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河源市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下简称H7N9)的流行规律和特征,为制定防控疫情策略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中河源市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的H7N9病例和其他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河源市的H7N9疫情,主要是通过不明原因肺炎、住院肺炎、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监测中发现,特点是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生,患者间无流行病学联系,≤4岁和≥55岁各3例,大部分患者居住地为城郊,男女比例为2:1,儿童多为轻症且痊愈而老年人多为重症且死亡,3人有明确的活(或死)鸡接触史而另3人有可疑的偶然性生禽接触史,全部密切接触者无感染H7N9,发现疫情相关区域有3份外环境拭子阳性,而相关地区的人群强化监测未发现H7N9阳性病例。结论河源市冬春季是H7N9疫情高发季节,禽类是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和55岁以上有基础疾患的老人是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以重症肺炎为主,儿童感染后以轻症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特征、当前防控对策的执行效果,为防控对策调整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和防控措施相关资料,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防控措施效果。结果广东省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79例,死亡49例;病例散发于省内16个地级市;冬春两季多发;中老年人高发;以农民和离退休人员为主,大多有基础性疾病史;大部分病例在发病前有明确的禽类暴露史;死亡率与年龄成正比。关闭活禽市场暂停活禽交易对控制疫情有效。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未完全明了,实行"休市对策"对控制疫情有效,但不能彻底切断传染源,须进一步探索"冰鲜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晋江市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感染途径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晋江市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晋江市2014—2020年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7例,病例多在冬春季,男女性别比为4:3,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外环境标本H7N9核酸检测阳性率23.2%(465/2004);主要暴露为活禽市场暴露和禽类接触。结论患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弱,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加强群众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应在流行季节加强活禽交易及批发市场外环境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禽类接种疫苗是预防禽流感传播的有效措施;提高医疗机构接诊病例的敏感性,有助于早期发现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湖南省发现的所有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疫情概况、病例三间分布和暴露史进行描述,并报道家庭聚集性病例。结果 湖南省已发现人感染H5N1病例6例,人感染H5N6病例4例,人感染H7N9病例99例,人感染H9N2病例6例。病例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H5N1病例分布在5个市州,H5N6病例分布在4个市州,H9N2病例分布在3个市州,H7N9病例分布在13个市州。4种亚型人感染禽流感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发生。H5N1、H5N6和H9N2病例年龄较小,H7N9病例以中老年为主。51.0%的病例为农民。95.5%的病例有禽类或禽类污染的环境暴露史。湖南省已发现H5N1、H5N6疑似家庭聚集性病例和H7N9确诊家庭聚集性疫情。结论 禽类和禽类环境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来源,开展环境监测有利于疾病的预测预警。禽流感病毒存在有限非持续的人传人现象,密切监测病毒基因变化,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对于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2013年3月我国经历了5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大流行,其中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30日内地报告病例730例。目前尽管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传播规律、流行特征尚缺乏深入了解,但现有研究提示活禽交易市场可能是病毒来源、变异、传播和感染人类的主要场所,而关闭活禽市场已成为目前防控该疫情的主要手段。但不同形式的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的影响仍未明确。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形式的活禽市场休市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民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认知及疫情对市民禽类消费行为的影响,为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Mitofsky-Waksberg二阶段抽样方法在广州市各区(县)开展电话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个人认知及其家庭禽类消费行为,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际拨打电话3 624个,有效家庭电话524个,应答331个,应答率为63.17%(331/524)。调查对象以女性、年龄以18~30岁、职业以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员工为主,构成比分别为61.93%(205/331)、26.59%(88/331)和29.91%(99/331)。99.09%(328/331)的调查对象知道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事件,经常关注疫情进展的比例是51.52%(169/328),25.98%(86/331)害怕人感染H7N9禽流感。88.52%认为避免与禽类直接接触可以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58.91%认为在市场购买活禽有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调查对象每周至少1次购买禽类产品的比例由疫情发生前的67.98%下降到疫情发生后的36.56%,选购活禽类产品的比例由29.31%下降到11.48%,选购冰鲜禽类产品的比例由35.65%下降到2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疫情发生前后调查对象是否自己抓活禽和是否自己宰杀活禽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广州市居民普遍知道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事件,有部分人群产生恐慌心理,疫情前后市民在选购、宰杀活禽的行为上没有明显变化,建议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公众健康宣教,引导市民理性消费禽类产品,养成良好禽类消费行为;加强活禽市场监管,从源头做好防控禽流感病毒传播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在多种家禽、野禽和鸟类间传染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按病毒对禽类的致病指数,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引起的抗原转换及点突变引起的抗原漂移,是跨种属感染人的遗传基础。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毒来源于家禽,通过基因变异或重组后感染人。患者大部分均有禽类暴露史,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成为感染人、威胁生命的最大病因。本文阐述了H7N9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点、在外环境中的分布、感染人的分子机制及人感染H7N9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应对禽流感流行的措施,提高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前期的风险研判。  相似文献   

8.
