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2.
目的:了解兰州市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中125天的院前急救出诊病历,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兰州市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是女性的1.72倍,以40~49岁组(18.49%)、20~29岁组(14.14%)及70~79岁组(13.63%)为主,其主要疾病为创伤(30.05%)、神经系统疾病(20.29%)、心血管系统疾病(15.41%);兰州市院前急救的呼救高峰时间是14:00~18:00;平均院前急救时间为(24.55±2.06)min,平均急救服务半径为(2.239±1.763)km。结论:根据兰州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强化重点人群安全意识,合理调配人员设备,加强急救体系建立及重点时段的急救医疗资源配置,不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郴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水平.方法 对郴州市2011年6月~ 2012年5月的13 147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男女之比为1.86∶1;车祸伤居各类疾病之首;年龄在21 ~40岁死亡病例最多;猝死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死亡原因;出诊以1、2、9、10、12月份最多.结论 根据院前急救特点做出管理决策,提高救治成功率;教育人们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1006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分析我院2004~2006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的方法 ,对我院2004~2006年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目的 主诉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是2004~2006年受理的出诊患者.男女比例1.53:1,高发年龄段为70~79岁及30~39岁.院前急救前5位病种为铁路交通伤(37.28%),心脑血管疾病(10.93%),呼吸系统疾病(8.25%),其他创伤(6.86%),精神疾病(4.87%).12月份出诊患者最多.8:00~10:00为出诊高峰时间.呼救患者主要分布在医院附近辖区和铁路客运相关伤病患者.结论 [1]要重视铁路周边居民的安全教育,提高铁路旅客的安全意识;[2]提高老年患者的常见危重症的院前急救水平意义重大;[3]根据呼叫密度,科学合理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5.
琚沙  胡雪钟  谭葭 《西部医学》2009,21(4):598-599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死因,并对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急救中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7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女性为1.74;院前急救最常见死因猝死(32.11%),铁路交通上和其他外伤(32.11%),心脑血管疾病(11.01%),呼吸系统疾病(6.42%),其他(12.84%),不详(5.50%)。死亡时间集中在8:00至12:00(29.36%),18:00至22:00(21.10%)。但各年病死率相近。结论应提高对猝死、创伤、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水平,加强社会预防和宣传,减少急诊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阳区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惠州市惠阳区2005年-2007年120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的病种等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3年120受理出诊的患者。男女比例1.6:1。高发年龄为中老年。创伤患者占第一位(31.2%)。5、6、7、8、1月份出诊患者最多。21∶00-5∶00为出诊高峰时间。结论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完善救援应急措施,可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武汉市2012-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合理的院前急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2014年接诊的2 331 648例院前急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疾病谱等为观察指标,将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男∶女为1.579∶1,年龄以60岁以上者居多,处于疾病谱前7位的是外伤、车祸、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各种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及妊娠待产。全年中12月份出诊次数最多,其次为5月份。结论:武汉市2012-2014年院前急救患者主要为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救人员在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专业培训方面要有所侧重,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青海省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从青海省120急救指挥中心数据库中调出2010年度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一年的呼叫量(41750次)中,日时间分布以18:00 ~21:00为最高(8 219次、占19.67%),以03:00~06:00为最低(2 129次、占5.11%);②在院前有效急救12 480例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为59.63%(7 443):40.36%(5 037);③在12 480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神经系统急症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占26.83%(3 348);④在12 480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共死亡3 285例,占2.63%,心源性猝死居首位.结论:①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对急危重症早期识别及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②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是降低交通意外发生及其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邵慧玲 《中外医疗》2013,(27):141-142
目的探讨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郑州市区2012年1—12月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3.43%,男女比例为2.20∶1.00,死亡率最高年龄组为71~80岁组;导致院前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及原因不明、创伤;全年死亡人数呈现年初与年尾高,中间低的趋势。结论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并对易感人群进行宣教,以减少院前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664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2003年用救护车送至我院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年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6 646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40.18±21.05)岁;每天12∶00~15∶00和21∶00~24∶00为到院高峰时间;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前6位疾病为颅脑损伤、四肢或身体未特指部位损伤、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胸部心血管创伤;入院率为59.75%。结论(1)新形势下急诊医学专业,特别是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要以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分类和疾病谱为依据,根据疾病谱确立急诊学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2)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人类健康和急诊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要重视男性的安全防范教育;(3)要根据患者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与院内急救工作。