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生物学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免疫学水平不能解决问题的机会,如确定日本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钉螺的特征、生产抗原、采用新的有效的诊断技术和制备疫苗等.本文介绍近年来现代生物学技术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现状.1日本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群体遗传结构和进化变异规律的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健康,发展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些年来,有关血吸虫DNA疫苗在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传统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高效、持久、广谱、简便和廉价等优点,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日本血吸虫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疫苗是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日本血吸虫病蛋白疫苗、DNA疫苗及联合免疫的研究现状、血吸虫病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运用致弱尾蚴免疫和化学药物治疗血吸虫病,可诱导宿主产生对攻击感染的高保护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阐明这两种高保护性现象的动物实验及其相关的效应机制的研究,以期为开拓新的疫苗发展策略和新疫苗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血吸虫病疫苗一直备受关注,有助于降低对吡喹酮的过度依赖,推进控制和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实现。目前虽然尚无商业化的血吸虫病疫苗,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四跨膜蛋白-2和钙蛋白酶大亚基等4种候选疫苗已进入不同阶段的人体临床试验。本文对4种血吸虫病候选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血吸虫病疫苗与其他蠕虫病疫苗的研发提供线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非编码小RNA能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与mRNA降解、染色质修饰、基因组的稳定等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编码小RNA既与血吸虫病的发病相关,又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非编码小RNA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在血吸虫发育和致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做一综述,为发展血吸虫病新的检测方法、疫苗及新药物研发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寻找新的杀虫药物和开发研制有效抗血吸虫疫苗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血吸虫病疫苗已由减毒活疫苗、基因重组抗原疫苗发展到核酸疫苗等阶段[1-2]。疫苗是20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3]。传统的疫苗研究策略是模拟自然感染,成功的疫苗多依赖于中和抗体的产生;虽然减毒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效果显著,但缺乏足够的虫源,且多种抗原成分不一定全部产生保护力,甚至可能导致免疫性病变或免疫抑制。基因重组抗原疫苗应用安全,但只能引起体液免疫,且蛋白的提取纯化步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疟疾、利什曼病和血吸虫病的疫苗的研制概况。疟疾和利什曼病疫苗的研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血吸虫病疫苗正准备进行Ⅰ期试验——对其在志愿者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反应性进行评价。本文概述有关人体寄生虫病疫苗的当前状况,重点介绍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那些最具潜力的抗原成份,也对一些新的疫苗开发策略包括核酸疫苗和以细胞因子作佐剂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抗病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多年实践证明 ,单一灭螺措施难以阻断其传播。累年的疫区人群普遍化疗 ,虽可有效地控制发病 ,但也未能阻断其传播。因此 ,国内外专家已达成共识 ,发展血吸虫病疫苗是十分必要的 [1~ 3 ]。 血吸虫病疫苗的研究 ,多集中于抗感染免疫。但迄今为止 ,抗感染疫苗候选分子诱导的保护力很少超过 5 0 % [4,5 ]。由于血吸虫在长期与宿主共生过程中 ,发展了种种逃避免疫的机制 ,此机制已证明为成虫及童虫所共有 ,这是迄今为止抗感染疫苗研制未获理想结果的原因之一。因此 ,抗病免疫和抗病疫苗的研究已愈来…  相似文献   

10.
TDR血吸虫病疫苗发展策略会议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介绍由TDR(UNDP/WORLD BANK/WHO热带病研究和训练特别规划署)组织的血吸虫病疫苗发展策略讨论会于1991年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了发展抗血吸虫病疫苗的研究。会议结论为,血吸虫病疫苗的制备是可行的,且特定的抗体反应可为疫苗的设计提供线索,这种抗体反应与针对人群再感染的抵抗力有关。TDR协调的疫苗项目的初步目标是支持候选疫苗抗原的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重组Sj22.6kDa抗原(rSj22.6)进行免疫学活性鉴定,了解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方法:Westernblot反应确定rSj22.6的抗原性;将rSj22.6注射家兔,制备特异抗血清;以血吸虫尾蚴对C57小鼠进行攻击感染,初步鉴定其免疫保护力。结果:rSj22.6可与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并刺激家兔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抗体滴度为11280。攻击感染中,免疫组小鼠的减虫率达77.2%。结论:rSj22.6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在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血吸虫疫苗的研究已经纳入了WHO和我国主要疾病防治规划,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血吸虫疫苗的研究历史经历了从死疫苗、致弱活疫苗、亚单仲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到多价联合疫苗等的探索过程.近年来开展的血吸虫免疫机制和血吸虫基因组的研究对血吸虫疫苗的研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主要对日本血吸虫疫苗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蛋白疫苗以血吸虫的抗原为主要成分,诱导机体产生抗体。重组蛋白疫苗融合多种血吸虫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因此可提高机体对血吸虫的抵抗力。热休克蛋白疫苗以HSP为主要成分,既是血吸虫的抗原物,又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DNA疫苗能同时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众多传统疫苗无法比拟的优点。抗日本血吸虫DNA疫苗的研究在实验动物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多价疫苗、联合疫苗为未来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多基因非融合性膜锚定表达疫苗pIRES-Sj97-Sj14-Sj26,并研究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14)、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和副肌球蛋白(Sj97)的跨膜共表达质粒pIRES?鄄Sj97-Sj14-Sj26,转染HeLa细胞。通过RT?鄄PCR法检测Sj14、Sj26和Sj97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IFA)检测Sj14、Sj26和Sj97蛋白的表达。用纯化的该质粒免疫BALB/c小鼠(100 μg/只),设生理盐水和空载体对照组,20只/组,每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2周后,每组取10只小鼠,眼球取血并断颈处死,取脾淋巴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分别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总IgG抗体及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及 NO释放量,并分析脾淋巴细胞亚群。各组中余下小鼠每只经腹部感染40±1条尾蚴,45 d后剖杀,计数成虫数及肝卵数,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 构建的质粒可在体外表达。疫苗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质粒组血清总IgG抗体含量分别为(5.62±0.64)、 (1.22±0.20)及(1.48±0.36) mg/ml,疫苗组与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疫苗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质粒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含量分别为(321.19±18.03)、 (184.12±11.05)及(213.51±15.93) nmol/ml,疫苗组与生理盐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组、生理盐水组、空白质粒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分别为(2.25±0.29)、(1.18±0.07)及(1.22±0.09),疫苗组显著升高(P<0.01)。