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评价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常州市天宁区2008年11月—2014年12月加入治疗的87例HIV/AIDS进行随访观察。对随访期间患者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和病毒载量检测数据及死亡、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D4细胞计数逐渐增长,治疗3年后较治疗前平均增长286/μL;治疗前后CD4计数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满1、2、3年的病毒抑制比例为88.24%、91.53%、97.50%;治疗满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0%、98.80%、97.59%。结论 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较理想,早发现、早治疗、扩大治疗覆盖面、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宁波市江东区2006—2013年抗病毒治疗管理的MSM人群HIV/AIDS资料,分析其服药依从性、治疗前后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结果 64例HIV/AID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为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6%,以骨髓抑制为主。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治疗后3个月内增长速度最快(环比=1.48)。患者在治疗后0、3、6、9和12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12个月后患者病毒载量均50拷贝/m L。结论 MSM人群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特别是治疗后3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衢州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05—2014年243例HIV/AIDS抗病毒治疗随访记录和检测信息,并对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进行分析。结果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HIV/AIDS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长(P0.01);同时有90.91%(110/121)的HIV/AIDS艾滋病病毒载量降至400拷贝/m L以下。此外,8.23%的HIV/AIDS由于不良反应、死亡和依从困难等原因退出治疗。结论衢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在抗病毒治疗中要提高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处理能力,营造良好关怀氛围并提高患者纳入治疗及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淮安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5—2013年在淮安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资料,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治疗后病毒抑制率。结果共214例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治194例,死亡20例。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70.1±117.3)个/μl,治疗后3、6个月和1、2、3、4、5年与治疗前相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增加(P0.05)。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基线平均增加146.7个/μl,病毒抑制率为81.48%。有94例更换过抗病毒治疗药物,换药原因主要为药物不良。结论淮安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载量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HIV/AIDS 160例,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和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方法检测抗病毒治疗前及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结果 1治疗前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62.7±21.8)个/μl,治疗后为(316.4±208.9)个/μl,治疗前患者病毒载量为(4.55±0.91)log/ml,治疗后病毒载量为(1.48±0.47)log/m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研究对象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治疗前后均有不同;3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6,P0.01)。结论性传播感染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病毒载量下降,应结合指标变化制定合理方案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疆岳普湖县8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改善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6月接受抗病毒治疗的85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病毒载量(HIVRNA)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85例HIV/AIDS患者治疗6和12个月后,把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与基数比较,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均有增长,CD4+T淋巴细胞增加的比值分别为4.05和6.76;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构成比分别为46.55和56.10。结论规范高效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湖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14年湖州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数据,根据治疗3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6个月HIV病毒载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截至2014年底,湖州市先后有357例HIV/AIDS接受HAART治疗。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214±130)个/μL,治疗3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07±180)个/μL(中位数由225个/μL上升到291个/μL,P0.01)。治疗6个月后,218例患者进行了HIV病毒载量检测,其中72.02%(157/218)的患者HIV病毒载量低于实验室检测下限(40 copies/m L),病毒抑制有效率为84.86%。结论湖州市HIV/AIDS接受HAART治疗效果明显,建议对符合治疗标准的HIV/AIDS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对CD 4+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评价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泉州市疾控中心接受抗病毒治疗满1年以上的HIV/AIDS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CD 4+T淋巴细胞、HIV病毒载量以及因服药引起的副反应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基线比较,患者CD 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治疗3、6、9、12、15、18个月后均有增长,以6个月内增速较快,7~15个月增长趋于平缓,到第15个月平均增加了133个/μL,第18个月平均增加183个/μL;多数患者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艾滋病病人免疫状况,CD 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明显,重建病人免疫系统,延缓艾滋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林晶 《职业与健康》2011,27(10):1126-1128
目的评价81例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从2004年7月—2006年11月起,81例成人HIV/AIDS患者陆续开始了抗病毒治疗,随访截止于2010年12月。随访期间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记录死亡、退出治疗情况。结果 81例中56例治疗满5年,经过5年治疗,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治疗前上升283个/μl,治疗4~6年病毒载量<50拷贝/μl的比例是64%,治疗4年生存率为80.64%。结论 AIDS抗病毒治疗具有良好的抑制病毒复制和机体免疫功能重建效果,符合治疗标准的AIDS患者应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龙岩市2016年新发现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CD4)及HIV-1病毒载量(VL)变化情况,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龙岩市新发感染HIV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个案信息及血样标本。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血样CD4~+T淋巴细胞及HIV-1VL检测结果。结果 63例HIV/AIDS从确证到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9~307d,首次CD4~+T淋巴细胞平均(238.7±208.1)个/mm~3,治疗满1年时平均(382.6±246.3)个/mm~3,治疗满2年时平均(441.4±286.6)个/mm~3,治疗满2年时CD4细胞数高于治疗前,CD4细胞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HIV-1VL水平:治疗满1年时病毒抑制率90.5%、治疗满2年时病毒抑制率93.7%,治疗满1年时及2年时均高于治疗前。结论 HIV/AIDS患者通过长期规范性服药,可有效增加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降低病毒载量值,能切实改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1.