1997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相继出现人感染H5N1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随后中国局部地区也陆续报告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病例。目前存在的人传人的现象是有限非持续的,具体的人际间传播途径与方式并不清楚且尚无证据证实上述2种病毒可以在人间持续传播。家庭聚集性病例多发生在与禽类接近或接触的人群中,可能存在的遗传易感性以及个体间受体表达的差异增加了家庭成员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随着人感染H5N1与H7N9禽流感病毒的持续流行以及病毒自身变异的发生,不排除其获得对人类的适应性突变可能性。人感染H7N9病例中未检测出的症状轻微感染者可能会引起更难以控制的人际间流行。本文将从人感染H5N1、H7N9病毒家庭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模式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今后禽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详细了解其发病和诊疗经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运用PCR进行H7N9禽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死亡病例为贵州省首例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该病例无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仅患者配偶和其子出现流感样症状,但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途径不明,暂无人传人的证据,多部门协作对疫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云南省内首起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描述、分析云南省首起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过程、密切接触人员采样检测结果及外环境监测采样结果,总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云南省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中的确诊病例为输入性病例,病例乙是病例甲的密切接触者,2例病例为母女关系,病例乙较病例甲晚6 d发病,具有禽类共同暴露史,属于家庭聚集性病例,2例病例均已死亡。医学观察期间44名密切接触者中1人出现流感样症状,经实验室检测,流感病毒通A、通B均为阴性,其余密接人员皆无异常。结论此次疫情为云南省首起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初步判定为共同暴露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可能为禽-环境-人或禽-人,不排除人传人可能,整个处置过程为今后类似事件处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山东省2013 - 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和外环境应急监测结果,探讨影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传播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3 - 2017年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外环境应急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研究期间,山东省共报告2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12例,病死率41.38%。病例以冬春季节高发,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5岁,男女比例为6.25∶1,86.21%的病例有活禽或者活禽市场接触史,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检测阳性率为9.30%。结论 山东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冬春季高发,病例呈现高度散发状态,病毒具有一定人传人能力,禽类和活禽市场接触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职业人群和农村地区病例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3—2015年深圳市两波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特征及禽类职业人员血清监测情况,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5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资料、禽类职业人员的血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波次疫情共报告38例病例,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死亡3例,3例死亡病例均具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该市报告2例儿童轻症病例,报告2例家庭聚集性病例。92.1%的病例具有活禽及活禽市场暴露史。疫情的易发时间为冬春季(12月—次年3月);发病早期(3天内)使用奥司他韦可有效缩短住院病程。2013年禽类职业人员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5.2%。结论冬春季节是深圳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重点防控季节,通过加强活禽市场管理、采取临时休市、推动活禽生鲜上市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公众暴露风险。禽类职业人员中存在隐性感染者,在监测防控工作中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同安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分析,为类似疫情调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病例发病情况及感染来源,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病例为首例外地感染输入同安本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明确的禽类暴露史和接触史。密切接触者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该病例感染来源考虑禽流感病毒从禽类直接传给人,未发生人传人的现象。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普通人群H7N9禽流感认知和行为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顺义区普通人群中抽取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共420份,以居住地的不同分为城区和乡镇2组,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420人,其中男性201人(47.9%)。顺义区普通人群对H7N9禽流感主要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预防措施认知率分别为82.38%、74.52%、89.29%和59.76%。79.29%的调查对象知晓顺义区已经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70.47%的调查对象对于目前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感觉紧张。