疫苗组INF-γ水平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疫苗组减虫率和肝减卵率分别为39.9%和43.94%。 结论 pIRES-Sj97-Sj14-Sj26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补平已知拼接序列中的缺失片段, 获得日本血吸虫乙醛脱氢酶全长基因编码序列。 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已公开发布的日本血吸虫转录组数据库中提取乙醛脱氢酶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数据, 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基因进行多序列联配, 寻找分别与同一蛋白氨基酸序列的N端和C端配对的序列; 设计引物, 用RT?鄄PCR扩增得到全长基因中间的缺失片段并测序。最终获得全长基因序列, 并分析该蛋白的理化性质。 结果 找到日本血吸虫乙醛脱氢酶基因的可能EST序列片段8条, 对其中的1对EST序列(AAW27891和AAW27047对应的氨基酸序列, 中间缺少约80个氨基酸)进行blastn比对结果, 预测为同一基因的2条片段。根据这两对EST序列设计正、 反向引物, 通过PCR扩增、 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的生物信息学鉴定, 找回了缺少的核酸序列, 并与预测序列大小大致吻合(430 bp)。组合成1条完整的日本血吸虫乙醛脱氢酶基因的编码序列(提交GenBank, 其登录号为EF503564)。ORF全长为1 596 bp, 编码531个氨基酸, 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理论值为Mr 573 30.7, pI值为7.94,此序列的290~297位氨基酸与乙醛脱氢酶的模式序列[LIVMFGA]-E-[LIMSTAC]-[GS]-G-[KNLM]-[SADN]-[TAPFV]相匹配。 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补平已知拼接序列中的缺失片段, 获得日本血吸虫乙醛脱氢酶的全长基因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16.
吡喹酮处理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质组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吡喹酮处理前后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质组,比较处理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探讨吡喹酮抗血吸虫机制。 方法 日本血吸虫合抱成虫分别暴露于吡喹酮(处理组,30 μg/ml)和二甲基亚砜(对照组)中,18 h后收集虫体,提取总蛋白。采用二维-纳喷雾-液相色谱联合串联质谱(2D-nano-LC-MS/MS)鉴定吡喹酮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蛋白质。数据库查询确定蛋白质的功能,统计分析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结果 吡喹酮处理后明显上调的血吸虫成虫蛋白为12个,明显下调4个。上调蛋白中有10个功能明确,分别归属于细胞骨架蛋白家族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微管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膜联蛋白,应激蛋白家族的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60和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和信号转导蛋白14-3-3。下调蛋白为参与转录调控的蛋白,即多聚合蛋白和髓磷脂基因表达因子。 结论 吡喹酮处理后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质组具有差异,提示吡喹酮处理后促进或抑制了特定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动物感染血吸虫后的自愈现象是指动物在感染血吸虫一段时间后虫负荷数急剧下降、虫体自然清除的现象.水牛和猪作为主要的血吸虫病传染源,在血吸虫病流行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水牛和猪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有自愈现象,阐明其发生机制对于防治血吸虫病和研制血吸虫疫苗均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围绕水牛、猪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产生的与自愈有关的实验和现场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其发生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动物感染血吸虫后的自愈现象是指动物在感染血吸虫一段时间后虫负荷数急剧下降、虫体自然清除的现象.水牛和猪作为主要的血吸虫病传染源,在血吸虫病流行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水牛和猪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有自愈现象,阐明其发生机制对于防治血吸虫病和研制血吸虫疫苗均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围绕水牛、猪感染日本血吸虫后产生的与自愈有关的实验和现场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其发生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制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国内外学者对日本血吸虫融合基因疫苗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了该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intensive long-term control programmes,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remains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The termination of mass praziquantel-treatment has seen a dramatic recent rebound in both its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morbidity.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is a zoonosis but, despite complicating control efforts, this feature provides a practical method for attacking Schistosoma japonicum through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a transmission blocking veterinary vaccine. A recently completed bovine drug intervention tri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transmission of S. japonicum underpin the concept that such a vaccine, targeting water buffalo, would hav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integrated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in China. A major block to success is the low ceiling efficacy achieved with current vaccine molecules. To solve this challenge, an antigen discovery pipeline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for identification of new vaccine targets that induce greater potency than the current anti-S. japonicum candidate vaccines. 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 and molecules exposed on epithelial surfaces (including receptors) which interact directly with the host immune system warrant especial attention. Extensive schistosome genomics programmes currently underway coupled with new advances in proteomics and microarray technology provide an unparalleled opportunity to identify new molecules exploitable as vaccine targets. These will then need to be produced in quantity and rigorously tested first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n the field. If a transmission blocking veterinary vaccine developed for bovines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ontrol strategies such as human chemotherapy, elimination of S. japonicum from China may be achiev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