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型颅脑创伤后的脑水肿可致颅内高压,影响脑组织的灌注,甚至导致脑疝形成,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然而,目前临床上常用脑水肿治疗方法如甘露醇渗透性脱水、过度换气、低温、脑脊液引流等均对这部分患者的疗效较差,副作用很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利多卡因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总结。方法:共1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均于发病(或伤后)24h内行常规治疗 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83例行常规治疗,对两组胃泌素、抗利尿素、血糖、胃PH值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治疗组胃泌素、抗利尿素、血糖明显下降,消化道出血、心率失常等并发症显著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利多卡因的应用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应激损伤,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T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HBO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其后期疗效评分。结果:高压氧治疗后HBOT组患者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7天,HBOT组脑血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HBOT组脑氧摄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从总有效率看,HBOT组在伤后6月的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高压氧的治疗措施,能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氧摄取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高压氧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颅脑损伤治疗总有效率94.6%,对照组83.9%,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助于脑组织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药大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总结。方法共1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均于发病(或伤后)24h内行常规治疗+中药大黄治疗。对照组83例行常规治疗,对两组胃泌素、抗利尿素、血浆内毒素(LIPs)、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糖、胃pH值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大黄治疗组胃泌素、抗利尿素、血糖明显下降,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显著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中药大黄的应用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应激损伤,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高卫丰 《当代医学》2014,(28):59-60
目的探讨在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以张家港市锦丰人民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18)。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48h内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观察并记录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腹胀、腹泻、呕吐、胃潴留、便秘的情况,检测患者开始肠内营养前、第5、10d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并发症患者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各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较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营养开始前,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胃肠营养开始后第5、10d,观察组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较单纯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状况并提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8.
黄秀莲 《右江医学》2006,34(6):677-679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30%[1]。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会发生多系统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临床护理工作是根据这些变化对病情进行观察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现根据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就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颅内高压的监测、血液动力学的监护以及呼吸系统的管理等关键性问题作一综述。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颅脑损伤转运途中的护理,首先要了解颅脑损伤的类型,是单纯的颅伤还是单纯的脑伤,或是颅脑合并损伤;是开放性损伤还是闭合性损伤。急性颅脑损伤的病变,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为了便于估计病人的预后,制定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访半年至2年,对肺部感染及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肺部感染率1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整体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莫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自1996年以来6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其中,29例按常规综合治疗,32例采用尼莫通等综合治疗。结果:29例按常规综合治疗的死亡11例,恢复良好或中残11例,重残7例;按尼莫通等综合治疗的死亡5例,恢复良好或中残21例,重残6例。结论:尼莫通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昏迷时间,减少残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42例颅脑损伤患者(监测组)的有创颅内压监测资料和146例未行颅内压监测患者(非监测组)资料,比较两组并发症和格拉斯哥结果分级评分(GOS).结果 监测组颅内压轻度增高43例,中度增高69例,重度增高30例,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监测组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较非监测组少,GOS分级评分结果优于非监测组.结论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准确反映病情变化,有利于及时干预、指导临床护理与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严重脑外伤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升高与预后有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多项研究已证实,血液中的S-100水平可以作为脑外伤后脑损伤程度的标记物。然而,临床需要一种更具有特异性的标记物,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候选标记物。方法:为了评估严重外伤性脑损伤(TBI)后患者血清中GFAP水平(s—GFAP)的升高情况,从发生外伤之日起,每日收集59例严重TBI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患者的s-GFAP水平,并在1年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除1例患者外,其他患者的s—GFAP最大值均高于实验室参考值(中位增加10倍)。TBI后第1天的s-GFAP水平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急性期的最大s—GFAP水平显著升高(P〈0.001)。所有s—GFAP〉15.04μg/L(参考值〈0.15μg/L)的患者(n=5)死亡。与复合损伤患者相比,单一脑损伤患者的s—GFAP水平元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重脑损伤后的第1天,患者的s—GFAP水平升高,并且与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压、多参数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新乡县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监护,观察组采取颅内压、多参数监护,比较两组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BP、PaO_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aCO_2、血糖以及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露醇应用时间以及甘露醇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采用颅内压、多参数监护效果理想,能够动态了解患者病情波动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5℃±0.5℃的轻度低温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GCS为8分以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肛温为35℃±0.5℃轻度低温治疗,并与45例常规治疗组对照观察,观察其预后、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良好率36.4%,对照组为26.7%(P<0.01),血糖水平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未发生心律失常、顽固的上消化道出血以及复温时的反跳性高热、休克等不良反应.结论35℃±0.5℃的轻度低温水平对重症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和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95-95,98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尤其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回顾及总结。结果:本组治愈29例,死亡15例,致残6例,其中12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并发肺部感染、急性应激性溃疡及术后多发血肿而危及生命,必须提早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比较意识变化、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结果治疗组在意识恢复、减少并发症及治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血小板减少的特点.方法 将本院96例重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随机分成3组:选择性亚低温治疗组(脑部组)、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全身组)和常温组,对治疗后血小板减少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治疗期间亚低温组(脑部组和全身组)血小板均见不同程度下降,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在治疗后第3天达到最低点.治疗结束后亚低温组90%(37/41)患者血小板计数在自然复温后1-2天恢复到治疗前;(2)脑部组治疗后第1、3和第5天血小板较治疗前减少约16%、27%和29%;全身组在治疗第1天减少约25%;(3)按治疗后1年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估,脑部组、全身组和常温组患者恢复良好(GOS 4-5分)率分别为7/18(39%),8/23(35%)和12/15(8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可发生血小板减少,而且血小板减少者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7.5%高渗盐溶液和20%甘露醇溶液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预后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3例按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7.5%氯化钠溶液(4ml/kg)和20%甘露醇溶液(4ml/kg)静脉快速滴注,然后分别统计两组伤者中抢救无效的死亡例数以及存活伤者中出现肾功能异常的例数.结果 两组间救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出现肾功能异常的概率更低(P<0.05).结论 7.5%高渗氯化钠溶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与20%甘露醇溶液相似,在死亡率方面没有差别,但在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戴亚光  徐震 《浙江医学》2009,31(6):740-741,744
目的探讨酗酒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脑内脱辅基脂蛋白E(apoE)合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17例酗酒患者(研究组)和22例非酗酒患者(对照组)挫伤脑组织apoEmRNA的表达。并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脑外伤后不同时期脑脊液apoE含量。结果研究组脑组织apoEmRNA的表达水平及脑脊液apoE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长期酗酒可使脑外伤后脑内apoE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抑止脑内apoE的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90 种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 对40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在SCL-90 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上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而强迫、恐怖、偏执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家属SCL-90 总分及除恐怖、偏执、人际关系外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男性家属(P<0.05,其中抑郁、焦虑、敌对三项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尤其是女性,是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要高度重视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