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波  叶小明  李柏 《广西医学》2007,29(8):1289-1290
近年来伤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非典型病例增多,有轻症化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小儿伤寒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伤寒的认识,现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52例伤寒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41例小儿伤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近5年来小儿伤寒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确诊为伤寒的4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发热,以不规则热型为多,临床表现不典型,肠外并发症少,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高。结论小儿伤寒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有轻症化趋势的特点,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小儿伤寒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伤寒误诊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静 《华夏医学》2007,20(1):138-139
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有持续高热、腹痛、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以及玫瑰疹、相对缓脉。目前临床无典型表现的伤寒日渐增多,以致临床医师容易误诊。为减少误诊,笔者对本院1995年以来收治的26例伤寒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六盘水市水 区于1988年发生伤寒流行以来,一直流行不断。本文不就1988年3月至1992年11月间收治的948例伤寒作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这批伤寒具有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多重耐药治疗困难等特点。这与近年来认为伤寒临床变迁不典型化、轻型化有很大不同,故认为有必要加以重新认识。另外,对耐药伤的诊治敢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伤寒在个别地区发病率有回升趋势,甚至有小的流行,临床表现也较前有所改变。现就1978年10~11月宁夏固海扬水工程工地伤寒暴发流行临床资料完整者51例作一分析,旨在探讨现今伤寒的特征、实验室诊断与临床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伤寒是由于沙门氏菌属中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可爆发流行,也有散发病例。散发病例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结果不典型,以及临床模式上的新变化趋势,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易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将我院1997年至1998两年住院治疗的18例伤寒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伤寒的临床诊疗体会。  相似文献   

7.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下简称鼠伤寒)属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之一,十余年来国内外报道有增多趋势。该病常常以急性胃肠炎或医院交叉感染形式出现,婴幼儿发病率高,重者可致死亡,故值得儿科医师重视。本文报告我院自1985年至1987年,经临床及粪便培养证实为鼠伤寒22例,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卫生条件较好的城市伤寒流行罕见,但散发病例仍有所见,且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应予警惕。我院1977年~1990年收治伤寒43例,其中儿童12例,占同期伤寒住院人数的27.9%,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9.
伤寒、副伤寒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10年来广西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伤寒沙门氏菌的药敏实验的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治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9月10年间收治的经血或骨髓细菌培养确诊为伤寒、副伤寒病例的发病季节、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结果79例病例中,男性55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1.6±10.3)岁;伤寒60例(75.9%),副伤寒19例(24.1%),数据表明近年伤寒病例的构成比从1999年前的93.1%明显下降到2004年的60.0%,副伤寒病例的构成比则从1999年前的6.9%上升到2004年的40.0%;两种疾病全年均有散发病例,但58.2%(46/79)在夏秋季6~10月为主;伤寒、副伤寒在临床以发热、肝脾肿大及血白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常见的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和胆囊炎;79例病人仅有49例(62.0%)肥达氏反应阳性,其中伤寒病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副伤寒病人,分别为73.3%与26.3%(P<0.05);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仍具很好的敏感性,但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等药物敏感率较低;在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6.3±2.1)d,所有病例全部治愈。结论近年来伤寒发病率有下降,而副伤寒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伤寒、副伤寒临床表现多呈不典型表现,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药物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近年来重庆地区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5年间收治的伤寒、副伤寒病例.结果:伤寒病例比重有下降趋势,副伤寒病例比重则从1999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55.6%.临床以发热、相对缓脉、脾大,血白细胞下降、腹泻为主要表现,玫瑰疹、表情淡漠较少见,大多数病人的热型以不规则或弛张热为主,典型的稽留热仅占25.6%.常见的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和支气管肺炎.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已不典型;近年来副伤寒比重有上升的趋势;氟喹诺酮类药物仍为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伤寒性肝炎47例临床分析朱维斌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海门226100伤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并发肝肿大、肝功能损害和黄疸指数升高等情况,大多数学者称之为伤寒性肝炎。为探讨伤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将我院1994年1月至1996年10月所收治的47例伤寒...  相似文献   