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沈阳市地区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年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病种、出诊时间、出诊月份及与疾病变化、死亡情况等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沈阳市地区院前急救患者80991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80991例中,平均每天出诊221.89次,男女之比为1.47:1,平均年龄(52.76±18.69)岁;院前急救出车时间(1.00±0.48)min,到达现场时间(7.80±1.87)min,抢救时间(12.87±2.24)min,送达目的地时间(9.62±1.89)min;发生率最高的前6位病种依次为外伤(26.85%)、心血管系统疾病(16.96%)、神经系统疾病(11.51%)、呼吸系统疾病(3.3%)、各种中毒(2.87%)、消化系统疾病(1.76%);出诊高峰时间段为8:00~20:00;月平均急救患者为6749例,5月出现最高峰,心血管系统疾病以12月较多,神经系统疾病以7月较多,呼吸系统疾病以2月较多;院前死亡患者795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以心血管疾病(35.11%)、神经系统疾病(23.19%)和肿瘤、慢性疾病(21.89%)为主,20~40岁青年则以外伤(7.93%)和中毒(3.68%)为主。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为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制定急救工作重点和促进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型综合性医院如何有效地开展院前急救。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4年来院前急救工作。结果4年中共出车3800次,接回病人3634人,现场急救1327人,现场和途中抢救成功率93%,参加灾害事故急救26起。病人及家属满意度98%。结论健全组织、广泛宣传、严守规程、开放通道、重在急救、政策扶持是中型综合性医院开展院前急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立单兵急救包的卫勤定位,为单兵急救包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循证分析武器因素、环境因素和战位因素与战场急救的密切相关性,现代军事、非军事行动对单兵急救的特点和需求。结果提出了单兵急救模块技术;讨论了单兵急救包的卫勤定位。结论单兵急救包应凸显其医疗急救定位,在功能上与战场急救技术相配合,在装置上与战斗携行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急救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12-30-2009-09-10院前129例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急救过程. 结果 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男女比为2.4: 1.以60岁以上、冬季、每日6~12时的心搏骤停患者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5.00%的第一目击者呼救反应时间在10 min以上,急救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7 min,无社区急救人员参与救治,患者最终自主循环恢复率为3.88%. 结论 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病死率极高,加大对全民心肺复苏普及,开展社区急救是提高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愈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声平 《医学综述》2014,(12):2273-2274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患者245例,按救治方法不同分为一般急救组(108例)和全面急救组(137例),以患者最终病死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急救措施对愈后的影响。结果采用一般急救措施的病死率高于全面急救措施组(13.89%vs 5.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施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在院前医务人员应积极施行洗胃、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更加积极的急救措施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包头市院前急救救治危重病人的发病时间聚集性.方法 对2011年至2013年包头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所有院前急救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急救出车的时间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谱和死亡原因等.结果 2011年至2013年间,1、7、8月份是出车急救的高峰,包头市区院前急救患者81 328例,前3位疾病依次为创伤类27 879例、循环系统急症13 467例、神经系统急症11735例.结论 提高创伤院前急救的技术水平,建立绿色通道;对有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启动快速现场急救反应,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根据呼叫出车密度和疾病谱,科学合理的安排院前急救工作.  相似文献   

18.
鄢涛  王森  谭鸿  姜伟  刘辉  李远建  胡壮俐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23-1925,F0003
目的了解德阳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选用德阳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护记录单为调查表,调查对象为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德阳市急救中心所有院前急救患者,共16 265例,采用现况研究。结果①16 265例患者平均年龄(45.23±17.46)岁,男女性别比为1.18∶1,职业以工人(38.26%,6223/16 265)最多。院前急救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分别为(1.89±0.82)min、(14.22±5.23)min、(14.33±4.34)min、(13.12±4.35)min。院前急救病种前5位是创伤(38.80%,6311/16 265,)、脑血管病(18.73%,3047/16 265)、心血管病(17.54%,2852/16 265)、呼吸系统疾病(9.67%,1573/16 265)、中毒(6.00%,975/16265)。院前急救病例一年中以冬夏季最多(62.99%,10 245/16 265);一天中以昼多夜少分布,高峰时间是8:00~24:00(86.74%,14 108/16 265)。院前急救出诊半径为(8.15±3.25)km,区域分布以市区为主(52.36%,8517/16 265),城郊与农村次之。②死亡病例与非死亡病例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时间死亡病例比非死亡病例明显延长(P〈0.05);院前死亡病例以〉60岁最多,占54.30%(638/1175);死亡原因以脑血管疾病(28.34%,333/1175)、心血管疾病(24.94%,293/1175)和创伤(22.38%,263/1175)为主。结论德阳市院前急救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本调查为德阳市院前急救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驻杭部队官兵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获取途径、掌握现状及学习需求,探讨对其进行院前急救培训的意义及实施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驻杭某部队1100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官兵获取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书籍占24.40%、报纸杂志占19.70%、电视占28.50%、网络占12.10%、培训占6.30%;部队官兵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平均得分为(20.62±9.30)分(满分32分),士官高于士兵(P〈0.05),步兵和炮兵都高于通信兵(P〈0.05),参加过院前急救培训的高于没参加过的(P〈0.05);92.60%的官兵认为有必要进行院前急救培训,7.40%的认为没有必要培训。结论参加过院前急救培训的官兵人数较少,培训普及率较低,官兵获取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的途径较单一;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一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习需求较高,尽快在部队中普及院前急救知识及技能并加大对其培训的力度、深度及广度,培训中应注意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公众现场急救技能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公众现场急救技能培训内容需求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公众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调查黄石市市内3个区9个社区4500名居民的现场急救技能培训需求内容。结果:黄石市公众急救技能培训需求程度排序为:日常危急重症处理、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技术、突发意外灾害事故现场的避险逃生与急救。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公众的学历、年龄与日常危急重症处理、创伤急救需求程度、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呈正相关,而与突发意外灾害事故现场的避险逃生与急救知识需求呈负相关;不同的职业培训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性别的培训需求无明显差异。结论:日常危急重症处理、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是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的重点;公众的年龄、职业和学历是影响培训内容制定的主要因素;强化公众的突发意外灾害事故现场自救互救意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