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高校和相关部门有效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制定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4~6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5所高校共2 1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等.结果 该市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8.2%,具备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8.2%、13.7%、41.3%;医、药类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最高,为16.9%,且不同专业具备健康素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0.65,P<0.001);调查前是否选修过健康方面课程及不同年级具备健康素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9.96,88.82,均有P<0.001);分类树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有专业、年级、调查前是否选修过健康方面课程和生源地.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过低,特别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及慢性病预防素养,学校及相关部门据此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素养干预措施、开展健康素养促进活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4所高校大学生5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94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的5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科学健康观(49.14%)、安全与急救(41.64%)、基本医疗(26.08%)、传染病防治(9.65%)、慢性病防治(8.07%).被调查大学生的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不同院校、性别、生源地、每月生活费方面,被调查大学生具备的部分健康问题素养存在差异.结论 学校应针对学生特征及其知识需求,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注重非医学生健康素养的提高,加强女生安全与急救知识的掌握,把农村生源地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工作作为重点,重视利用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静  杜正芳  马莎 《中国健康教育》2011,(6):442-444,450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市6所高校共905名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具备健康素养大学生的比例为24.75%,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知晓率为41.7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13.37%,基本健康技能持有率为73.04%;医学生中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最高,为41.92%,其次是文科生,为18.01%,理工科学生最低,为12.55%。女生具备的比例为27.88%,高于男生的20.66%。来自于城市及城镇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学生专业、来源地与健康素养水平相关联。结论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虽然高于全国城市居民15~25岁组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素养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方面的水平,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4.
了解赣州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于高校推广的健康素养提高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分层整群抽取的赣州市3所高校1 13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赣州市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5.2%,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为21.91%,7.24%和26.77%.城市生源、医学类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比例为7.6%和7.5%,高于农村生源、非医学类大学生的4.2%和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79,9.228,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赣南籍(OR=2.340)、无童年期留守经历(OR=4.219)、独生子女(OR=1.818)、自评健康好(OR=2.765)、父亲学历为高中/职高/中专和大专及以上(OR值分别为2.457,3.064)、年级为大二、大三和大四及以上(OR值分别为1.641,1.861,2.669)的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赣州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社会、学校应立足于当地区域和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积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华娇  杨静  刘环  黄艳  景华  宋湛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433-1434,1394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南充市1 000名大学本科在校生进行调查. 结果 南充市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83%,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非医学生(x2=52.529,P<0.05),高年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低年级学生(x2=28.604,P<0.05). 结论 南充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且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主要与医学知识的积累有关.因此各高校尤其是非医学类院校应将健康素养的培养纳入教育中,注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了解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的1 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0.82%,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00%,18.53%和53.94%.医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具备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院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好于大一和大二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院校和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般.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了解郑州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高校1 042名学生,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修订后最终确定的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高校有24.86%(259/1042)的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知识,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知晓率为64.68%(674/1 042);慢性病预防的知晓率为9.12% (95/1 042),安全与急救的知晓率为47.89% (499/1 042),基本医疗的知晓率为26.68%(278/1042).科学健康观与基本医疗男、女生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81,12.21,P值均<0.05);一、二年级学生的5类健康问题知晓率均高于三、四年级学生,其中科学健康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5);医学类大学生的健康问题知晓率高于文理科学生(x2值分别为42.24,40.85,19.22,52.59,40.95,P值均<0.01);生源地、所学专业和是否选修课是影响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因素(P值均<0.05).结论 郑州高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高.应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特别是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疾病方面的知识培养.  相似文献   

8.
了解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群体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新疆5所高校1 942名哈萨克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哈萨克族大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人数比例,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健康信息关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204,59.534,169.536,26.759,P值均<0.05);哈萨克族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最高(92.21%),其次为对健康的理解知晓率(88.47%);哈萨克族大学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和经常关注或偶尔关注健康信息的学生具备健康素养人数比例较男生、非医学专业学生和从未关注健康信息的学生高,大一年级学生高于大二学生(OR值为1.796,4.618,4.132,6.084,0.357,P值均<0.05).结论 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存根  王天明  彭再如  文杰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64-2866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参加公共选修课的289名大学生,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7.27%,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比例分别为15.92%、6.23%和68.17%。女生健康素养积分与男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城镇、父母文化程度高、理科的学生的健康基本技能分别与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低、文科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尤其是传染病预防知识、慢性病预防及急救能力方面,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冯铁娟 《中国校医》2015,29(4):263-265
目的 研究大学艺术类新生基本的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参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评价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结果 艺术类大学生4.47%,非艺术类大学生9.63%具有健康素养。具有健康素养人数上,艺术类学生和非艺术类学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大学新生健康素养同所学专业和母亲职业相关。专业为非艺术类、母亲职业为医生/教师是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有利因素。结论 大学新生特别是艺术类新生健康素养偏低。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其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龙海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采用人户询问和现场自填方式对龙海市3个乡镇的270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调查,用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的分类测评.结果 龙海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5.6%,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34.3%、科学健康观28.4%、传染病防治10.5%、慢性病防治4.5%和基本医疗2.2%.年龄20~29岁健康素养最高,≥60岁的老年人最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健康素养具备率也提高;男性安全与急救具备率(42.2%)高于女性(27.1%).结论 龙海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水平总体较低,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唐莉莉  刘氏河  朱婷  阮烨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29-1632
