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57例采取植骨融合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29例采用后外侧融合,其余采用椎间融合,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3.82%、86.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融合率分别为75.76%、90.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疗效相似,后外侧更容易出现断钉的现象,椎间植骨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兔腰椎融合三种手术方法。方法24只兔分三组分别行椎体间、椎板间、横突间自体骨融合,3周、6周取材行手触、影像学、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椎体间融合组植骨块不稳定,4例植骨块前滑脱,4例不融合;椎板间融合组植骨空间小,仅1例融合;横突间融合组相对稳定,植骨空间大,3周时植骨块成形、较硬,6周时3例(75%)融合。结论 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有良好的植骨床,局部相对稳定.植骨量充足,6周融合率为75%,与人类腰椎融合率相似,手术相对简单易行,是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57例采取植骨融合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方法,29例采用后外侧融合,其余采用椎间融合,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术后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3.82%、86.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融合率分别为75.76%、90.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外侧融合与椎间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的疗效相似,后外侧更容易出现断钉的现象,椎间植骨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充分椎管减压,并用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对不稳滑移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同时横突间或联合椎体间植骨,植骨仅用减压时切下的松质骨。结果 42例获1年1月的随访,植骨融合率为98%,疗效满意。结论 充分椎管减压,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坚强固定,同时横突间或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不稳症,植骨融合率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术,对照组行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以及骨愈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7.4±18.2)min、(517.5±101.3)m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86%(26/28),对照组为89.29%(2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率为92.86%(26/28),对照组为96.43%(2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术与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近期疗效及骨融合率均基本接近,但采用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较短,平均术中出血量较少,且融合率要高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术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比较后路腰椎管减压固定并后外侧植骨与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组),A组26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21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对两组术后症状改善及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JOA评分和术前、术后X线片,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植骨融合率。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A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1%,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骨融合率为87%,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后外侧植骨内固定和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骨融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将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组15例(A组)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17例(B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X线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随访1~5年。结果:A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6.7%,骨融合率78.2%。13组临床疗效优良率88.2%,骨融合率94.2%。结论:后外侧植骨融合与椎间植骨融合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PLIF)手术的综合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两种改良的P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73例,其中男88例,女85例,病程4~ 84个月,平均年龄61岁.术后1,3,6,12个月复查,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变,记录JOA评分(术前及术后1年),做X线检查,有条件做螺旋CT扫描检查融合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方法结果显示JOA评分,每组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组间JOA平均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手术时间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出血量及融合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单节段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手术,需要进行彻底椎板减压时,用不保留小关节植骨床的PLIF手术,既能够减少传统PLIF手术神经根及硬膜牵拉损伤的几率,减少手术时间,从而降低老年患者麻醉风险,同时能得到满意的手术疗效及椎体融合率.  相似文献   

9.
椎间植骨和后外侧植骨是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常用的两种植骨融合方式,其临床疗效报道不一.我们采用腰椎后路固定后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王然  陈耀辉 《微创医学》2009,4(6):627-629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加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PLIF)在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治疗中的应用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椎弓根螺钉加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45例患者。4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64个月(48~75个月)。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功能评分,以评价手术结果。结果术前与术后ODI、VAS评分和最终随访结果相比有明显差异,术后与最终随访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别。3例不融合,融合率达92.7%。末次随访优良率85.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加PLIF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有椎体不稳的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1年10月使用PLIF手术方式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失稳患者75例,46例采用单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29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1~5年,平均1年8个月,根据JOA评分,优37例,良3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达89.33%,无断钉、松动或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1年CT扫描可见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后7d平均为(11.2±1.1)mm,末次随访为(11.0±1.1)mm。椎间高度术后7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可提供彻底的减压效果和椎间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病例,对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的23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3.2个月.所有患者枕颈部疼痛症状消失,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在6个月内融合;末次随访时颈部旋转活动受限,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具有即刻稳定,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腰椎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定42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定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4 2例腰椎节段性失稳引起下腰疼的患者行后路减压 +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辅助系统。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3年6个月 ,4~ 6个月后均达骨性融合。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现象。患者腰、腿疼麻症状明显缓解 ,绝大多数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功能评定结果 :优 2 5例 ,良 1 3例 ,可 4例 ,差 0例 ,优良率 90 %。结论 后路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不稳定的可靠手段 ,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更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郭江 《河南医学研究》2011,20(4):424-427
目的:观察经皮单枚B-twin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下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性.方法:对30例患者共32间隙实施了经皮穿刺椎间融合术,于手术前后对临床情况进行JOA评分,并行腰椎X光及CT检查对比.结果:随访时间3 ~38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JOA评分标准,临床治疗结果:优10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与传统腰椎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9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改良术式组(A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23±9.75)岁;传统术式组56例,其中男2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6.02±10.25)岁。比较两组手术ODI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等多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式术后短期ODI、VAS评分、椎间隙高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改良术式组较传统术式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少(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腰椎融合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和医疗费用少的优点,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峡部裂腰椎滑移单纯前路与后路植骨融合术的疗效,评估单纯前路植骨融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行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与29例单纯前路植骨融合术的峡部裂腰椎滑移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植骨融合时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Zdeblick疗效评价标准确定临床满意率.结果两组间融合时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前路组临床满意率高于后路组(P<0.05).结论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腰椎滑移的临床疗效优于后路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8.
秦入结  李垠  宋波  史东平  于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8):2719-2721,2724
目的 对比研究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均行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TLIF组26例,PLF组19例.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椎间高度、融合率、JOA改善率等指标,综合判断近期疗效.结果 经随访9~18个月,平均12.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P<0.05;两组椎间高度重建、骨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两组JOA疗效改善率比较P>0.05.结论 PLF手术与TLIF手术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术式,TLIF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但骨融合率高、并发症极少.  相似文献   

19.
Wang HM  Liu HY  Wang B  Zhang J  Miao KN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48-1751
目的探索椎间融合器在腰椎后路再手术中应用的适应证及技术要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腰椎后路再手术,手术顺序为腰椎椎管减压、硬膜及神经根粘连松解、椎间盘髓核摘除、后路椎间融合器植入、经椎弓根内固定、腰椎横突间植骨术。定期随访,按Macnab法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效果。腰椎椎间融合效果按照Brantigan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涉及的23个椎间隙(L3-4 5例,L4-5 8例,L5-S14例)内植入27枚融合器,所有患者术后2周下地行走,出院时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5例术中硬膜破裂,缝合后未发生脑脊液漏。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88.2%的患者术前下肢的神经症状明显缓解,运动能力明显改善,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并评价手术效果,平均随访18个月(12~43个月)。Brantigan评定标准评价未见内固定失败迹象,术后半年腰椎融合成功,手术疗效始终稳定。结论后路腰椎再手术中使用椎间融合器既解决了神经卡压的问题,消除了椎间盘源性的疼痛,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及对线,同时又完成了腰椎的内固定以及前柱的融合,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后路脊柱融合术在腰椎退行性不稳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融合术在腰椎不稳症应用的临床疗效及重要性。方法 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症78例,其中男34例,女44例;年龄18-74岁,平均52岁;单节段71例,多节段7例。78例患者均采用经后侧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或经后侧路后外侧融合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有神经根和马尾受压表现的,作减压术。结果 随访3-24个月,结果优60例,良10例,可8例。临床植骨融合率96%。结论 后路脊柱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症疗效确切的方法之一,内固定可显著提高融合率,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