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超量扩张皮肤血流量改变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量扩张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与皮瓣存活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10例患者21个扩张器在扩张器置入前、满量、超量注水时,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测定仪测定扩张皮肤微循环血流量及其波幅,并与最终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正常皮肤血流量及血管的运动波较小且较稳定,扩张后尤其是超量扩张后其血流量明显增加。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的运动波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量注水扩张皮肤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扩张皮肤血流量的增加,主要表现为血管数量的增加和增粗,当扩张皮瓣的长宽比例较大时,尤其在过度扩张时,扩张皮肤的血供不像延迟皮瓣具有方向性,加上微血管括约肌的功能异常,更易出现皮瓣远端血供的不足,并为皮瓣转移时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2.
扩张皮瓣血循环受冷刺激后其血流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游离皮瓣经过切取时的创伤,再通血后会产生一个敏感时期,加之术后的一些不良刺激,极易出现血管痉挛,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设计应用冷刺激试验对扩张前后的皮瓣血循环刺激敏感性进行了观测比较。材料及方法一、动物模型及分组25kg左右白色家猪8头,参考猪的...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进行皮肤外扩张治疗过程中,发现外扩张后的皮肤有类似延迟的作用。为探索其变化的机理,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皮肤外扩张组,对照组为不扩张组。各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及血氧饱和度(SpO_2)检测计进行皮肤微循环血流监测,并对2组皮瓣成活面积及微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12天后,LDF 值比未扩张前增高,SpO_2值恢复到扩张前水平;皮瓣成活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微血管造影皮下血管吻合支明显增多。认为,外扩张后的皮肤生存质量未较正常皮肤下降,并有近似于延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进行皮肤外扩张治疗过程中,发现外扩张后的皮肤有类似延迟的作用。为探索其变化的机理,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皮肤外扩张组,对照组为不扩张组。各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及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计进行皮肤微循环血流监测,并对2组皮瓣成活面积及微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12天后,LDF值比未扩张前增高,SpO2值恢复到扩张前水平;皮瓣成活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微血管造影皮下血管吻合支明显增多。认为,外扩张后的皮肤生存质量未较正常皮肤下降,并有近似于延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超量扩张皮瓣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讨论超量扩张皮瓣用于修复大面积缺损的可行性和风险。方法:24例患者置入83枚扩张器,进行超过额定容积的注水扩张。对注水过程、并发症和术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随扩张器注水增加,皮瓣面积也有增加。扩张皮瓣转移后成尊尚好,效果较满意,但是当超额定容积后并发症有所增多。结论:超量扩张是获得大面积皮瓣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皮肤外扩张延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临床上进行皮肤外扩张治疗过程中,发现外扩张后的皮肤有类似延迟的作用。为探索其变化的机理,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组,实验组为皮肤外扩张组,对照组为不扩张组。各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及血氧饱和度检测计进行皮肤微循环血流监测,并对2组皮瓣成活面积及微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最佳的皮肤扩张法,了解每次反复注水快速皮肤扩张法的效果及机理。方法 白色乳猪4只,在脊柱两侧各设计3个皮瓣组,分别为每次反复注水快速扩张组、常规扩张组、对照组,在监测囊内压的情况下定期扩张,扩张结束后分别测定和比较扩张总面积、时间、皮肤的即时回缩率以及囊内压的变化,并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每次反复注水快速扩张组扩张后总面积明显大于常规扩张组(P<0.05),皮肤即时回缩率与常规扩张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扩张总时间短于常规扩张组,扩张前囊内压在每次反复注水快速扩张组与常规扩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次反复注水快速扩张组扩张后皮肤的超微结构及功能与常规扩张组无明显区别。结论 每次反复注水快速皮肤扩张法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皮肤软组织快速扩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白色乳猪为实验动物,分为常规扩张组,快速扩张组和对照组。在囊内压及皮肤血流的监测下定期扩张。扩张结束后分别进行皮肤血流动力学、物理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测量。  相似文献   

10.
以白色乳猪为实验动物,分为常规扩张组(CEG),快速扩张组(REG)和对照组(CON)。在囊内压及皮肤血流的监测下定期扩张。扩张结束后分别进行皮肤血流动力学、物理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测量。结果表明:快速扩张后皮肤即时回缩率较常规扩张重。快速扩张可致组织增生,但增生的程度与扩张的间隔时间有关。快速扩张不损害皮肤胶原纤维的结构。因此,在充分估计缺损区大小及即时回缩重的情况下,临床上可考虑采用。  相似文献   

11.
