理》2012,10(12):1059-1060
[目的]探讨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促进术后功能改善和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施行的12例(14髋)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病人术后按康复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康复功能训练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11例(13髋)髋关节活动后疼痛较前有缓解,1例(1髋)髋关节活动后疼痛加重;CE角从术前平均4°(1°~15°)改善为术后平均27°;髋关节屈曲从术前平均65°改善为术后平均100°,外展从术前平均28°改善为术后平均35°;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85.2分(65分~95分)改善为术后平均95分(85分~100分)。[结论]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对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合并早期骨性关节炎的病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按康复护理程序进行功能锻炼,对防止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术(bernese periacetabular osteotomy, PAO)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 D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305例DD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入院均接受单纯PAO治疗。其中左髋关节发育不良123例, 右髋关节发育不良131例, 双髋关节发育不良51例, 共356髋。患者术前和术后第2天均行X线检查, 比较手术前后双髋站立正位髋臼指数和髋臼外侧CE角(lateral center edge angle, LCEA), 假斜位(65°斜位)髋臼前CE角(anterior center edge angle, ACEA)。术前和术后6个月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髋关节功能评估, 比较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 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 手术前后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术后第2天, 305例...  相似文献   

10.
髋臼发育不良是指髋关节及相关结构的发育迟缓或发育缺陷.我院自1990年1999年采用Pcmberton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24例(30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和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需手术治疗的患儿 ,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及手术疗效评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是病儿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科近 2a手术治疗 5 4例 ( 65侧髋 )髋关节疾病患儿 ,在手术前后给予了全面细致的康复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 ,更好地促进了关节功能的恢复。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5 4例 ,65侧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3 0例 ,3 8侧髋 ,双侧 8例 ,年龄 2岁 9个月~ 13岁 7个月。手术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或Chiari式骨盆截骨矫形及单髋人字石膏固定术。同…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本组4 8例(6 3髋) ,其中男8例,女4 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0岁,平均2岁10月龄,术前均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1~2周,手术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或改良pamberton髋臼成型术。术后单髋人字石膏固定2 8~4 5 d,拆除石膏后行皮肤牵引4周左右。2 护理措施2 .1 术前护理 从患儿入院起,护士即应开始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关心、爱护患儿、和患儿逗玩等以取得信任,消除恐惧。本组患儿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对患儿疾病预后有较重的顾虑。护士应正确介绍有关本病的治疗、康复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理解同情患儿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其说…  相似文献   

