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红  吕文  胡兴越 《浙江医学》2004,26(7):552-553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重症肌无力的重要辅助检查,主要包括重复电刺激(RNS)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查.RNS是诊断重症肌无力最常用的电生理方法,但诊断重症肌无力的阳性率仅为56%~70%[1-3],尤其是诊断I型重症肌无力阳性率仅为28.8%[4],敏感性较低.SFEMG检查是近1O多年开展的新技术,与RNS和抗胆碱脂酶药物试验具有互补作用,三者结合更有助于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本院自1997年8月至2002年8月采用SFEMG技术检测了5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报道如下,以探讨SFEMG诊断重症肌无力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梁银杏  葛辉  姚晓黎  廖松洁 《西部医学》2010,22(8):1391-139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及胸腺增生患者的电生理指标特点,并观察胸腺切除手术对于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例伴有胸腺瘤、25例伴有胸腺增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伸指总肌单纤维肌电图(SFEMG)、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和肌电图(EMG)检测,比较两组间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同时观察手术前、后电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12例伴有胸腺瘤患者术前的SFEMG、RNS、肌电图的异常率分别为100%、41.4%和25%,25例伴有胸腺增生患者术前的SFEMG、RNS、肌电图异常率分别为92%、52%和32%;12例伴有胸腺瘤患者手术后的SFEMG、RNS、肌电图异常率为91.7%、33.3%和25%,25例胸腺增生手术后为86.9%、40%和24%。结论伴有胸腺瘤及胸腺增生患者的SFEMG阳性率最高,其次为RNS、肌电图,手术后电生理指标有改善,而其中胸腺增生者改善更为明显,但均仍存在异常,仍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临床评分相似的13例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M uSK-M G)患者与12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AChR-M G)患者指总伸肌(EDC)与眼轮匝肌(OOc)的单纤维肌电图结果进行检测。超过70%AChR-M G患者的ED C与O Oc有异常颤动,但是大部分M uSK-M G患者的EDC颤动正常而O Oc颤动异常。上述结果证实M uSK-M G与AChR-M G的神经生理学显著不同。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四肢与面肌的单纤维肌电图@Farrugia M.E. @Kennett R.P. @Newsom-Davis J. @A. Vincent$Dep…  相似文献   

4.
黄丽 《大家健康》2015,(5):77-7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例,通过观察其临床症状,进行胸腺MRI或CT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测、单纤维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药理学试验等辅助诊断,并且行胸腺切除术治疗,术后1年通过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并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儿的胸腺均完全切除,1年后随访6例患儿,随访率达到100%,临床疗效情况为显效1例,基本痊愈3例,临床痊愈2例,痊愈率达到83.3%。结论:小儿重症肌无力患儿由于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临床上应尽早诊断,确诊后应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例,通过观察其临床症状,进行胸腺MRI或CT检查、血清学抗体检测、单纤维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药理学试验等辅助诊断,并且行胸腺切除术治疗,术后1年通过随访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并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儿的胸腺均完全切除,1年后随访6例患儿,随访率达到100%,临床疗效情况为显效1例,基本痊愈3例,临床痊愈2例,痊愈率达到83.3%。结论:小儿重症肌无力患儿由于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临床上应尽早诊断,确诊后应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7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电图诊断及新斯的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重复电刺激阳性者14例,占82.3%;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者13例,占77%。其中年龄35岁以上,临床症状明显者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对5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1例(36.21%)患者合并抑郁障碍,其中轻度抑郁12例(57.14%),中度抑郁7例(33.33%),重度抑郁2例(9.53%);文化程度高、病程长、Ⅲ和Ⅳ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文化程度、病程及临床分型影响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患者TT_3和TT_4测定分析(附1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甲状腺机能状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8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检测。结果发现23例患者TT3和TT4高于正常对照伍,其中有19例伴甲亢的临床表现,符合两病并存诊断。5例患者TT3和TT4低于正常对照值。重症肌无力并甲亢发生率为10.1%,提示重症肌无力伴甲亢发生率不低,在医疗工作中应重视。TT3和TT4有助于重症肌无力并甲亢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4例,按病程长短分为A1组41例,A2组41例, A3组41例,A4组41例,所有患者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相关神经指标,观察患者肌电图检查异常检出情况及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测A1组异常率为90.24%,A2组异常率为80.49%,A3组异常率为65.85%,A4组异常率为60.98%,总异常率为74.39%,异常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临床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总病变异常率为34.15%(56/164),经肌电图检测,临床已诊断者均为异常,且从108例无症状中另检测出66例糖尿病神经发生异常,总病变异常率为74.39%(122/164)。结论肌电图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准确性更高,利于治疗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技术,尤其是神经重复电刺激技术(RNS)及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的应用价值,提高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LEMS的患者均采用了神经重复电刺激.在面神经,腋神经,尺神经进行低频刺激(3~5 Hz)及高频刺激(10~50 Hz).结果 诱发电位起始波减小(0.2~0.7 mv).5Hz以下低频刺激后波幅递减在15%~54%(对照组小于15%);在10~50 Hz采用高频刺激时波幅递增100%~657%(对照组大于100%).同时进行了单纤维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其纤维密度正常而Jitter增宽大于55微波以上.结论 癌性和非癌性肌无力综合征低频递减.高频递增大于100%以上可作为LEMS特征性电生理改变.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诊.单纤维肌电图测定在LEMS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