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60例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0例行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患肢淋巴水肿程度及发生率、术后引流液量及拔管时间。结果 (1)对照组护理后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肢淋巴水肿程度及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术后引流液量及拔管时间分别为(88.26±21.29)mL及(5.98±2.13)d,均显著大于观察组[(61.27±13.30)mL及(4.15±1.09)d](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中外医疗》2013,(36):167-16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与预防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方法 6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实验组术后早期行渐进性功能锻炼,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及随意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采用周径测量法对两组患者患肢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轻度水肿者2例,水肿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中轻度水肿者9例,中度水肿者1例,水肿总发生率为3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性渐进性功能锻炼,可以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后早期开始由康复专业的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宣教和指导,两组均在术前及术后21天评定患肢的恢复功能及水肿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水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患肢恢复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减轻水肿的程度及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即实施FTS组和对照组,即传统护理组。观察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FTS护理模式用于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对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的促进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陈燕  王茂盛  程尚美  干晓雯 《安徽医学》2015,36(10):1294-1296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普外三科患者为试验组(34例),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视频进行健康教育;普外二科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疑问均进行一对一指导。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患肢功能锻炼技能掌握情况:前臂运动、肘部运动、肩部环绕运动、手臂运动、推肘、抬肘运动、上臂环绕外展运动、肩部运动、手指爬墙运动优于对照组(P <0.05),但手指及手腕运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患肢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患肢的康复作用。方法:将6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根据患肢功能锻炼计划进行个性化辅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上肢功能障碍4例,对照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P〈0.05);观察组淋巴结消肿发生2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观察组患侧上肢活动度恢复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分别为(33.25±3.12)°、(103.53±18.67)°、(118.38±18.55)°、(41.27±1.38)°,对照组为(30.01±2.16)°、(72.71±10.24)°、(92.35±13.67)°、(25.37±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3、3.947、4.235、3.547,均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有益患肢的功能恢复,帮助患者实现躯体、心理和社会上的整体恢复。  相似文献   

7.
刘卉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98-1600
目的 探讨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自2012年12月—2015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成功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按护理方式不同,将该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术后1个月对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依从性、肩关节活动度(ROM)方面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心理干预,患者依从性为85%,观察组2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经过常规功能锻炼、心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后,患者依从性为95%,2组乳腺癌患者在依从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20例中有19例的ROM达标(95%),而对照组患者20例中仅有14例达标(70%),2组患者在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心理干预,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及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乳腺癌术后6个月的上肢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作为实验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控制为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依据奇偶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例数比为1:1,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患肢功能恢复评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评分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早期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加强对患肢功能锻炼基本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