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后,有67.86%的人增加了洗手次数,82.38%选择少吃或不吃禽类产品。能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作出正确认知与调查对象的年龄、居住地等因素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普通人群最关注的信息是疫情动态(74.29%),对政府疫情信息发布方面最满意(68.57%),城区组对政府评价好于乡镇组。结论顺义区普通人群已经掌握了部分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但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加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今春,在我国上海等地发生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专家们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禽源性,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于被感染的禽类或污染的环境,接触被感染的禽类或暴露于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排列疾病时间、收集病例诊疗经过、确定密切接触者;通过现场勘调查揭示病例暴露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病例。结果确诊的11例病例中,有2例从事家禽宰杀,4例常去农贸市场。初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流感样症状,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并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20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缺少H7N9禽流感人传人的证据;加强对禽类检疫管理,可以消除和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今年2月我国发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分布和起源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描述性研究,对WHO和我国资料以及相关疾病流行史进行比较。结果 5种异常:流行强度:3个月内病例多,涉11个省市;而人H5N1禽流感7个月仅18例;地区和传染源栖居点:人禽流感(h-AI)应发生在野或家禽已有该型病毒流行之地;虽在韩蒙多国检出H7N9 AIV,但我国从未见;新H7N9 AIV也限在3活禽市场;年龄分布:发病平均年龄为59.02岁,主要原因是h-H7N9 AIV对我国为全新病毒:老人毫无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低下,易感性最高;传播方式异常:已有3起家庭聚集,其中1起存在有限的人传人;而人H5N1禽流感首发后7年才有。结论人H7N9禽流感和人禽流感甚至人兽共患病的流行自然史明显不符,不能排除h-H7N9 AIV异常起源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报告湖南省1起家庭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进行病例诊断,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13年版)》进行调查,采用real-time PCR对病例和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和病毒培养,并对分离出到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2014年2月湖南双峰县发生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2例,二者系夫妻关系;妻子为首发病例,发病前多日居住在有活禽活动的农村家中,发病后7天确诊;丈夫比妻子晚发病9天,与妻子密切接触,发生人传人的可能性大,发病后次日确诊;自丈夫标本中分离到H7N9亚型病毒,该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与既往报道病毒相似;自病例居家鸡舍表面和鸡毛涂抹标本各1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该县城主要集市活禽交易店3份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两例病例系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首发病例系禽类暴露感染,续发病例系密切接触首发病例感染可能性大, 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有限的人传人传播能力,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省某高校1~2年级6个专业在校学生中抽取983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级、性别以及城乡的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结果 高校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知晓率为73.70%,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城乡学生在传染源、传播途径、早期症状方面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校学生获得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主要途径是网络和电视.不同性别学生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时,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不同.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时有发热、头痛似流感、肠炎症状应立即就医"和"平时勤开窗、勤洗手,加强营养与体育锻炼"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赞同禁止活禽买卖的预防措施"和"人感染H7N9流行时产生恐惧心理"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P<0.05).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预防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阿坝州2017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州制定禽流感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阿坝州2017年报告的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进行调查,使用Excel 2007、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阿坝州2017年首次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共有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60.00%。男2例,女3例,男女性别比为0.67∶1。其中,最小年龄51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0.8岁,年龄中位数57岁。病例均有活禽农贸市场暴露史。病例报告县农贸市场外环境标本阳性率较未报告病例县农贸市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3,P<0.05)。结论 阿坝州此次疫情地区分散,时间集中,农贸市场禽类暴露是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关闭活禽市场能明显控制疫情发展;病例以散发为主,目前暂无足够的证据支持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