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腮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1周后患者总体疗效进行评估,并对两组腮肿消退天数和退热天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腮肿消退天数和退热天数均短于和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腮腺炎有较好疗效,其对缩短腮腺肿大时间、减少发热天数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腮腺炎相关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1流行病学以飞沫传播为主。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感染。1.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患者在症状出现9天内,不允许到学校或去工作。传染期从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3.
腮腺炎的中药治疗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刘志辉,王俐芳(教授)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多见于5-9岁儿童。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全身症状只有发热恶寒,亦有无恶寒发热者。在发病当日和次日即见腮部肿...  相似文献   

4.
发热皮疹手足肿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陶晶邹桂兰1病历摘要患儿男,2岁,以发热6天、周身出皮疹3天为主诉入院。患儿平素健康,6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9~40℃,精神不振,颈部出现肿大淋巴结,3天后周身(以躯干四肢为主)可见散在小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肿脸,一个肿脚 王斌今年15岁,是广州市某中学初三学生。两周前,他因发热、喉咙痛去诊所看病。医生说他得了扁桃体炎。吃了几天感冒药后,王斌的症状好了许多。但不知什么原因,他这两天小便有所减少,今天早上起床时眼睛几乎睁不开。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空气对维持人的生命十分重要,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新鲜空气,否则就会窒息死亡;但是,空气有时也会置人于死地。几年前,有位患儿就是因空气栓塞而呜呼哀哉,这是一般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名7岁男童,起初为左侧腮腺区肿胀与疼痛,一周后腮肿消退,腺腺炎缓解,却出现发热和头痛,频繁呕吐,神志不清,诊断为腮腺炎并发病毒性脑炎,当即收住院。几天后  相似文献   

7.
新婚不久,秀娟的鼻尖部冒出一个小疙瘩,又红又肿。过了两天,红肿的疙瘩冒出了脓头,秀娟忍无可忍,咬咬牙,忍着剧痛挤掉了脓点。次日,鼻尖部肿得更厉害了,红肿波及鼻翼两侧,上唇和眼皮,并感觉全身不适、怕冷、发热和剧烈头痛,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甲状腺片每日4mg/kg佐治20例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治疗5~7日,结果显示佐治组体温恢复至正常,硬肿开始消退及完全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死率显著下降,未发现甲状腺激素中毒反应,停用一周后查血清T_3、T_4、TSH均正常,故提出甲状腺激素短时间佐治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对新生儿硬肿症发生NTI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南卡罗来纳州一4岁男孩因发热5天、水样泻、腹部痉挛而住院,粪便培养发现有鼠伤寒沙门氏菌。在其患病前9天曾从一宠物店购买过一只仓鼠,购买2天后仓鼠死亡。8月,明尼苏达州一5岁男孩因腹泻14天、腹部痉挛、呕吐及发热住院,粪便培养也发现有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0.
[例1]男,43岁。主诉发热、头痛伴腰痛6天。体检:T39.5℃,BP14/10kPa。颜面浮肿,球结膜Ⅱ水肿,咽红,软腭部及胸部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肾区有叩痛。实验室检查:WBC6.5×109/L,L21.5%,N78.5%,RBC5.39×1012/L,HB140g/L,PLT77×109L,尿蛋白()。血清中HFRS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本病(发热晚期)收住院。治疗经过:按常现给予静脉补液及抗病毒治疗,次日病人进入低血压休克期(最低血压10/8kPa),行扩容、纠酸、强心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持续18小时后进入少尿期,并持续8天(其中尿闭3天,…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大学生输入性间日疟1例崔晶,王中全,武峰,晋雪香,毛福荣1病例摘要:患者,男,20岁,解放军测绘学院一年级学生,因间断性发热13天而就诊。患者于13天前突然出现高热(T40℃),持续5小时后体温渐降至正常,但隔日后又出现发热,伴头痛和全身酸困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冻干麻疹-腮腺炎二联活疫苗(麻-腮联苗)的安全性,为疫苗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麻-腮联苗接种适龄人群,观察其临床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期临床反应观察,20名2岁儿童接种麻-腮联苗后随访10d未见全身与局部不良反应;Ⅱ期临床反应观察,8~12月龄儿童分别接种麻-腮联苗、麻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后10d中,麻-腮联苗组临床反应发生率为1.67%,反应轻微。免疫后第10天体温.麻-腮联苗组与麻疹疫苗组、腮腺炎疫苗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最高体温,麻疹疫苗组高于麻-腮联苗组,腮腺炎疫苗组与麻-腮联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种麻-腮联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以血性胸水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血性胸水为首发症状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福建省宁德地区第二医院(352100)罗瑞英蔡奇志患者男性,19岁,住院号101440。1995年5月29日因发热、咳嗽、胸痛25天入院。患者于25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9℃,咳少量白色痰,偶有痰中带血丝,感...  相似文献   

