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长龙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55-6256
目的:分析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规律的临床特征,旨在早期诊断及预防复发。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63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通过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形态、临床分期、术后治疗等,探求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规律。对患者进行术后行膀胱镜随访,记录复发情况及时间,统计术后复发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54例患者得到随访,其随访率为94.2%,随访时间为3-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年。随访期间,有70例患者发生复发,其复发率为45.5%。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3.2个月,复发高峰时间为术后2年内。按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数目、病理分级、肿瘤分期及肿瘤形态影响复发。按 Cox多因素分析,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有肿瘤病理分级(x1)、肿瘤数目(x2)和临床分期(x3),膀胱癌复发指数(RI)=O.729Xl+O.537x2+O.531X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级是唯一影响肿瘤进展的因素。结论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有肿瘤病理分级(x1)、肿瘤数目(x2)和临床分期(x3)。肿瘤病理分级是唯一影响肿瘤进展的因素。以Rj=1.70作为判断肿瘤术后2年内复发的预测指标可以达到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不同病理学特征导致不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TEN基因mRNA异常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8例和正常对照15例PTE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和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启动子的甲基化。结果:PTEN基因mRNA在膀胱癌患者的表达在48例中有27例,而正常对照全部有表达;正常对照全部未检测到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膀胱癌患者启动子甲基化有23例。结论:PTEN基因mRNA表达缺失可能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8例)和正常膀胱组织(15例)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TEN启动子甲基化率为47.9%(23/48),而在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其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P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齐全的原发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石蜡标本 6 7例 ,以正常膀胱黏膜上皮 10例作为对照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用CD34 显示各级膀胱肿瘤的微血管改变并做计数测得微血管密度 ,并对相应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1)MVD与BT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以及预后呈正相关。膀胱癌术后无瘤存活的 31例平均值为 138.2± 35 .9,发生复发或转移的 36例为 196 .6± 5 0 .2 ,差异显著。 (2 )经多因素分析筛选 ,MVD是BTCC的独立预后参数。 (3)对 6 7例BTCC组织标本另以微血管计数值 12 0、2 0 0为界值将相应 6 7例随访患者分为三组 ,以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对比 ,三组间无瘤生存率差异显著。结论 MVD与BTCC分期、分级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可以为BTCC预后评估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卵巢移行细胞癌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移行细胞癌(TCC) 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间收治的卵巢TCC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35~77岁, 平均54±10岁。术中探查6例为双侧; 16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病理分级属低分化(G3 ) 11例、中分化(G2 ) 5例; 7例有淋巴结转移, 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2例, Ⅲ期12例和Ⅳ期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不同程度化学药物治疗。8例术后复发, 7例死亡。结论: 卵巢TCC的预后与手术的彻底与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其预后比其他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TE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2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按照胞浆内着色程度将染色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强阳性三个级别,分析PTEN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发多发、初发复发的关系。结果 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和正常粘膜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1%和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在初发组与复发组、单发组与多发组中,PTEN表达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PTEN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检测PTEN表达情况,对于准确评估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膀胱小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结果男4例,女1例,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NSE,CgA。结论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阐明GRB2在BT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首次发病的BTCC组织(BTCC组)、3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中GRB2的表达.结果 BTCC组GRB2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22,P< 0.05).肿瘤组织学分级GRB2阳性表达率依次为Ⅰ级[66.7%(16/24)]<Ⅱ级[89.5%(17/19)]<Ⅲ级[94.1%(16/17)],I级与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阳性表达率依次为T1期[ 63.0%( 17/27)]<T2期[95.7%(22/23)]<T3期[ 100.0%(10/10)],T1期与T2、T3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2期与T3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B2表达在性别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B2在BTCC中呈高表达,GRB2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关,GRB2在BTCC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建庭 《中国保健》2008,16(9):268-270
目的探讨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正常膀胱组织,BTCC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在正常膀胱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在BTCC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60.9%(14/23),两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在BTCC组织中发生异常甲基化导致RASSF1A基因失活从而引起肿瘤的发生,而与肿瘤的进展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移行癌(TCC)中的表达与TCC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TCC组织和11例正常膀胱组织的COX-2的表达。结果11例正常膀胱组织无COX-2的表达,而76例TCC组织的COX-2表达的阳性率为90%,COX-2的表达均位于细胞浆,TCC组织的COX-2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COX-2的表达与TCC病理分级无关(P〉0.05)。浸润型(T2-4)TCC较浅表型(Ta-1)TCC有更强的COX-2的表达(P〈0.05)。癌旁组织COX-2的表达较肿瘤本身低(P〈0.05)。结论COX-2在膀胱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永廉  孟然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631-163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链酶卵白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P)方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中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并与15例正常膀胱粘膜移行细胞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8.14%,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未见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WHO肿瘤分级有相关性。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Survivin与bcl-2蛋白表达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基因可通过抑制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癌组织中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Uroplakin Ⅱ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卫生》2003,27(1):1-3
  相似文献   

13.