吴科明  阮姨 《职业与健康》2012,28(1):76-77,81
目的通过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观察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D4+T/CD8+T比值,分析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检测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CD4+T/CD8+T比值,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96例血标本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计数分别为(102.63±28.57)和(249.41±23.95)个/μl;CD4+T/CD8+T比值分别为(0.23±0.19)和(0.42±0.23),治疗效果明显,无论男性、女性治疗都是有效的;在无症状或出现较轻症状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比疾病严重或较重者好。结论 HARRT的治疗效果明显,可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延缓疾病进程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评价沧州市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沧州市自2006-2011年底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治疗的病例,统计分析其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体质量及抗HIV治疗病例的生存率变化,初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抗HIV治疗的时间越长,CD4+T淋巴细胞>350×106/L的病例所占的比例越大;63例治疗病例2011年底最后一次体重量与开始抗HIV治疗时体重量相比,平均增长1.94 k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从2006年抗病毒治疗开始,治疗病例的存活率逐年升高.结论 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AIDS患者生存状况和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符合治疗条件的HIV/AIDS病例应及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医学随访管理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早治疗情况,分析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下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免疫重建效果。方法采用历史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启动HAART的HIV/AIDS人群的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共入组953名对象,研究对象启动HARRT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早治疗的比例逐年升高。CD4~+T淋好巴细胞计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500个/μL以下对象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对象之间的CD4上升幅度比较接近;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对象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呈不明显的线性关系,治疗12个月后CD4的上升幅度有所下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高的对象启动HA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晚治疗HIV/AIDS的免疫功能虽然可以不断恢复,但免疫状态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通过早治疗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免疫水平,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早治疗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复常情况和不良反应,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共入选128例18岁以上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接受HAART治疗,持续1年的前瞻性、开放性临床试验,分别于治疗0天、3月、6月和12月末随访检查,119例完成预定治疗;同期观察90例18岁以上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详细记录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其他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统计分析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基线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的病例在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仍处于较高水平(中位数从532个/μL上升到641个/μL),显著高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350个/μL的病例(中位数从161.5个/μL上升到297.5个/μL).患者1年内药物不良反应共发生116例次,以疲乏、眩晕、恶心为主.结论 针对HIV/AIDS患者,HAART治疗均可使不同基数值CD4+T淋巴细胞有所上升,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可耐受;为维持较高水平的CD4+T淋巴细胞,HAART治疗宜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AIDS患者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T细胞亚群含量、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8例AIDS患者,测定外周血中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以及HIV RNA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128例AIDS患者治疗后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升高,CD8+ T细胞、HIV RNA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AIDS患者中,25-羟基维生素D≥30 ng/ml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升高,CD8+ T细胞、HIV RNA水平降低,与<30 ng/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 CD4+ T细胞水平的AIDS患者中,CD4+ T细胞≥500个/μl组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升高,CD8+ T细胞、HIV RNA水平降低,与<500个/μ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HIV RNA水平的AIDS患者中,HIV RNA<400拷贝/ml组25-羟基维生素D、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升高,CD8+ T细胞水平降低,与≥400拷贝/m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CD3+ T细胞(r=0.547,P=0.008)、CD4+ T细胞水平(r=0.821,P=0.000)及CD4/CD8比值(r=0.630,P=0.005)呈正相关,与CD8+ T细胞(r=-0.295,P=0.009)、HIV RNA水平(r=-0.460,P=0.001)呈负相关。