14.
黄女士终于退热痊愈了。这次住院,足足花了四千多元。20多天前,她因发热、咳嗽、流鼻涕到门诊部就医,用了两天感冒药不见好,便改用青霉素肌注,打了三天针,虽然咳嗽、流涕已见减轻,可体温反倒比前几天高了。病人和医生都很着急,于是改用先锋4号,并加退热剂口服,用了几天,体温依然居高不下只得以“发热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15.
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胂,疼痛为主要特征。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多见。发病年龄以5—9岁小儿居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则很少发病,年长儿童可并发睾丸炎,脑膜脑炎,但一般预后较好,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全民食盐加碘对单纯性甲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89—1999年住院单纯性甲肿病例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全民食盐加碘后5-15年单纯性甲肿住院24例,占住院甲状腺疾病的4.1%。其中男4例,女20例。[结论] 全民食盐加碘5-15年后单纯性甲肿住院情况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19例分析   总被引:35,自引:11,他引:24  
1994年起国内陆续报道了三氯乙烯(TCE)所致药疹样皮炎。该病以皮损、发热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预后差[1-4]。据广东1995年底不完全统计,其住院病例死亡率为半数以上[1,2]。我院自1996年起收治TCE所致药疹样皮炎19例,其中17例治愈,死亡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临 床 资 料一、病例基本情况病例共19名,男11例,女8例,年龄17~40岁,接触TCE时间为10~47天,平均31天。工种为:电镀工件清洗10例、电路板清洗5例、电子零件清洗2例、晶体管制作和车间保安员各1例。接触方式…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性 ,19岁 ,已婚 ,农民。因畏寒、发热、咳嗽伴气促 5d ,突然昏厥发作二次于 1987年 2月 2 8日入院。 5天前无明显诱因阵发畏寒、发热 ( 38℃ )、出汗伴咳嗽、气促、无痰 ,无胸痛。 2天前突然不省人事 2次 ,发作时无四肢抽搐 ,也无口吐泡沫 ,平卧休息约10min后苏醒。既往无外伤史 ,也无癔病、癫痫史。但近 4~ 5年来常有口唇发紫、重体力劳动后感到气短 ,常感膝关节疼痛 ,但无明显的红、肿。也无游走性关节痛史。体查 :T38℃ ,P10 4次 /min ,R30次 /min ,BP12 /8kPa。急性热病面容 ,呼吸急促 ,唇发绀 ,…  相似文献   

19.
发热、颈淋巴结肿大湖北浠水县人民医院(436200)蔡贤芝病例摘要患儿,男,3岁,以突起发热三天,体温在38.5~39.5℃持续不退,门诊以青霉素治疗无效,于1989年9月27日入院。曾患肺门淋巴结结核。体检:T39.4℃,R42次/分,P140次/...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腮腺炎,也叫'作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冬春季发病率最高,多见于5-9岁儿童。该病主要通过患者呼吸道分泌的"飞沫"直接传播。本病传染性较强,潜伏期为14-21天。发病时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l-2天后即出现腮腺肿痛,常先发生在一侧。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出现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和下方肿大,肿块边缘界线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甚。少数病人颌下腺和舌下腺有时也肿痛。由于腮腺炎病毒人血,通过血流循环再侵犯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