张俭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49-1350,1353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于某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丝裂霉素组)36例和观察组(吡柔比星组)36例,分别采用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不良反应及灌注前后血清ICAM-1、VCAM-1、VEGF及HA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血清ICAM-1、VCAM-1、VEGF及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 (SCC)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例患者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1岁。行膀胱全切术 2例 ,分别存活 18、2 5个月。膀胱部分切除 8例 ,2例术后 1年内出现膀胱内复发 ,1年以上无复发者4例 ,2例失随访 ,本组患者生存时间 6~ 72个月 ,平均生存 16 .4个月 ,1例膀胱鳞癌伴移行细胞癌 (TCC)患者生存 5年以上。结论 膀胱鳞癌在诊断时临床分期较高 ,预后差 ,对化疗不敏感 ,术前放疗和根治性膀胱切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胡建庭 《中国保健》2008,16(11):383-384
目的探讨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naly1A)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RASSFlA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 mRNA在8份正常膀胱组织中全部表达,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5.1%(13/37),且表达量低于正常膀胱组织,两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ASSF1A mRNA表达缺失或下调,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而与肿瘤的进展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6.
膀胱肿瘤以移行细胞癌多见,膀胱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极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危T1G3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BTCC)与一般中、低危SBTCC不同,其恶性度高,具有高度复发和进展的倾向,约占SBTCC的30%。病变初期虽仅限于黏膜,却充分显示细胞结构不良,细胞分级常为Ⅲ级。在向膀胱腔内生长的同时常向下侵犯黏膜基底层和固有层,并在短期内发生肌层浸润和转移,预后不良。但也有近半数的T1G3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与低危SBTCC相比,其临床平台期相对缩短。初发的T1G3肿瘤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之后,如不行辅助治疗其复发率可为50%~70%,进展率为25%~50%。临床研究结果表明30%~50%的T1G3肿瘤在2年内发生肌层浸润与转移,故必须予以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8.
胡建庭 《中国保健》2007,15(16):12-13
目的探讨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10例正常膀胱组织和2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中RASSF1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全部表达,在BTCC组织中表达率为30.4%(7/23),且表达量低于正常膀胱组织,两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ASSF1A蛋白表达缺失或下调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而与肿瘤的进展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部位与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肿瘤风险的关系.方法 对行根治手术并获随访的168例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不同部位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肿瘤的风险,采用Cox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膀胱肿瘤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患者术后1、3、5年的无复发膀胱肿瘤的生存率分别为88%、76%和63%.观察期内,共有49例术后发生膀胱肿瘤复发,中位首次复发时间为20个月.肾盂癌术后复发率为30.8%(28/91);输尿管中段癌术后复发率为8.3%(2/24),输尿管下段癌术后复发率为48.7%(19/39).肾盂癌与输尿管癌患者术后无复发膀胱肿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尿管下段癌为影响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肿瘤风险的独立变量(P<0.01).结论 输尿管下段癌患者术后复发膀胱肿瘤的风险高于其他部位上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location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bladder cancer in pafients treated by nephroureterectomy(NU)for upper 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UUT-TCC).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68 UUT-TC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U were reviewed.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for intravesical recurrence after NU.Results The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at 1,3 and 5 years after NU were 88%, 76%and 63%.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dian period of 45(12-107)months During this period, a total of 49 patients developed bladder tamors after surgery,of which 28 cases were renal pelvic carcinoma, 2 cases were rniddle ureter carcinoma and 19 cases were distal ureter carcinoma.The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of renal pelvic carcinoma and ureter carcinom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Log-Rank test(P>0.05).On multivariate analysis,only locating in distal ureter carcinoma was the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 for intravesical recurrence after NU (P<0.01).Conclusion Pafients with UUT-TCC at distal ureter carry a higher risk for intraeesieal recunerrce after NU than those with TCC at other location of upper urinary tract.  相似文献   

20.
环氧化酶-2(COX-2)是一种诱导型前列腺素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在多种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近期研究表明COX-2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有密切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多个方面。本文就COX-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加以综述,以期寻找膀胱癌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