13.
张梅  李娜 《现代护理》2002,8(10):818-818
我院自 1994年 6月~ 1999年 2月 ,应用自行研制的动髋可调式新型支具[1] ,对 2 6例大龄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术后固定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也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共 2 9髋。男 6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5岁 3个月 ,最大 10岁 2个月 ;平均 7岁 8个月 ;左侧 15例 ,右侧 8例 ,双侧 3例 ;Salter骨盆截骨术 11髋 ,Pemberton髋臼截骨术18髋 ;带支具时间 6~ 8周。随访时间 2年至 5年 6个月 ,平均 3年 4个月。仅 2例术后遗留轻度半脱位 ,无 1例再脱位及股骨头缺血坏死 ,髋关节曲伸功能恢复良好。2…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使用CT三维测量髋臼发育情况及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率对比性观察,整体反映髋臼发育情况。方法:①观察对象:选择2003-06/2005-04对41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55个髋关节。其中男12例,女29例;年龄18个月~6岁。患髋右侧23例,左侧32例,其中双侧12例。健康侧27髋。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②实验方法:所有患儿使用PQ6000型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进行骨组织三维重建。将测量数据制成图表,显示三维的髋臼发育情况,并量化表示髋臼的缺损情况。③实验评估:计算不同截面正常侧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假设符合正态分布)的均数、标准差、分布范围及95%可信区间。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骨骼形态学变化。分别在术前、术后测量患者患侧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和前倾角,测量值均分别与正常值进行对比。结果:患侧55个髋,健康侧27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骨骼形态学变化:术前55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程度为,参照T"nnis分类方法,Ⅰ度5髋(9.1%),Ⅱ度11髋(20%),Ⅲ度32髋(58.2%),Ⅳ度7髋(12.7%)。术后患者均表现髋臼α角均>90°,头臼呈同心圆对位,Shenton线连续,股骨头较术前明显发育,原先未出现头骺的患者,出现头骺,但较正常仍偏小;髋臼口呈类圆形,髋臼边缘欠光滑,髋臼整体呈一定程度前倾。②术前术后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和前倾角变化对比:术后患者的髋臼指数和前倾角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患者的中心边缘角大于正常对照组[(33.4±2.6)°(29.1±2.0)°,P<0.01],术后患者的髋臼指数和前倾角测量值均小于术前(P<0.01)。结论:介绍了一种对髋臼形态测量的新方法,它能够全面反映髋臼的发育情况,不但增加了对中心边缘髋臼病理改变的认识程度,还为手术提供了精确的可信度较高的矫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术后配戴髋踝矫形器6~16周,38例患儿步态、活动度得到改善,无外八字步态及护理并发症发生。应用髋踝矫形器有利于DDH术后患儿髋关节的固定和护理,调整方便,利于髋臼发育,能有效预防外八字步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骨科自 1992 - 0 4~ 2 0 0 1- 0 6共行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18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2例 ,女 16例 ,年龄 32~ 44岁 ,平均年龄36 .7岁。共行 18例 2 0髋 (其中 2例分期行双侧髋臼旋转截骨术 )。患者均有类似病史 ,无特殊诱因而产生行走后髋部疲劳、酸痛 ,继而髋痛逐渐加重、跛行、行走摇摆 ,步行距离逐渐缩短 ,部分重症患者需持拐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术前 X线测量 :Sharp角 46°~ 5 7°(正常 33°~ 38°[1 ] ) ;AC角 17°~ 42°(正常5 .6°~ 7.4°[1 ] ) ;CE角 10°~ - 30°(…  相似文献   

17.
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目的是减轻或解除症状,延迟或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生,避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我科2002年12月-2003年3月采用改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9例9髋,通过手术恢复了股骨头的髋臼覆盖,增加髋关节负重面,防止进一步损伤髋关节软骨和延迟骨性关节炎发生。术后经过系列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77例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患儿围术期重点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本组随访2~10年,平均7.2年.7例下肢并拢后完全下蹲,无任何不适感,双臀发育丰满;1例双髋屈曲受限,下蹲时右髋仍有弹响,臀部较术前有发育,但比同龄儿童瘦小.认为加强臀肌挛缩合并臀大肌发育不良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患儿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08年4月间强直性脊柱炎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18例(28个髋),均为男性,手术时年龄20~48岁,平均30.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合并屈曲畸形4例,屈曲度10~30°,平均16.4°.全部使用生物型假体,功能评价应用Harris评分标准.结果:随访时间为3个月~9年,平均53.1个月.术前髋关节屈曲活动度0~50°,平均(23.5±14.0)°,总活动度0~130°,平均(63.7±30.8)°,Harris评分23~73分,平均(51.0±8.5)分.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度改善明显,达到(80.2±14.8)°,比术前提高57.2°(t=-13.736,P=0.00),患髋总活动度为(186.4±55.0)°,比术前提高122.0°(t=-10.902,P=0.00),术后Harris评分(90.2±4.2)分,比术前提高38分(t=-19.775,P=0.00),其中优17髋,良7髋,可3髋,差1髋,优良率为85.7%.各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1髋术后2年髋臼假体松动移位;关节活动度丢失2髋;1髋股骨上段骨折并髋臼内侧壁研磨过深,部分缺损;Brooker Ⅰ级异位骨化2例.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与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积极的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远期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对28例(31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72分,术后平均为89分.认为经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