治疗后HIV RNA水平与CD3+ T细胞(r=-0.702,P=0.004)、CD4+ T细胞水平(r=-0.681,P=0.006)及CD4/CD8比值(r=-0.729,P=0.007)呈负相关,与CD8+ 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392,P=0.008)。结论 AIDS患者行HAART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CD3+ T细胞、CD4+ T细胞水平及CD4/CD8呈正相关,与CD8+ T细胞、HIV RNA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疗效及CD4+T淋巴细胞变化特征,为艾滋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1年内的病例,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的CD4细胞计数结果。结果共调查HIV/AIDS治疗病例196人,以青壮年为主,性别比2.1∶1。治疗3个月后,患者CD4细胞计数<50个/μL占比大幅下降,占比最高为200~349个/μL,治疗6、9和12个月后,占比最高均为≥350个/μL。治疗基线与治疗3个月、治疗3个月与6个月前后CD4细胞计数增加显著。治疗1年,CD4基线≥200个/μL组CD4细胞上升更显著。结论 惠州市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仍可能面临产生耐药毒株以及治疗失败的危险。应尽早保持长期规范治疗,达到真正的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平顶山市2004—2022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本区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2004—2022年现地址在平顶山市,抗病毒治疗满6个月及以上的HIV/AIDS病例数据资料,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分别作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免疫学和病毒学评价指标。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结果 共纳入2 186例患者,治疗前基线CD4+T细胞计数均值为(286.32±189.81)个/μl,抗病毒治疗后最近一次随访检测CD4+T细胞计数均值为(446.45±221.96)个/μl,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细胞结果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3,P<0.001)。患者最近一次随访检测VL<20 copies/ml有1 875例(85.77%),构成比呈逐渐上升趋势(χ2=16.970,P<0.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兰州市HIV/AIDS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1年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7月—2013年12月在兰州市肺科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满1年且年满16周岁的245例HIV/AIDS纳入研究,收集其基线及治疗3、6、9和1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等资料,分析HAART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线比较,患者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平均增长152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CD4+T淋巴细胞增速较快,6~12月增长趋于平缓。85.84%(188/219)的患者在1年后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奈韦拉平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皮疹发生率分别为46.07%、26.40%和32.58%,依非韦伦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为38.71%,齐多夫定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9.39%。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但治疗过程中针对特定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上要密切监测,以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的依从性、免疫学变化和生存情况.方法 选择闻喜县2004年7月1日至2006年底所有纳入免费抗病毒治疗项目,且年满18周岁的HIV/AIDS纳入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0.5、1、2、3、6、9……个月均接受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监测服药依从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和生存情况等.结果 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6.5个月[四分位距(IQR):15.5~20.8个月].经抗病毒治疗前,病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值为154个/μl[四分位距(IQR):81~212个/μl];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不同程度升高,治疗初3个月增长幅度最大,从基线水平的154个/μl上升到220个/μl(P<0.001),随后增长减缓,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相比基线CO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病例,<100个/μl的病例治疗初3个月该细胞计数增长幅度更大.病例治疗后第3、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4、0.88和0.87,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做多因素分析发现,控制初始治疗方案(NVP组和EFV/IDV组)变量后,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比较,≥50个/μl的病例存活时间更长,死亡危险比(HR)为0.21(95%CI:0.06~0.68).结论 抗病毒治疗对HIV/AIDS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苏州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方法收集苏州市2012年前纳入治疗的57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临床随访资料,分析评价其病毒学和免疫学应答情况。结果 576例接受ART者中,治疗后HIV完全抑制率为84.2%,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病毒完全抑制率上升(χ2趋势=10.331,P=0.001)。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中位数为220/μL(QR:213/μL),免疫学失败率为10.2%,治疗时间越长,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增加数越大(F=48.475,P0.01)。治疗6个月后,79.3%的HIV/AIDS病毒学和免疫学均应答,5.4%的均失败。结论苏州市接受ART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应重视失访和死亡者的分析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