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远期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85年11月至1990年4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4例,生存2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例1.男,26岁。1985年11月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泛发性腹膜炎,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9个月,又因突然腹痛、腹膜炎,再次急诊来我院。急诊手术见残胃不大,胃肠吻合处、残胃前壁有一直径5mm的溃疡穿孔,行溃疡修补及腹腔引流术。术后查空腹排酸量(BAO)为正常值5倍,最大排酸量(MAO)为正常值2倍,术后顺利出院。第二次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外瘘大多是上腹部术后一严重的并发症,处理困难,死亡率通常比其他胃肠道外瘘亦高。我院自1962年9月以来,截至目前止,共收治63例。本文就该组病例治疗结果和经验教训予以讨论。资料和结果本组63例中,男52例,女11例。年龄19~78岁。所有病例均继发于上腹部术后。原始手术主要是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和各种胆道手术,少数病例为十二指肠损伤或溃疡穿孔修补术和憩室切除等手术。端瘘33例,均发生于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侧瘘3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出血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时予以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1980~2002年间收治的49例出血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大出血时的手术与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49例患者中,予以再手术治疗26例(再手术组),介入治疗23例(介入治疗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组在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平均住院日及输血量再手术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对于出血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后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及早进行;对介人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探讨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89年1月至1999年8月收治的1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8例患者经对症处理3-8击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后功能性排空障碍非机械性梗阻。一经诊断明确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入袢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均经两次手术而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关键是防止和及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简短剖腹探查术是处理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入袢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均经两次手术而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关键是防止和及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简短剖腹探查术是处理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等。结果:本组研究68例病人中,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34例(50%),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32例(47.1%),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1.47%),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1.47%)。瘤体平均直径(3.2±1.6)cm,手术平均时间(83.0±27.5)min,术后平均出血量(29.0±23.7)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5±1.4)d。并发症3例(4.4%),随访63例(92.6%),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63例均无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术后其他原因死亡。总生存率98.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胃GIST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回顾。结果19例患者经稀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并经对症处理3-7周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属非机械性梗阻,胃镜不仅对残胃无力有诊断作用,且有明显治疗作用,一经诊断明确者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手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肠绞窄、肠坏死及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常危及生命。我院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14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我院收治了 85例因溃疡病急性穿孔、出血和幽门梗阻而行胃大部切除的病人 ,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后 ,采用十二指肠后壁矩形瓣封闭十二指肠残端 10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例病人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3 4( 2 8~ 68)岁。溃疡病史 2~ 12年。 9例十二指肠前壁穿孔 ,1例十二指肠前壁溃疡出血。1.2 手术方式10例病人均采用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其中 8例病人溃疡完全切除 :十二指肠前壁沿溃疡远侧边缘切除 ,后壁预留肠壁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对38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病情观察、管道护理、饮食指导、术后并发症预防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1例,残胃排空延迟症1例,倾倒综合征2例,均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痊愈。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6.06±8.60)h。术后住院时间(6.12±1.06)d。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手术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的50~65岁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腹腔镜组),18例行传统开腹胃大部切除术(开腹组)。对比两种手术的优缺点及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是安全、可行的,相较传统手术具有多方面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十二指溃疡穿孔出血主要方法之一,1980年~1999年我院共作胃大部切除术10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7例。现将该7例典型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 1 典型病例 例1,女、30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症状不缓解,行溃疡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72h左季肋部突然剧痛,继之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中段以上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6年期间,胃大部切除术后患中段以上食管癌并接受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的18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18例接受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1例并发声音嘶哑,2例并发颈部吻合121瘘,3例并发肺部感染,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6/18),除1例术后肺内重症感染患者因呼吸衰竭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均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中段以上食管癌采用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是可行、安全的。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和精细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5.
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l99l~2001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急诊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通过l~5年的随访,患者一般在术后3~4个月生活,体质恢复到正常水平,能胜任日常工作。l例(1.2%)在2年后出现吻合口溃疡。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且手术安全性高。因此,在基层医院,在患者条件许可时,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应尽可能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残胃代食管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2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1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57.2(49~65)岁;5例行弓上吻合,9例行弓下吻合。结果手术时间(2.3+0.4)h,术中失血量(270.0+60.0)ml;术后禁饮食时间(7.3+1.8)d,住院时间(13.7+3.1)d,无吻合口瘘和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4/14),以肺部炎症和心律失常为主。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0.0%和21.4%。结论残胃代食管,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移至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适用于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中下段食管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残胃贲门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26例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残胃贲门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除3例探查后不能切除外,其他23例均成功施行残胃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对端吻合手术,切除率为88.5%(23/26)。术后无吻合口出血、狭窄、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远期组出现返流性食管炎6例,肠粘连3例。术后1年生存率69.2%(18/26),3年生存率38.5%(10/26),5年生存率23.1%(6/26)。结论手术治疗是残胃贲门癌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吻合器的熟练使用,有助减少术后并发症。由于残胃贲门癌切除率、生存率与原发性贲门癌无明显差异.因此对残胃贲门癌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8.
刘国生 《腹部外科》1995,8(4):181-182
胃大部切除术中并发症13例教训分析刘国生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率较高,胃大部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若手术中操作不慎,容易发生医源性并发症。本文介绍1985年~1995年我院以及本人在外院遇到的胃大部切除术中并发症13例,旨在以此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8例有胃大部切除术史的食管癌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4例;3例腹腔粘连,结肠无法游离,将残胃连同脾脏及胰体尾移入胸腔,残胃代食管完成食管癌根治手术;1例腹腔广泛粘连无法分离放弃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抑酸、空肠营养支持等处理。结果3例残胃代食管手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4例结肠代食管患者中,2例恢复良好,1例术后肠粘连梗阻并出现下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第5天出现吻合口瘘,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结肠代食管是常见术式,腹腔粘连较重时,将残胃连同脾脏及胰体尾移入胸腔,在弓下或弓上与食管吻合,残胃代食管完成食管癌根治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访观察一组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病例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3年12月97例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术后随访时间最长8年余,最短为6个月。随访期内行腹部彩超、CT、MRI等检查。结果术后右上腹疼痛者9例,3例因胆囊结石残留二次行胆囊残株切除术,无胆总管狭窄等严重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对某些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结石残留的胆囊残株炎病例仍需二次手术切除残留的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