12.
伤寒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早已为临床工作者所熟悉,但伤寒病程中并不少见的肝脏损伤,却往往未能得到足够注意和正确的认识。因为在无黄疸时,一般很少考虑到肝损伤,而出现黄疸时就很少考虑到伤寒,且多误诊为其他肝病,以致延误治疗。有鉴于此,我们将两年多来(1978年10月—1980年底)共收治有临床及实验室证据的67例伤寒及副伤寒(伤寒62例,副伤寒5例),有肝功能检查的50例中,可确定有肝损伤的17例,加以整理和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伤寒患者很少有教科书中所述的典型临床特点。本文将市传染病医院,市六医院两院1980年1月~1990年12月住院的479例伤寒、寒伤副加以整理分析,以探讨其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过去伤寒在临床上有典型的体温曲线,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近廿年来伤寒确有轻化和不典型的倾向。我们对1984年1月至1984年12月收治的186例伤寒,详细地进行了临床观察,本文就这方面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1)有伤寒的临床表现。(2)血清肥达氏反应阳性,O 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 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3)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4)既往无伤寒及伤寒预防接种史。本组病例符合上述四项中三条者174例,  相似文献   

15.
<正> 伤寒(包括各型副伤寒),为一种急性全身感染性传染病,对机体损害是多方面的,肝损害是其中之一。伤寒引起肝功能损害、肝大和黄疸等早已被注意。近年来由于肝功能检查的普及以及肝活检的应用,对伤寒所致肝损害有进一步了解,并称为“伤寒性肝炎”以区别其它肝病。现将我们5年来收治的176例伤寒,符合本文诊断的57例伤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肝功能正常的30例伤寒作对照,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本地区小儿伤寒发病率有较明显的上升.1998年2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小儿伤寒106例,36例患儿并发多脏器损害.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伤寒、付伤寒杆菌感染在临床上引起黄疸很少报导。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善,机体抵抗力增强,虽在确诊前已接受抗生素治疗等多种原因,临床上出现轻型化和不典型趋向,其临床表现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此认识不足,常易误诊为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我院自1989年1月~1991年12月,共收治264例伤寒、付伤寒患者中,有11例出现黄疸(4.2%)。其中伤寒188例中,9例出现黄疸(4.8%),付伤寒76例中,2例出现黄疸(2.6%)。此11例患者,均以急性黄疸型肝炎收入院,入院后患者仍持续发热不退,抽血作肥达氏反应或作血细菌培养,证实为伤寒、付伤寒杆菌感…  相似文献   

18.
肺炎伴胸膜炎是伤寒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但是,小儿发病率略高。由于肺炎伴胸膜炎的早期症状与伤寒相似,所以临床上容易产生误诊。自1981年6月至1992年10月,我院共收治小儿伤寒566例,其中有40例小儿伤寒并发肺炎伴胸膜炎,发病率为7.1%,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2~10岁之间,平均6岁,其中3~7岁有34例(85%)。  相似文献   

19.
伤寒、甲型副伤寒186例临床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本地区伤寒、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及耐药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186例伤寒、甲型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型副伤寒、伤寒可并发多脏器损害,依次为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肠出血;药敏试验发现伤寒、甲型副伤寒对三代头孢、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达97%以上,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耐药率下降。结论 甲型副伤寒较伤寒并发症多、病情重;三代头孢、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仍为治疗伤寒、甲型副伤寒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20.
伤寒是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小儿伤寒容易并发支气管炎和肺炎,近年我们发现1例合并肺不张,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2005年4月因发热5天入院,入院前5天出现发热,体温逐渐升高,伴轻度咳嗽、腹泻,自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有伤寒接触史。体检:精神差,表情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