扩张程度和皮肤血运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扩张皮肤血运和扩张程度的关系。方法以扩张容量和扩张皮肤面积作为扩张程度的指标,观察猪皮肤在不同程度超量扩张下的皮肤激光多普勒血流值(LDF)和血管造影。结果超量扩张下LDF呈下降的趋势,而血管密度却是增加的,主要以小静脉和微小静脉的增生扩张为主。结论超量扩张下虽然皮肤血管密度增加,但皮肤血运却逐渐下降。本文浅略解释了这一特殊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成年狗8只,每只背部置入4个150ml扩张器,两个不扩张作为对照。注水8周取出扩张器,扩张组:切取标本后形成和基底大小一致的皮瓣原位移植;对照组:一侧切取标本,另一侧取出扩张器后皮瓣原位缝合,以作远期观察。然后随机将8只狗平均分为4组,皮瓣移植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时在实验部位取1cm×4cm大小的皮肤3块,分别进行应力-应变、应力松弛、极限抗拉强度测定。结果:扩张后皮肤的粘弹性及强度均下降,前者于移植后半年恢复,后者恢复较慢,移植后6个月仍未完全恢复。结论:皮肤扩张后的改变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扩张皮肤于移植后6个月物理特性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猪扩张后动脉筋膜皮瓣的张力与血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张力对成年动物扩张后动脉筋膜皮瓣血流的影响,并探讨有利于皮瓣血流的伤口闭合张力范围.方法 9~12个月龄成年小型香猪8只,在每只猪的背部两侧,对称各设计1个以胸背动脉穿支血管为蒂、面积为5 cm×20 cm的扩张后动脉筋膜皮瓣.皮瓣切开不掀起给予0 g张力,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则在皮瓣掀起后于远端逐步施加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 g的张力.测量不同伤口闭合张力下皮瓣的血氧饱和度值.结果 在200~300 g张力范围内,皮瓣血氧饱和度值最高;小于此张力范围时,随着张力增加,皮瓣的血氧饱和度值逐渐升高;大于此张力范围时,随着张力增加,皮瓣的血氧饱和度值逐渐降低.结论 200~300 g是有利于猪扩张后动脉筋膜皮瓣血流的最佳张力范围,能充分利用皮瓣的伸展性,减少皮瓣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颈部预构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颞浅血管束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手术效果,推广该术式在临床上的使用。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6年9月,对18例面部大面积瘢痕、血管瘤、黑痣的病人采用颞浅血管束预构颈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8例中有1例出现皮瓣远端小范围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随访发现皮瓣挛缩下睑外翻,经手术矫治痊愈,其余16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与面部皮肤相似,外观良好。结论:应用颞浅血管束转移预构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方案可行,效果良好,是修复大面积面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法在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皮瓣用于全耳廓再造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3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作全耳廓再造术,Ⅰ期先在惠侧耳后乳突区皮下置入5Oml肾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3~5个月至预期皮肤面积,然后Ⅱ期手术将此皮瓣覆盖于整个Medpor支架表面,再造外耳廓。结果:36例再造耳廓皆成功,皮肤血运良好,厚薄均匀适中,肤色正常,立体感强,形象逼真。结论:全耳廓再造术采用耳后乳突区扩张皮瓣可解决预期所需的覆盖皮瓣的质和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6.
远位扩张皮瓣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与总结采用远位扩张皮瓣用于整形外科修复的经验与效果。方法:对临床应用的102例进行回顾性的资料分析与随诊。结果:由于病变缺损附近正常皮肤不足而采用远位扩张皮瓣修复的方法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从方法上看既可以采用直接带蒂皮瓣或岛状瓣移转,也可以通过中间站间接移转,还可以施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转。结论:远位扩张皮瓣有较多的优点,适应证的范围也较广泛,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超薄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薄扩张皮瓣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乳突区皮肤扩张,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廓再造。结果:1例皮肤扩张器外露,其余11例患者手术成功。再造耳廓大小、外形与健侧相似,医患双方满意。结论: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后皮瓣薄,自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耳廓再造,术后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是目前最可靠和最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额部皮瓣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部分鼻缺损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均采用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行额部额肌下扩张器置入术皮肤扩张;Ⅱ期行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半鼻再造术;Ⅲ期行鼻根部皮瓣断蒂修整术。结果:术后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月~1年。再造鼻形态满意,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较为匹配,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及畸形。结论:额部扩张皮瓣法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鼻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