分析甘肃省在校医学专业学生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与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核心试题”为基础,适当添加人口学特征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在校医学生6 61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甘肃省医学生具备环境健康素养的比例为5.7%,具备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3个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4.2%,1.8%,40.4%.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和年龄段的医学生环境与健康素养和3类素养具备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汉族高于少数民族,预防医学专业高于其他专业,随着年龄段升高呈增高趋势(P值均<0.05);不同专业层次医学生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和基本理念素养水平随层次的增高也有增高趋势(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学生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因素有性别、民族、专业及专业层次(OR值分别为0.68,0.66,0.30~ 2.83,0.18,P值均<0.05).结论 甘肃省医学生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尤其是对基本知识方面的了解.应针对影响医学生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开展教育,使之成为传播环境与健康知识、理念、技能的带头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某高校大学生对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评价该校大学生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及确定今后环境与健康素养干预内容提供依据。方法以环境保护部在2017年6月发布的《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技术指南(试行)》中"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核心试题"为基础,结合教育部2017年6月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设计问卷,于2018年10—12月对该校940名在校本科生一般情况、环境健康素养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调查。结果甘肃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具备环境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6.8%(158/940),具备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3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38.1%(358/940),4.3%(40/940),56.3%(529/940)。不同年级大学生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级大学生的具备率高于低年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具备环境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对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方面的了解欠缺。学校应根据《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的内容大力开展大学生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与应用移动终端获取健康知识的关系,为数字化健康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部分高校的1 949名学生,对健康素养水平及应用移动终端获取健康知识的情况进行现场横断面调查.结果 大学生高健康素养者占31.3%,边际健康素养者占48.9%,低健康素养者占19.8%;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父母文化程度、选修健康教育课程及参加与健康相关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健康素养等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6.893,82.697,21.154,13.377,13.678,33.856,51.819,P值均<0.05).高健康素养大学生中对健康知识有迫切需求的比例高于边际和低健康素养大学生.高健康素养大学生应用移动终端获取健康知识的比例高于边际和低健康素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整体健康素养处于边际水平,高健康素养大学生较边际和低健康素养大学生更多地应用移动终端来获取健康知识.通过移动终端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是值得探索的高校健康教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某中学高中生健康素养的调查,了解高中生健康素养具备情况,提出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建议。方法采用国家卫健委统一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西藏自治区山南市600名某中学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学生中,4.57%具备总体健康素养,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比例为10.1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比例为9.14%、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为3.87%;6类健康素养具备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0.42%)、科学健康观(29.35%)、健康信息(14.06%)、传染病防治(13.01%)、慢性病防治(10.23%)、基本医疗(6.85%)。男生健康信息素养具备比例高于女生(χ^2=4.476,P=0.034),其余各类、各方面健康素养具备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除传染病防治素养比例外(χ^2=5.513,P=0.064),其余各类、各方面健康素养具备比例均为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山南市高中生健康素养具备比例较低,且低年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远低于高年级学生,相关部门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低年级学生健康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当前阶段桂林市某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的基本现状,找寻进一步提升其健康素养的可行手段,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4月通过自编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桂林市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1 040人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 09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40份,有效率为95.41%。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占22.69%,具备基本健康观念学生所占比例为11.73%,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8.37%,初步掌握健康技能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9.62%。影响该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4个主要因素为民族、性别、专业以及年级。结论桂林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一般,高校应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注重学生健康知识与理念方面的培养;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少数民族与非医学专业学生,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兰州市7所高校的1 571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具备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结果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6.7%、35.5%和7.8%。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专业、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源地、专业和年级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容乐观,学校及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城乡居民8546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卫生部设计的“2008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4.93%,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2.18%。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城市居民具备的比例分别为26.91%,14.89%,35.52%,农村居民具备的比例分别为8.34%,2.09%,14.65%。城市居民具备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0.11%,27.49%,8.24%,33.09%,16.27%;农村居民具备这5类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2.65%,8.97%,1.07%,10.10%,4.03%。结论山东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很大差别,城市高于农村,应根据城乡居民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海南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高校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某高校1517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加上自行设计个人基本情况组成。结果海南某高校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1.60%。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技能3个方面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5.18%、23.14%和16.08%;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6类问题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为55.96%、25.18%、22.94%、72.12%、7.19%和1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专业类别、家庭所在地、父亲是否健康以及每周网络游戏时间是海南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海南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基本医疗、健康信息、传染病预防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需进一步针对薄弱环节开展健康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了解长沙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市6所不同类型高校2 181名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1.69±14.77)分,67.5%的大学生具有基本健康素养(≥60分);健康素养的3个维度中,健康知识平均得分最低(58.63±14.54),健康技能得分最高(68.71±20.58).具备基本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行为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大学生分别为51.0%,75.0%和66.3%.农业与非农业户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高于男生,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随着学校级别的提高而增高(P值均<0.05);性别、年龄和学校类型是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一般,其中健康知识素养水平最低.高校应有重点地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